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单元知识点梳理 - 范文中心

1-9单元知识点梳理

12/07

第一单元 数据整理与收集

1.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 会数“

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 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 的天数最多,( )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建议:提问,列式,解答)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

1. 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 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

答: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 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

答: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如:6÷3=2 读作:6除以3等于2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 ),6是( );这个算式读作( )。

5.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两乘两除)。(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根据“四五二十”可以写4×5=20 5×4=20 20÷4=5 20÷5=4 例如:“三三得九”只可以写一乘一除 3×3=9 9÷3= 3

易错题: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C )

A、24÷6= B 、4×6=

C、24÷3= D 、24÷4=

6、用乘法口诀求商,看除数想口诀。

根据:“除数×商=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可以验算或求被除数。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如:上下或左右对称)。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也就是直线运动)

如:推拉窗户、升降电梯、斜滑梯、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整个车身的运动等。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一)填空

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平移 )现象

2、长方形有(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 )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 平移 )现象。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 )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 如:风车、荡秋千、开车时汽车方向盘的运动。(也就是曲线运动。)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 × )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 √ )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 B )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 C )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例. 直接口算:28÷4= 8÷8=

2、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

法计算。

例. 填空:45÷9=5 表示把(45)平均分成( 9 )份,每份是( 5 );还表示( 45 )里有( 5 )个( 9);(注:后面的空容易填错)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

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例:

23+6+18 97-34-28

32+11-8 53-24+38

2× 3 ×8 81÷9 ÷3

2× 8÷4 72÷ 8×4

2、非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例:

5× 6 +14 3× 7-16

3 + 5 ×9 45- 9×3

45÷9+14 64÷ 8-8

13 + 56÷7 64- 40 ÷8

3、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

6×(7 + 2) (24-18)×9

( 14+35 )÷7 (82-18 )÷8

4. 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重点)。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例:6×7=42 42-15=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24 24÷3=8 (强调括号不能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4=9 12+9=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解决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要想好先算出什么,在解答什么) 例: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支,送给妹妹12支后,还剩多少支? 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6. 练习十三 第4题 (重点)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例:59÷8=7 ……3 59是(被除数),8是( ),7是( ),3是( );这个算式读作( 59除以8等于8余7 )。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比除数小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解决问题

(1)余数比除数小。

例:43÷7=( )…( ) 余数可能是( ),或者余数最大是( )

(2)至少问题(进一法):商+1

例: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3)最多问题(去尾法)

例: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4)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例:第68页 例6.

(5)练习十五 第8题 第11题(特别讲,更要让学生弄懂,很可能会考)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1、“一、十、百、千、万”是我们学过的五个计数单位,分别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表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万 千 百 十 个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例:

7438读作( ) 3604读作( )

4900读作( ) 5002读作( )

1050读作( )

3、万以内数的写法: 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4、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例:2647=(2000 )+( 600 )+( 40 )+( 7 )

5、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

例:940()1899

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例:1350()2365

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例:5940()5230

6、最大的一位数:9,

最小的一位数:1

最大的两位数:99,

最小的两位数:10

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

最大的三位数:999,

最小的三位数:100

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最大的四位数:9999,

最小的四位数:1000

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最大的五位数:99999,

最小的五位数:10000.

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最低位都是个位。

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两位数的看个位上的数估算,三位数及三位数以上的看十位上的数估算。(四舍五入)

(1)会判断哪样的数是近似数?哪样的是准确数?

(2)能找准一个数的近似数。如:2912的近似数,可以是3000、2900、2910,常用的是300和2900。

8.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

(1)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200+300= 3000+6000=

600-400= 9000-5000=

1400-400= 2600-2000=

(2)进位、退位加减法

70+50 = 800+900=

140-70= 1100-200=

9. 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96页 例13(估大)

练习19 第8题(估小)

第八单元 克、千克

1、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克用g 表示;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千克用kg 表示。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 1kg=1000g.

进率是1000.

延伸:

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

1斤=10两、1两=50克

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3千克○3000克 900克○1千克

6千克○5999克 1000克○1千克

6. 填合适的质量单位 (千克、克) .

一个苹果重约150( 克) 一个鸡蛋约重50( 克 )

一个小朋友体重34(千克) 一袋大米或面粉重10(千克)

7. 简单的计算。

60千克+35千克= 0克+38克=

56千克÷7= 8 千克 6克×8=48克

11

52克-25克= 70千克-42千克=

8. 解决简单的问题

(1) 1块橡皮重5克,6块这样的橡皮重多少克?

(2)小华体重26千克,小方体重23千克,小华比小方重多少千克?小方比小华轻多少千克?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1. 简单推理:

(1)两种:不是 就是

例:硬币不是正面就是反面。

(2)三种:确定 不是 就是

109页例1

2. 稍复杂推理(阅读推理)

方法:(1)抓住确定信息,进行推理。

(2)用表格法去排除

本单元学会:1、推理,如例1

2、数独,如例2

注:1、复习时以基础知识为主,注意查缺补漏。

2、试卷满分为100+20(基础知识+拓展)

3、根据孩子情况,适当复习。

12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一 ) 指导思想 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 ...
  • 初中三年级物理学科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学科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 江苏省物理学科特级教师 熊仁娣 一.知识网络 什么叫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 杠杆的五要素 阻力:作用在杠杆上 ...
  •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6.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多音字] 旋xu án [字义]1:旋转:2.返回,归来:3.圈儿. [组词]:凯旋 旋绕 Xu àn [字义]1.旋转的:2.用车床切削或用刀子转着圈地削. [组词]:旋风 ...
  • 七下校本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第一框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知识梳理 1.自我尊重 2.举止的文雅 3.(1)紧紧连在一起(2)真正的自尊 4.(1)知耻(2)知耻 5.表面上荣耀.光彩(2)名利:内在动力 基础演练 一. ...
  • 生物教学设计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单元(章) 名称.课题 课时划分 第二单元 2 课时 生物和细胞 主 备 人 第 2 课时 xxx 第 3 课时 教学课时 总备课数 教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 ...
  • 如何进行单元的整体备课
    如何进行单元的整体备课 一.对一个单元整体的把握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首先要清楚整个单元的内容,包括分几个课时教学,每个课时的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清楚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大目标又可以分成哪些子目标,每 ...
  • 高三生必读:20**年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四大策略
    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何种方法进行复习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提升.结合近年来的高考,从高考理科综合卷分析报告看,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基本概念不清:( ...
  • 小学英语复习计划李
    小学英语复习计划 自本学期素质教育改革以来,课时少,内容多,一学期下来随之问题也多了,主要表现在: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差,两极分化现象极为严重,学困生比较多,还有几个非常特别的学生.针对这种现状,在复习过程中我准备以听说读写为主要的形 ...
  • 软件评测师教程考点梳理(一)
    软件评测师教程考点梳理(一) 软件评测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希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软件评测师教程中几个重要的知识点精讲,希望对大家2017年备考能有所帮助. 面向对象软件的集成测试 (1)传统的自顶向 ...
  •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体积与容积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王清芝 来源:<文理导航·教师论坛>2013年第02期 课型: 单元复习课 复习内容: 五年级<体积与容积> 复习目标: 1.复习体积与容积的意义,区别与联系.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