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1 - 范文中心

淮阴侯列传1

06/27

《淮阴侯列传》教学案一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学重点:

1.阅读全文,理解全文意思。

2.整理重点实词、虚词。

整理下面重点实词虚词:

1.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

2. 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

3.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

4.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

5.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

6.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

7.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

8.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

9.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

10. 曰:信能死,刺我 ..

11.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

12.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

13.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

14. 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 .

15. 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 ...

16. 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

17.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

18. 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

19.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

20.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

21. 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

22. 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

23.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

24.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

25.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

26.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

27. 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

28.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

29.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

30. 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

31. 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 .....

32. 令其裨将传飧 ..

33. 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

34. 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 ...

35.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

36. 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 ...

37.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 ..

38.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

39.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

40. 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

41. 诸将效首虏,毕贺 ...

42.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 ..

43.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

44.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

45. 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

46. 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

47.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

48.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 ..

49. 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

50.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

51.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

52.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

53.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

54.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於庭 ...

55. 豨曰:“唯将军令之。” .

56. 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 .

57.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

58. 再至,陛下乃疑矣 ..

59. 三至,必怒而自将 .

60.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

61.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

62.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

63. 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 ..

64. 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

65. 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 ..

66. 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 ..

67. 上怒曰:“亨之。” .

68. 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

69.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

70. 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 ..

71. 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 .

72. 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 ...

73. 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

74.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

75.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

76. 余视其母冢,良然 .

77.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

78.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

延伸拓展: 功臣遭遇知多少?

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

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公元前196年,当另一将领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 朱元璋当皇帝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使江山永远姓朱,大杀功臣到了残酷的

程度,胡维庸被告谋反,被立刻斩首,还诛连一万五千多人,李善长有两道免死铁券也未免一死,且被抄家灭族七十多口,大将蓝玉谋反案又诛杀一万五千多人,明朝开国功臣基本全被铲除,搞得人人自危

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心狠手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相关内容

  • 论韩信人格的悲剧意蕴_读_史记_淮阴侯列传_刘玲娣
    DOI:10.13388/j.cnki.ysaj.2004.04.015 2004年7月第17卷 第4期 阴山学刊 YINSHANACADEMICJOURNALJuly.2004Vol.17 No.4 论韩信人格的悲剧意蕴 ---读< ...
  • 楚汉之争相关成语
    成语:破釜沉舟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解释]:将: ...
  • 淮阴侯列传2
    <淮阴侯列传>教学案二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学重点: 1.积累基础知识,把握做题技巧. 2.整理重点实词.虚词.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拜识 声部 矫揉造作 弃暗投名 B. ...
  • 历史读书笔记
    历史读书笔记-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在写完<史记.孔子世家>时,最后引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八个字现在树碑仁寿县城高峰天街公园中心位置.司马迁为了写<史记>,二十来岁游历沅湘苏 ...
  • 苏教版[史记]选读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史记>选读重点词句整理 <高祖本纪>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远大的抱负 一般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终了 同"债" ..高 ...
  • 重点名言名句
    重点名言名句 必修五提炼 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2.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 3 ...
  • 古代表示官职变化的字词
    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 ...
  •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唐诗鉴赏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 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 李白诗鉴赏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这首诗记叙诗人寄宿五松山下一位荀姓老妈妈家中所受到的款待和由此而产 ...
  • [〈史记〉选读]重点翻译复习资料(1)
    <〈史记〉选读>重点翻译复习资料 <项羽本纪> 1.每吴中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译:每当吴中有大工程和丧事,项梁常替他们主办,暗中用兵法组织部署宾客和子弟,借此了解他们各人的 ...
  • 浅谈司马迁
    浅谈司马迁 历史犹如长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它闪烁着无数日月星辰的光辉,折射出两岸风景变幻的悲喜,无数的或壮烈或平庸的生命汇入,在这滚滚洪流中激起属于自己的浪花. --题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