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图形教案. - 范文中心

对称图形教案.

12/16

《对 称 图 形》

五里亭第一小学 华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画出对称轴。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培养学生认识,发现,探索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够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

教具与学具:教师:课件,各种对称图形,彩色剪纸。学生: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对称图形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趣的朋友,它们很顽皮,把自己藏起来只露出身体的一半,想请你们猜一猜它们是谁?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示:半边蜻蜓,树叶,蝴蝶,脸谱。)

师:你们真厉害,全都猜对了!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想一想它们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让学生思考再引导)小朋友请看,老师在这些图形的中间分别画了一条直线,它们的两边怎样?

生:两边一样。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图形的两边一样。那像这样两边一样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问题。

二、活动探究掌握对称图形

师:今天老师不仅给大家介绍新朋友,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它们就放在桌面上,请小朋友们动手折一折老师送给你的小图形,互相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拿出学具:长方形,蝴蝶,青蛙,圆形,) (1)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2)汇报。

师:动小手折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边一样。

师:你怎么知道两边是一样的呢? 生1:折。

师:折?这个办法听起来很不错。到底怎样折呢?你能不能折给大家看一看。为了小朋友能看清楚,你来折老师的大蝴蝶,你们可要仔细地观察哟!

师:(生1示范)

师:这就是对折。你真聪明,把掌声送给他! (板书:对折)

师:谁还想折一折其它的图形? 师:你折的是什么?

生2:青蛙。(上下对称图形)。 师:你是怎样折的? 生2:------

师:这也是对折。对折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2:两边一样。

师:你真厉害呀!了不起!

师:(用手比划对折后的青蛙) 。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生:一样的。)图形两边的大小一样吗?(生:一样)形状一样吗?(生:一样)

师:对,图形的两边大小,形状都完全一样。完全一样我们就说它是完全重合。 (板书: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对称图形。 (板书:两边 对称图形)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对称图形)

师:那刚才我们认识的这四位朋友它们是对称图形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电脑展示:蜻蜓,树叶,蝴蝶,脸谱对折重合) 师:它们是对称图形吗?(是)说说为什么是?

生1:对折后它们两边都完全重合了,所以它们也是对称图形。 生2:重复

三、认识对称轴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老师手中的这只青蛙。老师将它打开,你们有没有发现中间有一条?(生:线)这条线就是对折后留下的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那对称轴怎样画呢?沿着折痕画下来,咱们用尺子来画。对称轴是直的,要用虚线表示。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哟!

(师示范画对称轴)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找找自己手里拿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里,自己也动手画一画吧!

(学生动手给手中的对称图形画对称轴)

师:谁愿意上来指一指,你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里? (1)生1指蝴蝶

师:蝴蝶的对称轴在哪里?(生指) 师:你们看她画对了吗? 师:蝴蝶有几条对称轴? 生:一条。 (2)生2指长方形

师:谁来指指长方形的对称轴

师:你是怎样折的?对称轴是?生:这条。

师:你还有和他不一样的对称轴吗?生:有, 我是这么折的,这条是对称轴。 师:那长方形一共有几条对称轴?生:两条。 师:你真棒,老师佩服你!表扬他! (3)生3指圆

师:谁愿意指一指圆的对称轴?

师:先折一折,圆的对称轴是?生:这条。 师:圆还有别的对称轴吗? 生:没有了。

师:老师呀告诉你们圆还有很多的对称轴。你们看,老师斜着折,这一条是对称轴,再折,还可以折,我可以不停的继续往下折。小朋友们看,这些折痕都是圆的对称轴。是不是很多呀?(生:是)对,圆有很多条对称轴。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是一条,有的两条,还有的

是很多条。(贴图形)

四.判断练习:想挑战吗?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真热爱学习,这节课学得可真认真,让老师忍不住想和你们进行一场挑战。你们敢接受我的挑战吗?(生:敢)那好,老师出示图形请你们判断,如果它是对称图形请你回答“是”并做手势,如果不是对称图形请你回答“不是”并做手势。听明白了吗?好,挑战开始!

