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时间轴.大框架 - 范文中心

高中历史专题时间轴.大框架

04/03

古代的政治

近代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

冷战 、世界格局多极化(政治) 、苏联的兴衰(经济)

世界市场的形成 近代工业的发展(西方)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

中国近代经济 = 民族工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全球化趋势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东西方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北京政变

1861年 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 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 九运动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 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时间轴

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八千年前) 出现了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 有了纺织技术的萌芽(最早使用麻、葛,后出现丝织物,标志已有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已经具备炼铜技术

夏(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 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 /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大禹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商(前17-11世纪)

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一切事务通过占卜决策/ 牧野一战灭亡 商纣王

商业有了初步发展(顾名思义称为商业)

甲骨文是迄今最早的汉字

周(前11世纪-前256年)

分封制,1. 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深入东北最远姬姓贵族 2. 长子伯禽受封于鲁,最东 3. 旧贵族微子(功臣) 封于宋地 /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向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力役/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对现今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

青铜器作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开始有骨贝和铜贝的流通

出现《诗经》[现实主义传统]:《风》是诗经的精粹,反应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雅》主要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颂》用于祭祀等重大典礼

公元前8世纪 希腊人建立了城邦[性质]

BC594 梭伦改革 解负令、收入等级制度、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陪审法庭

BC509 罗马共和国建立

BC506 克里斯提尼改革[意义] 划定行政选区,组成五百人会议 十将军委员会 陶片放逐法 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

BC500-BC449 希腊与波斯帝国“希波”战争[影响] 开启古典时代

BC449 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 《十二铜表法》[利弊] 成为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BC443-BC429 伯里克利改革 “黄金时代” 发放津贴 主权在民、轮番治理

公元前3世纪 万民法体系[意义]

公元前1世纪 西塞罗的自然法[内容] 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BC27 罗马帝国建立 万民法起到重要作用 罗马法的永恒价值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包含于东周) 出现了郡、县

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铁犁牛耕)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内容与意义与影响]

李冰主持了都江堰工程,郑国主持了郑国渠工程

发现中国最早的人工冶铁铁器,炼钢和淬火工艺都有所发展

商业发展良好,出现了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出现了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学代表人物:孔子(克己复礼,德治) 、孟子(仁义礼智,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 、庄子(齐物)/ 法家代表人物:李悝(撰写《法经》) 、商鞅、韩非(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墨家代表人物:墨翟(纪律严明,兼相爱,交相利,提出“三表法”)

出现司南

屈原创作《离骚》:浪漫主义代表作,政治抒情长诗 此外作品还有《九歌》《天问》《九章》

秦(公元前22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设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县[下设乡、里]隶属于郡,少数民族聚居地称为道,负责地方治安称为亭)/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三公九卿制[丞相2,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1,九卿,中尉,将作少府]/ “朝议”

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器之中

出现小篆(李斯) 、隶书

前215 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

前214 开通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平定岭南,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为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开端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西南夷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端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 初期郡国并行制,后继续推行郡县制/ 汉承秦制,增设十三部刺史与司隶校尉,巩固了国家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发展,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汉武帝1. 频繁更换丞相 2. 从身份低微的人中破格录用人才 构成“内朝”,与外朝相对应/ 设十三州部,设刺史监察/ 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实行察举制

出现了曲柄锄(便于中耕) 和大镰(便于收获) 、耧车(播种)

创造了“井渠”,如今流行于新疆等干旱地区

王景治理黄河,促进了东汉前期经济恢复

出现了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生产活动],手工业生产

将煮盐、冶铁、铸铁[铁业官营,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从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再发展到畜力鼓风]、炼铜等高盈利的行业都收归官办,出现“工官[弊端]”工厂[代表当时手工业技术最高水平],专门生产制造官府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举例:东西织室、三服官

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丝织品远销地中海

商运活跃,“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商人成为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市”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有亭楼,四面设门墙/ 设置“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 在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的成为“五均司市师”/ 形成全国性商业中心

