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气节 - 范文中心

诗人的气节

06/19

我曾说过,我不喜欢“建安文学”时期的文章,(诗歌大部分是可读的。)但我肯定“建安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建安文学”上承秦汉下启唐宋,或者说:没有“建安文学”的喧闹、喧哗、绚丽、炫彩,就没有“唐诗宋词”的健康、蓬勃。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就是“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虽然同处一个时期,可人品文品差异很大。所以,“建安七子”不是我们前一时期的一些帮派,不是在一个什么主张、主义之下的命题写作群。曹家父子三人都各不相同,何况其他。“建安七子”中,我最不喜欢的是陈琳。当然,我喜欢不喜欢,陈琳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不喜欢陈琳,是因为他没骨气,无节操,不忠诚,干了太多辱没斯文的勾当。所以,陈琳的文章我读的最少。对陈琳感兴趣,是上中学时偷看《三国演义》,读到他写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当时好奇的是曹操正头风病发作,读了此文竟浑身冒汗、头脑立刻清醒、病魔远去,“翕然而起,头风顿愈”。真可谓美文胜良药啊。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篇痛骂曹操的文章。我当时觉得曹操很怪,读了骂自己的文章不但不愤怒还兴奋了;现在觉得曹操真是大文学家、大政治家,懂得敌人是用来激发自己斗志的。只有文学家才能欣赏一篇骂自己的好文章,只有政治家才能忍一时之辱而图未来之治。后来,曹操打赢了战争,还把陈琳收在帐下,我特不理解。曹操咋不杀陈琳呢?现在明白了,往大里说是曹操爱才,往卑鄙里说就是政治家要做出点姿态给大家伙看:你们看看,陈琳这厮骂我骂的那么狠,我照样让他为我工作,而且很卖力气吧!

因为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文》,读大学时想专门找陈琳的文章读,可是学校里没有陈琳的专著,只能读文学史中关于“建安文学”时期的陈琳。近些年重读了过去囫囵吞枣读的书,也是带着自己的审美观点重读,于是,对陈琳越加反感。

陈琳在汉灵帝时,依附当时的国舅、大将军何进,官至主簿。东汉末年,宦官擅权,何进欲诛宦官,太后坚决反对,何进欲召集地方豪强,引兵来京城咸阳,以此恫吓、劫持太后。陈琳曾力谏反对。可是,何进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坚持从地方引兵入京胁逼,结果董卓率兵进京,自立为太师,废少帝,立献帝,社会动乱四起,加快了东汉王朝的覆灭。何进也在乱中被杀。此时的陈琳还是一个清纯的书生。

何进死后,陈琳迅速逃到袁绍处。何进的失败,让陈琳懂得一个俗世道理,那就是书生要找棵大树下乘凉,要抱一个粗腿来苟活。袁绍是个庸才蠢蛋,希望帐下有几个文化人。封建历史上的政治家都是这样,养几个文化人在身边,平常是摆设,偶尔用一下,捣乱就杀掉。袁绍收留陈琳,我想可能还有另一点想法,那就是:陈琳是汉朝的朝廷官员,又是大作家,我袁绍收留了他,更证明曹操是汉贼,我是汉臣。更何况,也许大才子、大作家陈琳还会有明星效应的。政治家与任何人合作,都是为了党同伐异。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两军对垒。袁绍想起陈琳来了。命陈琳写一篇骂曹操的檄文,最好是曹操看到就能气死。陈琳奉了此命,真是用尽心机、智慧、才华,作了《为袁绍檄豫州文》。此文写得真是好,应该是陈琳的代表作。把骂人的文章写得这么才华横溢,结构严谨,用词用典到位是少见的。不像我们当下的骂人文章与泼妇骂街无异。但文人骂人还要含蓄写好,骂曹操就骂曹操,哪能把曹操的祖宗八代都骂一遍呢!而且用语之尖刻之恶毒,恐怕是空前的。(当然了,今天有人在骂人时开始使用了绝后的手法。其实,咬牙切齿、空前绝后地骂人,一定是绝自己的后。)

这篇檄文还真有作用,不过和袁绍、陈琳的想法相反。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趴在床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立刻起来,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一举打败了袁绍。

