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品近年来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 范文中心

我国产品近年来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12/16

我国产品近年来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摘 要: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强,各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倾向也随之愈强,反倾销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的贸易保障制度。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几近白热化、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下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加激烈。中国来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次数居于世界首位,这对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分析反倾销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以寻求对策来改变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关键词:中国 反倾销 调查 原因

一、倾销和反倾销

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反倾销则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措施、价格承诺和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是最主要的是一种反倾销措施,它是在反倾销调查当局在最终裁定中作出肯定性的倾销和损害存在的结论时所征收的税项。

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对中国反倾销现状分析

《反倾销协议》 本意是为了防止部分国家滥用自由贸易原则而对他国造成损害。但是,有些国家却利用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制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阻碍自由贸易。外国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而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产品种类也集中,而且影响较为恶劣,具体表现为:

1. 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发展中国家也在增加

发达国家或地区中以欧盟与美国为主,其中以欧盟发起的对华的反倾销调查最多,美国居于第二位。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也在增多,如印度后来者居上,频频对华发动反倾销调查。

2、反倾销税率极高,涉及金额巨大,影响恶劣

部分地区和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税率制定得极高,并且呈逐步上升的赵势,例如,1988年欧盟对中国彩色电视杨进行反倾销立案起到1998年底做出最终反倾销税期间,其税率从15.39%到26.6%直至最后的44.6%。由于高额的税率,中国的彩色电视机失去竞争优势并最终退出了欧洲市场。再有,2004年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中国的木制百虽窗帘和帘板征收120%的临时反倾销税。

3、 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主要是合资企业

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并形成了大量的合资企业,由于具有外资背景的优势,合资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在中国进行出口的企业大多都是三资企业有数据表明“在我国目前获得进出口的自营权的18万家企业中,三资企业就占了17万多家。”所以,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主要是合资企业,由于企业得不到利润,外商对我国的投资热情会减弱,有可能造成外资外流,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从反倾销的立案调查数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从1995 年到2009 年,世界范围内共发起3 865 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自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一个最重要的例证就是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的增加,我国已经连续15 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1995 年~2009 年国外对华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情况如图1 和图2 所示。

图1 1995~2009 年国际反倾销调查案件统计

图1 显示从1995~2009 年的15 年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达3 865 起,其中2009 年最高,达到437 起;1995 年最低,为157 起。而我国遭遇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也高达746 起,从1995 年的20 起,到2009 年的75 起逐年增长。

图2 1995~2009 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数占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比率

图2 反映了国外对华反倾销数占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由图显示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占其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由1995 年的12.73%上升到2008 年的35.1%,增长了22.37%。如此快的增长趋势,不仅说明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运动的主要目标国,也使我国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对我国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图3 对华反倾销立案 与措施的前11名国家

图三从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发起国家来看,尽管早期来说发达国家是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国家,但是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数量呈大幅度的上升,现已取代发达国家成为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国家。

三、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分析

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业,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国际经贸形势所迫。

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他们(包括美国)为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另一方面,由于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生效,要求各国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各国为抵消这一谈判结果对本国工业的冲击,纷纷采用反倾销这一便利而有效的措施。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保持对较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宝2贸易的顺差,自然成了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

第二,制度差异引起歧视。

国际上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对社会方义中国怀有偏见,往往给予“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专横地以替代国价格作为计算机基础,而在第三国参考价格选取上又别有用心或负责任。并对我国外贸企业以“国有”为由,普遍实行单一的反倾销税率,甚至把对这个别企业的反倾销当成对整个国家来裁决,即一家企业遭受反倾销起诉,全国同类出口产品同为被告,这显有失公正合理。虽然欧盟于1998年4月改变了对华反倾销政策,名誉上称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但实际上还是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但实际上还是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对我国仍实施歧视性的反倾销措施,采用“参照国”等不合理做法。 第三,价值竞争激烈。

我国产品本身就具有低成本的价格竞争优势,再加上出口秩序的混乱,出口企业削价竞销,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对进口国企业构成一定的威胁。

第四,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出口的一些产品,科技含量低,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半成品等,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价倾销的印象。

