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蝶恋花 - 范文中心

纳兰容若·蝶恋花

12/31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清】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

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

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

①绿杨曾折:古人在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

②不语垂鞭:引用唐温庭筠《晓别》诗:“上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垂鞭,放马慢行。

③衰(shuāi)草:指秋天的草。

④意绪:心绪;心情。南齐王融《咏琵琶》:“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⑤萧关:关口名。在今甘肃平凉县,古为西北边地要塞。

⑥行役(yì):指因公务而长期在外跋涉。

⑦成今古:谓今与古距离遥远,实为感叹光阴易逝。

【译文】

又来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骑马默默垂鞭徐行,心绪沉沉惝恍迷离,在无望的秋思之途踏行。衰草无边已了无生趣。大雁远去关塞遥远。

天涯羁旅之苦却也无妨,只可恨那西风吹散吹灭了多少穿越古今的美梦。明天,行程还在延续,乍寒的新雨打湿衣衫,更觉凄冷孤单。

【赏析】

这首词考证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八月去梭龙时。作者于当年三月曾扈驾东出山海关至盛京(今辽宁沈阳)。这次奉命往觇梭龙,仍走去山海关之老路,故曰“又到绿杨曾折处”。与以往不同的是,纳兰这次并没有随驾出巡,而是负皇命行役在外,这是他第一次率队远征,这首词就是词人行走在漫漫出关路上的一段痛苦的内心独白。这是一首凄凉的塞上之作,上片写“衰草连天”的清秋景,景中有词人的离愁别恨。下片抒发“天涯行役”的怨恨情,情中有凄凉的西风寒雨。词人在倾吐行役之苦的同时,也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的惆怅之情。


相关内容

  • 蝶恋花出塞
    <蝶恋花·出塞>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这首小令,是作者侍从康熙帝出塞之作.表面是吊古,但有伤今之意,刚健中含婀娜.说从前幽怨,也不是很古的从前,铁马金戈,青冢黄昏,隐约透示着满清入关以前各族间的战事痕迹."今古河山 ...
  • 关于叶子的诗句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姜夔<侧犯·咏芍药> 宝钗分,桃叶渡.--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几叶小眉寒不展.--张先<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吴文英<庆春宫 ...
  • 中国最美的100句诗词
    [精品]中国最美的100句诗词 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2.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
  • 六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六年级下学期古诗词二十四首 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 ...
  • 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如何读懂古诗词 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 知识--读懂--鉴赏--表述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 ...
  • 经典诵读200篇(篇目)
    1 关雎(关关雎鸠)★ 2 蒹葭(蒹葭苍苍)★ 3 相鼠(相鼠有皮) 4 无衣(岂曰无衣) 5 子衿(青青子衿) 6 式微 (式微式微) 7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8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 9 <古诗十九首>(其一)( ...
  • 纳兰性德的诗词人生
    纳兰性德的诗词人生 来源:北京晚报 2016年05月24日 版次: 35 作者: 很多人都知道后海北沿的醇亲王府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出生地,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王府最早的主人,是康熙朝大学士明珠,明珠的长子,清代最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就出生在这个 ...
  •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2013200435 法学院 许鑫怡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初识 ...
  • 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标 题:<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作 者:童光现 通讯地址: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红岩中学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1**********] 416806 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红岩中学 童光现 ...
  • 论纳兰性德词和李煜词创作风格的异同
    论纳兰性德词和李煜词创作风格的异同 北京语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 教务处制 目 录 引 言 ....................................................... 2 一.纳兰性德与李煜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