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恶魔]:蒙娜丽莎没有笑 - 范文中心

[达·芬奇的恶魔]:蒙娜丽莎没有笑

10/16

  制作过《未来闪影》、《灵魂战车》等影视剧,参与过诺兰“蝙蝠侠三部曲”和《超人:钢铁之躯》的编剧大卫·S·高耶,由他来操刀《达·芬奇的恶魔》,Starz电视网当然觉得靠谱—本来就是些“怪力乱神”的东西,舍高耶其谁?不过虽说《达·芬奇的恶魔》是拍给电视观众看的“伪魔幻”通俗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离当代北美观众的生活也十分遥远,胡拍一气也问题不大,但高耶在剧情中还是参考了具体的历史背景。   整部剧集的背景设定在文艺复兴的黄金时期,也就是达·芬奇活跃的时期,当然关于达·芬奇本人的史料本就扑朔迷离,如果以“古史辩”的态度来看待的话,恐怕达·芬奇的生平基本没有信史。不过这也正好给了高耶巨大的发挥空间,达·芬奇早已在西方大众文化中成为无数传奇故事的灵感源泉,《哈德森之鹰》、《达·芬奇密码》等小说和电影都在榨取“达·芬奇”这个名字的“剩余价值”,而世界观放置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电子游戏《刺客信条2》更是直接回到了达·芬奇的时代,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些大众文化产品或多或少都在拿达·芬奇说事,但并未直接以达·芬奇做主角,总有些隔靴搔痒之感,此番直接让达·芬奇“本人”登堂入室,也符合大众文化演进的逻辑。   剧集的大背景是梵蒂冈教廷与佛罗伦萨共和国之间的斗争,当时的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对佛罗伦萨垂涎已久,想尽办法颠覆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统治,进而攫取佛罗伦萨的财富和权力。 《达·芬奇的恶魔 第一季》剧照。   作为一个城市共和国,佛罗伦萨的军事实力其时并不强盛,但在美第奇家族的统治下,城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欣欣向荣,也是文艺复兴的核心重镇—当时的统治者是洛伦佐·美第奇,史称“伟大的美第奇”,擅长经商,崇尚奢靡浮华的生活,同时也是许多艺术家的赞助者—在剧集中,达·芬奇就成为了洛伦佐·美第奇的座上宾。不过从史料来看,米开朗基罗跟洛伦佐·美第奇的关系可能更紧密,但在《达·芬奇的恶魔》第一季中,米开朗基罗显然被忽视了。   剧集中的达·芬奇是一个科学家、工程师、画家、心理疾病患者、私生子、偷情者和鸡奸犯(当然罪名是诬陷的,但从他在审讯后与男人的热吻来看,同性取向并非空穴来风)。达·芬奇受雇于洛伦佐·美第奇,先后发明了机关炮、潜水服、声呐炸弹(借助蝙蝠)、机械飞行鸟、天空投影仪等高科技装置,破获了神经毒素致幻的杀人案,勇闯吸血鬼伯爵德库拉的城堡,还虚张声势地用一门硕大无朋的假弩炮吓跑了梵蒂冈侵略者,总之,在两位忠心耿耿的死党帮助下,达·芬奇出生入死智勇双全,几乎用一己之力捍卫了佛罗伦萨共和国的独立。   整部《达·芬奇的恶魔》都是“唯物主义”的悬疑揭秘路数,甭管一开始忽悠得多么光怪陆离,最后还是会被达·芬奇拆穿画皮,总有“科学”的解释。   应当说,《达·芬奇的恶魔》算是全景式的历史题材剧,“国际政治”层面有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梵蒂冈教皇国的水火不容,在佛罗伦萨共和国内部也有帕奇家族和美第奇家族的一山二虎,而在达·芬奇这条线索上,他除了被搅和进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外,也一直苦苦追寻自己的身世之谜—达·芬奇的父亲是佛罗伦萨共和国深孚众望的公证人,但他母亲的身影却迷雾重重,剧集中把他描绘为一个私生子,一直在找寻母亲的真相—此时,关于异教“密特拉之子”的内容也成为贯穿全季的悬疑线索:密特拉信仰是源自远古的雅利安宗教,在罗马帝国时期曾经风行一时,在罗马士兵中非常流行,甚至成为基督教的重要对手。不过密特拉教此后迅速衰落,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基本没什么影响,但这也让其显得神秘兮兮。既然没什么历史负担,高耶拿过来用也得心应手,大胆虚构一些什么《叶之书》之类的东西成为密特拉教的暗藏经典……而洛伦佐·美第奇的祖父科西莫·美第奇在剧中也被描述成了“密特拉之子”的重要成员,值得一提的是,科西莫·美第奇确有其人,他号称“全欧洲最富有的人”,曾被佛罗伦萨共和国授予“国父”的称号。   在剧中,达·芬奇从一幅科西莫的画像中发现了密特拉教的蛛丝马迹—达·芬奇比福尔摩斯还神,他能轻易地揭开暗室、密道的隐藏线索,甚至直接潜到教皇的浴室里,跟教皇一起来到梵蒂冈的地下秘密仓库里,看到“龙”(传说中的恶龙,并非恐龙)的骸骨,以及“命运之矛”(传说中刺死耶稣的那支长矛)等神器。   剧中总是出现一个“密特拉之子”土耳其人,他能用一些简单的招式轻而易举地催眠达·芬奇,然后达·芬奇就会时空穿梭般地带着我们来到一些神奇的地方开展神奇的旅程。达·芬奇总是梦到童年的自己看到一个人被吊在洞中,在“密特拉之子”的催眠下,终于醒悟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这是不是有点时空悖论《十二只猴子》的意思?   在第一季的末尾,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趁复活节弥撒之际,唆使帕奇家族刺杀了洛伦佐的弟弟朱利亚诺,不过洛伦佐得以幸免,这的确见诸史籍,但史料中并未记载达·芬奇与此事有关—在剧集中,达·芬奇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到教堂,救出了洛伦佐。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真面目究竟如何?高耶并不关心,但对美国观众来说,物质生产发达、商业强盛、物欲横流、人性开放同时又维持着某种“(伪)民主”政体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当然会让他们有亲近感;同时,达·芬奇又被打造成了一个维护国家独立、捍卫自由的科技“极客”,这与当下的价值观其实也不谋而合—“民主”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对抗腐朽、专制的梵蒂冈,无疑也是(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开拓、进取精神的直接宣扬。   当然,提到达·芬奇,就免不了联想起那幅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几百年过去了,关于这幅画作的真相,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史学界公认达·芬奇还画过一幅年轻版的“蒙娜丽莎”),但是这位模特究竟是谁,争论至今,莫衷一是。从第一季的剧情来看,最拉风的女性形象就是那个荡妇女谍卢奎西娅,从剧集中所表现的情节来看,达·芬奇画了好几幅卢奎西娅的素描,造型上有点像蒙娜丽莎,不过达·芬奇没露脸的妈妈也很有可能—第一季结束了,蒙娜丽莎还是没有笑,看来,这个大包袱要留待后续的剧集了。


