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笔记 - 范文中心

中医外科学---笔记

01/11

中医外科学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疮疡

疮疡的致病因素分外感(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等)和内伤(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等)两大类。外邪引发的疮疡,尤以热毒、火毒表现为最常见。疮疡外治法可根据疮疡的初期、中期、后期分别辨证施治。初期宜箍毒消肿,阳证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金黄膏、玉露膏、太乙膏、千捶膏,可加掺红灵丹、阳毒内消散,或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新鲜草药捣烂外敷;阴证可选用回阳玉龙散、回阳玉龙膏、阳和解凝膏,加掺黑退消、桂麝散、丁桂散;半阴半阳证选用冲和散、冲和油膏。中期脓熟时宜切开排脓,注意切开时机、切口位置、切口方向等的选择。如颜面疔疮忌早期切开,而蛇头疔应及早切开;如手指疔宜从侧方切开以免影响屈伸功能等。

一、疖(清热解毒为主,疖病多虚实夹杂,必须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暑热浸淫证:清暑化湿解毒。清暑汤加减。

③体虚毒恋,阴虚内热证:养阴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合增液汤加减。

④体虚毒恋,脾胃虚弱证:健脾和胃,清化湿热。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2、外治:

蝼蛄疖宜作十字形剪开,如遇出血,可用棉垫加多头带缚扎以压迫止血。若有死骨,待松动时用镊子钳出。可配合垫棉法,使皮肉粘连而愈合。

二、

疔疮(清热解毒)

内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火毒炽盛证宜凉血清热解毒。如发于下肢者应注重清热利湿。

手足部疔疮成脓期切开引流:尽可能循经直开。蛇眼疔宜沿甲旁0.2cm挑开引流。蛇头疔宜在指掌面一侧作纵形切口,务必引流通畅,必要时可对口引流,不可在指掌面正中切开;蛇肚疔宜在手指侧面作纵形切口,切口长度不得超过上下指关节面。托盘疔应依掌横纹切开,切口应够大,保持引流通畅,手掌处显有白点者应先剪去厚皮,再挑破脓头。注意不要因手背肿胀较手掌为甚而误认为脓腔在手背部而妄行切开。甲下溃空者需拔甲,拔甲后敷以红油膏纱布包扎。

2、红丝疔

①若红丝细的宜用砭镰法,局部皮肤消毒后以刀针沿红丝行走途径寸寸挑断,并用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或在红丝尽头挑断,挑破处均盖贴太乙膏掺红灵丹。 ②初期可外敷金黄膏、玉露散,若结块成脓则宜切开排脓,外敷红油膏;脓尽改用生肌散、生肌膏收口。

三、痈(清热解毒,和营消肿)

(1)内治

①火毒凝结证:清热解毒,行瘀活血。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热胜肉腐证:和营清热,透脓托毒。仙方活命饮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

①初起用金黄膏或金黄散。

②成脓宜切开排脓,以得脓为度。

③溃后先用药线蘸八二丹插入疮口,三五日后改用九一丹,外盖金黄膏或玉露膏。待肿势消退十之八九时,改用红油膏盖贴。脓腐已尽,见出透明浅色黏液者,宜生肌收敛,改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生肌膏或生肌玉红膏盖贴。

④有袋脓者,可先用垫棉法加压包扎,如无效可扩创引流。

颈痈

1、内治:散风清热、化痰消肿─牛蒡解肌汤、银翘散

四、有头疽

①火毒凝结证:清热泻火,和营托毒。黄连解毒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②湿热壅滞证:清热化湿,和营托毒。仙方活命饮加减。

③阴虚火炽证:滋阴生津,清热托毒。竹叶黄芪汤加减。

④气虚毒滞证:扶正托毒。八珍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2)外治

①初起未溃属火毒凝结证或湿热壅滞证,用金黄膏或千捶膏外敷;阴虚火炽证或气虚毒滞证用冲和膏外敷。

②酿脓期以八二丹掺疮口,如脓水稀薄而带灰绿色者,改用七三丹,外敷金黄膏。待脓腐大部脱落,疮面渐洁,改掺九一丹,外敷红油膏。若疮肿有明显波动感,可采用手术扩创排毒,作“+”或“++”字形切开。

