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功过谁与评说? - 范文中心

武术套路,功过谁与评说?

11/18

  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由于受祖父的影响,从小习武,但是却酷爱技击。为领悟武术的真谛,他到一武校深造。学满还家,其祖父想看看孙儿到底学了些什么。于是,年轻人调息、运气,开始演练所学的各种散打技术。尽管年轻人一拳一脚暗含一定功力,但是其祖父还没看完便大发雷霆,花钱学的就这么几下子,这算什么?怎么不学几趟套路回来!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年轻人学得一身真功夫,却还得学什么套路?但是,这并不是笑话,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现代社会发生的真人真事。

  “套路观念”已毒害了传统武术。在这种陈旧封闭的思想之下,连人也变成了没有头脑的木偶或动作呆板的“僵尸”。尽管李小龙为解放思想奋斗了一生,但是,直到今天,死套路观念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思想。好像不成套路就不是武术。在那位祖父的心目中,似乎只有套路才是真正的武术。

  回顾中国武术的发展,也有一些人喜欢把实用灵活的实战武技硬套上眼花缭乱的形式,弄得面目全非,变成华而不实的死套路。威力无比而著称于世的中国武术,竟然变成观赏性的花哨表演,以及人们心目中的健身术。其中,最为典型的则是太极推手和规定套路。

  推手,虽不是实战,却也不是固定的形式。推手的身、步、手以及劲法是视不同的对手和情况,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千变万化。然而,当今武术大赛的太极推手,人为地失去了其灵活性、实用性,成为预先安排好的形式。而规定套路,不但对实战无助,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而且束缚了人的思想与手脚。说穿了,套路比赛的标准也不是以实战为基础,而是以动作的“高难度”、“准确度”及“优美”的花架子为准。

  这种畸形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相反,多少年来大力发展并极力推向世界的武术规定套路连奥运的门槛也未能踏进,中国武术在国际武坛难有一席之地。

  竞技套路可说是我们的专长,似乎很有特色,别具一格,好像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可是,却事与愿违。

  不要忘记,武术的本质是实战技击,人为的形式化,只会有损于武术,这并非夸大其辞。

  在世界上,练“武术”而又难以应用到实战中,是不是惟“我”一家,这从一武术套路冠军竟连街头的小流氓也打不过,甚至连手都不会还,即可看出,这不仅仅是自欺欺人,而且使武术蒙羞。

  武术的现状,是否名存实亡,华而不实,或者说今不如古呢?企图从小说、电影中寻找武术的昔日风采以及侠士的身影,是当前多数年轻人摒弃国术,学习外国武道的根本原因。他们对武术的认识,仅限于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或武侠小说、电影中所看到的神秘法术与暴力。许多武林骗子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趁火打劫,借武侠小说、电影虚构的武学秘笈名称,胡编乱造,出售所谓的“秘传绝学”来牟取暴利,就是当今各类武术刊物上面的虚假广告产生的一大现象。

  把中国武术推向奥运固然好。然而,首先得明白武术套路是以实战为基础而形成的,无法脱离武术的属性,因为武术的本质是实战技击。如果只是为了把中国武术推向奥运而违反武术的本质,人为地使其形式化,实则违背了武术的客观规律,有负于先辈们编创出套路是为了武术的记忆、学习和传播的本意与期望。

  有些自以为是的人,认为武术具有健身效果,主张将其发展为体育项目,以便既观赏又健身。然而,这些人虽费尽心机,但是宁愿去练健美,也不去练武术套路的年轻人是否超出了这些人的想象?如以健身效果而言,西方体育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致。无可否认,竞技套路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可是,既不高雅,又不优美的拳击比赛不是更刺激、更有趣儿吗?即使是具备雄厚功力的,具有实战威力的拳架,看久了、看多了,也觉得乏味,何况是毫无威力的花拳绣脚呢!当然,许多武林高手经常以深藏不露的形式演练拳架,但是,这些高手的练功打拳与惺惺作态的动作表演完全不一样,也不是一回事。因为真功夫怎么也逃不过行家的火眼金睛。

