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 - 范文中心

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

05/17

  【摘 要】在我国现有教育方式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出现不同的心理疾病,轻者会出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反应,例如一些强迫症,焦虑症等;严重的孩子可能会患有精神异常,出现精神分裂,抑郁症等情况,这些都是现下不能忽视并且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这种情况?本文将对此展开讨论,寻求心理解决方法。

  【关键字】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心理问题

  我国目前各大学校采取的仍是应试教育的教育方法,学生在随着年级不断的上升,面临的各种作业,各项考试接踵而来,除了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之外,还有一个造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崩溃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与家长们所不断施加的压力,从小学,甚至幼儿园起就告诉孩子,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要考上好的学校,一定要努力读书,用功读书,不要懈怠。而在这种双重压力下,孩子们渴望得到轻松的时刻,却被逼迫无时无刻都要保持一种高度的精神紧张,试问,如何可以让一根弦永远保持在最最紧绷的状态呢?弦都会断,更不要说只是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了。所以如何让孩子在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释放自身的情绪俨然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一、青少年儿童各阶段面临的心理问题与解决建议

  本文把青少年儿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以及青春发育期。

  1.婴儿期

  婴儿期主要是指0-3岁的孩童,此时的孩子处于第一个发展加速期,对于大脑的可塑性是至关重要的。

  婴儿在此期间主要学会的动作为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喜欢模仿新鲜的事物。而在1.5岁到2.5岁时期的婴儿家长应该重点关注婴儿学习语言的情况,这个阶段是掌握母语基本语法的关键期,到了3岁末的时候婴儿就基本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一套整体语法规则了。同时,父母还应给予孩子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这是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可以过于疏离,也不可以过于依赖。

  适度的关爱才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是不会产生心理问题的,唯一会造成心理上的缺口的可能就是父母的关爱。

  2.幼儿期

  幼儿期的孩子主要是处于3-7岁,相当于是在幼儿园上学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就是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来锻炼他们的思维以及认知发展。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个性会初步形成,所以家长应该着重关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来培养他们。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表现出了一种自尊感,这可能就是心理问题可能产生的因素,这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

  父母在这个时期应该表现出温暖、关爱的方式,热心参与到与孩子们的游戏中去,融入他们;二是应该要对孩子的要求明确,但是不要采取强制性的管束,要民主,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决策的权力,慢慢的引导他们,让他们拥有自由的表达观点权;三是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身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榜样,让孩子从内心尊重你。

  在幼儿期这一个阶段,孩子还有出现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要求行动的自由,这同样也是心理问题所导致的,认为父母不停的约束自己的行动,让自己走路,吃饭,甚至穿衣都要被管束。此时,如果不好好的排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日后对父母的疏离感。

  父母在第一逆反期的时候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进行教育,首先要明确出现这样的逆反期是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要积极努力的去面对;可以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的家务能力,动手能力等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要以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来渡过这一个阶段。

  3.童年期

  童年期指的是处于7-13岁左右的儿童,这个阶段孩子正在上小学,是在为一生的学习活动奠定最基础的知识和学习思考能力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孩子们接受到了除了父母所带来的教育外,还有学校老师的教导。孩子要在上小学这六年时期内,训练思维,增强记忆功能,自我意思的发展,道德的发展以及友谊的发展等。处于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面对的是老师给予的学习任务,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迫切心理和同伴关系的处理。可以看到的是,孩子们接受的是多方面的动力也有可能是压力。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动力和支持,不要过分的压抑他们的天性。

  在教学中应该多多采用一些互动式的教学,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天分。在家庭教育中,应多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全面发展,鼓励孩子认识自我的长处和优势。在同伴关系中,应让孩子多接触自己的伙伴,让他们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发展友谊。

  此外,在这个阶段,家长不仅应该要注重家庭的教育,更加要注意的就是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孩子们最为敏感的话题。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家庭关系,才可以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健康的成长。

