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现状思考 - 范文中心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现状思考

12/11

  摘 要:"单独二孩"政策执行到现在,未出现先前担心的出生堆积现象,再生育申请数也不及先前预期数据,这值得我们思考背后的原因。考查浙江省某村的"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情况,探究影响人们生育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供政府参考。   关键词: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生育意愿;对策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1]目前29个省(区、市)已依法启动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其中,浙江省率先于今年1月17日启动实施。然而,截止到2014年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妻仅占总数的2.5%,[2]并没有造成先前学者和政府所担心的出生堆积现象,再生育申请数却远不及政策预期数据。为什么满足条件的再生育申请数和预期数据出现这么大的偏差,这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本文通过具体考查浙江省某村"单独二孩"实施现状,试图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展开。问卷发放450份,有效问卷430份,有效率95.6%,其中男士219份,女士211份。调查对象是15-49周岁的育龄妇女。访谈对象是满足"单独二孩"条件的育龄妇女。   一、浙江省某村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现状   (一)人口情况   该村现有居民558户,总人口2218人。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7.258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435.29元,平均每1.5户拥有一辆小汽车。0-14周岁(含不满15周岁)占总人口比例为9.69%,15-49周岁占总人口比例56.90%,60周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比例23.67%。该村总抚养比是35.49%,其中老年抚养比是22.36%。人口自然增长率过慢,一度呈现负增长,2003-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均值为-0.94‰,但由于受迁入、迁出和管内移居等因素影响,2003-2013年人口年实际增长率的均值达到4.93‰。   (二)生育情况   该村计划生育执行以前,每户基本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孩子,但自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60多年里,该村生育行为发生巨大的变化。自1960年以后出生的人,极少有生育两个孩子以上的。 50周岁以下的人群,基本都是一孩或二孩,且育一孩的人占据大多数。2006-2013年计划生育率均为100%。2006-2013年一孩率均值达到81.42%。2007-2013年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率的范围是57.00%-63.00%。   (三)再生育申请情况   现阶段该村满足"单独二孩"申请条件的有33对夫妻。在是否选择生育二孩的调查中,4对夫妻明确回答"要",5对夫妻回答"说不好",14对夫妻回答"不要"。选择生育二孩的育龄夫妇多集中在30-34周岁和35-39周岁这个年龄段。但25-29周岁、30-34周岁和35-39周岁,这三个年龄段 "说不好"的比例分别达到33.33%、33.33%和40.00%。这些 "说不好"的人群,在某些条件具备时有可能选择再生育。然而,截止2014年6月底,双涧村申请再生育的夫妻有5对,其中满足"单独二孩"条件申请生育仅有1对。这即是说该村满足条件的33对夫妻中,申请再生育比例仅是3.33%。   二、再生育意愿低的原因分析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其认知过程的影响和制约,人的内在认知可以解释和预测行为,并构成个体行为的重要基础。"[3]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受个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三种主要变量的影响。[4]人们的生育行为也属于人的行为,毫无疑问,它必然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分析人们再生育申请不及预期数据的原因,必定要研究影响人们生育的因素。影响人们生育的因素主要包括微观因素(生育意愿、家庭经济条件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直接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和宏观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政治因素),下面具体分析探讨。   (一)微观因素   1.生育意愿的转变   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直接支配人们的生育行为,它包括人们的生育目的(为什么要生育子女)、生育数量的看法(生育几个子女数为理想子女数)和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5]首先,生育目的的转变,"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和"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逐渐淡化,情感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成为育龄妇女生育的主要理由。在生育目的的调查中,有 24.60%的被调查者认为"传宗接代",有16.04%的被调查者认为"养儿防老",有21.38%的被调查者认为"为了家庭的稳定",有36.36%的被调查者认为"为了生活更有情趣,自己老年生活有精神寄托",有1.60%的被调查者认为"其他"。其次,理想子女数,它比较简单稳定的衡量人们普遍接受的生育价值观念。在理想孩子数调查中,有4.30%的被调查者"不想要孩子",有57.53%的被调查者"理想孩子数是1",有38.17%的被调查者"理想孩子数是2或2个以上"。"理想子女数、生育意愿和生育计划是逐步接近现实的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在数量上逐级递减, 具有明确的数量和时间的生育计划更有可能转化为生育行为。"[6]依据这个理论,我们推断38.17%理想孩子数是2或者2个以上的人,即使生育政策允许,他们未必计划生第二个孩子。最后,对子女的性别偏好,传统社会里大多数人偏好生育男孩,现代社会里人们对子女的性别偏好逐渐淡化,甚至一些偏好生女孩,在调查中发现,该村育龄妇女的性别偏好不明显,许多仅育有1女孩的家庭,也不会选择再生育。   2.家庭经济条件   伴随人们收入的增加,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需求会减少。[7]贝克尔的生育经济理论认为,伴随人们家庭收入增加,虽然家庭对孩子数量与孩子质量的需求都增加,但是家庭对孩子质量的需求要大于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需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收入与孩子数量两者呈负相关的关系。[8]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但同时人们更注重生活品质、子女的成长环境和子女的受教育程度等,支出的费用也在增加,有时甚至支出大于收入。人们选择再生育之前,可能要权衡家庭收入能否满足抚育孩子的费用、能否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能否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等,如若困难,他们可能放弃再生育。