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利弊],独尊儒术”/ 出现了太学,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意义]

东汉(25-220) 用一牛挽犁代替了耦犁(二牛抬杠) ,便于山地开垦

杜诗创造了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出土青瓷器(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意义] 公元8世纪(唐) 外传

出现楷书

魏晋南北(220-589) 农家以耕作为主,“闭门而为之生俱以足”

出现了灌钢法

东晋《抱朴子·仙药》中初次提到火药,火药在宋元时期外传,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条件

(南北朝) 出现了草市和草市尉

(晋) 出现行书(王羲之)

唐(618-907)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门下省[政事堂,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分散相权]审查,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执行) ,最高长官均为宰相/ 设御史台,管监察/ 隋朝起实行科举制[利弊] / 下设道、州、县

出现曲辕犁代替了一牛挽犁,可控制耕土深浅

[隋唐五代时期]出现了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引低处水灌溉农田

官营纺织业发达,私营作坊兴起(定州富人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

以越窑的青瓷和邢窑、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的白瓷闻名:“天下无贵贱皆通行之”/ 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附: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

出现“俞大娘航船”,南至江西,北至淮海,每年往返一次/ 出现客舍,邸店,车坊等基础设施/ 草市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夜市也比较繁荣,原有“市”的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市”由定时而聚的古老形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诗仙李白,为浪漫主义代表诗人,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诗圣”杜甫处于唐由盛转衰的年代,其诗作充斥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后被称作“诗史”

宋(960-1276) 设立中书门下(即政事堂,长官为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又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枢密院,管军事/ 三司,管财政/ 设提点刑狱司,管监察/ 下设路、州、县

出现水转翻车,将灌溉用水提升到高田

出现并推广了棉纺织业

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意义]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北宋四大书法家,均擅长行书

(宋元时期) 海外商运迅速发展,商品远销东南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海外贸易税收入可观/ 北宋的益州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出现了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商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具有了饮食服务设施/ 出现了“晓市”和庙会集市

北宋五子创立了理学(将儒学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程颢、程颐/ 南宋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的理学成就,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比气更根本,万物各有其理,仁者的定义,编合《四书》加以注解/ 陆王心学: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陆九渊: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同时批评朱熹的理学太过支离 王守仁(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

[北宋]出现指南鱼(《武经总要》)/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后应用于航海[意义],后南宋时外传

出现火药箭、火炮,后出现火箭、火球、火蒺藜

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使用泥活字

词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代表人物:柳永(以市井风光作词,白描) 、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清新俊逸,刚健豪放) 、李清照(低迷感伤) 、辛弃疾(豪放词派)

元(1271-1368) 设置了行省[最高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全国共10个行中书省,陕西、甘肃、辽阳、河南江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 ,中书省直辖腹里,宣政院管辖西藏与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纺织家黄道婆发明了新式纺车:“错纱配色、综线挈花”

王祯改进印刷技术,发明转轮排字盘,使用木活字

关汉卿创作《窦娥冤》,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文艺复兴时期 但丁创作了《神曲》/ 薄伽丘创作了《十日谈》,讴歌人性,讽刺教会,提出人类平等的思想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明(1368-1644) 永远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属于皇帝/ 设立内阁[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制,使用宦官加以牵制

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明清时期) 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形成出现与商帮[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有关

(明清) 实行海禁政策[影响]: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明末思想家李贽:理就在百姓生活当中,反对盲从孔子,提出“童心说”,著有《藏书》《焚书》等著作

明末清初代表思想家: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公其是非于学校”,工商皆本/ 顾炎武:著有《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开清代考据学先河,提出“众治”的主张,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其哲学思辩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巅峰,提出“循天下之公”,反对谈论天命对历史的主宰

出现了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印刷使用铜活字,明朝印刷技术外传,经由波斯传到西方,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施耐庵创作《水浒传》,其他作家作品有《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以及吴承恩的《西游记》(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 白话小说有冯梦龙“三言”以及凌濛初“二拍”

