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4)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_曾毅平 - 范文中心

2000(4)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_曾毅平

02/25

 

第22卷 第4期

2000年7月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Vol . 22 No . 4         Jul . ,  2000

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

曾毅平

(暨南大学中文系,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 本文以483条傣族谚语为语料, 揭示傣族谚语表述的核心文化内容, 以及傣族谚语

修辞方式、修辞手段中隐含的文化信息。在内容方面, 傣族谚语表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 修辞上, 比兴、借喻的高频使用蕴涵了自然与社会相互观照的运思特征, 某些喻体使用频率高、划分精细反映了傣族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傣族; 谚语; 文化

  [中图分类号]H41, 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00) 04-035-07

一、引  言

傣族是我国西南边陲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 主要聚居地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以及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少数民族自治县。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主要有德宏方言、西双版纳方言和金平方言。本文考察的傣族谚语总计483条, 语料来源有:中央民族学院语言所第五研究所编《壮侗语族谚语》(中央民族出版社, 1987) 所辑西双版纳傣族谚语127条, 德宏傣族谚语190条; 蒋风、王慈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所收傣族谚语13条; 鄂嫩吉雅泰、陈铁红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辑》(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1) 所选傣族谚语12条; 刀国栋《傣族历史文化漫谈》(民族出版社, 1992) 27条; 王渝光、单春樱、崔梅著《汉傣语言文化论》(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7) 114条。鉴于本文不作语音和语法的分析, 语料主要用傣谚的汉译式。

谚语属于熟语范畴, 是一种广为流传的现成而固定的句子。谚语来自民间, 以简洁通俗的语句说明事理, 总结经验, 揭示规律, 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样本。

谚语反映民族文化有两种情形:一是谚语本身以民族文化为内容, 表述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经验、物质文明等文化成果; 二是谚语语言要素和言语方式本身积淀着民族文化的信息, 透过语言和言语的表层, 可以挖掘出特定民族文化的某些具体内容。本文从以上两个角度考察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的关系。

  [收稿日期] 1999-12-29

  [作者简介] 曾毅平(1963—), 江西石城人,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汉语修辞学、方言学。35

二、傣族谚语表述的生态观

傣族谚语的内容十分丰富。《壮侗语族谚语》将傣族谚语分为10类:1) 社会、人生; 2) 认识、实践; 3) 学习、修养; 4) 批评、教育; 5) 集体、团结; 6) 意志、毅力; 7) 阶级、敌我; 8) 勤劳、俭朴; 9) 婚姻、家庭;

10) 生产、气象。考察这10类谚语, 我们发现傣族的人生追求、处世哲学、社会价值取向, 乃至生产生活经验, 有不少与汉族是相通的, 同时某些谚语也表述了特定社会领域中的差异文化或特有文化, 如谚语“不吃糯米饭, 不是傣家人”、“甜汉人, 酸摆衣”, 揭示了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傣族以糯米为主食,“酸”是傣家菜肴的风味; “处得拢就处, 处不拢就散”有别于汉族的“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和“从一而终”; 傣族是“野猫不欺兔, 寨人不欺寡妇”, 主张寡妇改嫁, 汉谚却是“寡妇门前是非多”, 主张“一女不事二夫”。“先到者为王, 后来者为民”、“天王生三子, 分封管三勐”则表述了傣族独特的政治文化。而超乎各种具体文化之上, 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观念文化当数傣族世代形成的生态意识。有相当数量的谚语表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观念, 集中反映了傣族自然、个人、社会和谐共存的生存理念, 用历史的眼光看, 傣族的这一传统观念是颇具特色的。