③收口期外敷生肌膏

(3)其他疗法

①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时可用胰岛素制剂以达到快速控制血糖的目的。 ②可根据病情及脓液培养的结果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五、丹毒(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①风热毒蕴证:疏风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加减。 ②肝脾湿火证:清肝泻火利湿。柴胡清肝汤、龙胆泻肝汤或化斑解毒汤加减。

③湿热毒蕴证:利湿清热解毒。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④胎火蕴毒证:凉血清热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2)外治

①外敷法:用玉露散或金黄散。

②砭镰法

六、瘰疬

①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开郁散加减。

②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香贝养营汤加减。

七、褥疮

(1)内治

①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血府逐瘀汤加减。

②蕴毒腐溃证:益气养阴、理湿托毒。生脉散、透脓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③气血两虚证:气血双补、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加减。

(2)外治

①初起外擦红灵酒或红花酊,或外撤滑石粉后局部按摩。或用红外线灯、频谱仪照射,每天2次。 ②溃烂后尽可能剪除坏死组织,腐烂处可用九一丹或红油膏纱布外敷。 ③疮口脓腐脱净,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

八、窦道

①腐蚀法:五五丹或千金散蚀管拔毒,红油膏或太乙膏盖贴。如有丝线、死骨等异物应及时取出。

②冲洗法。

③灌注法。可注入生肌收口药油,促进窦道愈合

④扩创法。

⑤垫棉法。

第二单元乳房疾病:

一、乳痈

1、内治:

乳痈治疗当以消为贵。郁滞者以通为主,成脓者以彻底排脓为要。

①气滞热壅证:疏肝清胃,通乳消肿。瓜蒌牛蒡汤加减。

②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加味。

③正虚毒恋证: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加减。

二、乳漏

(1)内治

①余毒未清证

方药:银花甘草汤加减

②正虚毒恋证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③阴虚痰热证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清骨散加减

(2)外治法

①腐蚀法:先用提脓祛腐药,如八二丹或七三丹药捻。外敷红油膏。脓尽后改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

②垫棉法:适用于疮口漏乳不止和**部漏脓腐脱尽后,以促进疮口愈合。

③切开疗法:适用于浅层漏管及腐蚀法失败者。乳晕部乳漏手术的关键是切开通向乳头孔的漏管或扩张的乳腺导管。切开后创面用药同腐蚀法。

④挂线疗法:适用于深层漏管,常配合切开疗法。

三、乳癖(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

①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加减。

②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外治:温阳活血、化痰软坚。阳和解凝膏

四、乳核(对单发纤维腺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宜)

①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散加减。 ②血瘀痰凝证:疏肝活血,化痰散结。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五、乳岩

①肝郁痰凝证: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神效瓜蒌散合开郁散加减。

②冲任失调证:调摄冲任,理气散结。二仙汤合开郁散加减

③正虚毒炽证:调补气血,清热解毒。八珍汤加减。

④气血两亏证:补益气血,宁心安神。人参养荣汤加味。

⑤脾虚胃弱证:健脾和胃。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加减。

第三单元

一、气瘿

内治:

疏肝解郁,化痰软坚。四海舒郁丸加减

二、肉瘿

①气滞痰凝证:理气解郁,化痰软坚。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②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软坚散结。生脉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

三、瘿痈

①风热痰凝证:疏风清热化痰。牛蒡解肌汤加减。

②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柴胡舒肝汤加减。

第四单元、瘤、岩

一、失荣

①气郁痰结证:理气解郁,化痰散结。化痰开郁方。

②阴毒结聚证:温阳散寒,化痰散结。阳和汤加减。

③瘀毒化热证:清热解毒,化痰散瘀。五味消毒饮合化坚二陈丸加减。

④气血两亏证:补益气血,解毒化瘀。八珍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二、肾岩(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

(1)内治

①湿浊瘀结证:利湿化浊,解毒化瘀。三妙丸合散肿溃坚汤加减。

②火毒炽盛证:清热泄火,解毒消肿。龙胆泻肝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③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知柏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加减。

