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范文中心

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06/26

原标题:关于节庆活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文化节庆活动平台,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开发城市资源,丰富市民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常见模式。虽然方法、途径和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有所差异,但归根结底来说,主要就是要处理好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三个层面的关系。

一、经济社会“硬实力”、节庆活动文化内涵与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发展、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的,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发展是办好节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节庆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又是节庆活动成功走向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和基础,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又反过来促进节庆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以节办节”的目标,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健康快速发展。

进而言之,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存在着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内因就是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外因就是办好节庆活动(包括不断提升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不断创新节庆活动的市场化运作,因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统一整体),只有自身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在实力,或者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只差“一股东风”的时候,才能够借助一些必要的外在力量推动自身的发展,才能够发挥节庆经济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特殊作用。

二、致力于经济社会 “硬实力”的发展

内因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硬实力”的指标,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素,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所谓经济社会“硬实力”指的是,一个地方城市发展的成熟度、产业发展状况、自然资源存量、人文资源状况、人居环境、科技实力、人才占有量等。如何实现经济社会有效发展,方法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从最根本上来讲,就是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正所谓:打蛇要打七寸。这也正是很多地方通过用节庆活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硬实力”大发展的目标,因为相对于它们而言,蛇的七寸就在于需要一个宣传展示文化品牌的大载体、大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大载体、大平台,就能够迅速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主动吸引社会人群的涌入,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平台。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是凭借旅游文化资源,创意文化体验,促进消费升级。具体来说,就是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那么问题的落脚点就落在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上。吃什么?住哪里?有什么让人爱不释手的产品?有什么样独特文化体验?等。简而言之,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这些“硬实力”就要把它开发出来、挖掘出来和梳理出来,形成旅游集群、产业链。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地方产业体系,凭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这股劲风,加快产业调整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也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应这样的发展模式。习总书记说过“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有些地方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厚,但地处偏远,需要极快地提升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利用外部的力量进行开发;有些地方产业发展已经颇成气候,但缺少足够的人流、物流对其进行推动,就迫切需要通过外部的力量进行推动整合;有些地方人居环境俱佳,就需要人们来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口耳相传,最终借助外力吸引人群蜂拥而至,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可见,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都是经济社会“硬实力”。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只注重经营宣传展现文化品牌,相应的产业链、文化链和产业集群跟不上,就会造成节庆活动价值趋向单一性、内容形式化,这样往往就会形成“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等。

为了防止节庆活动“面子”化、“政绩”化,就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不放,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在动力入手,在制定政策、发展规划以及具体发展举措上,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不能本末倒置,不停留在“为举办节庆活动而举办节庆活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而是要通过节庆活动致力于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

三、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

节庆活动要隆重,参与活动的领导级别要高,参与活动表演的明星要具有“轰动效应”,并广泛邀请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积极造势。可以说,目前举办的节庆活动都有这样的共同特征。当然,也不排除它有存在的价值性、必要性,其对于提升节庆活动影响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能无限制扩大其作用。很多节庆活动总是打着“文化”旗号打造节庆活动,除了注重嘉宾阵容之外,更多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或者似曾相识。如何走出千篇不一律的路子呢?归根结底来说,就要重视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把核心点放在节庆活动的文化自身建设上,强化节庆活动特有的本质特征。

目前,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很多,有电影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宜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开渔节等。虽然内容不同,但都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以啤酒为媒介,彰显青岛城市个性优势与魅力的盛大节日,展现了青岛啤酒公司和城市,其内涵就在于啤酒和青岛城市本身。再如,电影艺术节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其内涵也就是影视本身。虽然节庆活动很多,但其文化内涵具有唯一性特征,所以要注重挖掘节庆活动特有的文化内涵。当然,也有不少文化节庆活动由于不够注重挖掘文化内涵,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出现被商业“绑架”的趋势。

为了防止出现被商业“绑架”的趋势,就必须从根本点入手,着力提升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不仅仅只是阐述节庆活动的本身,而是要以“节庆活动”为基础,在梳理基础上发展文化脉络,并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展现其特有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特征。例如,电影艺术节就要不断推出让观众喜爱、符合时代潮流的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以及创新、提升影视艺术表现的新手法、影视艺术鉴赏的新观点等。

四、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

从近一段时间来看,全国很多省市县都结合地方特点举办了很多主题鲜明、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但有些节庆活动从举办到停办只是几年的时间,没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实属“昙花一现”;有些节庆活动虽然也一直在举办,但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和活力,年年一个样。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生机盎然的长效机制,缺乏特色、没有创造力和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以及节庆活动没有走上市场化的轨道,应该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各种类型的节庆活动永远焕发生机与活力,就是要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坚定不移的让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通过市场来探索节庆经济的基本规律,通过市场来激发节庆经济的潜在力量。

一个成熟的、具有品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必然有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关键就在于如何开发和经营。例如,可以申请以节庆活动与之相关联的商标、知识产权,并把它们变成“抢手”的商品;根据节庆活动的特征,成立、组建市场化运作的相应金融办节机构以及网站宣传展示平台等,为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提供条件和有力的宣传展示平台,并根据其应有的价值,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去探索、去创新。同时,积极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借助节庆活动经营企业品牌文化,最终实现“双赢”、“多赢”。

当然,节庆活动走向市场化不仅仅只是利用节庆活动固有的发展模式,还要延伸其特有的文化产业链,借力打力,借助节庆活动这个载体,去开发新的市场,让节庆活动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例如,可以依托、挖掘和梳理节庆活动所在地域特有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达到节庆活动推进地域品牌建设的战略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有助于企业的成长,也有助于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打造和培育节庆活动品牌,是一个系统、复杂和庞大的工程,涵盖了历史文化积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品牌文化经营、人才培养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只有处理好“发展经济社会硬实力”、“提高节庆活动文化内涵”和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发挥节庆活动的经济效应,才能够有效推动所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关内容

  • 体育社会学1(1)
    一.名词解释 1.余暇时间:亦指自由时间,指在一昼夜的全部时间结构里划出一切必要时间后所剩余的那部分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时间不能直接被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的,然而这部分时间在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方面 ...
  • 发展国际友好城市的作用
    浅谈发展国际友好城市的作用 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王世彤 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国际友好城市,把国际友好城市的数量和交往质量,作为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总体来说,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开展国际友城交往,在政治.经济.文化 ...
  • 浅谈假日旅游对山西旅游业的影响
    前 言 假日旅游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假日旅游指的是人们在各种年节.纪念日.公休假日以及寒假暑假的旅游活动:而狭义的假日旅游则有特定的含义,指的是我国公民在春节.五一和十一等长假(又名假日黄金周)的旅游活动.假日旅游的异军突起, ...
  •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定稿
    系统思想与创新能力 系统思想是20世纪科学与哲学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作为一种从整体上解决复杂问题的科学方法,它体现了当代科学的精神和唯物辩证思想在现代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哲学与科学的思维方法,它在现实的社会发展实践中表现出更强劲的创新活力, ...
  •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人教版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的反作用: 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特殊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与经济的 ...
  • 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七
    作者:梁晓龙 体育文化导刊 2004年01期 在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多年的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后的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说:"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这里所指出的&qu ...
  •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汇总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5分钟讲稿) 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 ...
  •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
    摘要: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的背景下,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本文在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及其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河湟文化对河湟地区乃至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了河湟地区文化影响下的河湟地区乃至青海省的经济发 ...
  • 工业设计史(重点整理)
    1.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发展概要 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 ...
  • 文化大繁荣
    第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