在影响生育数量的最重要因素调查中,计划生育政策和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是影响生育数量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有34.22%的被调查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是影响他们生育数量的最重要因素,有33.6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不同的年龄段,计划生育政策和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对他们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对于25-34周岁的被调查者,有45.90%选择"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有29.50%选择"计划生育政策"。   3.时间精力方面的因素   现代化理论认为生育孩子数量会随着个体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对自我发展的重视而减少,甚至不生。一方面接受较多教育的人们,更注重自身发展,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孩子价值的吸引力对他们相对来说较低。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越高,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也会越高。现代社会,人们的受教育年限不断增长,整体素质在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就业、进入职场,他们的收入也是家庭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如果他们选择再生育,势必会对他们的工作、家庭收入产生很大影响。另外,第一代独生子女子女进入婚育时期,他们面临着工作、照顾父母和孩子,无兄弟姐妹为他们分担,如若选择再生育,他们可能要面对更多的难题,时间精力严重不足。在调查中,发现该村一些放弃再生育机会的年轻人,很多是因为没时间、精力也不够。   (二)宏观因素   1.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契机,通过改变生育观念而影响生育行为,它反映着一系列的社会变迁。[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们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们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便会占据需要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越发的强烈。现代社会,生育观念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人们越来越倾向少生优生且无明显性别偏好的生育行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该村物质生活富足,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显现。大多数育龄妇女每年至少有两次员工旅游,旅游过程中接收新的思想,眼界开阔,思想和知识影响他们的生育行为。   2.社会政治因素   社会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资源分配及社会平等情况、政府的作为和意识形态的情况等三个方面。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相关法律的导向作用和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情况。   (1)政策和法规   自我国开始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颁布了众多的生育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法规对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因素和计划生育政策对一个地区的生育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经济水平的不同,二者影响的程度不同。政策和法规推行中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以及违反政策和法规的惩罚措施,都会对人们的生育行为产生影响。在调查中,发现该村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在政策法规的规范和指引下,人们的思想逐渐转变,先前"多子多孙"的观念慢慢向"优生优育"的观念靠拢。   (2)社会福利保障   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如果一个地区养老 保障缺失,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话,那么人们的生育意愿可能会比较强烈。相反,如果一个地区社会福利保障相对比较完善,比如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那么该地区生育意愿可能就不会那么强烈,然而,如果能够改善养育一个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时,那么情况将又有不同。在调查中,发现该村养老保险金待遇虽然高低分布不均(最低的保险金待遇是每月100元,最高的是3257.4元),但从目前该村正在缴纳养老保险的类型来看,该村未来养老保险金享受待遇会提高,分布也会相对均匀。抚养孩子成本的不断上升,而养老保障相对比先前改善,至少在物质上有提高,人们生育意愿可能要大打折扣。   三、提升再生育意愿的对策建议   "单独二孩"政策制定是为了缓解当前我国的人口问题,然而就目前实施现状来说,效果不及预期。人口问题不缓解,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就文章研究的村来说,存在人口老龄化严重、总抚养比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过低等问题,且二孩生育意愿也不高,该村若想可持续发展,需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生育政策宣传,正确理解生育政策目标   计生工作中,宣传教育工作是有效落实国家人口政策的基础,它对于我国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和转变生育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生工作中,不可过分强调降低生育水平,不可引导群众少生育甚至不生育。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质是要求人们按照政策进行生育。现阶段该村要加强"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宣传,帮助人们正确理解此生育政策,引导本村育龄群众,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适当生育,来缓解本村的人口问题。   (二)加强人口计生服务职能   "人口计生部门职能的定位和职能发挥是决定生育政策能否贯彻落实的关键"。[10]现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率低,对大多数地区,计生工作要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主。计生工作要树立服务群众意识,要将服务意识贯穿计生工作始终。同时加强对计生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工作素质的培训,以适应现代计生工作的要求。现今,"单独二孩"政策下,更要注意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和他们的生活质量,尤其对那些选择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要给予更大的关注和帮助,尽量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难题。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优生优育,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减轻家庭负担,提高人口总体素质。   (三)改善老年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中国目前存在的显性社会问题之一,如若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对老龄化的到来,政府需采取积极措施,改善老年人生活状况,尤其在推行"单独二孩"政策的当下,政府更应该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措施,来缓解生育二孩的家庭的养老困难。比如定期举办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知识讲座,定期免费组织老年人全身体检,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识,改善老年人身体情况,减轻家庭及子女负担。再比如为老年人建立公共的休闲活动场所,并提供专门的护理人员,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减轻子女烦忧。   参考文献:   [1] http://news.qq.com/a/20131223/001253.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2]http://finance.qq.com/a/20140724/011786.htm   [3]茅倬彦,罗昊.符合二胎政策妇女的生育意愿和育行为差异-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J].人口研究,2013(1):84-93.   [4]段文婷,江光荣.计划行为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2):315-320.   [5]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   [6]郑真真.生育意愿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兼以江苏调查为例[J].学海,2011(2):10-18.   [7]尤丹珍.期望孩子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贝克尔生育率经济模型的检验-来自四川省宣汉县的个案研究[J].南方人口,2000(2):19-22.   [8]张亮.城市居民的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92-96.   [9]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5.   [10]王广州,胡耀岭,张丽萍.中国生育政策调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31.   作者简介:龚慧(1988-),女,安徽阜阳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与生育。


相关内容

  • 规划编制导则及成果验收标准
    附件1 昆明市城乡规划全覆盖镇(乡)域 规划编制导则及成果验收标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镇(乡)域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规范规划编制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昆明 ...
  • 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VILLAGE PLANNING OF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05 目次 1 总则.................. ...
  •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国贸系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1.多哈回合谈判的前景: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及前景:3.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4.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特殊保障条款:5.我国的生产补贴和WTO的反补贴协议(ASCM):6.中 ...
  • 对[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对<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做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 01-000-02 摘 要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 其经营规模小,管 ...
  • 浅析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2013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作业 课题名称:浅析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学生姓名:徐金涛 批次:201009 指导教师:潘加军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 年 1 月 浅析计划生育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摘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 ...
  • 当前执业药师的执业现状及发展思考
    当前执业药师的执业现状 与发展思考 2 0 0 8 年 湖 北 省 执 业 药 师 继 续 教 育 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 曹燕 2008-11-6 Contents 1 2 3 4 执业药师的名称辨析 我国执业药师的规模与布局现状 当前执业药 ...
  • 征用集体土地程序及农用地转用报批程序
    征收集体土地审批程序.农转用审批程序 第一部分 征地审批权限. 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我国征地批准机关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一.下列情形中由国务院批准征收. (一).征收基本农田的或者征收的土地中含有基本农田的 所有占用基本农田都由国务 ...
  •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
     文号:第211号 被过滤广告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已经市政府四届一四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代市长 王荣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二日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 ...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指标理想值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指标理想值 李翔 靳相木 [摘要] 设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的技术路线,由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 两个前后连贯的部分组成.根据杭州等地高新区的实践探索,评价工作的发动者设置开发区土 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 ...
  • 国外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现状是怎样的
    世界上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实务分为五大模式,即美国会计模式.英国会计模式.德国会计模式.法国会计模式和社会主义会计模 式.这几种会计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美国会计模式遵循公认会计原则,主要是保护投资人,尤其是保护潜在权益投资人的利益:英国会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