1. 谚语表述了傣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傣族先民有着浓厚的自然生态意识, 史载“允门”(傣族先人最早建立的城镇, 意译为“圆城”)首领临终遗嘱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把环境和人的生命联系起来, 强调自然生态的保护。首领告诫后人:有了森林才有水, 有了水才会有田地, 有了田地才会有粮食, 有了粮食才会有人的生命。因而傣族历来重视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他们认为, 自然与人类共生共存,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然与人排序应该是林、水、粮、人。(刀国栋1992) 谚语“虎肥缘林密, 林茂因虎在”、“寨子风水好, 全靠林来保”、“砍倒一棵大青树, 等于杀死一个小和尚”、“象靠傣族, 傣族靠象”等揭示了森林与动物、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雾上天, 雾下土”意为“雾上升变成雨水落入土中, 土里的水分又蒸发升入空中”, 此谚揭示了自然界水循环的规律, 而“砍倒一棵树, 失掉一股泉”则告诫人们重视保护森林, 涵养水源。傣族先民聚居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这一著名的“三江”地区, 他们依水而居, 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谚语“水创世, 世靠水”、“水比黄金金贵”反映了水在傣族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吃饭别忘田, 吃鱼别忘水”、“人靠食物, 谷靠土水”则进一步揭示了水、粮、人三者的关系。

传说傣族先人曾居无定所, 靠采集为生, 是一位叫“打腊打赖”的女人带领众人开荒种地, 喂养牲畜, 才使大家吃上了饭和肉; 一位叫“巴打牙”的男人又教人开垦荒地, 种植蔬菜和果树, 使大家吃上了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油。打腊打赖被族人尊称为“咪纳”(田之母) , 死后被奉为“雅唤毫”(谷魂奶奶) 。马打牙则被尊称为“波亥”(地之父) 。种植和饲养的观念世代相传, 培育了傣族粮食生产、耕地保护乃至优生优育的意识。谚语“满库的金银, 比不上粮食满仓”、“土地是个宝, 越耕越是好”、“肥牛不如瘦地”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毫丁岱, 来丁吞”(粮满仓, 畜满楼) 、“亥丁曼, 纳丁勐”(地满寨子, 田满坝子) 是“允门”首领的遗训, 告诫人们要保留更多的田地, 一旦出现人多地少的情形, 就应去开辟新的领地。这一遗训被后人奉为至圣名言, 成了傣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谚。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随着人口的增多, 总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尽管傣族历史上有不断南迁的传统, 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总难以回避。傣族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矛盾, 形成了优生优育的观念, 表述这一观念的谚语有:“好菜不用多, 快刀不需大”、“人多而不精干, 等于用牛屎当泥堵水”。传统上傣族夫妇一般只生两个或一个孩子, 傣族地区生产增长的速度始终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2. 谚语表述了傣族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观念

傣族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也注重人与社会建立良性关系, 这是一种社会生态观。“山离得再近也靠不拢, 人隔得再远也可会面”、“两座山不会相碰, 两个人却常相遇”说明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谚语“似人非人”从伦理道德角度表达了傣族的“人性”观。傣族认为暴戾恣睢, 无恶不作者丧失了起码的人性, 这种人表面是人, 本质上不是人。真正的人应当讲人道、爱和平、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造福人类。谚语“阳光照到高处, 朋友却要低首虚心找”教人要虚心处世。“伤害人家跳蚤那么大, 得的祸害母象那么大”告诫族人要以善相待。“菜里放盐才香甜, 人要互相关心才好相处”、“帮人杀猪, 不帮人吵架”、“田里凉亭常有, 为田争吵则无”、“有打猪狗的鞭子, 没有赶人的棍子”都是教人和睦相处的谚语。傣族重视家庭、亲缘关系, 奉前辈为创业者、领路人, 提倡敬老爱幼, 有谚云:“对老的要敬, 对小的要爱”。亲朋之间则要不问贫富保持经常联系,“旱地不种会变成荒地, 亲戚朋友不来往会变成陌生人”、“芭蕉树不常护理会变成野蕉, 亲朋之间不常来往要变陌生”、“破箩烂筐可以扔掉, 贫穷的亲友不可抛弃”等谚语反映了这一观念。“独木不成林”、“箭满袋, 大象踩不断”、“一粒芝麻榨不出油, 一颗种子长不成一个园子”比喻团结和集体的力量。傣族还特别强调尊重人与人个性上的差别, 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入乡随俗。“人们不能同时呼吸, 有的用芭蕉蘸盐吃”说明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社会交往中要互相尊重。“不要赶马进鱼塘”说的是因人施用。“蔑条捆竹不会散”是傣族的生产经验, 用来说明要依靠当地人才能把事情办好的道理。“过一条河要脱一次鞋”是说到新地方要入乡随俗, 不强加于人, 这是傣族处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一项行为准则。