15世纪后期,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地中海商路,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亚洲的商品与黄金,掀起了开辟新航路[意义与影响]的热潮——“地理大发现” 由此产生了商业革命:1. 市场的扩大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 特权贸易公司的出现,并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3. 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成为新贸易枢纽/ 以及价格革命 随着贵金属流入,西欧市场物价持续上涨:1. 加速了社会分化 2.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3.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4. 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149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588 英国实行重商注意政策,开始圈地运动,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荷兰逐渐取代了西班牙的海上地位

1600 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7 英国在北美洲获得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后扩张对象]

1640 英国爆发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清(1644-1912) 设立军机处,由单纯处理军务扩散到处理其他政务

出现了风力水车

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特点],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巅峰/ 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欧洲开展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但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反对封建专制但提倡开明专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卢梭,著有《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提出“主权在民”,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背景5点&影响],从英法两国开始,传到德国与荷兰等国家,以理性为武器,矛头直指封建主义,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力图把人类生活世俗化/ 启蒙运动最大价值在于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同时留下了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1649 处死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1651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

1652-1674 英荷战争爆发: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并失去了北美殖民地

1660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7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一次大综合

1688 光荣革命 威廉三世执政

1689.10 《权利法案》[内容]

1701 《王位继承法》[意义]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1721 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首相,开创先例

1763 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取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1765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英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5点]

1769 瓦特发明单动式蒸汽机

1771 阿克莱德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1781 美国《邦联条例》[弊端及当时美国境况]

1782 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意义]

1787 美国《联邦宪法》[内容]

1789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选举

1791 美国建立国家银行

十九世纪 欧洲出现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拜伦、雪莱、雨果、普希金) ,浪漫主义音乐(发源地:德国&奥地利,代表人物:贝多芬、舒伯特) 和浪漫主义绘画(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1830 法国作家司汤达发表《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1831-1844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意义]

1832 英国议会选举制改革[背景]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林则徐编纂《四洲志》(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华事夷言》(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为抗英斗争提供参考) ,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1840-1842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西装、西餐传入中国[特点] / 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 拉开中国近代报刊业序幕

1841.5 广州三元里抗英,《申谕英夷告示》,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842 《南京条约》[内容]

1843 马克思来到巴黎 与恩格斯合作 一生的转折点

184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1848 工人阶级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火烧圆明园],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十九世纪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背景]逐渐成熟

1859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63 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一步论证了人猿同祖论

1865 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建立上海轮船招商局]

1866 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5点,影响]开始[美德是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虹口创办发昌机器厂,后转变为近代企业

1870 7月 普法战争爆发

9月 色当战役,法军大败

9.4 巴黎爆发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1 1月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厅加冕 德意志帝国成立

3.28 巴黎公社成立

4月 帝国宪法通过[内容]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5.28 巴黎公社失败[必然性] 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意义]

1872 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特点、发展情况])

1873 《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办报成为维新变法中推进变法、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如《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187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内容]

1876 贝尔发明电话机

1877 丁汝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开始有无线电报]

1882 电话传入中国

十九世纪末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出现了垄断组织

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894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福特制造出第一辆汽车

9月 黄海海战[过程],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1895 4月 《马关条约》[内容] ]

12月 法国鲁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人类第一部电影

康有为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特点与意义]序幕

1895.5 反割台斗争[过程]

1896 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华邮政

上海徐园放映了“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

1898 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1899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实质]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氏兄弟)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葬礼趋于简化 出现西式葬礼、殡仪馆和公墓/ 自行车传入中国/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

1900 义和团运动,组织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普朗克发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1901.9 签署《辛丑条约》[内容]

1905 在日本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在《民报》上将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救国主义)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意义];民权——“创立民国”,即政治革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作用];民生——“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渴望

放映《定军山》片段,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爱因斯坦发表《论物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 后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906 天津建成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学说

