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 范文中心

走进[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08/25

走进《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 校本)

隆湖六站小学 李素娟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掀起诵读古诗文的热潮。

教学重点:通过听故事,诵古诗,玩游戏,诵古诗,引导学生关注国粹,激发兴趣。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略)

二、听故事,诵古诗

1、讲唐诗宋词故事

老师讲与古诗相关的短小精彩的故事。

2、听故事,诵古诗。

听同学讲故事,结合故事中的情境,想一想,这是哪首诗中描写的内容,请根据故事诵古诗。

三、玩游戏,诵古诗

1、个人挑战赛

学生自己找同桌或好朋友对赛,看谁背得多(限时3分钟)。

2、男女生对决赛

男女生分别出古诗词的上句或下句对答决赛。

3、以点带面,诵诗句。

(1)说出有关描写山的古诗句;(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说出有关描写水的古诗句;

(3)说出有关描写花的古诗句;

(4)说出有关描写草的古诗;

(5)说出有关描写树木的古诗句;

(6)说出有关描写日、月的古诗句;

(7)说出有关思乡的古诗句;

4、名句对对碰

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识庐山真面目,——( )

( )——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总结延伸

( 略)

走进《古诗文诵读》说课稿(校本)

隆湖六站小学 李素娟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掀起诵读古诗文的热潮。

二、教学重点:通过听故事,诵古诗;玩游戏,诵古诗;引导学生关注国粹,激发兴趣。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三、教学设计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共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老师的谈话,导入课题。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第二环节,让学生“听故事,诵古诗”。这部分老师先讲与古诗相关的短小精彩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古诗文的情境之中。然后听同学讲故事,根据故事情境,引导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然后诵古诗。

第三环节,“玩游戏,诵古诗”。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一:进行“个人挑战赛”;活动二:男女生对决赛;活动三:以点带面诵诗句;活动四:名句对对碰。开展竞赛,通过古诗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粹,激发兴趣。

第四环节,抓住时机激发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

学生在经典古诗文中反复诵读,形成积累,这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另外,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正是记忆力、想象力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阶段让儿童诵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儿童记忆力,想象力,进而促使其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儿童终身受益。


相关内容

  • 五下语文教学计划
    胡桥学校_2012 学年第二_学期_五年级_语文__学科教学计划 执教者__王佩佩_制订日期__2013.2_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单元 一 教 学 内 容 1~5 课 古诗诵读 1 综合练习 1 习作 1 课时数 10 课时 知识与技 ...
  • 5牧童说课稿
    <牧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诗<牧童>.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学习古诗,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丰富学生的语言,发展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 ...
  • 如何诵读古诗文
    古诗文诵读 一.重点<古诗文诵读下>,以及必修一~五的背诵篇目,<唐诗宋词>要求背诵点. 二.具体做法. 1. 每周安排好诵读内容,每日晨读时背诵,课前五分钟检查,采用集体背诵,单个抽查, 小组互查等方式,或制成课件 ...
  • 保安村小学20XX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保安村学校2014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们认真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提高教师.学生素质为保证,各项工作齐头并 ...
  • 二年级下雷雨教案
    19.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后者以轻快的笔调 ...
  • 经典诵读开场白
    初一一班 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在我们心头荡漾. 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与经典同行 ,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与圣贤为友,&l ...
  • 教师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教师经典诵读心得体会一:教师经典诵读心得体会 国学课程实验将近一年时间,对于国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怎么教,有什么教学原则,怎样准确把握好实验目标和教学策略?带着问题和困惑,3月9日参加了是小学教研室组织的"<中华颂,国学经典诵读 ...
  • 小石潭记说课稿doc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一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争取当堂成诵. 2.学习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3.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提高游记散文的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诵读品味,在自主合作.探 ...
  •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65中宋玲玲 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 ★过程与方法 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在朗读 ...
  • 第一单元导学案1燕子
    1燕子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俊.俏"等9个生字.会写"燕.聚"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19个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我要理解课文内容,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