(学生判断图形)

师:太棒了,大家都答对了!下面我宣布;你们挑战成功!现在请你们拿出彩色笔,给这些对称图形画出对称轴吧!

(学生画对称轴)

师:小朋友们画好了吗?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展示对称轴) 师:你认为他画得怎样?

(学生评价)生:他画对了,很直。 师:老师也想画一画。 (师画对称轴出示正确答案)

师:和老师画的一样的小朋友举手,非常好!大多数同学都掌握了对称轴的知识。

五.动手剪对称图形

师:这节课我们动手折对称图形,动笔画对称轴,那你们想不想动手剪一剪对称图形呢?生:想。

师:那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XX 页,同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怎样剪才是一个对称图形

(1)小组讨论剪法

(2)汇报:请个别同学说剪法。

生1:先把纸对折,然后在对称轴的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再用剪刀沿着画的线剪。(生边说边示范)

生2:先把纸对折然后就直接剪。(生边说边示范) 师:你们看,老师是这么剪的(师示范)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剪刀和彩纸剪一个你最喜欢的对称图形。你想怎样

剪,就怎样剪,咱们比一比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谁的作品最漂亮?我们就把它贴在黑板上。

(放音乐,生自由剪对称图形)

师: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剪刀,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黑板上的作品。看到这些对称图形你想说什么?

(展示评价作品) 生:很美。

师:老师也觉的它们真是太美了!因为它是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的。今天你们表现得太出色了,我建议让我们把今天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师生鼓掌)一、二、停。我们的双手现在是?

生:对称的。

六.欣赏对称图形

师:生活中处处都有对称现象,处处都有对称图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吧!

(课件展示各种对称图形)

师:这些对称图形有趣吗?(有趣)

师:除了双手,你还能在身上找到对称的物体吗? 生:眼睛,眉毛,耳朵。。。

师:其实,对称现象不仅仅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还有一定的科学性。你们知道吗?眼睛的对称让我们看物体更准确;耳朵的对称,让我们听声音更加清晰更有立体感;蜻蜓的对称是为了平衡的需要,我们人类受启发设计出来的飞机才能平稳的飞翔蓝天!

希望小朋友们能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相关内容

  • 对称图形 教案
    二年级数学<对称图形>教案 济源市下冶镇第二中心小学 翟洁玲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 ...
  • 美丽的对称图形教案
    美丽的对称图形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页例2 二.教学准备 每组一张表格,图形若干,一支记号笔.尺子:每位学生一把剪刀.纸二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对称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 ...
  • 20**年九年级数学圆教案4.doc
    第三章 圆 [课标要求] (1)认识圆并掌握圆的有关概念和计算 ① 知道圆由圆心与半径确定,了解圆的对称性. ② 通过图形直观识别圆的弦.弧.圆心角等基本元素. ③ 利用圆的对称性探索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 并会进行简单计算和说理. ④ ...
  • 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①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四边相等. ② 角的性质:邻角互补,对角相等 ...
  • 圆的知识梳理 教案
    一.考点.热点回顾 圆的知识梳理 二.课程设计 一.圆的基本性质 1. 圆的定义:(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 随之旋转所形 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叫圆心,线段OA 叫做半径: (2)圆是到 ...
  • 镜面反射教案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 ...
  • [剪纸艺术--团花]教案
    剪纸艺术--团花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中学 庄陆祥 教案背景: 剪纸源于我国,有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运用率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在当前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大前提下,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
  • 教案简单的幂函数
    教案--简单的幂函数 (九江外国语学校 田先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特点: (2)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和步骤: (3)奇(偶) 函数图像特点. 2.过程与方法 类比研究一般函数,二次函数的过程与方法,来研 ...
  • 小学数学研讨主题
    动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策划与组织者:斯苗儿, 方张松: 文字整理: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 唐彩斌, 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 徐莉,杭州求是教育集团 马珏. 本报记者:蒋亦丰 碰撞与融合 -浙江省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主题论坛纪要 ...
  •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_2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2009-8-8] [浏览:123次] [编辑:希望之光] - 课题:光的魅力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