[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 范文中心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01/17

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和外来文明的融合及碰撞

——读中国思想史有感

在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一书中,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

一。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

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

(一)佛教征服中国?

大概在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一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只是类似于道教的一种宗教,佛教的故事、仪式以及观念主要是通过一些很世俗的方式在下层人民当中渗透,其之所以能够在民众中迅速流传是因为他们信仰背后隐含的对现实生活、自身命运、家庭前程的关心,促使他们通过遵循佛教的道德与伦理规范来为自己和家人甚至是国家祈福。到了四世纪初,佛教开始进入上层社会,虽然看上去是佛教征服中国,但实际上是由于佛教教义理论的传播使得老庄思想中某些精神凸显,而经过提炼的老庄玄学初步具备了一种形而上的哲理系统,它的内容最接近佛教所以成了最初理解佛教的语境。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使佛教在不断翻译解释中加入了中国的玄思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

从公元五世纪到七世纪这两三百年间的思想史,往往被看作是儒、道、佛三种思潮纷争角立与彼此融合的历史过程,只是思想与文化的融合并不都是那么简

单平和的,在最初的时段和最表面层次并不能直接引起对抗,但是,由于这些外来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刺激,在不断的磨合中,本土潜在的思想为确定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被激发出来,从而引起冲突,其中存在三个主要突出的问题,比如宗教团体是否能够与世俗国家利益共处并拥有独立存在的可能;宗教信仰是否可以优先于社会的伦理信条和道德规范拥有绝对的地位以及宗教理想是否可以消泯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拥有普遍性。

从五至七世纪的思想史进程中看,并不是佛教征服了中国而是中国使佛教思想发生了转化,在佛教教团与世俗政权,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伦理、佛教精神与民族立场三方面,佛教都在发生着静悄悄的立场挪移。在中国这个拥有相当长的历史传统的文明区域中生存,在中国的专治集权主义统治下,他们只有无条件地承认传统的合理性,政权的合法权威性,才能够得以在皇权下存在,在中国的汉民族 本位立场及其强烈的情势中,佛教也常常需要委婉地说明佛教与中国的因缘,用种种比附的或比喻的理由回避民族情绪的强烈对抗,于是,佛教在慢慢融入中国思想世界,其思想也汉化了。

(二)西洋新知的入侵

(1)从“天下”到“万国”

虽然古代中国与异域的交往并不少,可除了佛教进入中国那一次以外,外来文明对于中国只是思想和信仰世界的震撼都不是很大,直到明清两代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逐渐有一个加速度进入中国,中国才又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根本性的文化震撼。

古代中国一直有“天朝”和“中央的感觉”,到了唐代这种感觉有所动摇,而中国人自认为的自己的文明高于四夷的自信一旦丧失,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就将出现裂缝甚至崩溃。于是从北宋起,中国政府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特别禁止只是向外扩散同时也限制知识的向内传播。然而。门是关不住的,当西洋人开始凭借其航海技术,远渡重洋来到大明帝国,中国知识与思想的语境就已经逐渐进入“万国时代了”,一些来自异域的关于世界地理空间、西洋思想方法、国家秩序以及实用技术的著作进入到中国的传统知识世界中,使人们隐患的感觉到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似乎正处在融入“万国”与固守“中国”的两难处境中。

(2)中国古代秩序遭遇西洋天学

明清两代中国的知识阶层在最初遭遇西洋文明时,涉及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涉及宇宙、自然与人的科学的态度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前者能够被中国人以自己的知识体系消化和理解,而后者的知识系统所包含的精确性和实用性很难被解释并纳入传统知识体系中。尤其中国根据自己理解的天圆地方所构建的皇权,在遭遇了西洋天学的地心说和日心说后,不仅是中国天文学的变革也是整个社会,知识、想象与信仰的变革。

从实用层面上,接受西法的“天”,没有触动到中国宇宙论的根基,中国民众还尚能接受,但是要在意识形态上接受西洋的“天”,在中国思想世界中已存的“理”与“事”,“道”与“器”、“体”与“用”这样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圈子中,西洋天学无论对哪方面的撼动都会引起整体的剧烈反抗。到了晚清时代,已经不能不变的时候,人们往往对西洋天学的考虑莫过于两种,一是把西学纳入中国传统思想之中进行重新解说,一是干脆把西学从中国思想中清除出去,这两种策略都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心理。

到了16世纪,地图的绘制和引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自己心目中以认知的的地域作为“世界空间”的观念,和以自身为圆心以自己视野为半径的“中国中心”观念。随着地理观念变化而来的,还有历史观念的变化,而历史观念的变化也隐含着关于文明的传统观念的崩坏和转型,人们开始认识到西洋历史与中国历史同样悠久、西洋文明并不亚于中国文明的观念。

