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 范文中心

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06/02

标 题:《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作 者:童光现

通讯地址: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红岩中学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1**********] 416806

论纳兰性德悼亡词之病态美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红岩中学 童光现

摘 要:纳兰性德工于词,三百年来常被称为“悼亡词人”。纳兰的悼亡词,字字泣血,声声含泪,令读者看到的是一颗滴血的心和一个伤痕至深而无法治愈的灵魂,蕴涵着一种病态之美,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以病态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纳兰悼亡词病态美的内涵,主要从意境和情感两个方面探讨纳兰悼亡词病态美的表现,最后阐明这一病态美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纳兰性德;悼亡词;心理个性;病态美

纳兰性德工于词,三百年来常被称为“悼亡词人”。他之所以能成为“悼亡词人”,爱妻卢氏早亡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卢氏十八岁嫁给纳兰,二十一岁病逝,从此,纳兰“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少壮之年,就因“寒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纳兰蘸着血泪抒写心中隐痛的悼亡之作,哀惋凄绝,悲从中来,摧肝裂肺,感人至深,具有一种病态之美。对纳兰悼亡词作病态美的探讨, 可以说,很少有人涉足,或者根本没人涉足。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纳兰悼亡词的美学研究,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拟从病态美学原理入手,深入探讨纳兰悼亡词病态美的内涵、表现和审美意义。

病态美既是一种艺术美学类型,又是与优美、崇高等美学范畴并列的一种美学范畴,如黛玉颦眉,西子捧心,杜鹃啼血之类。它是优美形态的畸形发展,仅仅强调其病痛不堪、极端消沉等不健康的方面,而缺乏了优美范畴的风韵与和谐等因素。表现于诗词中,则举凡无批判地描写生活中的“病态”以及无批判地抒发极其多愁善感、极端幽咽缠绵、过分哀怨感伤和消极悲观等“病态”情绪所产生的艺术效果都属病态美。它是诗人以其独特的感知方式观察世界,又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段将客观的物与理性的情结合起来创造出的一种艺术美。

纳兰虽生长华阀,可这样优越的生活环境却与他的性情大相径庭,并成为束缚其身心自由的牢笼,使他的人生充满太多的苦痛忧愁。尤其是爱妻卢氏早亡,给他以极大的打击,八年漫长的哀愁与痛苦思念,再加上“寒疾”的折磨,使他身心俱碎。郁结于胸,长期积压,不得解脱,使纳兰心力交瘁,心如死灰,从而形成了近乎“病态”的心理个性。纳兰由此创作的悼亡词也就具有了病态之美。

正如法国作家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纳兰悼亡词就是这样的悲歌惋唱,真可谓“字字皆是血泪凝结而成”,充满着独特的病态之美。这种病态之美注重描写近乎“病态”的情绪、情感等,而又与纳兰生活中的“病态”相区别而存在,在艺术中反映出的是一种满含哀愁,动人心魄,惹人怜爱的独特美感,真实而艺术地体现出词人近乎病态的心理个性,是词人心灵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这样来描写病态美人林黛玉的。其实,品读纳兰悼亡词,也正如欣赏这位多愁善感又多病的泪美人一样,具有哀感顽艳、凄清愁绝、幽咽缠绵的病态美学特征,在意境、情感等方面表现出一种病态之美。

纳兰徘徊在死亡的边缘,置身于极端伤感的人生梦幻之中,以独特的方式感受短暂而痛苦的人生,他把满含个人悲哀、愁情的情感世界和充满孤寂、无聊的精神世界借助于外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纳兰病态生命力的“梦”、“灯”、“雨”、“月”、“回廊”、“梨花”等意象。这些意象充满着哀伤凄惋、幽咽缠绵的强烈悲感气息,又有着灰色冷艳的色调,寄托着词人深切透骨的哀伤与极端的伤感,给人一种刺骨的寒气,让人感到哀伤、孤寂与凄凉,从而映照出词人忧郁、感伤、悲凉的心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之美。

纳兰的悼亡词正是借这些意象,生动表达了悲痛之情,抒发了一种哀愁之音,充满着极端感伤、哀怨、凄苦的情绪和虚幻而悲哀的人生感悟,是词人近乎“病态”的心理个性的真实写照。这些悼亡词,既是对亡妻的痛苦悼念,又是词人哀惋一生的自悼,情真意切,充满了浓郁的悲情和过分的伤感,达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给我们一种意境上的病态美的享受。

从纳兰悼亡词中可以看出,词人天生多情,充满着多愁善感的忧郁气质。可以说,这些悼亡词是一首首伤悼爱妻的悲歌,充满着对卢氏的一往情深,伤感至极。然而,哀伤莫大于心死,词中真实地写出了词人那颗伤透了的心。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虽已破灭,但纳兰始终难以忘怀,往日的美好时光在他心目中总挥之不去„„这种痛苦和无奈使他对感情早已心灰意冷了。在《致张纯修书简(第廿六简)》里,他说;“亡妻灵柩决于十二日行矣,生死殊途,一别如雨。此后但以浊酒浇土贲 土,洒酸泪以当一面耳。”可见纳兰丧妻之痛有多深。这种丧妻之痛给他造成的精神打击是无法治愈的,使他的悼亡词在意境上表现出了浓郁的悲情和过分的伤感,充满着病态之美。

