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沧月小说中的"侠" - 范文中心

论沧月小说中的"侠"

12/24

  摘要:沧月的小说作为新兴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她的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形象多数都拥有各自的性格特征,这些或相同或不同的性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论沧月小说中的‘侠’”一文从分析沧月小说的特点入手,如细腻的场景描写,大量地运用人生哲理,以武技衬托人性等,以几个典型人物为例,说明“侠”的特点,即顽强心智,不受礼教制约和肩担大义,阐述侠性即人性的观点。

  关键词:沧月;武侠;心智;义

  温瑞安曾这样评价过沧月:“一直以来,武侠世界都是重男轻女的,刚盛于柔,但是在次武侠文学里,却出现了刚柔并济,男女同等的现象,不管是原创者,小说人物,描写手法,都有这种凤舞九天,巾帼不让须眉的倾向,可以预见,今后的武侠天地里必定会绽放出女性的光彩。”(2004年“神州奇侠奖”颁奖典礼)正如他所说,沧月的小说已不单写武、侠、传奇,而更专注于用女子细腻的笔触,在不同场景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幻世》中描写谢少渊死前的一幕“那里。冷月如镜,嵩岳寺孤单的矗立在漫天的缤纷烟花中,绚丽浮华的烟花映着古朴的佛塔,有如环境―塔边的挑檐上,一个白衣长发的青年临风而立,看着天空伸出手来,似乎要接住天上掉下来的花朵,又似乎在拉住天上逝去的某个人。”《大漠荒颜》中描写高舒夜披荆斩棘的一剑:“轰然的白光从敦煌城头腾起,扩散,黄沙一瞬间飞溅开来,射向城下,那被箭气拦截的一粒粒细小沙子,居然仿佛一支支利箭,将那些正在退开的军士刺出满脸的血来。”这些细节描写往往是将时光定格在短短的一瞬间,用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展现当下的人物或场面景观。这是沧月武侠小说中的一大特点。

  其次,如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后记》中认为的那样,“武侠小说也可以抒写世间的悲欢,能表达较深的人生境界”。沧月在小说中抒写了大量的人生哲理、处世警言。如《彼岸花》中写道:“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避城》中写道:“江湖啊……那只是另外一张罗网而已”。《沧海》中写道:“可为什么我们有着同样的开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呢?”《大漠荒颜》中写道:“他生命里永难放下的重负……人们偏偏只是因为这样的重负而极力奔走”。也许正是为了阐述和验证这些人生哲理,所以沧月笔下的人物形象,较之以为武林正道而战的传统侠形象,更多了一些人味。高舒夜说:“大好头颅,只送知己!”“如果有一日你‘不得不’离弃我,我必然也会原谅你。”谢少渊说:“我自己的亲弟弟,我居然只见过他……两次。”慕湮说:“我说过了我能行……不用你管。”他们嬉笑怒骂,慷慨陈词,或如孩童般天真无邪,亦有豪气冲天、拔剑一顾的刎颈之义。他们的人生并非全在江湖,而是与其他人一样为生活的不同境况而喜怒哀乐愁,他们也经历了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不谙世事到接受世界的不完美,甚至利用世界的不完美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过程。如夏语冰为了打垮奸臣曹训行,加入了青王党,收受贿赂,最终在青王的帮助下弹劾曹成功。又如萧忆情为了统一江湖,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事、物,用武力一举消灭不臣服势力,最终换得江湖安宁。再如馥雅为了族人,从沉浸于爱情的小女生,成长为圆滑的女战士,以自己的囚禁和趋炎附势,换得族人的平安和自由。

  另外,沧月武侠小说中的武技是从属于人而存在的,人性、人心的强大才使武技达到了巅峰状态,甚至于在人的强大精神力之下武技是可以超越人本身的限制的。就如沧月在《神之右手》中写道:“人和神之间,并非不可逾越”。在《镜》系列中苏摩依靠复国的信念,用自己生命为祭,向大海借力。最终在形体消亡的情况下,他的灵魂踏浪而来,用七海之力拯救了苍生。同样在这一系列中真岚被五马分尸,却还依然“活”着。在《听雪楼》系列中,拜月教祭司迦若可弑魔降鬼杀神,《彼岸花》中的神澈可以用舞蹈指挥白骨杀人。《星坠》中的暗羽是背后有翅膀的羽人,他的形体就已不单单是人,而是人与鸟的结合体,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可见在她的小说中人不单单是人,还可以是动物、人、神、鬼、魔的结合体,人物所拥有的技能也不单单是个体的技能,还可以来自于宿命、自然、神魔等。这或许就是沧月所说的“剑技无界限,但是剑客都应该有各自的立场和信念,明白为什么而拔剑。”

  下面以不同的“侠”形象为例,说明沧月小说中“侠”的特点。

  一、顽强心智

  侠常常面临生死抉择、武力比拼、潜伏谋杀等一系列突发状况,如果没有一颗百折不挠、临机应变、渴望生存的心,那么在危机四伏,人才辈出的江湖是很容易被淘汰的。因此作为侠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顽强地心智,既要不畏艰险,又要有随机应变的谋略。典型人物如下:

