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 范文中心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08/21

2007年第2期(总第162期) 人口学刊

POPULATI ON JOUR NAL N o 12, 2007 (Tot1N o . 162)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高连克

(集美大学社会学系, 福建厦门361021)

=摘 要>现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是工业社会转型的产物, 它是由政府为社会成员的疾病医疗、健康关怀提供必要的保障, 使民众能够积极应对疾病风险, 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 它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始终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 美国实行了以医疗保险为核心、具有自身独特性的医疗保障制度, 这种制度在50多年的变迁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引起了美国历届政府持续而艰难的改革。他们的改革理念及改革措施也许能够对当前中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美国; 医疗保障; 医疗保险; 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C9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29X (2007) 02-0043-05=收稿日期>2006-03-16

=作者简介>高连克本名高和荣(1969-) , 男, 福建厦门人, 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 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 美国一直实行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以医疗保险为核心的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医疗保障制度在其50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引发了美国历届政府进行的、以提高医疗保险覆盖面、减少医疗卫生负担不公平性、努力降低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等为导向的持续改革。当前中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在结合各个试点模式基础上建立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0为原则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文革期间的辉煌、改革之初的急剧衰退两个极端后也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304个县的乡村进行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试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学习与反思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背景、运行状况、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 从中获取经验与教训,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实践。 一、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 为了应对民众日

益面临的疾病风险, 借鉴19世纪末期英国医疗保障制度模式, 美国政府逐步建立起以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其法律依据是1935年8

月14日罗斯福总统签署的5社会保障法6。该法案共计10章, 其中第6章主要内容就是公共卫生工作。可是, 当时的公共卫生只覆盖城市居民, 广大农民排除在这个保障制度之外。/二战0结束以后的1945年11月, 杜鲁门总统向国会提出一项加强健康保险立法的咨文。杜鲁门认为, 美国医疗保障应当解决/医生和医院的数目及分配0、/乡村缺医缺药0、/个人医疗费用太高0以及/因病致贫0等基本问题, 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后, 他一方面反对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认为那是/社会主义0的医疗制度, 另一方面他坚持扩大私人商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认为政府的责任在于引导民众参加各种医疗保险, 使他们在自身无法控制的灾难面前有相应的保障措施, 并签署了5印第安人健康照顾

)

[1]

为此, 他主张应当争取建

立全国医疗健康保障体制, 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基

法6等法案。肯尼迪当选总统后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继续得到发展, 从1961年起, 他相继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多项特别咨文, 指出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下的健康保险计划0。为了强调医疗保障中的国家责任, 约翰逊总统在1965年1月还出台了针对老年人的5医疗照顾及援助法6, 也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M ed icare 0与/M ed-i ca i d 0。前者规定了/65岁以上老年人在生病期间可提供90天的住院服务0以及/100天的院外服务0等, 而后者主要面向穷人及其他残疾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1970年尼克松总统先后颁布了5职业安全及健康法6、5健康维持组织法6等涉及到职工人身安全及各种工伤事故处理与赔偿问题的法律。这一段时期, 美国医疗保险种类不断增多、保险对象不断扩大、保险待遇不断提高以及保险法规不断建立, 从而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医疗保障法规及制度体系。

总体上看,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实行私人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办法。私人商业医疗保险成为美国整个医疗保险的主体, 它由企业与职工共同出资组成, 向医疗保险公司集体购买, 政府免征医疗保险金所得税以及社会保险税。而社会医疗保险主要包括/M ed icare 0以及/M ed ica i d 0两部分, 前者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M ed icare 0, 而后者则向穷人和残疾人提供/M e dicaid 0, 所需费用基本上由财政承担。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整个美国医疗保险制度所需要的资金绝大部分由政府的税收负担。