1911 4月 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5月 保路运动,要求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维修铁路的特权

10.10 武昌起义爆发,即辛亥革命

12月 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1912-1949) 中山装的出现与流行 / 开始反对包办婚姻 主张婚姻自主 婚礼仪式删繁就简 仿效西方/ 开始剪辫易服、迫令放足、反对迷信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跪拜作揖,女子地位提升

1912 1月 孙中山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

2.12 清帝溥仪退位

3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4月 孙中山辞职

1912-1919 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国内国际背景和具体表现]

1915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背景与原因与理念](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拉开序幕

1916 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1917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月 胡适出版《文学改良刍议》

3月(俄历2月) 俄国二月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4月 列宁回国发表四月提纲[内容]

7月 临时政府血腥镇压 俄国爆发七月流血事件 迫使列宁转变斗争方式

11.7(俄历10月) 俄国十月革命[过程&意义]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918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月 帝国主义势力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俄国爆发三年国内战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11月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 5.4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同月 《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之后 改进的旗袍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 产生了近代广播事业

1921 2月 俄国爆发喀琅施塔德水兵叛乱

3月 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内容和意义]

7.23 上海,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

1922 中国共产党二大,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内容]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1923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4 广州,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孙中山在会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反帝口号,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

1926.7-1927 北伐战争[意义与失败原因]

1926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1927 3月 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私营广播电台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导致国共合作破裂

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立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8.1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8.7 八七会议(汉口会议)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9月 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美国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摇滚歌手》

1927-1936 南京临时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内容&作用]”

1928 南京国民政府筹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开播,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

1929.10 胡佛入主白宫[政策]

世界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散播快,范围广,持续久][根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京、津地区出现完全欧化的西式住宅

1930-1933 国民党对共产党发动五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1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1月 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2 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前期1933-1935:(直接目的) 通过国家干预来结束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 后期1935-1939:发展成为具有改革意义的政策,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1.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2. 恢复工农业生产 3.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4. 保护劳工权利 5.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月 伪满洲国建立

1933 日军进犯山海关,喜峰口失而复得

1934.10-1935.10(陕北会师)-1936.10(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

1935 1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2.9 “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

电影《浮华世界》的诞生标志着电影技术进入了“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发动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解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1937.7 “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8月 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8.13 “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事变爆发后进行了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淞沪会战同时,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8.14 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抗战说明书》

9月 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

11月 进攻南京

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 国民政府徐州会战,山东台儿庄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10月 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 5月 枣宜会战

下半年 彭德怀百团大战

1944 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1.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2. 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由此,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益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 延安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0.25 台湾光复,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意义]

世界银行建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告成立[运作方式]

1946 全面内战爆发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3月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揭开美对苏冷战序幕

1947 进行土地改革

3月 杜鲁门主义提出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6月 刘伯承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反攻序幕

同月 马歇尔计划[意义]提出 为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实施与运用

9月 苏联、波兰等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0月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使用协定书》签署 关贸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构成了二战后调整世界金融和经济贸易的三大支柱 由此,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1948-1949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 美加英法等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1月 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4月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1949 3月 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内容]

9月 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新中国成立到六十年代 穿着与政治紧密联系[苏氏服饰] 60年代到70年代末 服装颜色趋于单调 盛行军装和干部服/ 改革开放后 穿衣风格转向时尚/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殡葬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

1949 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通信发展的意义]

12月 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访问

1950 2月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

1951 欧洲六国签订《巴黎条约》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 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1953.12 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讨论西藏地方问题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内容]

1953-1956 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开始三大改造,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954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提出新的和平共处五项[内容]

4-7月 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大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性质,原则]

1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基本制度

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1955 华沙“友好互助条约”,即华约签订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4月 万隆会议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万隆精神”[内容]

1956 4月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内容]

9月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两对矛盾]

1958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大跃进”运动在中国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大办人民公社(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进入原子能时代

北京电视台进行试播,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61 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宗旨]