三、从傣族谚语的修辞方式、修辞手段看傣族文化

1. 比喻的高频使用蕴涵了自然与社会相观照的运思特征

傣族谚语用到的辞格有比喻(包含比兴、借喻、明喻、暗喻、较喻) 、回环、夸张、借代、对照等格。在我们调查的483条谚语中, 比喻式谚语总计269条, 约点总数的55. 7%,其中比兴式136条, 借喻106条, 明喻16条, 暗喻、较喻11条。比喻中以比兴、借喻两式使用最为广泛。

“比兴”是起兴中兼有比喻的辞式, 有的著作也称之为“平行式比喻”。如:“砍柴须有刀, 经商须有钞”、“三根木头不成柴火, 三户人家不成村寨”。前一分句是喻体, 后一分句是本体。谚语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目的是用具体的事例, 比况较为抽象的事理, 使道理表述得通俗易懂, 喻体还兼有引发事理的作用。“借喻”式的谚语本身就是一个喻体, 喻说的对象, 即比喻的本体在谚语中不出现, 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把握。如:“猪不张牙, 狗不舞爪”比喻矛盾、问题的产生不是单方面的原因, 可以用在调解纠纷中, 也可以喻指男女关系。“傣语还未熟练, 别拿德昂语来搀和”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 不可贪多而不消化, 可以用来训诫初学者, 也可以用来讽刺浅薄而喜自我炫耀者。

比兴和借喻是各民族谚语常用的修辞方式, 这是因为比兴和借喻建立在由此及彼的联想基础上, 包含了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 而谚语本产生于民间, 它所包含的哲理源于自然或社会生活, 是在实践启迪下, 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比兴和借喻发生的心理动因符合谚语的运思规律, 因而成为不同民族谚语普遍的言语形式。即便如此, 傣族比喻式谚语所占的比例仍然是比较高的。483条谚语中直陈事理的谚语, 如“因祸可得福, 享乐也会变悲苦”、“去三个地方经商, 不及种三丘稻谷”等, 共有161条, 仅占总数的33. 3%,这说明傣族是一个善于由自然观照社会的民族, 富有辞彩的谚语的言语形式表征了傣族长于形象比况的思维特征。

傣族比兴式谚语有以喻体居前, 事理居后, 由自然观照事理的, 也有事理在前, 喻体在后, 以喻37

体引证事理的。如:“果子被小鸟看见会啄食, 穷人被官家看见要遭殃”、“尖利的竹木也有钝的时候, 智者也有遗忘的时候”。前一分句是喻体, 是自然现象, 后一分句是本体, 是社会规律, 从思维的发生来说, 这是以自然观照人事。“办事要依据法理, 打猎要跟踪兽迹”、“人争一口气, 鱼争上水源”这是本体在前, 喻体在后的类型, 喻体是对事理的引证; 换一角度看, 把前者看作喻体, 后者看作本体也未尝不可, 在特定的语境中, 如果表意的重点在后者, 引用这类谚语同样是恰当的, 如此它就是以人事观照自然了。

傣族谚语比兴、借喻修辞方式使用频率高, 从思维特征上说, 是善于由自然观照社会, 或者说善于将自然与社会相互观照。这可从傣族的某些生活习俗方面得到印证。傣族聚居的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 那儿森林茂密, 是大象和各种珍禽异兽繁衍的地方。长期以来, 人与森林、动物和谐共存。《傣族历史文化漫谭》介绍说, 过去, 傣族的寨子背后都有一片山林作为调节小气候的风景林, 每年夏季, 家家户户都要到林区去休憩、用餐。傣族还把观看动物与儿童教育相结合, 每天晚饭后, 月亮升起的时候, 一家人坐在阳台上, 小孩先给老人倒一碗水, 待动物出来后, 老人们边看边给孩子们讲述人类不能没有动物, 动物与人类并存的道理。在傣族的观念中, 森林、动物、人类三者似乎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存, 也善于从森林和动物等客观世界中吸取智慧。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观照, 这在生态平衡的意义上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 从喻体的选用看傣族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和某些特有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的谚语普遍使用比喻辞格, 但喻体的选择却因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不同, 体现出民族差异。傣族比喻式谚语喻体的选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69条比喻式谚语包含的喻体有: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 58种, 动物55种, 植物39种, 用物56种, 食物16种, 人物(含神佛) 19种, 行为9种。统计结果如下(数字为出现次数) :