事实上, 也正因为如此, 自20世纪70年代起, 美国医疗费用上涨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出来, 1973年美国卫生财政预算占整个预算第一位, 1975年卫生费用占GNP 的816%, /自1973年-1977年美国医疗费用年均增长1012%, 而其他消费指数仅上升717%。0为此, 在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基础上如何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支出过快上涨就成了时代性难题。由于包括医疗在内的整个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刚性性质, 卡特总统当时提出的控制医疗费用上涨议案未能获得通过。1980年, 美国通过了5医疗保险修正案6, 规定凡住院者每次需自负180美元, 60天后自负额减少到45美元, 其目的就是为了适当减少联邦政府的开支。20世纪80年代, 里根总统在位期间继续奉行医疗保障/不作为0政策, 认为更多的医疗健康)

[1]

[1]

费用投入并不一定给民众带来更好的卫生健康服务, 正是这种医疗保障领域/无为而治0的思想使得联邦政府卫生健康支出持续有增无减。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 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联邦政府支出总额/1972年为816%, 1980年为1014%, 1982年为1018%, 1987年为1212%, 1989年上升到1219%, 1990年达到1315%。0这种医疗费用的增加必然会增加雇主及政府的负担, 从而直接增加民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最终使得很多人游离于医疗保险之外, 截止到1988年底, 美国还有3530万人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 占美国总人口的1416%左右。

当然, 联邦政府医疗保险的/不作为0政策理念并不等于各个地方以及其他团体忽视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它们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尝试。例如, 1980年新泽西州实行了由耶鲁大学研制出来的/疾病分类定额付款0制度。他们将113万多种病例分解成467种疾病诊断类型,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内容、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制定出各种病例医疗费用标准, 以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 节约医疗费用。1982年加州成立了/优先提供者0组织(Preferred Prov i d er O r ga nization), 该组织与保险机构签订合同, 参加保险的患者一般自费20%, 其余80%由保险公司承担, 当然作为回报, 患者交纳比较低的保险费。 二、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克

[1]

林顿以来的改革

如前所述, 以医疗保险为核心的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的税收或税收减免, 政府实际上成了最终的/付费人0, 民众承担着极其有限的责任。因此, 这种医疗保险制度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医疗费用上涨以及医疗服务滥用等问题, 从而制约着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 美国医疗保险/第三方付费0制度导致美国医疗保险费用的上涨。众所周知, 医疗市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 医患双方始终处于贝克尔所说的/信息不对称0状态之中, 医院及医生如果想多收费用, 就很容易利用这个原理实现自身的目的, 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面临的现实问题。就美国而言, 由于美国实行的是/第三方付费0制度, 医院及医生很清楚患者自己不需要支付医疗费用, 他们往往非常容易地让患者

做过多的检查, 开过量的药方以迎合患者急于治好病的心理。另一方面, /求生是人的本能与天性0。任何一个患者一般都倾向于选择那些名气大、设备先进、服务优良的医院, 倾向于选择知名的医生, 由于不是患者本人自己直接付费, 这种情况往往就会转化为患者的理性行动, 使得/无病小看、小病大看、大病重看0(只要能交得起保险费) 。这样看来, 似乎直接付费的企业尤其是保险公司最为反对这种制度, 最有动力采取措施制约医患双方的理性行动了。然而, 事实上不是如此! 因为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医疗费用的增长可以通过增加保险费的方法得以弥补, 对于公司企业来说, 由于政府规定公司企业用于其雇员医疗保险支出的资金免交所得税以及社会保险税, 公司企业实际上交纳的医疗保险费用也比较少, 而对于美国民众尤其是没有失业的民众而言, 适当提高个人交费比例不仅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困难, 而且还会给他们带来良好的健康保障。这样, 医院、医生、患者、保险公司以及公司企业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结果只能导致民众医疗费用支出的逐年增加以及国家税收的减少及税收负担的增加, 给国家财政背上沉重的负担。世界银行为此曾这样评价道:美国/某些类型的保险计划看来是造成医疗费用上升的原因; 第三方保险尤其如此0。