(2)外治法

①岩肿溃烂不洁,用五五丹或千金散撒于疮面,或用红灵丹油膏外敷,每日1~2次更换,腐蚀至癌肿平复后,改用九一丹。如创面渗血可掺海浮散,外敷生肌玉红膏。创面清洁后改用红油膏或**膏。

②皮癌净外敷,每日1次或隔日1次。

③氟尿嘧啶软膏外搽患部,每日2次。

第五单元

皮肤病性病: 一、热疮(清热解毒养阴为主要治法。初发以清热解毒治之;反复发作者扶正祛邪并治。)

二、蛇串疮(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

①肝经郁热证: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解毒消肿。除湿胃苓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证:理气活廊,通络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三、疣(热解毒散结为主要治法。)

1、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的治疗:各种疣均可选用木贼草、板蓝根、马齿苋、香附、苦参、白鲜皮、薏苡仁等中药煎汤趁热洗涤患处,每天2~3次,可使部分皮疹脱落。 2、传染性软疣用消毒针头挑破患处,挤尽白色乳酪样物,再用碘酒或浓石炭酸溶液点患处。若损害较多,应分批治疗,注意保护周围皮肤。

四、癣(本病以杀虫止痒为主要治法)

(1)内治

①风湿毒聚证: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消风散加减。

②湿热下注证:清热化湿,解毒消肿。湿重于热者用萆薢渗湿汤;湿热兼瘀者用五神汤;湿热并重者用龙胆泻肝汤。

(2)外治

灰指甲:每日以小刀刮除病甲变脆部分,然后用棉花蘸2号癣药水或3%冰醋酸浸涂。或鹅掌风浸泡方浸泡;白凤仙花捣烂敷病甲上;或采用拔甲方法。

五、疥疮

疥疮以外治杀虫为主。硫黄为治疗疥疮的特效药,目前临床常用5%~20%的硫黄软膏。在浓度方面,小儿用5%~10%,成人用10%~15%,若患病时间长,可用20%,但浓度不宜过高。

预防:接触疥疮患者后用肥皂水洗手。患者所用衣服、被褥、毛巾等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充分曝晒,以便杀灭疥虫及虫卵。 六、湿疮(清热利湿止痒为主要治法。急性者以清热利湿为主;慢性者以养血润肤为主。) ①湿热蕴肤证: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②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③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止痒。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紫荆皮、地肤子、白鲜皮。 ④血虚风燥证: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

六、婴儿湿疮

(1)胎火湿热证:凉血清火,利湿止痒。消风导赤汤加减。

(2)脾虚湿蕴证:健脾利湿。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鱼腥草。

七、接触性皮炎

(1)风热蕴肤证: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加减。

(2)湿热毒蕴证:清热祛湿,凉血解毒。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加减。

(3)血虚风燥证: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当归饮子合消风散加减。 八、药物性皮炎(停用一切可疑药物,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重症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1、湿毒蕴肤证:清热利湿,解毒止痒。萆薢渗湿汤加减。

2、热毒入营证:清热凉血,解毒护阴。清营汤加减。

3、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清热。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

九、瘾疹

①风寒束表证:疏风散寒止痒。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②风热犯表证:疏风清热止痒。消风散加减。

③胃肠湿热证:疏风解表,通腑泄热。防风通圣散加减。

④血虚风燥证:养血祛风,润燥止痒。当归饮子加减。

十、牛皮癣(疏风清热、养血润燥为治则)

①肝郁化火证:疏肝理气,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风湿蕴肤证:祛风利湿,清热止痒。消风散加减。

③血虚风燥证:养血润燥,熄风止痒。当归饮子加减。

十一、 白庀

①血热内蕴证:清热凉血,解毒消斑。犀角地黄汤加减。

②血虚风燥证:养血滋阴,润肤熄风。当归饮子加减。

③气血瘀滞证:活血化瘀,解毒通络。桃红四物汤加减。

④湿毒蕴阻证:清利湿热,解毒通络。萆薢渗湿汤加减。

⑤火毒炽盛证: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瘟败毒饮加减。

十二、粉刺

①肺经风热证:疏风清肺。枇杷清肺饮加减。

②肠胃湿热证:清热除湿解毒。茵陈蒿汤加减。

③痰湿瘀滞证:除湿化痰,活血散结。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十三、酒齄鼻(清泄肺胃、理气活血为主。)