  4.青春发育期

  年龄在12-16岁左右的孩子恰好是处在青春发育期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会对一些生理上的话题格外敏感,因为自身的生理发育在加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在这个阶段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孩子们日后的发展和这个阶段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有着极大的关联。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生物性的紊乱和心理行为的偏差,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与健康,这也是第二逆反期出现的标志。

  在这个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一个矛盾性的特点,心理上的成人感与身体的半成熟表现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寄托之间的矛盾、对长辈,同龄人的心理闭锁与开放的矛盾和成就与挫折感之间的矛盾。作为家长,应该在这个时候帮助孩子平稳的度过这些矛盾期,让他们不要总是处于患得患失的过程之中,要慢慢敞开心扉去接受自己的这以生理与心理上的变化,成为心灵上的“小大人”,不要过多的依赖父母的看护,培养自我独立的能力。

  除了在自我心理问题上值得注意外,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有一个需要开始关注的问题,就是心理社会问题的出现,很多男孩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有些孩子会出现一种青春期的精神分裂症,出现社交困难,人格混乱等病发症状,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自杀倾向或者做出一些犯罪行为。家长们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这些症状,要慢慢的引导他们从错误的方向走出来,而不要一味的打压他们,责骂他们,应该告诉他们即使真的存在问题了,我们会陪你们一起面对,一起慢慢进步,一起走向你光明的未来。通过言语的鼓励和行动上的支持,来给这些孩子们信心,不要轻易的去折断一朵刚要盛开的花朵。

  二、总结

  无论孩子们目前是处于何种阶段,家长们都应给予他们正确的关爱,不应出现过多的溺爱或者冷漠的表现,让孩子们可以在正确的关怀下努力的接近胜利的光环吧!

  参考文献:

  [1]李继敏.谈儿童心理耐受力的培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02)

  [2]刘�.论当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3]赵恒泰.勒温儿童心理学理论评介[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

  [4]沙柳.走进儿童心理世界――阅读《儿童心理解读》点滴感悟[J].人民教育.2005(05)

  [5]Qian, M,Smith, C. W,Chen, Z,Xia, G.Psychotherapy in China:A review of its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 2001


相关内容

  •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和方法
    第二讲 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和方法 一.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一)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 1. 先驱性研究 除达尔文外,按照时间的次序列举一些主要的先驱性的研究. (1)提德曼(Tiedemann),德国人,医生.用日记法对自己孩子的发展作了详细的观 ...
  • 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年)
    目 录 从需求出发,促进儿童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 3 以慈善之烛点亮生命之光 ............................................ ...
  •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社会体制的滞后,使成千上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得不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接受教育,农 ...
  • 心理学经典实验范式
    心理学经典实验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 ...
  • 皮亚杰发展观
    2. 简述皮亚杰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基本假设. 皮亚杰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认知发生论", 致力于探讨人类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智力.思维是如何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等问题.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 ...
  • 儿童学习障碍智力因素分析
    ・论 著・ 儿童学习障碍智力因素分析 冯雪英,杨国珍 △ [摘要] 目的 探讨智力因素与儿童学习障碍的相关性,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WISC2CR量表对122例6-11岁儿童进行测试,其中研究组(LD组)61例,对照组6 ...
  • 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研究
    [文献标识码] B [中图分类号]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7-0579-05 [关键词] 危险行为:健康促进:研究:青少年 易导致意外伤害和故意伤害相关行为.吸烟.过量饮酒.吸食毒品.不健康的节食行为 . ...
  • 不要小看爸爸的作用
    不要小看爸爸的作用 沐沐知雪 2011-11-15 15:00:36 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其实爸爸也很重要,是妈妈不能替代的.研究者发现有父亲参与教养的儿童,他们的阅读和数学成绩比那些没有父亲在身边抚养的儿童更好. ...
  •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视角 作者:李晓巍 黄洁琼 来源:<中国教师>2013年第11期 一.问题提出 入学准备指学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1].1990年 ...
  •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报告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报告 研究题目: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一. 课题研究背景 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