第二, 医疗服务的滥用加剧了医疗费用的持续增长, 增加了政府以及纳税人的负担, 引起了民众的广泛不满。一次由美国医学会发起的调查表明, /大约有40%的医生承认, 他们所开出的不恰当处方可能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 他们对患者所建议的一些额外检查可使医疗费上升50%左右。0据统计, 美国有10%的外科手术从全身症状看是不必要的。从患者的角度看, 患者一般存在着/价格高的往往是好药0心理, 存在着/尽快减轻痛苦、医治好疾病0心理, 患者也就内在地认同医疗服务的适度滥用, 而/第三方付费0制度无疑又强化了这种认同。从实际情况来看, 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但是医疗服务的滥用导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医疗费支出一直以平均1116%的速度递增, 高出同期平均消费价格指数219%左右。1992年美国医疗费用支出总额为8385亿美元, 占GNP 的14%, 2000年更是高达GNP 的15%。人均医疗费方面, 1990年为2476美元, 1992年上升到3340美元, 占居

[3]

[2]

民个人实际收入的17%。2002年美国人均医疗费用更是达到5000美元, 成为世界第一。根据美国国会推算, 照此下去, 仅医疗费用这一项, 21世纪前叶就将达GNP 的30%之多。

第三, 医疗卫生资源享受与分布不均匀, 引起社会其他阶层的普遍不满。美国主要实行各种类型的医疗保险制度, 民众和公司企业交纳保险金、政府给予税收减免, 特殊群体由社会医疗保险给予关怀或援助, 以此来试图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 减轻民众疾苦。事实上, 也正因为如此, 拥有私人和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已从1940年的7%上升到1991年前后的85%、以及2000年前后的90%左右。可是, 这也意味着还有10%左右的人群即大约3000万中低收入者无法享受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 从而引起这部分群体的严重不满。同时, 由于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 那些患有慢性病、遗传性疾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症等适龄患者很容易被拒保, 而社会医疗保险保障标准偏低、享受标准比较严格, 无法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问题。此外, 即便参加了商业医疗保险也常常难以应付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根据兰德公司的一项调查, 美国20%的家庭付不起医疗费, 其中3/4竟是投保者。

美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存在着城乡差别。尽管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医生到边远地区为乡村民众提高医疗服务, 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如医学院校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免除上学期间的学费等。但是, 医疗卫生资源的城乡差别仍然普遍存在, 生活在边远地区的民众不仅无法享受精湛的医疗水平以及良好的医疗设施服务, 而且他们中很少有人参加医疗保险。另外, 美国医疗卫生资源还存在着阶层差别。15%的私人医院所拥有的医疗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明显好于35%的公立医院, 它们为有钱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而公立医院主要为军人、残疾人以及其他穷人提供免费的、相对低质量的医疗服务, 必然引起这些群体的不满。加上还有大约50%的非营利性医院, 虽然营利不是它们的主要目的, 但为了生存和正常运转, 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收费标准。所有这些, 导致民众对医疗保险制度越来越不满意, 改革呼声越来越高。为此,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深化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克林顿入主白宫以后, 在医疗保险方面面临

)

[5]

[4]

着两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是控制持续上涨的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问题。1992年美国年医疗费用总开支已占到GNP 的14%, 为西方其他国家之最。就个人平均医疗费用而言, 美国比加拿大/多出43%, 是原西德或日本的2倍, 是英国的4倍0,

[6]

情咨文, 把医疗保障作为整个社会福利制度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加以关注, 布什特别指出美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有可能走向/破产0, 必须进行

/明智0而/有效0的改革, 那就是/限制高收入阶层退休之后享受社会保险, 将社会保险开支和通货膨胀挂钩0, /允许美国人将其缴纳的工资税中的一部分转入特设的个人账户进行投资, 以减轻

[9]