  高舒夜是敦煌城城主,他有“十步杀一人,慷慨在秦宫”的勇气,也有“权谋!思虑!手腕!――游刃于政局、武力、人情、民意之间的平衡取舍能力。”在修罗场九死一生,胸口被贯穿后他活了下来;在夜夜服食迷幻药后,他仍能入阵杀敌,于千万人中取敌首级;他的三千门客,十万军士以他马首是瞻。全因高舒夜严苛地高度自律,对形势的冷静判断,置生死于度外的胆魄,强大的生命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与高超的领军作战能力。

  神澈在被关入地底的第七天“奄奄一息,饥饿折磨得她几乎发狂。但强烈的求生意志让她坚持了下来……”之后独自在地底的近八年时间“她并没有死去,也没有发疯。”反而因身体的成长而得意开怀。从一开始为生存而坚持,表现了她在死亡面前不屈不挠地顽强心志;到后来单纯地因活而快乐,表现了她在面对单调生活时安之若素地乐观心态。尤其是在直面死亡时,神澈只有八岁。年龄上的低龄,心智上的不成熟,显示出她对生有本能的渴望,体现了她性格中积极向上的一面。而在地底生活之前,她是丰衣足食的,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正是前后八年物质条件的极大差异,她自身不哭不闹、不疯不死的状态,体现了她对名利的淡薄,表现了其性格中安贫乐道的特征。对生有意念强烈,对生活状态却无欲念;既带有险中求存的勇士精神,又带有朴素的顿悟精神,使得她最终不受权力的诱惑,而与魔同闭地底,安度半生。

  拥有顽强心智的侠,既有勇猛的精神又有处事的智谋,才能一念生之,便不舍不弃。   二、不受礼教制约

  金庸先生曾追求在虚幻的故事情境中,还原真实的历史。因此在他的小说中充斥了封建礼教的道义、精神、规范等。黄蓉的相夫教子,郭靖的儒侠风度,赵敏的嫁夫随夫等,都是礼教约束下地人性体现。而作为现代女性写手的沧月在其作品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受礼教规束,不按礼教规范行事的人物形象。他们随心而动,肆意交谈,敢爱敢恨。如:

  海盗金壁辉人称“女金乌”,在当时属于大龄剩女,与颜白成亲后,穿一身大红嫁衣就追夫远行,甚至当着他人的面,毫不客气地斥道:“你给我站住!你这是想逃么?”“我如果看你不合意,照样可以休了你!”在古代,从来都是女犯七出就会被夫家休弃的戒律,在金壁辉眼中却如同虚设。她不仅斥责自己的丈夫,更是对丈夫说“你越说,我越看不起你。”显然在她的观念里是没有以夫为天的教条的,有的是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她认为男子既然可以休妻,那么女子也可以休夫。而且男子不一定是最强的,“不过在海上,你也不是我的对手”。可见只要条件允许,在自己的擅长范围内,女子战胜男子并不是难事。

  剑妖公子谢少渊“在江湖的传闻中,是一个嗜血成性的修罗。”别人怕他厌他,说他是疯子。而他却说“别的人,他们都是想把我们逼疯!他们才是一群疯子!”因此他放任自流,不以正统武道精神要求自己。别人眼里残忍的杀人手法,在他眼里不过一场情景剧。他的意见不被正道人士认可,他的“父亲”在利用完他后,欲除他而后快的行为,使他彻底抛弃父兄、尊卑等道德礼教观念。他当场举剑削下“父亲”的半边脑袋,并且不以为耻,不以为恶。正是这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观念,使他最终脱离狭义准则,殉情而亡。

  金壁辉和谢少渊是女侠与男侠中的异类,他们只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对外在的规章条款一律忽视,可以说他们的存在表现了侠性对自由地追求,对人性的解放。

  三、肩担大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武侠小说中总有一类侠是将他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的,在他们的眼中家国一体,国家繁荣富强了,才轮到他们个人家庭的幸福安康。因此这类侠往往都是将苍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将保家卫国的重任自觉得挑在肩上。典型如:

  暗羽是昶国的大将军,是公主的未婚夫,因此他对祖国有守土开疆的责任,对公主有体贴爱护的义务。在面对民众的请求:“将军,馥雅公主虽然失身于燮王,但是仍然是我们昶国光荣的女儿,也永远是您的未婚妻子!请将军带领族中战士,尽所有能力解救出公主吧!”他不得不率军出征。因为馥雅作为“公主”(继承人)的身份限制,馥雅是“昶国光荣的女儿,也永远是您的妻子”,使他不得不尽到臣子营救君王的义务,男人保护妻子的责任。民众的请求代表了民心所向,作为深明大义的将军,他不得不放下私情,转身营救与他毫无感情的未婚妻。他个人的爱情、幸福,在守护国土、保卫君王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体现出国之大义的至高无尚,及暗羽为国捐躯的精神。

