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打工的深圳女孩 - 范文中心

在联合国打工的深圳女孩

03/08

李丽是第一个走进联合国打工的中国女孩,她的第一学历是深圳大学的餐饮管理专科,而她最后能幸运地成为全世界嘱目的联合国一员,她凭的正是自己的那执著的职业精神和最佳的职业状态。我喜欢和人打交道,想来想去,只有酒店来往的人最多李丽出生于1974年,9岁的时候随父母到深圳。1990年,她考入深圳大学学习餐饮管理。老家的亲戚来深圳玩,听说她大学毕业后要到酒店工作,大为不解:“我们那里的女孩儿因为家里穷,只好辍学到酒楼端盘子,你读了那么多书,家庭条件又好,怎么也要往那个地方钻?”李丽嫣然一笑:“那可不一样,我学的是管理。我喜欢和人打交道,想来想去,只有酒店来往的人最多。”这是李丽的真心话。作为一名家庭条件优越、有深圳户口、成绩优异的漂亮女孩,在专业的选择上,她有很大的空间,然而,她却独独钟情于餐饮管理。1993年8月,李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她没有到酒店从事他的“餐饮事业”,而是到了深圳某物业集团工作。她干得很投入,职位也不断地晋升。这是深圳的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环境优越,待遇丰厚,20出头的李丽算是达到了很多打工妹一生追求的梦想――“本土白领”。然而,她并不满足,看到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从内地名校毕业的才子纷至沓来,她感到了一种恐慌,她知道如果不继续充电,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甚至被淘汰。于是,她想到了要出国深造,去瑞士学酒店管理。她的这个想法让父母大吃一惊,并引发了激烈的争吵―― “你这是何必呢?你要生活得更好,我们可以托人帮你换一份更好的工作;你也可以在深圳读一个在职研究生,工作学习两不误,你又何苦跑那么一大圈后再回到起点呢?”“这怎么是回到起点呢?我想,那个时候,我肯定会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可是,你已经有很多优势了啊!你有深圳户口,有一定的家庭社会关系,形象气质不错,人缘关系也好,你在这个位子上做了四五年,除非你自己走,别人是很难挤走你的。”“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我不是和人比谁比谁的生活过得更优越,而是在比在某项工作上,谁比谁做得更好!这是个职业能力问题。我希望我在职业能力上比别人更强。”“出国求学是很艰难的,我听说很多年轻人都受不了那个苦,中途跑回来,你有这个心理准备吗?”“我不是去镀金,也不是想以此为跳板留在那儿,我是去学习,困难是一种经历,这也是我学习的内容。”李丽当时已具备了一种良好的职业状态,只有进入状态的人,才不会工于心计地去计较眼前利益得失,才能以苦作乐。李丽的父亲是深圳某大型集团的管理人员,母亲是中学教师,尽管他们仍然不是很理解女儿这些“另类”的想法, 却给予了足够的理解和支持。1998年1月,李丽踏上了到瑞士留学的征程。在日内瓦学习端盘子李丽在瑞士日内瓦理诺士酒店管理学校学习。入校不久,她就像很多留学生一样,向学校递交了半工半读的申请。学校将她介绍到少女峰山顶的一家餐厅打工,同去的有六个同学。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是餐厅最底层的劳力,洗碗、拖地、擦玻璃,包括掏下水道、清洗便池,整天忙得脚不沾地,连端盘子的事都轮不上他们,更谈不上餐饮管理了。这些留学生在家里养尊处优的,哪受得了这份又辛苦又“低贱”的事?于是,都陆续走了,有的转行去推销,有的干脆放弃打工。半年之后,同去的只剩下李丽一个人。餐厅老板娘很坦诚地对她说:“你做的时间再长,我都不可能给你加薪或提拔的,因为要来打工的穷学生在外面排着队啦。”李丽说:“你能每月按时支付我足额的工资,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我要的就是这个。”老板娘对她说:“你真是个实在的中国孩子。”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李丽扎扎实实将洗碗、吸尘、拖地这样繁琐、单调的工作做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而且她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很快乐、很满足的神情。有同学说:“你学习上那么聪明、灵活,怎么在这件事上就显得傻傻的?”李丽笑笑。她有自己的理论:第一,她认为打工所做的事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一样,都是留学的重要内容,既然是学习,就要沉下心去,不能抱怨,也不能顾此失彼;第二,她认为酒店管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细致、具体的工作,单纯为了管理而学管理,就像空中楼阁,没有现实意义,而她现在所做的就是高楼的奠基工程,根基一层层地加厚、加牢,做到一定高度就成楼房了。