随着西洋新知的不断进入中国并开始缓慢的渗透到中国知识系统中,尽管使原本自成体系的中国知识世界开始处于捉襟见肘的被动应付地位,但直到十九世纪以前,并没有真的对传统思想世界造成致命的损伤。到了十九世纪中叶,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的相继问世才象征着传统知识世界的转型。文明比较中价值的评判标准也开始发生了变异,在传统中国知识、思想和信仰中,人们总以伦理的合理性、道德的自觉性、国家政治与家族伦理的同一性以及社会秩序的有序和谐为标准,然后后来人们发现西方国家其成熟的伦理道德系统,且尤其维持社会秩序的合理构建,中国在这一点上未必有优势,在越来越多的人见识了西洋人和感受到世界的变化,开始从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文明优劣观转变到以强弱为中心的文明优劣观。

(3)西洋入侵带来的天崩地裂

到了1894年,一贯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处于文明输出位置的大清帝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被认为是虾夷的日本打败,沮丧,愤怒、激动的复杂心情纠缠着很多关心中国命运的世人,比起鸦片战争的耻辱来更加明显和剧烈。国人从容和自信的心理一旦被击溃,紧张和焦虑的反应也必然导致人们反思和质疑现存的体制,并导致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个深刻的曲折,从明末清初不同知识分子面对西洋新学天文算学的重视和对西洋学术的习惯蔑视,到一些人试图在算学上超越西洋学问,无论是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还是张之洞等人的“中体西用”,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都坚持在“传统中变”,但是到了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历史在无情的轮回,我们又在重演谁的谁?

《中国思想史》,作者:韦政通,台湾人,著于上世纪70年代末。恰逢文革结束,我们这边的知识分子,死的死、残的残,大多心灰意冷,不愿再著书立说。文革造成了文化的严重脱节和思想的禁锢,这不仅是当时社会和文人的灾难,更是今后文化的一种悲哀和无奈;而那边却将中华文化的精髓演绎到极致,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顶端,这不能不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诚如作者所说,写一部思想史,无论是对知识和意志,还是对体能都是一次严厉的考验。起跑后,我们无法知道何时到达终点,心里些许仍存有半途而废的恐惧,但作者坚持下来了,前后20多年,千辛万苦,终成巨著。抛开书的内容和思想,它本身就是一次令人生畏

的征程。在大学能读一读这样的书,真是好事,每读一次,心灵便会多接受一次洗礼,人生的思考便会更深一层。

纵观《中国思想史》,我最欣赏的时代还是先秦的诸子百家,那个时候思想的束缚很少,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创立自己的学派,虽有相互攻击之意,但整体呈并存之态,特殊的历史背景,兼容了所有的思想。那时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可惜太久远了,远得来那一捆捆写满人生哲理与治国大略的竹简早已被蛀虫噬空,只剩下一群墨守前言的“学者”,在政治的舞台上断章取义,思想成了他们的统治工具。辉煌之后何时再辉煌?我知道不是现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历史的必然,车轮碾过,只留下两行印记。

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孔子绝对是那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自汉以来,儒学一直是社会的主导思想,而孔子被冠以圣人的名号。我们敬他、拜他、学他,用他的思想定位人生,用他的礼仪约束人生,用他的言行激励人生。他举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旗,指引中国——这个天朝圣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步步前行,他成了封建社会的精神图腾,成了中华文化的代表。然而,近代中国在遭遇到耻辱之后,却将他推向万恶的深渊:有了他,我们没有民主;有了他,我们没有科学。他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始作俑者!新文化运动,是近代思潮的开端,却以全面反对孔子这样极端的方式出现,不能不让人惊愕。可能是强烈的自尊心和长期的耻辱感,汇集在一起,才促成了大家当时的偏执。从敬畏、崇拜、偶像到憎恨、嘲讽、口水,我们把“孔子”两个字反反复复的写,写的来失去了他本身的精髓与意义。我们灌注

了太多激进的情感在他身上,任由他接不接受。或许只有像孔子,也唯有孔子,才能配得上这些歌颂与磨难,我们对不起他,他太伟大了! 我们应该摒弃这些附加的历史观点,去找寻本身的孔子:自信、好学、不苟、怀德、胸襟坦荡、不惑不惧不忧、不怕贫穷、坚持理想、依义而行、成人之美、和而不同……这些才是值得我珍藏和学习的。在育人方面,特别注重道德人格的培养,孔子相信:一个人必须先把内心的生活调理好,然后才对社会有贡献;一个人必须先把自己成为道德的生命,道德的存在,才足以消融旧观念,创造新文化。孔子这样耐心且很有目的性的育人方法,应该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当今教育同样应该注重道德的培养,一个人的人格尚不健全,他何以成才?孔子开创因材施教的先例,现在要每个老师做到这一点实在太困难,学生多、老师少、教室少,我们就在那一套固定的教育模式下,死死轮回,在一片痛骂之后,却发现问题很难改变,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中国教育的问题太多,估计要等到人口减下去再说。 本书中说孔子先于老子,这与我初一的历史知识相悖。我略感此书对道家有些地方的说明不够详细,但不妨碍我们的思考。老子最大的思想特征:正言若反!诸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这种思想也成了道家的主流、玄学的主体。老子追求自然,主张道法自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有自己的属性和规律,都遵循自然的法则,这可以得出老子退出社会、隐居避难的仕途态度。这与儒家的积极入世完全不同,这两种思想深深的影响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他们挑灯夜战、十年寒窗,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实现自己治国平