  地理事物:水资源类62(水45、清水、雨水、泡沫、浪、河2、河流、三条河、澜沧江2、山溪小泉、泉、山泉水、泉水、井、沟、海洋) 、池塘2、鱼塘、渡口、田地类24(田17、田地、旱地、水田、土地4) 、山地17(山12、荒山、山岩、山谷、山箐、崖) 、石滩、河滩、坝、沙坝、牧场、稀泥、污泥、路4、田亭、园子、金矿、银矿、天、阳光类5(阳光4、太阳) 、云、雨7、雾、风、雷、村庄、寨、屋、竹楼、菜园、粮仓、塔、桥;

动物:象16(象9、大象、母象、老象2、小象、象鼻、象牙) 、鱼22、孔雀、麂鹿、马鹿2、麂、麂子4、

虎7、狐狸、野兽、马9、熊、猴子、野猫2、松鼠、鼠、虫兽、蝉、鸟3、乌鸦2、鹰、马蜂、蚂蚁、禽兽、青蛙3、蝌蚪、水獭2、沙鳅2、蚂蝗、蛇3、龙、螺、山兔、兔、孑孓、牛13(水牛7、白水牛、黑水牛、耕牛、牛3) 猪、狗8(狗7、狗牙) 、羊、鸡12(鸡11、母鸡) 、鸭2、虱子、跳蚤;

植物:林木类38、(森林7、树林、树木9、树14、枝条、树枝2、木头2、榕树、大青树) 、竹、竹梢、

藤、茅草、箭草、马草、芳草、青苔、野菜、花、花香、蘑菇3、香蕉、芭蕉5、稻谷10(稻2、谷、稻谷4、谷子3) 、秧、芝麻、葫芦3、茄子、菜、菜叶、种子2、果子、芒果、菠萝、甘蔗2、麻毛;

用物:刀15、屠刀、鞘、斧4、木尖、棍子、柴、竹制品11(竹筒、斗笠、篾头、篾条、竹杆、背箩、

簸箕、篱笆、篮、箩、鱼笼) 、网、鱼网2、捞斗、船5、船桨、云母片、珠宝、金银2、金3、银5、钱、金钱、被子、衣服、鞋、枕头、卧室、火塘2、肥皂、碗、三脚架、绳子、纺车绳、纺车、帕旦甲、织布机、棉纱、构皮纸、纸、锄、枪、箭、铁棍、锥、锣、高升、筒帕、扁担;

食物:糯米饭、饭2、谷米、谷秕、粗糠、粮、粮食、食物、酒、菜、酸笋、盐、汤、肉、猎物;

人物:佛爷2、和尚、小和尚、出家人、乔答摩、菩萨、土司、头人、领主、寨神、勐神、召勐、

木匠、瓦匠、医生、鱼夫、猪手、赞哈、情人;

行为:跳舞、唱歌、做功德、刀砍埂、串姑娘、丢包、挑担、吃饭、拉屎。

傣族谚语喻体的选择具有以下特点:

(1) 善于从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中择取喻体, 谚语的民族地理色彩比较鲜明

在252个用作喻体的事物中, 地理事物、动植物喻体共有152个, 占喻体总数的60%强,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傣族“人与自然”关系的密切。傣族世世代代生息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与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山川环抱的平川里, 58个地理事物喻体大致反映了这一地区的特征性地貌地物。傣族地区森林茂密、物种丰富, 被誉为“天然植物园”和“动物王国”。谚语中取自动物的喻体达55个之多, 植物喻体也有39个, 这些动植物富有地域特征, 喻体的选择反映了特定的地理环境。

喻体选择的地域性赋予傣族谚语以民族色彩, 这在傣谚与汉谚、汉语成语等同义形式的比较中可见一斑。试比较:

