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母亲的呼唤_教案 - 范文中心

20母亲的呼唤_教案

04/27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 文:20* 母亲的呼唤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培养学生独特的情感”。本课教学力求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紧扣“呼唤”,层层深入,召唤出学生心中对母爱的回忆,受到浓郁的爱的教育。

2. 在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体现学生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度探究的特点。

3. 将情感朗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环节,在读中感悟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母亲的呼唤”里包含的深深母爱。

2. 激发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情感,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 3. 认识“憔、悴、愚”3个生字,理解“憔悴不堪、声嘶力竭、愚笨”等词语。

4.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和“总—分—总”的叙述特点。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从母亲简单的呼唤、朴实的举止中体会母爱的深切和伟大。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体验,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身在福中不知福”,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件。

2.搜集有关赞美母爱的名言、诗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相关内容

  • 小学生感恩教育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班会教育 任课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感恩的心> (一)故事引入: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见的8.0级大地震.当时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哄着孩子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楼房开 ...
  • [散步]公开课教案
    <散步>教案 罗岭乡中 陈青青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正确.流利 ...
  •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 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互生,为偶数.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 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有"马缨花"."绒花"之称.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史铁生 史 铁 生 1951年生于 ...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_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2
    1.4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教材分析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 "假如我变成 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 ...
  •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
    8. 始终眷恋着祖国 学习目标 1.了解钱学森简要的生平事迹,体会钱学森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2.学习本文选材精当.条理分明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选材精当 ...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社全册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学计划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 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 ...
  • [想北平]教案13
    想北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人类世界的锦囊里,有一课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这就是乡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槐树.一声熟悉的吆喝.一阵红枣米粥的香气,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 ...
  •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预防艾滋病教育教案 赵先胜 教学目的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教学方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 ...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教学内容 1.学习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以读代讲,来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2.诵读感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语: 写 ...
  • [绿色的呼唤]教案与反思
    第五课 绿色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圆润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从中感受爱护鸟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 2.能认真听赏<绿色的歌谣>,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 教学重点: 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