天下的理想;然而在目睹官场的黑暗和碰壁之后,长袖一摆,高傲的走向山林,种田写诗,无拘无束。这种融于自然的精神很是逍遥自在,但我总感觉有时他们还是略显清苦与寂寞,不知这种猜测是否正确?当然,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老子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无为而治,没有争斗,大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宁,稳定进步,这也是我们现在力图构建的社会模板,我不得不为老子两千多年前的远见折服。

比起老子、孔子,我更欣赏庄子。他的智慧,他的辩论才能,他对事物的细微观察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虽然赞同儒家对理性的思考,人性的反思,人格的提升,人生的觉悟;但也时常被庄子的逍遥所吸引,幻想有一天,我也会静钓于濮水之上,锄豆于南山之下。一生一世一壶酒,留醉窗前送月走。一个人,不寂寞,孤独的守着自己的理想,静静地思考自己的生命、享受生命。轻轻的闭眼,呼吸、吐纳;慢慢的睁眼,微笑、转身!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被庄子在世俗中仍保持一颗纯洁的心而感动,为自己无法挣脱而苦恼。庄子就像那一颗孤独的树,那一颗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这是我们一种无法企及的妩媚。时至今日,我还是很难真正读懂他的心境,是豁达、逍遥?还是寂寞的极限?罢了、算了,这些东西是强求不得的,或许有一天,我会突然觉悟,自己成了一棵树,守在月亮的脚下,瞑目!

汉以后,道教的兴起以及佛教的流入,都对儒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释、儒、道三者却整体的融合在一起,相互尊敬、相互促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与博大。相比于道士,我更佩服那些执着

的苦行僧,他们为着自己的信念与理想,靠着自己的坚强与毅力,向着成佛、普度众生前进。累了,依着树,闭目打坐;饿了,讨点残羹剩饭,一直往前走,风雨无阻。穿过风,穿过雨,或许你的梦想会破灭,但带着你心中的理想前进,你永远不会独行。这些人极富钻研精神,且治学严谨,口才过人,心存慈悲。他们让佛学在中华大地上万丈光芒,历史也给了他们隆重的一笔。我虽不懂佛,但看到那些苦苦求佛的人,一改从前认为他们只知吃斋、敲木鱼、数佛珠的苍白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身敝衣、执仗天涯的背影;一双坚毅的眼神!可能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我会去翻一翻那一本本艰深、晦涩的佛经,枯坐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页又是一页,一本又是一本,裹着自己的人生回忆,一起消化、顿化、幻化。

这的确是两本好书,深读其中,赞叹、折服、惊讶、疑惑、感慨、遗憾、彷徨、憎恨、不解、唏嘘……每翻一页,思想就会激起一层波澜,应和着他们的思想一起起伏。书合上了,却难以平静。读完厚厚的两本,完成了一次思想的旅程,有些累了。


相关内容

  • 提要钩玄留指爪--读[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有感
    提要钩玄留指爪 --读<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有感 作者:郭宏安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14日 10版) 钱锺书.杨绛夫妇在牛津大学(1936年冬) 钱锺书手稿 钱锺书手稿笔记本 [今日书评] 2014年 ...
  •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现代化新论>读书笔记 读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其立意之新观点之新令人如沐春风.下面粗谈书中的精彩观点. 关于现代化,作者综合考虑并指出现代化是具有多重层面的:经济发展为物质层面,政治发展为制度层面,思想与行为模式 ...
  • 论语读书笔记读后感
    论语读书笔记4篇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 原文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解: 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
  • [中国人的思维危机]读书笔记
    中国常见思维错误:专家教授发表荒唐言论,"两会"上少数提案很雷人,某些部门的少数制度和政策有偏差,作者认为都与他们的思维有关.中国人的思维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思辨力不足对个体的影响:① ...
  • 好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在其著作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为我们创造的一套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看书不是为了量去看,还要有质 ...
  • 读书活动案例
    经典照亮人生 书香伴我成长 三圣乡中心学校 刘北平 一.背景分析: 书,是一泓清澈的溪水,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芳草地.书中所表达的真.善.美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净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 ...
  •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研 究 报 告 单 位: 肇源县民意乡中心校 撰写人: 程 淑 杰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 肇源县民意乡中心校 程淑杰 [摘要]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造成 ...
  •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 文/雨煜光 读完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感触颇深.脑海里清晰浮现着日本国民的鲜活形象,他们矛盾的性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生机与光彩,他们双重的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迸发能量与张力.当改革推动时代发 ...
  •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一) <科学管理原理>主要分为两章,科学管理的原理和科学管理的原则,阐述了科学管理原理形成的背景.目标和基础: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与优越性:科学管理原理的具体思想和方法:最后给出科学管理的定义."诸种 ...
  • 武汉理工[概论]课实践教学报告模板doc
    2014-2015学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报告书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教师评分: 教师签名: 目 录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