第五,国际营销谋略不足。

我国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制定总体营销和自己品牌占略,单纯依赖 低价战略打入国际市场的居多,对非价格竞争手段重视不够。一方面,一些出口企业由于急于成交,报价较低,易使进口方造成“价廉质劣”的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进口国消费者风俗习惯的调查研究,不重视口味、款式、包装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往往使一些“好货”卖不出“好价钱”;再一方面,一些企业未能根据国际市场和进口车行情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涌入进口国,增大了对华反倾销的概率。

第六,法律应诉不力。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反倾销应诉机制,存在着应诉经费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应诉意识淡薄等问题。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调查后,许多企业因多种顾虑往往不愿应诉。我国反倾销诉讼的被动与消极做法,给那些指我国倾销的国家造成了易于成功的错觉,其结果不仅助长了有些国家肆意对华倾销的气焰,还丧失了多年开避的市场。

结论

由于中国近些年来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数量急剧上升,因此人们主要把目光放在了如何应对他国对华的反倾销,对反倾销的认识也主要集中于负面影响,这是片面的。中国也应学会利用《反倾销协议》来维护本国企业和经济的利益,防止外国企业通过倾销行为来占领中国市场,保护中国企业的发展,同时,中国可以利用反倾销对外国对华的恶意反倾销起到震慑的作用,中国企业并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中国应该力求在遵守现有的《反倾销协议》,并尽最大努力联合所有可能的力量完善现行的规则,使其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宋丽娜《中国频频招致反倾销诉讼原因新论》 ,《国际商务财会》 ,2007年7月号

[2]姜爱丽等《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版

[3]姜作利《中国与WTO争端解决机制》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6 卷第4 期,2010 年8 月

[5] 余敏友. 我国贸易摩擦的形势、原因和对策——以反倾销案件为中心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7(1): 1−14.

[6] 卢佩娜, 王莹. 外国诉我国倾销问题研究


相关内容

  • 我国农产品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我国农产品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出口面临越来越多的障碍,从反倾销.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到检验检疫.技术标准.认证 ...
  • 中国原料药出口喜忧参半_柳燕
    现代药物与临床 Modern Pharmacy an d Clinic 2009年第24卷第3期185 市场动态 中国原料药出口喜忧参半 柳 燕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信息法律部, 北京 100021) 摘 要:原料药是中国医药产品出口 ...
  •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范博 目录: 一. 二. 三. 四.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作用 新贸易保护主义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 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 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3. 贸易保护制度更为法制化 4. 保护的程度不断提 ...
  • 20**年0622微晶玻璃的发展趋势
    )(DEVELOPMENT GUIDE TO BUILDING MATERIALS 玻陶短信 玻陶短信 (责任编辑:李键灵)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运营成本逐年提高,卫浴业的"低成本时代"已告结束,随之而来的是 微晶玻璃 ...
  •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入世后中美经贸关系研究 摘要 2001年11月11日,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掀开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篇章.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双边关系的主体,它如何演变发展对中美双边关系有着重大影响.长期以来,由于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 ...
  •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国际贸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题目仅供参考,可以加以修改,也可以自拟) 1.WTO 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2.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3.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5.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 6. ...
  • 中美贸易摩擦新形势及应对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美贸易摩擦新形势及应对策略 作者:边丽娜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5期 摘要: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动向和 ...
  • 中国营销大变局
    2002中国营销大变局 2001年被许多媒体称为"中国年",这是由于这一年中国经历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以及男足出线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的影响正在跨越年份,悄悄地改变中国的市场和营销.也许,个中的意义和影响,我 ...
  • 尚德自救20**年第23期
    2012年10月底,施正荣紧急飞赴北京,与各大银行展开了合作细节的谈判.11月中旬,尚德电力与各银行间的合作方案将向外界公布.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合作细节,但可以肯定的是,施正荣的个人资产并未抵押.股权也没有转让. 自2011年以来,尚德电力遭 ...
  • 20**年司法考试复习[卷四]论述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违反法官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形? A. 甲市中级法院陈法官的妹妹接到乙县法院开庭传票,晚上到哥哥家咨询开庭注意事项.陈法官只叮嘱其妹庭上发言要有针对性,不要滔滔不绝 B. 乙市某法学院针对甲市中级法院在审案件组织模拟法庭,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