  大斧砍芭蕉树(喻“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

  船浆断在河中央/骑虎难下;

  马鹿麂子会死在旧猎区, 毒蛇会死在光滑的洞里/善泳者死于水;

  上树看水牛斗/坐山观虎斗;

  蝌蚪变青蛙忘了尾巴, 麂鹿吃上箭草忘了荒山/忘恩负义;

  鸡从高台上掉下来又挨棒打/落井下石;

  水牛角逐伤牧场/城门失火, 殃及鱼池;

  老虎凶猛, 麂子也骁勇/针锋相对;

  一朝被象逼, 十年害怕牛/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箭满贷, 大象踩不断/团结就是力量;

  大象肚皮鸭子力/好吃懒做;

  刺儿撞击叶子, 叶子成窟窿; 叶子撞刺儿还是叶子成窟窿/弱者总是吃亏;

  猎犬跑在麂子前/忙不到点子上。

(2) 某些类别的喻体划分特别精细, 使用频率高, 反映了喻体事物拥有较高的价值评价

傣族谚语中因水而成的喻体达62个, 且相关喻体划分精细, 其中“水”使用45次, 同类喻体还有“清水、雨水、泡沫、浪、河流、河、三条河、澜沧江、山溪小泉、山泉水、泉水、泉、井、沟、海洋”等。林木类喻体使用38次, 其中“森林”入喻7次、“树木”9次、“树”14次、“树枝”2次、“木头”2次, 此外还有“树林”、“枝条”、“榕树”、“大青树”等。田地类24次, 其中田17次, 土地4次, 此外还有田地、旱地、水田等。山地类17次, 其中“山”12次, 此外还有“荒山、山岩、山谷、山箐、崖”等。与象有关的喻体使用16次, 其中“象”使用9次、“老象”使用2次, 此外还有“大象”、“母象”、“小象”、“象鼻”、“象牙”等喻体。竹制品喻体使用11次, 包括“竹筒、斗笠、篾头、篾条、竹杆、背箩、簸箕、篱笆、篮、箩、鱼笼”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还有:鱼22次, 刀15次, 牛13次, 鸡12次, 金、银10次, 稻谷10次, 麂、鹿8次, 马、狗各8次, 虎、雨各7次, 阳光、芭蕉、船各5次、斧4次, 鸟、蛇、青蛙、蘑菇各3次。

某类事物经常被用作喻体, 且划分精细, 反映了该事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说明特定的语言群体对这些事物有着较为深刻的感知。喻体的高频使用和精细划分蕴涵着特定民族对相关事物的心理评价, 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修辞的民族性。39

“水”的高频使用与精细划分与傣族“崇水”的文化心理有关。谚语有云:“雨水来自天上云, 傣家顺水而行”、“泡沫随浪漂, 傣家跟水走”, 傣族视水为生命之本, 民族之源, 对“水”的价值评价明显高于其他一些民族。傣族重视保护水资源, 各类生产、生活用水有严格的区分, 各村还设有“版闷”(水利员) 专事用水分配, 并发展出一套颇具民族特色的水资源管理规约。传统节日“泼水节”, 源自傣家七女杀魔王以水灭邪火的传说, 水因之被奉为具有“驱邪避祸”功效的灵物。“水”既是傣族特别推崇的自然资源, 又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 习惯以水为喻也成了傣族谚语修辞的一个特色。

山林田地和竹制品喻体划分精细和较高的使用频率, 也是环境和观念习俗使然。傣族生活在横断山脉东段的河谷坝子中, 地貌以山地为主, 寨子依山傍水而建, 除渔猎之外, 开垦田地从事农业生产, 是最主要的社会生产形式, 山林田地类喻体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是傣族对生存环境深刻感知的结果。森林是傣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树木是他们朝夕与共的生存伙伴。傣族民间“山神树的故事”还描述说, 傣族的祖先因逃避洪水, 曾巢居于一棵大树上, 靠狩猎为生。下树以后, 散居于附近的山洞, 并经常祭祀那棵大树。“傣族至今对大树还怀有良好的感情”。(王渝光等1997, P115) 傣族也习惯了从森林和林木中获取言语智慧。竹制品的广泛使用是傣族民族风情的重要元素, 傣族地区, 大至住宅、柜、桌、椅, 小至箩筐、箱子、水勺、提篮、饭盒、篾帽、扇子等等都是用竹制成的。傣族的竹楼极富民族特色, 傣族的竹桥最长的有200多米, 傣家姑娘头戴彩绘竹笠, 将箩筐两耳直接穿于扁担两端, 高高挑起涉水过田埂的情景别有风情。竹是傣族重要的建筑材料, 竹制品是傣族日常接触最多的生产生活用品, 因而相关喻体划分精细, 使用频率也高。

