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 范文中心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11/02

《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诗意,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大声朗读并熟悉课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2.体会作者对风的喜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课文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古诗中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课及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

系统中展示。

我们来猜一个谜。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谜底是什么?

二、新课学习

借助拼音读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标出本课生字。

学习生字。

1.读音。

“能“的声母是“ N”不是“L ”,“浪”的声母是“I ”不是“N ”。

“诗”读“sh ī”不读“s ī”。

2.字形。

重点指导写和记:“能”、“浪”、“万”、“斜”。

理解诗意

能够使秋天的叶子飘落下来,能让二月的鲜花开放。通过江面能掀起很高的波浪,进入竹林能使竹竿斜。

三、结论总结

作者通过写风表现出的不同情形,把风当着人写,表达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练习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古诗(shī sī)

能 (léng néng)

竿 (gān gǎn)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