李丽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希望自己的职业能力越来越强。李丽在学习上也非常的勤奋、刻苦。2000年12月,李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理诺士酒店管理学位,相当于国内的本科学历。她决定在瑞士继续深造,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按规定,她还必须先考一个经济方面的学士学位,才能报考工商管理硕士。2001年3月,她考进了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攻读了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管理会计、管理财务、银行风险投资等十几门基础课。四年的课程,她在短短一年内就修满了学分。2002年5月,李丽顺利获得国际贸易学士学位,并获得该年度的优异学生奖。她是那一届唯一获奖的中国留学生。联合国发来的E-mail:“恭喜你,你被录取了!”2002年9月,李丽的老师,日内瓦韦伯斯特大学的一名经济学教授从在联合国工作的朋友那里得知一个消息:联合国要招收几名实习生。教授问:“有什么具体条件吗?”朋友说:“做事认真、细致就行了。”教授马上想到了他的得意门生李丽。在他的印象中,李丽是一个非常勤奋、踏实的人,学习上从不要老师操心的学生。应试的人很多,大约是20:1的比例,经过笔试和面试,考官告诉考生一个星期之内等候结果。可第二天,李丽就收到了联合国发来的E-mail:“恭喜你,你被录取了!”她欣喜若狂。李丽觉得非常意外:自己长得不算特别漂亮,学历在应试者中也很一般,没什么社会背景,他们看中她什么呢?想来想去,李丽觉得可能是自己有一种职业气质吧,这让人感觉踏实、信任,觉得她是个干事的人。李丽如愿以偿地进入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赔偿委员会财务部实习,试用期为一个半月。能够进入全世界瞩目的联合国实习,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经历,李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实习生所做的工作非常具体、琐碎,没过多久,同来的几个实习生就有了抱怨:干有些事太没意思了!李丽并不这样想,还干得有滋有味的。一个半月后,李丽因表现优秀被留下来继续实习。期间,她也开始紧张备考MBA。攻读MBA需要一笔昂贵的学费,而在联合国实习是没有薪水的。这时候,李丽的一位同学给她介绍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每月可获得800瑞士法郎的报酬。于是,李丽委婉地向上司提出了想离开的想法,上司大惑不解:“为什么要走呢?我们很需要你。”李丽说出了实情。第二天,上司告诉她,说他们准备每月给她200瑞士法郎的交通补助,希望她能留下来。其实,联合国历来没有给实习生付薪水的新例,那200元交通费是她的三个上司私底下给她凑出来的!李丽知道后百感交集,她意识到他们“很需要她”不是一句空洞客套话,而是对她工作实实在在的认可。李丽将刚刚领到手的200元钱退还给上司,说:“如果这儿真正需要我,那我就留下来,我不要报酬。”“不,你要收下!你如此敬业地做着每一件事,这是我们对你的认可和尊重。”李丽继续留在联合国实习,每天重复着很多单调、枯燥的琐事。把别人(雇主)的需求当作自己的选择,而不计得失的去做,这种职业道德是备受人推崇,却很少有人能做到的。而李丽,很坦然地做到了。2003年3月,李丽如愿考上了瑞士一所大学MBA,她不得不结束了在联合国为期半年的实习。她走的时候,同事们都来和她道别:“丽,我们会想你的。”8月份,李丽通过了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资格考试。她想好了,如果有机会,她仍然希望到那个“需要她”,而她也很热爱的岗位去工作。2003年11月,日内瓦总部财务部有一位法国老太太提前退休,空出了一个职位。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李丽去报了名。应聘的人非常多,有很多欧美留学生,也有很多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李丽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闯入了最后的考核阶段。李丽是中国人,财务部汇集很多国家的人,正好缺一个中国“使者”,更为关键的是,李丽在日内瓦总部已留下了良好的口碑,上司极力推荐她:“这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姑娘,她做事让人放心。”就这样,李丽重新跨入令世界瞩目的联合国财务部。按惯例,联合国的职员需要先试用八个月至一年,才决定是否聘用为正式员工,而李丽只试用了两个月,就被破例提前录用为正式员工。2004年5月19日,趁李丽回深探亲期间,笔者采访到了这个深圳首位走进联合国的幸运女孩。“我只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真的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李丽仍然是一脸谦卑、温和的笑。