傣族先民生息的澜沧江两岸是大象繁衍的地方, 在傣族的文献资料中, 澜沧江被称为“喃米兰掌”, 意即“百万大象之江”。有文献记载的民间传说表明, 傣族对澜沧江流域的早期开发是伴随着人与大象建立共存关系而进行的。人们在远离村寨的地方种植竹子、香蕉, 吸引大象在那儿生活, 避免了大象对定居点的骚扰。大象的存在又使老虎等猛兽不敢进寨, 保护了村寨的安全。早期流传于民间的谚语“象靠傣族, 傣族靠象”说的就是这种共存关系。大象和人长期和睦相处, 成了孩子们玩耍的伙伴。大象也逐渐被用于运输和耕种, 傣族有了“象耕”的生产方式。象是傣族重要的生存伙伴, 也是傣族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 以象为喻成了傣族别具民族风味的言语格式。

丰富的水源为傣家带来了丰富的水产食物, 其中鱼类尤为傣家珍爱。西双版纳的“傣鲤鱼”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鱼种, 德宏的挑手鱼(胡子鲶) 也久负盛名。傣族用下鱼笼、支鱼窝、药鱼、砍鱼、网鱼、炸鱼、钓鱼、罩鱼、抓鱼等多种方式捕鱼, 用烤、煮、腌、剁等方法加工鱼, 食用方法除一般的烹调外还可加调料烤吃或制作酸鱼。“傣家喜欢吃鱼, 几乎每顿饭都要有鱼”。(王渝光等1997, P250) 傣族谚语形容不可夺人之爱说“不可向汉人要肉, 不可向傣家要鱼”, 待客方式是“客人不到不下河, 闲谈片刻鱼上桌”。傣族谚语表述了傣家对鱼的偏爱, 而鱼作为喻体的高频出现, 又从修辞行为的角度表征了傣族“鱼文化”的民族特色。其他出现频率较高的喻体也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透露了傣族生存环境、生产方式、民风民情等方面的文化信息。

4. 基于傣族习俗和以“文化特征词”为修辞手段而成的谚语

某些谚语辞表描述的是傣族特有的习俗, 对之缺乏了解, 往往难以恰切地把握辞里蕴涵的比喻或引申义。如“贪多只能沾叶子, 想背一箩筐反倒落了空”, 此谚比喻贪婪的人到处碰壁。这是因为傣族常用笋箨、芭蕉、柚木等的阔叶包东西。有的人贪心, 包得太多, 结果却只得到沾住叶子中心的一点儿; 傣族常用背箩背东西, 有的想用箩筐去背一箩, 结果落了空。佛塔是傣族地区的吉祥物, 也是傣族的特征性人文景观之一。景洪地区素有“九塔”之说(实为十一塔) , 九塔相距不远, 塔上装有

大镜子, 太阳升起的时候, 一座接一座反射, 金光闪闪, 十分壮观。每座塔还置有九盏大油灯, 夜幕降临, 八十一盏油灯齐放光明, 恍若繁星, 象征着佛光永远照耀着景洪坝。佛塔被奉为吉祥之物, 也给傣族地区增添了浓郁的特色。因而傣族用“只能筑塔齐天高, 不可拆塔与地平”来比喻“只可成人之美, 不可破坏别人的幸福”。