社会保障支出负担0等, 布什政府的改革目前还在努力进行之中。

三、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回顾美国医疗保险几十年的改革历程, 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第一, 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整个医疗保障制度涉及到千家万户, 关乎到每个民众的健康问题。因此, 任何关于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以健全的法律作为坚强后盾, 从而使医疗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使医疗保障成为国家意志的一部分。就实际情况来看, 美国不仅制定了整个人类社会保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社会保障法6, 而且这部法律成了后来美国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准绳。也正是注重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这样一个传统, 美国自罗斯福、杜鲁门一直到现在的克林顿以及布什总统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都是通过立法来推动的。另外, 从整个国外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状况来说, 各个国家虽然国情各不相同, 但是都通过立法来进行改革, 这对于建立健全中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第二, 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少政府财政压力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各个国家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 也是西方各个国家近年来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就美国而言, 事实上, 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0所导致的/经济滞涨0以后, 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美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试图进行改革, 但是总体上看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美国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仍然高居西方发达国家之首。医疗费用支出问题成为政府/艰难的改革0以及最/漫长的革命0。从共性方面来看, 医疗保障本身所特有的刚性性质内在地决定了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保险待遇的困难性, 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施的更新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等也会诱发医疗费用的上涨; 从个性方面来说, 就是由于美国没有能够对/第三方付费0制度下的

位居西方其他国家之首。二是如何提高

医疗保险覆盖率问题。与医疗费用支出列各发达国家第一相比, 美国并没有能够实行全民医疗保险, 而英国、原西德以及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给予其本国所有公民以普遍的社会医疗保险。克林顿担任总统初期, 美国仍然有3700万人缺乏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障。

为此, 克林顿上台后, 于当年的11月份向美国国会提交了长达1300页的5健康照顾改革法案6, 强调/要以能控制费用上涨和促进可靠的健康保险实践的方式, 通过为所有美国人提供健康照顾, 来确保个人和家庭的安全, 保护所有美国人的健康权。0首先, 要求雇主必须承担雇员80%的医疗保险金, 否则必须向政府多交纳雇员工资的8%。其次, 引入市场机制, 促使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 以此来降低医疗保险费。再次, 实行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精简政策, 将节省下的费用投入到卫生事业中。最后, 设立农民医疗保险基金, 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 争取到1998年让每个美国人享受永久的医疗保险等。但是, 当时他的改革方案并没有获得国会通过, 直到1996年美国国会才通过了克林顿医疗改革方案的修正案。修正案强调应当提高医疗保险覆盖面, 到1998年的目标不是100%而是95%, 不强求雇主必须承担雇员80%的保险金, 并且要给予小公司更多的优惠等。

克林顿之后, 布什总统关于医疗保险改革的主张集中体现在他所发表的国情咨文中。2003年1月29日, 布什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 提出要在未来10年内增加4000亿美元努力/为所有美国人提供高质量的、可负担的医疗保健体系0, 让/所有美国人都能享有良好的保险, 自主选择医生, 老年人和低收入者可以得到需要的帮助。让那些官僚、辩护律师和保健组织靠边站, 让医生、

[8]

护士和患者重新负责美国的药品0。

2004年, 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呼吁, /控制医疗保健成本, 扩大医疗福利受益面0, /通过实行税收优惠和建立私营企业健康保险体系来降低美国人的健康保险费负担。02005年, 布什再次发表国)

[7]

各个行为主体进行有效地规范、制约与管理, 加剧了医疗费用支出的上涨、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医疗服务的滥用, 从而使得政府的改革阻力重重, 举步维艰, 最终只能牺牲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来满足美国人普遍追求的效率性。这就要求中国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定要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制定合理而可持续的给付标准。我们一定要充分意识到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的不科学、给付标准的不合理尤其是监管的不严格将有可能导致医疗费用支出呈2位数的比例上升, 从而有可能拖垮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经济基础。

第三, 坚持效率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公平, 这是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给我们提供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坚持医疗保障制度的效率性, 防止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医疗服务的滥用是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一条道路, 同时, 注重医疗保障公平性、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是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另一条道路,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这两条道路迄今为止都没有真正实现。实际上, 也正因为如此, 使得美国卫生负担公平性列为全球191个国家中第54位, 与伊拉克(列56位) 基本相近, 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日本以及北欧国家。医疗卫生负担不公平也就成为美国在野党攻击执政党的一个/靶子0, 成了美国政治选举的重要内容, 医疗保障的非全民性以及不公平性也引起了相关社会阶层的严重不满, 成为美国社会不稳定的诱因并引发政

府的信任危机。当前, 中国正面临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 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加剧了社会群体的分化, 医疗保障的城乡二元性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障碍, 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努力加以研究, 切实解决中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问题, 抵御他们面临的疾病风险, 促进社会公正, 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黄安年.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49-50, 85, 212, 241, 352. [2]世界银行. 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 13.