相关内容

  • 20XX年联合杯初赛语文试题
    ____考点 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 考场 __________座号 _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1 D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修改下面句 ...
  • 播音专业模拟考试题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记者徐京跃 崔清新)针对新疆警方近日捣毁"东突厥伊斯兰运动"的恐怖训练营情况,公安部9日强调,要加强国际合作,坚决依法打击一切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分子的犯罪活动.据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 ...
  • 求 助 信
    求助信 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 你们好,我是XXXX ,现年50岁,江西九江XXXX 县人,退伍军人.中共党员.下岗职工.重大疾病患者,又是单身的无房户,文化程度高中.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只好向社会求助. 本人于1991年12月自北京市武 ...
  • 心酸故事----女孩的病房经历
    近日,生病住院,同病室住的不一而足的都是小孩子,从几个月到几岁,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你可能纳罕了,医院不是有严格的分类吗?怎么有此大人与小娃儿同住一病室的事情?少不得要多唠叨几句,我所住的是单位内部医院,科室分类较为含糊,从诊室到住院部,没有 ...
  • 没有人能分享你的秘密
    如果要乘长途车,手中没有一两份报纸,那漫漫旅途着实难熬.有时候不要小看地摊报,上面刊登着的一些似真似假的故事,细细回味,也能给人以警醒.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两位来自四川的女孩,五年前来到了杭州.她们先在一家制鞋工厂打工,鞋厂实行的是计件制 ...
  • "双独"儿女:我们该如何尽孝?
    前程灿烂安家在深圳 2000年夏,我从四川西华大学毕业后,坐上开往深圳的火车,看着给我送行的母亲沧桑的脸庞,我暗自在心底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好好地孝敬父母!因为我出生于农村,爹娘一辈子累死累活没过一天舒坦的日子,他们十分疼我,十几年省 ...
  • 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_2000_20**年
    2010年第2期(总第180期) 人口学刊 POPULATI ON JOUR NAL N o 2, 2010 (Tot N o . 180) 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 2000-2008 姚从容, 吴 帆, 李建民 A B A (A ...
  • 唐山大地震台词
    1."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元妮最后悔时说的话. 2."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时候对自己养父说了这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是不愿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辈子忘掉. 3.被人收 ...
  • 培养感恩之情弘扬孝道美德
    -------探寻思品课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 -------探寻思品课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根,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源,是中国人最基础的道德.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多 ...
  • 回首20**年 关爱孤独症儿童
    时间:2012-12-31 10:45 来源:中国孤独症网 作者:嫣墨 点击: 911次 百度 谷歌 雅虎 搜狗 搜搜 有道 360搜索 奇虎 2012年,是中国最为关注自闭症的一年,无论从政策上还是从社会宣传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在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