相关内容

  • "解密达芬奇"研究性学习论文
    "解密达芬奇"研究性学习论文 达·芬奇诞生在意大利芬奇镇附近的安基亚诺村,芬奇镇靠近佛罗伦萨.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公证人,家庭富有.达·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 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 ...
  • 外国美术鉴赏 第四课
    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了解和研究意大利"三杰".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德国画家阿尔布莱希特·丢勒的艺术风格. 3.认识 ...
  • 六上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25.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 ...
  • 换种视角看艺术 寻找电影中的世界名画
    2015年04月04日 08:28   99艺术网  我有话说(4人参与)收藏本文 一.<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 图注:<达芬奇密码> 丹·布朗的代表作以达芬奇的作品作为线索,用大胆的联想 ...
  • 欧洲美术作品鉴赏论文__最后的晚餐赏析
    08软件学院 刘明坤 手机:[1**********] 欧洲美术作品鉴赏带给我的收获和感悟 记得大一下半学期时,老师对我们说过一段话,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他说"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不完整的,通过文理分科把你们变成二分之一个人,又通过更细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
    2.分析<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我"的形象 答:吕纬甫:作为曾今热爱于辛亥革命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新生活理想及人生追求.但随着革命的失败,社会陈腐,在看不到社会的出路和人生的价值而倍感无望, 因此颓唐消 ...
  • 九上每课练习
    九上第3课 1.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伯利克里推动"希腊的内部达到极盛"的措施是 A. 民主改革 B.发动战争 C.推广农产品种植 D.发展海上 ...
  • 浅析油画创作的手法
    浅析油画创作的手法 一.油画·中国画的文化差异与艺术特点 精神与物质分离,灵魂与肉体脱离.主观与客观分裂,成为西方哲学.西方宇宙观的基础.正因如此,与中国艺术家客观交融的观点相反,古希腊为西方人确立了个人置身对象之外的客观态度,导致了模仿, ...
  • 艺术概论考研笔记-最新
    1. 艺术学之父:19c 末叶唐纳德. 费德勒 (1841-1895),标志艺术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艺术学包括三方面: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 门类划分: 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学 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 ...
  •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准备: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