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展演变情况 - 范文中心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展演变情况

09/10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展演变情况

中国的新闻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十分原始的,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等。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此也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

“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简明朝政公报,到了后唐,人们便把这类官文书成为“朝报”,又称“进奏院状”是进奏官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的绝密消息。(“敦煌进奏院状”: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纸,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意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所以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

宋代的邸报改革:(1 )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2 )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 )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定本制度: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关于小报的最早的记载,以及《朝野类要》的中说法。

民间报房: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的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

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主要工作是传抄和发行邸报,此外还从事报录。印卖缙绅录,鼎甲单,出版临时编印的时事小本等活动。

明代邸报:在形式上有了重大发展,开始采用活字印刷(公元1638年宋祯十一年开始)《万历邸钞》:是一种明代万历朝邸报按

《天变邸抄》:是明代一份专门报道发生在北京的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的。

《急选报》: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由雕版印刷。它的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8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

揭帖:近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在明末起义农民反抗官军围剿的斗争中运用得很多。

旗报:渊源于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在敌前敌后奔驰传送,供沿途的军民阅览。

牌报:是一种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形状大小和书写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

报房京报:随着士大夫和市民们新闻需求的增加,明末就出现了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报房京报。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完全被淘汰。特点:①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③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辕门抄:清朝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住的非官方的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域,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唐代成为新闻诞生的原因?①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②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③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唐代驿运发达。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答:1.根据是:A .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 .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 .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 .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口头传播,还有作为辅助手段的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烟,旗鼓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和岩石。(2)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传播载体早期以竹、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造纸术发明后,逐渐发展到写在纸上。(3)三国和魏晋南北朝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烽燧也被继续沿用。社会上传播手段普遍采用的是童谣和谣言,传播载体既有木简、竹简,木椟在内的简椟,也有帛和纸。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情况中国古代官报的产生和情况。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和各朝各代的经济、政

治、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力的情况是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着的。这些社会出现的现象和进程都与新闻传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原始社会,人们之间关系单一,活动范围有限,并且人口较少。在那种蛮荒的时代里,虽然一切都是新鲜的,但也因为人们在思想意识上正处于对万事万物认识的萌芽阶段,所以,就算有需要靠信息、新闻来传播的事件,也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比如:口头传播、“结绳记事”等方式来传播和记录。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逐步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口头传播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要,而“结绳”上的“结”也越打越多,很多曾经被人们用来记事的结随着岁月的变迁,也依然无法告诉后人那些所蕴涵的意义和重要事件的发生。就这样,当私有制的产生和三次大分工的出现,使原始社会的人们从蛮荒时代走入了带有一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辅相成的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开始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真正开始。商人的出现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中间与连接的作用。是商人的活动显示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的是什么,消耗了些什么。而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离,促进了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发展过程中,私有制也因此产生了。由于产生经济斗争,为了适应竞争,从而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根据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信息传递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得多,规模也大得多。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这促使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剩余产品,可以有条件养活一批专门收集信息的情报人员,由此也满足了统治者对信息的需求。奴隶社会已经可以看出,只有社会对信息有需求,才会有信息的产生和传播。 到了封建社会,信息的传播已经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在无形中像一只手,推动着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社会对新闻的需要量加大,国家统治阶层在全国各地设立驿站、驿道、驿卒,并形成以这三者为联系的庞大而完备的通信网络。这种体系的建成体现了新闻传播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内容也渐渐丰富和复杂起来。在统治阶层的达官贵族们,为了收集信息,甚至在家中养了一批专门定向从事新闻传播的专职人员,如:门客、邸使等,用来专门为自己获取皇宫中的信息及其他官员府中的消息,外界战事或者社会发展动态,这也是传播手段逐渐丰富多彩的象征。 社会的不断发展意味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同时也迫使不得不扩大新闻活动的范围和规律。因此,社会的新闻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决定了新闻的需要,新闻的需要决定了新闻活动的发展。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需要与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象征。


相关内容

  • 从跆拳道的普及看中国武术的发展
    第21卷第2期2007年2月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EducationalSciencesEdition)Vol.21No.2Feb.2007 从跆拳道的普及看中国武术的发展 潘晓波 ...
  •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以"呼格案"为例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以"呼格案"为例 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的介入在我国已悄然演变为一种社会现象,集中反映最广泛民意的新闻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审判的公开透明.在"呼格案&qu ...
  • 政务微博的舆论管理
    当微博已上升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化媒体,微博改变了舆论的生成.演变机理和传播生态(参见图1:微博舆论的生成演变机理图).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公民记者的特殊传播生态,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使得社会舆 ...
  • [新闻学概论]小抄
    新闻学概论考试重点 题型: 填空题(10个左右):名词解释(5个左右,每个3,4分),简答题(5或6个30分,比名词解释更详细):辨析题(2个相互对立的观点):材料分析题1个:论述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不要局限于老师所讲的内容,有 ...
  • 吴晓明:突发事件中的私媒体新闻发布论
    中国传播学会秘书处谢明收 电子邮件地址:cac.cass@yahoo.com.cn 谢老师:你好.我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吴晓明,试投会议论文一篇,请你过目.如果能够通过审阅,非常荣幸.很希望参加会议,聆听专家发言,并且结识各位专家老师. ...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我爱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奖征文 学生所在系(院) 造型与设计艺术系 专 业(方向) 景观设计专业 年 级 2009级 姓 名 高 阳 学 号 [1******** ...
  •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 金才永 3100102080 理科试验班1016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往往被看做同一类, 但它们存在同源异流的现象.而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们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广阔内容,标志着民族文化的时代进程,记载着民族的生活方 ...
  • 中级导游员考试试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 ...
  •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学科简介 一.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简介 1. 学科专业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于2010年 开始从应届毕业的中文本科生中招收海南省"农村 ...
  •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LiShiYanJi u 简述日本天皇制度的演变 王超华 (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日本的宪法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威,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日本天皇制作为一种制度,在日本已经存在一千多年.天皇制度对于日本的发展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