  武术拳架或套路,是先辈们从实战出发,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结晶,又按一系列实战招式编排而成。目的是使后人习武可按图索骥,从中得到启发,进而领悟武术整体的奥义。套路理应以实战为基础,直接为实战而服务。不能单以动作“准确”、“高雅”程度为准。这犹如游泳,只在陆地上练习动作的“准确性”,再努力再刻苦,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如今,截拳道这种“现代技击”派主张扬弃套路,并称这是其特点之一。李小龙认为惟有扬弃套路才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对此,我不苟同。

  因为截拳道并非传统武术,而是其本质属性的必然性。况且,李小龙虽然反对套路,并不是否定套路,而是强调套路的效果。在他有生之年,李小龙也曾多次提出过前后矛盾的观点,颇令人费解。但拙文并不是讨论截拳道与李小龙的功过,只要能够正确认识李小龙有力地批判了死套路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否定形式化的花哨动作是进步的这一立场就足够了。

  泰拳、大成拳是无套路的典型,然而,仅仅因为它们扬弃套路,才获得成功或只有扬弃套路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等看法,显然是无稽之谈,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谬论。咏春拳并没有扬弃套路,却同样存在;跆拳道并没有抛弃拳“型”,却风靡全球。

  传统武术的单操手,可以修炼身法、步法、眼法及劲力,尤其对初学者起着引导作用。武术也应有着自己风格的拳架,直接为实战技击服务。华而不实的套路才是应当扬弃的东西!

  完全依赖套路或完全抛弃套路都是错误的。

  武术必须返朴归真,套路不是万能的。套路练得再好,而不能在实战中应用,也离体操不远。

  □


相关内容

  •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Abstract In today's school physical teaching, Wushu is mostly taught in series form. The teachers should ado ...
  •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1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武术课程为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开设,主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武术及其在体育健身中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其学习武术的需要与兴趣:掌握 ...
  • 中国竞技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发展史比较研究
    作者:林官仁李在凤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术论文集) 2003年01期 武技源于人类的本能.随着人类的进步,武技不断发展演化,而在这一进程中,其名称也有过许多改变.武术.武艺.武道的名称各异,但其本质属性并没有偏离技击对抗这一原理. 东方各国 ...
  • 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
    · 第18卷第2期 2011年3月 体 育 学 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8 No.2M a r . 2011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 邱丕相1,马文友2 (1. 上海体育学 ...
  • 北狮自选套路动作创编问题之研究
    摘 要:随着竞技北狮运动的不断发展,竞技规则的不断完善和更新,运动员和教练员在北狮自选套路动作的创编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此时,北狮套路的创编与北狮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紧紧把握创编的各个要素 ...
  • 太极拳发展历程分析
    太极拳发展历程分析 郑强芬 (洛阳理工学院体育部) 摘要太极拳乃武术百花园中一枝奇葩,发展至今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的形成脉络进行梳理,使广大爱好者对其有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太极拳发展历程 太极 ...
  • 武术裁判员管理办法
    武术裁判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武术裁判员(以下简称裁判员) 队伍的建设,保证武术竞赛公正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并结合武术项目的实际情况,制 ...
  • 中国太极拳传承与发展探讨
    中国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承探讨 21世纪,太极拳成了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它的益智健身.修身养性和创建和谐的社会功能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如何使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本人想从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和推广以及传承的方向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来做个浅 ...
  • 中国武术文化鉴赏之侠义精神
    中国武术文化鉴赏之 侠义精神 院系:计算机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嵌入式软件 学号:[1**********]5 班级:11-02班 姓名:张海涛 手机:[1**********] 中国武术文化中的侠义精神 摘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悠久的中 ...
  • 柔韧性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体育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提高大学生柔韧性素质,同时让他们体会到柔韧性的改善不仅能提高动作幅度.技术水平.促进运动后恢复,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更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的兴趣,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体育心理保证.这就需要体育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