  真岚是空桑的皇太子,在空桑灭国后仍为复国而战。在百年的时间里,他领兵作战进退有度,积存着族人的战斗力,注视着新国的动向。正是因为他时刻不忘复国重任,知道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体存在的意义,所以他积极促成空海之盟,用盟约让珠宝商人为自己在民间制造事端,破坏新国的和平统治;让西京为自己破除封印,获取与新国领袖战斗的力量;让盟友为自己在决斗中提供战力支持。这些举措无一不显示了他运筹帷幄,杀伐有序,谋定而后动的品格,展现出为了复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表现了真岚为国为民不惜卧薪尝胆。

  正是以国家生死存亡为己任,肩担大义,不悔不怨,永远站在民族利益之上,才使得这类侠超越一般的武侠人物而被世人广泛传诵。他们以自己一身本领,救人民于水水之中,将爱家与爱国合二为一,体现了侠性中最崇高的一面。

  谢少渊、金壁辉、真岚、暗羽、高舒夜、神澈,并非在所有时刻都是作为一个榜样而活着的,他们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有信念的人活在小说里。他们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除暴安良、仗义疏财,不以身残而丧其志,个体的独立担当等,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天性使然,有的是被社会责任逼迫的如真岚,有的是被人为推选的如谢少渊,有的是为了爱情如金壁辉,有的是为了荣誉如暗羽……只能说沧月笔下的侠形象不单是作为高洁品质的象征,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不完美的人存在于小说中。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侠,每个侠也都可以是人。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沧月.《镜》系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沧月.《听雪楼》系列[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

  [3]方白羽.千门之门 [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

  [4]尹墨怀.沧月,女人的武侠江湖 [J].文化月刊,2007,(02).

  [5]韩云波.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N].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4).

  [6]韩云波.反武侠-与百年武侠小说的文学史思考[N].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技版),2004,1(1).

  [7]韩云波.论90年代“后金庸”新武侠小说文体实验[N].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8]沧月.《沧海月明:沧月作品集紫微卷》[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8.

  [9]陈继文 ,郭永玉. 人格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1.

  [10]吕映.“问世间,情为何物”金庸小说爱情主题的文化解读[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4.

  [11]薛秀艳.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衍化― ― 读王立教授《武侠文化通论》[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

  [12]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14]宋瑛娜.走进金庸笔下的女性世界――兼论金庸的女性观[J].科技信息报,2009,(06).

  [15]李梅.纵死犹闻侠骨香――解读《史记・游侠列传》中的郭解[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作者简介:张笑宁(1990-),女,浙江嘉兴人,现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对外汉语专业09级学生;王慧开(1980-),女,山西长治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相关内容

  • 小说凭借什么吸引读者?
    我说小说是以令人激动的情节吸引人!要有灵感!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 ...
  • 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史论
    作者:汤哲声 文艺争鸣 2004年01期 在欧美.日本的科幻小说凭借着影视剧风靡全球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中国科幻小说 赢弱的现状提出疑问和作出思考.为什么科幻小说在欧美.日本等国发展得那么蓬勃, 而在中国却如此地举步维艰呢?人们常常将原因归 ...
  •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 金才永 3100102080 理科试验班1016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往往被看做同一类, 但它们存在同源异流的现象.而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们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广阔内容,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时代进程,记载着民族的生活方 ...
  • 撩开中学生写小说的面纱
    校园扫描:中学生热衷写小说 镜头一"当卡利姆多大陆初脱魔爪,生机复苏.是你征服了荒夷四起的周遭,是你改造了不毛之地,为子嗣造就生存的摇篮--"这段文字出自一部长达46万字.描写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英雄的小说& ...
  •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年总目录
    现实中国 徐文涛:60岁,点燃激情(报告文学)----刘国强  1·32 一个人的滇池 保卫战(报告文学)-----叶多多  2·4 一个中国女孩和101个国家谈恋爱(报告文学)-----洛艺嘉  3·4 探秘火山口上的温州-----王伟举 ...
  • [明代小说][西游记传]全集
    [明代小说]<西游记传>猴王得仙赐姓 [明代小说]<西游记传>悟空得仙传道 [明代小说]<西游记传>猴王勒宝勾簿 [明代小说]<西游记传>玉帝降旨招安 [明代小说]<西游记传>大圣 ...
  •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
    作者:潘建国 <复旦学报>:社科版 2001年06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89(2001)01-0118-007 关于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问题,由于资料匮乏,国内研究者基本 ...
  • 外国文学常识试题
    文学常识填空题答案(凡是下划线有答案的,做提示和备选用) 外国文学 古希腊 1<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也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2伊索所著的<伊索寓言&g ...
  •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1No.2借鉴与比较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吕吉瑛 摘要哥特式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有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学因缘,但它毕竟是一种文学创作倾向.哥特式小 现实以及超现实相结合等艺术手法,讲述奇事 ...
  • 现代主义之后,人类内心已是千疮百孔
    "有一点我特别觉着奇怪,――尊严感为什么总是体现在弱者的身上?" 傅小平:我们不妨从你的近作<推拿>谈起.一般说来,作家写盲人世界,其着眼点往往并不在盲人本身,而是试图通过对盲人的描述,诉诸心灵.人生等命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