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谈知识树 - 范文中心

魏书生谈知识树

01/17

魏书生谈知识树

学生们感觉现行语文课有这样两个特点: 第一,每篇课文,即使是最浅显的课文,人们都能够围绕它设计出成百上千道考试题。 第二,每篇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讲课时你缺了课,只要基础好,期未或升学考试,成绩照样优秀。

针对第一个特点,有的青年教师想方设法猜题押题,讲课对题海,

女》的考试题,都给学生讲了,自己感觉尽到了责任,觉得出《白毛女》肯定没问题了,不料期末考试居然出这样一道试题:“北风吹,

老师十分后悔:我讲了四节课,怎么就不猜到出这道试题呢?学生在教室答卷,语文组老师便讨论答案,大家猜了一大堆,什么坚强的性格,乐观的性格,什么通用性,自信„„结果一拆封看评分标准,大家猜的都不给分,标准答案是什么呢?原来是天真。大家百思不解何以必须是天真,其实,就是出题的那位看了这段唱词,便产生了一个天真的想法,谁不“天真”就扣谁的分。面对“天真”这类试题,谁要想都猜到了,押到了,讲到了,那真会教得苦不堪言,学生也会学得苦不堪言。

针对第二个特点,学生感觉,别的学科,知识结构清楚,每天每

节课的知识都一环扣一环。少上两节课,心里就很着急,怕落下课程。语文呢?有的优秀学生说:“别说少听几节果,就是一个月不上语文课,我的语文成绩也不会低。”问他语文成绩优秀的原因,原来他的学法是:任你万道题海,我有一定之规。他扎扎实实学字、词、句、语、修、逻,认认真真作文,又喜欢读中外名著。尽管他不做练习册,对过细的分析课文也不感兴趣,但却能以不变应万变,每次考试,成绩都优秀。这说明语文学科知识也有规律,也有较稳定的结构方式。

我常想,我们去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时,通常都要带上一张地图,一路看地图,明方向、定目标,选择最佳路线,才能少走冤枉路,少在死胡同里兜圈子,节省时间,顺利到达。

学语文的时候,学生也应该有这样一张“地图”。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时,有了这样一张“知识地图”目标才明确,才能少走冤枉路,才能少在“天真”的问题上兜圈子。走的路程越远,地图就显得越重要。

1979年,我开始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我问学生:“表述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常用的地方有塔式、有树式、有网络式、有表格式„„我们选择哪一种好呢?”学生们选择了树式结构。于是同学们也管它叫“语文知识树”。

怎么画?我先请同学们把初中阶段的六册教材集中起来,后面的教材还没学,没有书怎么办,就请同学们跟已经毕业的亲属、邻居们、哥哥、组织们去借。

有了六本教材,没加引导的时候,不少同学画不出来,画了一棵

语文知识树的主干,什么是支干呢?有的同学把每一篇课文都做为一个支子,这样画出来的知识树,不像一棵树,倒像一根长长的羽毛。

我和学生们经过多次讨论,认识到六本教材180课,二百多篇文章(包括诗词)。编者的主要意图,不仅仅是让我们读懂一篇篇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教材,使我们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六本书中系统的语文知识大致有四部分: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和写作,这是第一层次,是知识树的支干。 再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基础知识还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这样八个方面。文言文包括字、实词、虚词、句式四个方面。文学常识包括古代、现代、当代、外国四个方面。阅读和写作知识包括中心、选择、结构、表达、语言、体裁六个方面。这是第二层闪,共22个方面。

再进一步分析,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知识点、如语法,就包括词类、词组(现在叫短评)、单句、复句四个知识点。这是第三层次,大约130多个知识点。 打个比方说,这张语文知识结构图,像中国交通图。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的知识像市,第三层次的知识像县,第三层以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好比乡镇、村一样。 学生先将教材知识划分为不同层次,再把握住了一、二、三层次这些主要的知识点,总体语文教材怎样读,总共要学哪些知识,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书籍的,哪些是未知的,就可以做到心中有

