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翻译 - 范文中心

[论语]十则翻译

06/13

《论语》十则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相关内容

  •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十则 (393人评价) 8.0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
  • 论语十二章原文.注释.翻译
    <论语>①十二章 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 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 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 ...
  • 论语读书笔记读后感
    论语读书笔记4篇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 原文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解: 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
  • 论语教学设计
    <七则>教学设计 表二 教学实践 <论语>七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四则,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论语>及孔子.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导入课文:走进文言写就 ...
  •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
    摘要: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可以细分为诠释的方法和转换的方法两个部分.诠释的方法以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为例,借助黄俊杰先生提出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探讨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 ...
  • 论语十二章教案2(七年级语文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 2.积累文言词汇.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独立自主.合作交流,以诵读为主中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哲理深刻的名言警 ...
  • 人教版七上[论语]十二章达标训练及答案
    第三单元 第12课<论语>十二章 一.双基积累 1.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朋自远方来 . ( ) ( ) ( )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 .(5)四十而不惑 .(7)人不堪其忧 .(8)传不习乎 ...
  •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九年级语文周练(14)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 ...
  • 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句当如何解释?_百度作业帮
    冯山如仁在<论语·里仁>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我没有想到,就孔子的这句"吾道一以贯之&qu ...
  • 新学期开学后初中语文教材全国统一!这几篇古诗文要提前背起来
    从2017年9月新学期开始,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时代正式终结,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都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变化:古诗词篇目大幅增加,文言文比例提高 1.课文数量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