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教案13 - 范文中心

[想北平]教案13

07/26

想北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人类世界的锦囊里,有一课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这就是乡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槐树、一声熟悉的吆喝、一阵红枣米粥的香气,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人在江湖,身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你养你的那片故土。老舍的《想北平》,就是对乡情最妙的诠释。

[多媒体投影出《想北平》]

二介绍作家、作品

1请一位同学朗读有关老舍的介绍

[多媒体打出]

2请同学交流,读过老舍哪些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例:《骆驼祥子》 《茶馆》

三 诵读并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诵读三分钟,熟悉课文。

2推荐出三位同学分段依次朗读本文

注意三点:

[读姿 语音 语速 感情]

①找出三人读错的字

[重点字:粘合(zhān) 什刹海(chà)骨骸(hái) 惆怅(chóu chàng)]

②众人评议,三人的朗读效果

③思考本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Ⅰ先是考虑如何写北平的(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

Ⅱ接着写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

Ⅲ再写北平的特点,

Ⅳ最后再次抒发自己想念北平的思想感情。

四 探究文本

1分析文章前3段

①思考:作者为什么觉得对北平的爱“说不出”?

(从文中找答案)

明确:①“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②“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③“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教师小结:

他所表现的,是“我”和北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物我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他不是在“写”北平,而是在“想”北平。

②思考: 四个“说不出”是何修辞,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这“说不出”三个字,在前两段文字中四次重复出现,这是“反复”的写法,强调了作者对北平强烈的爱。

联系本文:文中作者是这样说的: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照着通常的方法写,因为,即使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平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

2学生迅速浏览文章4—6小节

①找出作者所写的北平的几个特点:

明确:动中有静 布局合理 贴近自然

讨论:作者是怎样来突出北平的这些特点的

明确:对比手法

“巴黎热闹”与“北平安静”对比——动中有静

巴黎的布局“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布局合理

“美国的橘子”与“北京的玉李”对比——贴近自然

②请同学找出自己最为欣赏的片段,并进行赏析

例一:“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睡在摇篮里。”

点评:[短短几句,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有物有情,都笔笔到位,

如同天成。]

例二:“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点评:[生动形象,亲切自然]

3思考:①作者在想北平时都想到了哪些事物?

明确:温和的香片茶 院子 树 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 青菜 白菜 扁豆 毛豆角 黄瓜 菠菜 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北平带霜儿的玉李等

这些事物有什么样的特点?

[多媒体打出故宫、长城等北京标志性建筑]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来写?这是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①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带了他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平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深入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平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啊”。

②以小见大

4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分析文章最后一小节

明确:本文写于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政府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机、北平危机。而当时作者不在北平.

5 本文写作特色

①比喻之中见挚爱

②比较之中有偏爱(对比)

③细节之中出情趣(以小见大)

④京味之中显真切

请仿照文章写作特色中所提到的“比喻”、“对比”、“以小见大” 写作手法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对家的思念之情。

五 课堂小结

六 布置作业

泰州市白马中学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相关内容

  • 20**年[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主备人:沈宝阳)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⒊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 ...
  • [三个境界]的教案
    三个境界 白寿彝 教学目的:1.了解文章所阐述的有关治学的见解,领悟读书"三个境界"的内涵. 2.领会本文以论述为主,语言朴素严谨的特色. 3.学习读书心得的写作要领,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引导 ...
  • 六年级美术教案[徐悲鸿与奔马]
    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感受徐悲鸿笔下的奔马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2.比较分析,了解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与现实中的马不同的特点,并临摹感受. 3.提高美术观察与欣赏能力,加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二. ...
  • 我的母亲(老舍)教案
    <我的母亲>(老舍) 教案(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二.教学设想: 1.教师着重引导学 ...
  • 想北平整理上中俞诸亮
    想北平 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那这个"想"字能不能换成"写"?为什么?(本文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6年,彼时作者在青岛,任教于山东大学) "爱北平"是" ...
  • 想北平教学设计
    <想北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研读,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母亲般的爱和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散文对比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同上 教学设想 1.反复阅读,用原句解 ...
  • 此情绵绵无绝期
    <想北平>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客居青岛教书.北平之于老舍,生我养我育我,一草一花,一菜一果,一墙根一石板,全都化成发肤精血:老舍之于北平,分离之痛,光阴之悲,时局之忧,衰败之伤,叫我如何不想她!于是字字是情,句句和泪,此情绵 ...
  • 北平的冬天
    说起冬天,不寒而栗. 我是在北平长大的.北平冬天好冷.过中秋不久,家里就忙着过冬的准备,作"冬防".阴历十月初一屋里就要生火,煤球.硬煤.柴火都要早早打点.摇煤球是一件大事,一串骆驼驮着一袋袋的煤末子到家门口,煤黑子把煤 ...
  • 在"一二·九"洪流中的李荒
    "我是激进的"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广大爱国学生对蒋介石的卖国行经极为愤慨,当卖国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传出后,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