参会国 南斯拉夫铁托 印度尼赫鲁 埃及纳赛尔

196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 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制度意义]

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为世界首次

11月 《评新编历史剧》,成为文革导火线

1966 5月 “五一六通知”

8月 《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标志着文革全面发动

1967 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与原子能共同体合并 称为欧共体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8.9 全国范围内革命委员会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重大倒退

1969 北京地铁建成,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状态[里根、克林顿的措施]

1970 中国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轨道

1971 3月 中美乒乓外交

7月 基辛格访华

10月 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 2月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内容 意义] 预备正式建交

9月 《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正式建交

1973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1975 欧洲议会成立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976.10 文革结束

1978 12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分别表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同月 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同月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改革开放以来 摩托车和家庭汽车盛行

1979 1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三通

实现了两岸30年来真正停火

同月 中美正式建交

1980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取消人民公社,实行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首次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1981.9 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倡议第三次国共合作 提出叶九条

1982 9月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意义,运用次序,提出原因]

11月 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宪法[成为治国安邦总章程] 新: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 国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国家机构设置、职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

1984 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政府工作报告》 通过了一国两制构想

5月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中心环节

12月 发表《中英联合声明》

1985 3月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两大主题”

在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开设经济开放区,设立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1987 发表《中葡联合声明》

1988 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成为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1989 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问世

1990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开放上海浦东地区[总结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1991 11月 中国与台北、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意义]

12月 欧共体签署《欧洲联盟条约》(马约)

1992 九二共识:口头声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美加墨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六点&意义](提出三个有利于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0月 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定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时期,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993 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11月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同月 《马约》生效 欧盟成立

同月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

4月 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建立世贸组织协定》,规定在关贸总协定及其达成的各项协议的基础上建立世贸组织

1995.1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同月 世贸组织诞生[意义]

1996.4 “上海五国机制”

1997 7月 香港回归

9月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内容]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确定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1998 美国袭击伊拉克

1999 1月 欧元正式启用[发行意义]

3月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同月 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

12月 澳门回归[标志着什么]

2000.9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意义]

2001 6月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意义]

10月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义与挑战]

2003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开通,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10月 中国首枚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升空,标志着中国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初探
    在历史复习中,学生最头痛的就是历史头绪多.覆盖面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古今中外,方方面面,难以准确地记忆理解.要在最短暂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效果,笔者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一.让学业水平测试说明进课本 ...
  •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一.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进程: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 ...
  • 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
    作为语文教师,教好一篇篇课文是基本要求,但仅仅能教好那一篇篇课文,却又远远不够.我们应该从教语文课文转变到教语文课程上来.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者.教材编写者和市级教研员,笔者近来对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作了一些田野实践.草根探索,得 ...
  •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写作的学习心得
    摘要:作文写作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在语文考试分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作文成绩不仅会影响语文分数高低,甚至会影响整体的高考分数.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应该重视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网络来进 ...
  • 高中历史教学案1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2009-10-21 编辑: 小柔 [ 我来纠错 ] [ 我来说两句(1) ] [字号:大 中 小]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 ...
  • 罗斯福新政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年 月 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二 罗斯福新政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2013年晋级为省一级达标高中.2014 ...
  •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二商鞅变法试题
    专题二试题 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巩固方案 一级目标 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是 A.儒家学说 B.兵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 ...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家天下"制度的形成 早期政治制度 诸侯的权利:1.在封疆内可对卿大夫再分封 (夏商周时期 2.职位世袭 3.设置官员 4.建立武装 (1)分封制 5.正派赋役 诸侯的义务:1.必须服从周天 ...
  • 教好语文选修课的浅见_--冯为民
    教好语文选修课的浅见 冯为民 虽然很多人对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同质化充满了担忧,但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语文教师而言还得有信心,上好选修课,上出选修课应有的大气与细腻来,是语文人应有的情怀,办法总比困难多.首先是开发好选修教材,我曾经写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