数。

这样学生自学时,就可以驾驶着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了。

语文知识树,学生画得不一样,有的认为该画4部分19项108个知识点,也有的画5部分21项120个知识点,七八十位同学有五六十种意见,总起来说大同小异,在细枝末节问题上就不再引导学生争论,先在大的方面,基本确定为四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见附图),知识树就可以使用了。就像“电”,已进入千家万户,但理论家们就如何给“电”下定义仍然在争论不休,“艺术”这个词也使用得非常广泛,但究竟怎样确定艺术的内涵,理论家们有三十多种意见至今不能统一,但并不妨碍老百姓点电灯、欣赏艺术一样,学生们对知识树的不同表述意见,并不妨碍知识树在一般情况下的使用。也不妨碍知识树在使用过程中的逐步完善。

知识树只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为了方便与学画的知识结构图,16年来一些报刊杂志先后印了60多万份,有的老师发表文章,来信说管用,也有的说不管用。这正符合一个事物有两个方面的辩证法,如果单是一种意见就不正常了。我和我的学生要提高使用语文知识的树的科学性,以便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学习成果。


相关内容

  • 魏书生名言集锦
    魏书生名言集锦 教育事业 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 ...
  •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注重细节??持之以恒
    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  注重细节  持之以恒 --听魏书生.田丽霞老师讲座有感 能有机会参加这样有价值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尤其能够现场聆听教育大家魏书生的讲座,真的觉得很荣幸.这次培训学习我感觉与以往都不太一样,请来的专家所讲授的东西确实是 ...
  • [李勉埋金]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勉①埋金 天宝②中,有书生旅③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④,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⑤语勉曰:某⑥家住洪州,将于北都⑦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⑧,余金奉⑨之 ...
  • 诗人的气节
    我曾说过,我不喜欢"建安文学"时期的文章,(诗歌大部分是可读的.)但我肯定"建安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建安文学"上承秦汉下启唐宋,或者说:没有"建安文学& ...
  •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来自:http://www.lz13.cn/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一.谨记"于.用.完.达"四字诀,清晰明确地下达工作指令 下达工作指令,是基层管理者最常用的"管理动作&qu ...
  • 运筹帷幄的"羽毛扇"
    班级管理一直是班主任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有些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方法上有所改进,但仍旧摆脱不了"以我为中心"思想的束缚.他们忙于班务,管理纪律,不得不整天"泡"在教室里,结果不但弄得头晕脑涨,而且既压 ...
  • 语文教学流派
    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研究 --假期培训,美丽的相遇 主讲教师:河南师范大学张正君教授 可爱的张正君讲授一开口,我就感觉不一般,嗯,张教授该属于亲之近之之师啊! 短暂的一个上午张教授与我们一起交流了当代语文教学流派: 一是情感派. 以于漪﹑欧阳代 ...
  • [故事会][作品赏析]杜康造酒
    微信号:story63 一天晚上,杜康做了一个梦,一位白发银须的仙翁飘然而至,杜康忙近前施礼问道:"您仙乡何处?缘何而来?" 仙翁答曰:"吾乃天宫中掌管造酒的,你想造一种人间佳酿,吾来帮你玉成此事.要想造出人间 ...
  • [聊斋志异.阿宝]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内容摘要:徐岚先生认为<聊斋志异・阿宝>的主人公是阿宝,这是有待商榷的.笔者认为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应该是孙子楚,从文化批评的角度看,孙子楚这个形象体现了作者"以痴为美"的文化心态: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看,孙子楚 ...
  • 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第 一 篇 题 目:美丽的星空 目 标:让学生观察深邃的星空,搜集有关星空的资料或图片,根据 你搜集的资料或图片,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内容在班里先和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将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写成一篇发言稿,题目自拟. 准 备: 1.搜集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