[3]刘同奎等.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与卫生体制改革概述

[J].国外医学管理分册, 1998, (4).

[4]秦斌祥. 克林顿的医疗改革[J].美国研究, 1994,

(4):23-38.

[5]李玲. 简析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J/OL ].htt p ://

www. ynet . co m /view . j sp ? o i d=2359262.

[6]邱仁宗. 克林顿的医疗改革方案[J].医学与哲学,

1994, (3):47-48.

[7]高风仪. 美国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N ].光明日报,

1993-10-29.

[8]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两院发表5国情咨文6[N ].中

国日报, 2003-1-29.

[9]布什新任期首发国情咨文[N ].京华时报, 2005-2-4-A 21.

[责任编辑 李新伟]

The Change of Am erican M edical Security Syste m and

It . s Enlighten m ents

GAO L ian-ke

(Socio l o gy Depart m ent of Ji m e iU niversity , Fu jian X ia m en , 361021, China)

Abst ract :M edical security is the product o f industr i a liza ti o n and m oder n ization . It serves co m ple m entar y M ed -icare andM ed ica i d w hich can g ive health for all the people , so tha t t h ey can take positive causes on preventing

t h e casua lty of ill n esses , then our soc iety w ins a peaceful env ironm en t and deve l o ps har m on i o usly . I n m oder n ti m es , it beco m es a key constitute o f social security . As w e kno w that Am erican had estab lished its unique m edica l i n surance , and that m ade the governm ent refor m i n g i. t Therefo re , w e should recognize that researc -h i n g Am erican m edical sec urity is f u ll o f m ean i n gfulness and an i m portant key to refor m ing Ch i n ese m edica l secur ity . K ey W ords :Am erica , m edical security , m edica l i n surance , instituti o n change

)


相关内容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
  • 中产阶级与西方法治进程
    2010年9月198总第期第9期学术交流 AcademicExchangeSept,2010 SerialNo.198No.9 中产阶级与西方法治进程 关雁春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法制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 ...
  • 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困境与突破
    摘 要: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我国医改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同时,还面临着社会资本逐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冲突.为了实现逐利性与公益性的共生,应引入跨越营利与非营利二分法的社会企业理 ...
  • 中国公立医院市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目录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
  • 北美五大湖保护管理对鄱阳湖发展之启示
    北美五大湖保护管理对鄱阳湖发展之启示 摘要:拥有全球20%地表淡水资源的北美五大湖近年来面临挑战: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管理政策脱节.回顾了五大湖地区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及相应组织管理和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 北美五大湖拥有占美国95% ...
  •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转型的启示
    2010年1月第31卷 第1期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Jan. 2010Vol. 31 №.1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转型的启示 李先明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27 ...
  • [农业经济问题]摘要20**年01
    题名: 发展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破解贫困农户贷款难题 作者: 段应碧 中文刊名: 农业经济问题 单位: 中国扶贫基金会 摘要: 破解贫困农户贷款难题,必须培育和发展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小额信贷组织只有连续运营才能降低运营成本 ...
  • 在边缘读后感
    在学习了近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按照马克思老师的精心推荐,我阅读了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感想良多啊!<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这本书的内容 ...
  • 20**年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养老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 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7696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 ...
  • 员工福利保障中美比较
    团体福利保障计划市场之中美比较 一.概述 在美国,团体福利保障计划又称为雇员福利计划(Employee Benefit Plan),广义的雇员福利保障计划是指企业雇主为其员工提供的除薪资以外的多种福利待遇,应该包括保险计划.带薪休假.培训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