袁绍败后,陈琳被俘。曹操没立刻杀他,但三军将士都剑拔弩张了。战士们拭目以待地等着曹丞相处置这个骂人太损的秀才。曹操把陈琳带到自己的祖坟前,让陈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读自己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双腿发抖,尿没尿裤子没有记载。他一边往曹操祖坟的墓碑前走,一边想:咋能活下来呢?估计那个瞬间陈琳就把一生的智慧都用上了,终于他想明白了:曹操也是作家,还爱才;我表现出一点气概来也许会打动曹丞相。于是就在他拿出文章朗读前,突然振作起来,清了清嗓子,气宇轩昂地当着文武百官把这篇文章读了一遍。估计陈琳在读文章的时候一定听到战士们拔剑的声音了。可他坚定信念,一定能让曹丞相回心转意留他一条活命。果然,曹操听了陈琳的抑扬顿挫的朗读,觉得这个秀才在此时竟能面无惧色,或许留着将来有用。再说,一个书生在政府体系里不就是一颗棋子嘛!杀了这一个软蛋书生还会让那些对我曹某人有微词的书生因胆寒或激愤而生事。在封建社会里,政治家看待文人就是这样:听话,我养着你,别生事。心里不舒服了,去喝酒泡妞,找另一个文人打嘴架去,别对我的政治方略说三道四的。于是,曹丞相就留下了陈琳的命,收在帐下。此时陈琳感激涕零,连声“谢丞相不杀之恩。”陈琳这样又归附了曹操。

封建时期,政治家眼里的文人都是软蛋,这个观念几千年都没有变化,悲哀的是几千年来,许多文人并无自知之明。

文化人的三元素是:知识、情感和立场。尽忠守诚是基本品质。然而,几千年下来,钻营、拍官、贪财、苟且、戚戚者太多,常让我等羞愧满面。

其实,在历史上,陈琳的变节行止还不算之最,更可恶的文人是钱谦益。这个明末清初的大文豪,丢尽了文人的脸。其诗文与其做人做事,简直是大相径庭。关于钱谦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相关内容

  • 八年级下册古诗复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意]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 ...
  • 一格律诗八首
    一 格律诗八首 1.次北固山下 2.春望 3.钱塘湖春行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赤壁 6.夜雨寄北 7.游山西村 8.过零丁洋 二 宋词二首 9.凤栖梧 10.江城子 密州出猎 1.诗中既点出自己行游路程,又勾勒江南美景,让人们饱 ...
  • 文天祥爱国诗歌选1
    文天祥爱国诗歌选 金 陵 驿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注:①合,环绕.②离宫,宋高宗建的行宫.③老,晚,迟暮.④路,地区. [赏 ...
  • 生命的呼吸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生要结交两种人:一良师,二益友:人生要喘两种气:一是生命之气,一是精神之气. 一生要三舍:舍的气度,舍的智慧,舍的境界:一生要三爱:爱国,爱家,爱自己:处世要三点式:谦恭一 ...
  • [转载]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
    近几年语文中高考都新增了一种新题型--诗歌鉴赏.对古典诗歌积累不多的高初中学生而言,难度不小.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走进古典诗歌?首要任务是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采用的意象纷繁复杂,一下子把握不太容易,但是有些意象,在古 ...
  • 不放下作文1200字
    [不放下作文1200字] 不放下 黄河不放下奔腾,才能万里流沙,惊涛拍岸,不放下作文1200字.长城不放下坚守,才有蜿蜒雄奇,屹立千年.珠峰不放下姿态,才可直插青冥,俯视苍穹.不放下是一种坚守的信念,是一种追求的姿态! 杜甫首重不放下的是忧 ...
  •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红色经典 编辑:黄店镇中学 杨书元 [拓展阅读]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 [学习目标] 1.了解三首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三首诗 ...
  • 音乐组社团活动教案
    古诗诵读:竹石 指导教师:王巧兰 屈素娟 教学内容分析及策略准备: 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诗 ...
  • 松树,菊花,荷花,水仙,水草个代表什么象征性的意义
    松树,菊花,荷花,水仙,水草个代表什么象征性的意义 百合花-----纯洁 向日葵-----敬慕 白山茶-----真爱 白丁香-----愉快 矢车菊-----雅致 石楠花-----庄重 玉蝉花-----信任 毋忘我-----永恒的爱 水仙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