卢氏去世后,词人悲痛的心情无以自遣,他只好把对妻子的一腔热血,化作篇篇词以寄哀思。八年始终没有冲淡这份悲情。无论花前月下,清明、七夕,还是重阳、亡妻忌日,纳兰都有悼亡之作。在这些词中,纳兰泪洒如雨,伤感至极,表现出浓郁的悲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中,写于卢氏逝世半月后的《青衫湿遍·悼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最能体现其悼亡词悲情浓郁、过分感伤的意境。

青衫湿遍

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 。

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

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

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

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卢氏卒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这首词从“半月前头扶病”来看,当是他所赋悼亡词的第一首。作于卢氏亡故的半月后。词的上阙劈头就说泪水已将青衫湿遍了,思亡妻纳兰痛苦不堪。卢氏的真情和安慰令词人永难忘却。其哀伤痛苦之音已为全篇定下了基调。接下去便回忆亡妻“半月前头扶病”和生来“小胆怯空房”的情景。而如今卢氏却在那冷冷的灵柩里,“独伴梨花影”,受尽凄凉。孤寂痛苦之情凸现无疑。下阙仍是屈曲顿挫地抒写其哀惋的深情。他为亡妻而极度神伤,忍受着因多情而寸断柔肠的折磨。词情凄惋哀绝,令人为之泣下。这种充满极端的感伤和浓郁悲情的艺术境界,给人一种病态美的享受。

综观纳兰的悼亡词,篇篇幽咽,字字凄惋动情,抒发了一种痛彻肺腑的心声,满是死别的极端痛苦之声。在《青衫湿·悼亡》中,词人说:“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此词无限伤心,似发出痛苦万分的悲音。“尚暖檀痕,犹寒翠影,触绪添悲切。”(《百字令》)每每想到妻子伤心的情景,词人都会添悲增恨,伤痛不已,如此哀痛之声不绝于耳。“几日偷拭青衫泪”和“惟有恨,转无聊”(《于中好》)词人在凄风冷雨之夜,想到亡妇生辰,偷偷以泪洗面,长恨难消,如此伤痛之声,在耳旁久久回荡。在《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中,纳兰更泣不成声,他写道:“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泪咽却无声”说明词人痛苦到了极点,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纳兰这些满含悲情,感伤之极的悼亡词,令人触目伤怀、悲痛不已。正如《李慈铭读书记》中评纳兰词所说,“如寡妇夜哭,缠绵幽咽,不能终听。”抒发了一种痛彻肺腑的心声,可谓万种凄凉汇集成一声长叹,伤心处足能裂人肝肠,使人在哀感中获得快感,得到病态美的享受。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荷叶杯》)。说明了纳兰与妻子不但夫妻情深,而且情同知己。而今妻子早逝,以往种种已成绝念。因而他的悼亡词就显得格外哀惋凄绝,意境也格外悲凉。正如李勖在《饮水词笺注·序》中

说:“万绪悲凉,(其悼亡之情)酝酿愈久,而其心愈苦,其情愈真。故一旦发而为词,益见起哀感顽艳。”而这些,也就更能让人品味出纳兰悼亡词中那种悲情浓郁、感伤之极的艺术境界。

纳兰的悼亡词充满着浓郁的悲情和过分的伤感,如同一首首悲伤的歌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既是对亡妻的痛苦悼念,又是词人哀惋一生的自悼,达到了声情并茂、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在意境上给人一种声泪俱下的病态之美。

尼采说得好,“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纳兰的悼亡词正是这样的血泪悲歌,“哀感顽艳”,呜咽缠绵,令人心灵震撼,荡气回肠,真实地体现了词人伤痕累累而又无法治愈的灵魂,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充满着病态之美。这种审美情趣,其形成受纳兰身心的“病态”所影响,与纳兰近乎病态的心理个性有关,它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是对逝去的感伤和颓废美的否定,有助于人们探索新的健康的美,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嘉莹《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年版

[2]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

[3]易中天《破门而入——美学的问题和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蔡仪《美学原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李雷《纳兰性德与寒疾》,《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第110—113页

[7]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4年新1版


相关内容

  •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4) 作者: 安意如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心] 和朋友去K歌时,"十年"几乎是大家必点的歌.其实未必是每个人都经历着 ...
  •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
    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 2013200435 法学院 许鑫怡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初识 ...
  • 纳兰性德的诗词人生
    纳兰性德的诗词人生 来源:北京晚报 2016年05月24日 版次: 35 作者: 很多人都知道后海北沿的醇亲王府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出生地,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王府最早的主人,是康熙朝大学士明珠,明珠的长子,清代最著名的词人纳兰性德就出生在这个 ...
  • 思念已故亲人的句子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正月崇让宅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 ...
  • 思念已故亲人的句子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正月崇让宅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 ...
  • 论纳兰性德词和李煜词创作风格的异同
    论纳兰性德词和李煜词创作风格的异同 北京语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 教务处制 目 录 引 言 ....................................................... 2 一.纳兰性德与李煜的生 ...
  • 5课古诗词三首的教案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正确读写"洛阳.榆 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
  • 李商隐_锦瑟_诗解读中的诸问题_郭鹏
    语文学刊2012年第2期 李商隐<锦瑟>诗解读中的诸问题 ○ 郭鹏 乌兰察布012000) (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内蒙古 [摘 <锦瑟>,<锦瑟>要]解读必然会面临三个问题:一曲有几解?四幅图景为哪般?此 ...
  • 一篇锦瑟解人难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忆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相信每一个古典诗词的爱好者,没有不知道这首诗的. 这首诗历来受到诗人.诗评家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可能是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