以“文化特征词”入句, 也为傣谚涂抹上了一些民族色彩。如:“做功德获罪, 放高升烧手”, 比喻“事与愿违”、“适得其反”,“高升”是傣族节日燃放的土制火箭。“一块石头成不了三脚架, 一棵树木成不了森林, 一人嚷嚷干不成大事”, “三脚架”为傣族竹楼所安的炊灶。“各人的东西各人爱, 谁的`帕旦甲' 谁喜欢”,“帕旦甲”是一种用麻做经线用破布条做纬线织成的毯子。谚语“稻子黄熟时别做谷米生意,`麻毛' 熟时别做海盐生意”用来比喻办事要看时机, 其中“麻毛”是一种野生的成串小粒果子, 成熟时正值雨季, 空气中湿度大, 盐易融化, 所以这时不宜做食盐生意。谚语“吃喝如刀砍埂, 劳动如狗舔水”, 相当于汉语中的“吃饭打冲锋, 干活磨洋工”, 其中“刀砍埂”是稻田在栽插前的一道劳动工序, 即以长刀砍削下游一方长草的田埂。

傣族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本文重点考察了傣谚与傣族自然、社会生态观之间的关系, 挂一漏万, 全面的揭示还有待于更系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刀国栋. 傣族历史文化漫谈[M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2.

[2]曹成章, 张元庆. 傣族[M ].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4.

[3]马寅. 中国少数民族常识[M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

[4]曹成章. 傣族农奴制和宗教婚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5]王渝光, 单春樱, 崔梅. 汉傣语言文化论[M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7.

The Proverbs of D ai Language an d Dai C ulture

Zen g Yi -ping

(Chine se Language De partment of Jinan U nive rsity , G uangzhou 510632, China )

A bstract :This thesis has studied 483pr over bs of Dai language , to disclose the main cultural content , and to disclose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hidden in the rhetoric manners and media of Da i proverbs . On the content , the proverbs sho wed the vie w that people get along with nature and society har moniously . On the rhetoric , the high frequenc y of using metaphors sho wed the thinking c haracteristic that the man and nature are contrasted each other ; and it sho w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natur eal and humane environment that some metaphor media were used frequently and classified delicately .

Key words :Dai nationality ; proverb ; cultur e

[特约编辑 范俊军]41


相关内容

  • 腾冲的民俗资源
    腾冲的民俗资源与开发 一.腾冲民俗资源概况 腾冲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比如汉民间的腾越古乐.皮影戏.花灯.仙灯.鱼灯. ...
  • 佛教与现代法律的关系
    2010年3月 第30卷第2期(总100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明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MEli".2010 V01.30(SumNo.100) 佛教与现 ...
  • 六年级字词句资料
    一.词语 1.ABB: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 AABB: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 ...
  •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一.歌曲表演<金孔雀轻轻跳>: 二.学习傣族舞蹈基本动作: 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 ...
  • 本科生学期论文范文
    本科生学期论文 题目名称: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院 系: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 语 学生姓名: 学 号: [1**********]2 指导教师: 姜 虹 2013年 6 月 20 日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摘 要:语言是现实世界的一 ...
  • 泼水节 (少数民族节日)
    泼水节 (少数民族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 ...
  • 盏西镇中心小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盏西镇中心小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2014年9月15日 教务处 盏西镇中心小学目前共有1016名学生,其中住校生有815人,学校场地狭小,学生住宿拥挤,学生课外活动单一.学生主要以汉族.景颇族.傣族.傈僳族居多:教师共51人.为了丰富 ...
  • 玻璃窑炉除尘脱硝技术及工程应用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技术与工程应用 玻璃窑炉 叶子仪,李 虎,曾毅夫,周益辉,胡雍巍,刘胜强 (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 410100) 摘 要:<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 ...
  • 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心理研究
    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心理研究 色彩心理是指客观色彩世界引起的主观心理反应,而人们对茶包装的色彩心理感受实际上是多种信息的综合反应.本文主要对人们在茶包装设计中产生的色彩心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成功的设计案例进一步加深对茶包装色彩心理的理解. 色 ...
  • 论腾越文化与腾冲地理环境的关系
    [摘要]:古老而神秘的南方丝绸之路,跨越崇山峻岭迤逦而来,从这里向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广阔地域延伸. 历史 文化名城腾冲,是这条古道通往国外的边境口岸,是西南内陆最先对外开放的地区.几千年来的商贸.文化交流,使这个"极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