1、肺胃热盛证多见于红斑型,治以清泄肺胃积热,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2、热毒蕴肤证多见于丘疹脓疱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用黄连解毒汤合凉血四物汤加减; 3、气滞血瘀证多见于鼻赘型,治以活血化瘀散结,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十四、红蝴蝶疮

①热毒炽盛证:清热凉血,化斑解毒。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加减。

③脾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加减。

⑤脾虚肝旺证:健脾清肝。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⑥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十五、淋病

①湿热毒蕴证(急性淋病):清热利湿,解毒化浊。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阴虚毒恋证(慢性淋病):滋阴降火,利湿祛浊。知柏地黄丸加减。

十六、梅毒

①肝经湿热证:清热利湿,解毒驱梅。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血热蕴毒证:凉血解毒,泻热散瘀。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③毒结筋骨证:活血解毒,通络止痛。五虎汤加减。

④肝肾亏损证:滋补肝肾,填髓熄风。地黄饮子加减。

⑤心肾亏虚证:养心补肾,祛瘀通阳。苓桂术甘汤加减。

梅毒的其他治疗:青霉素

十七、艾滋病 ①肺胃受邪证:宣肺祛风,清热解毒。银翘散加减。

②肺肾阴虚证:滋补肺肾,解毒化痰。百合固金汤合瓜蒌贝母汤加减。

③脾胃虚弱证:挟正祛邪,培补脾胃。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④脾肾亏虚证:温补脾胃,益气回阳。肾气丸含四神丸加减。

⑤气虚血瘀证:补气化瘀,活血清热。补阳还五汤、犀角地黄汤合消瘰丸加减。 ⑥窍闭痰蒙证:清热化痰,开窍通闭。安富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第六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一、痔

(1)内治(多适用于Ⅰ、Ⅱ度内痔,或内痔嵌顿有继发感染,或年老体弱,或内痔兼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不宜手术治疗者。)

①风热肠燥证: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加减。

②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加减。 ③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加减。

④脾虚气陷证: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加减。

(2)外治:适用于各期内痔及内痔嵌顿肿痛等。

①熏洗法。②外敷法。③塞药法。④枯痔法。

(3)其他疗法

①插药疗法(枯痔钉疗法)。 ②注射法。③结扎疗法:a.贯穿结扎法。b.胶圈套扎法

二、息肉痔

1、注射疗法:适用于小儿无蒂息肉。

2、结扎法;适用于低位带蒂息肉。

3、电烙法:适用于较高位的小息肉。

三、肛痈

(1)内治

①热毒蕴结证: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

②火毒炽盛证:清热解毒透脓。透脓散加减。

③阴虚毒恋证:养阴清热、祛湿解毒。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2)外治

①初起: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外敷,位置深隐者可用金黄散调糊灌肠;虚证用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敷。

②成脓:宜早期切开引流,并根据脓肿部位深浅和病情缓急选择手术方法。

③溃后:用九一丹纱条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纱条。日久成瘘者按肛漏处理。

(3)手术方法 ①脓肿一次切开法:适用于浅部脓肿。 ②一次切开挂线法:适用于高位脓肿及马蹄形脓肿等。

③分次手术:适用于体质虚弱或不愿住院治疗的深部脓肿患者。

四、肛裂

(1)内治 ①血热肠燥证:清热润肠通便。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

②阴虚津亏证:养阴清热润肠。润肠汤。

③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润肠通便。六磨汤加减。

(2)外治

①早期肛裂:可用生肌玉红膏蘸生肌散涂于裂口。

②陈旧性肛裂:可用七三丹或枯痔散等腐蚀药搽于裂口,2~3天腐脱后改用生肌**膏、生肌散收口。也可选用封闭疗法。

第七单元 泌尿系统

《证治汇补》曰:“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肾。”前阴各部与脏腑相关,《外科真诠》是这样划分的:玉茎(阴茎)属肝;马口(尿道)属小肠;阴囊属肝;肾子(附睾、睾丸)属肾;子系(精索)属肝。

一、子痈

急性子痈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可配合使用抗生素;慢性子痈多应用中医药治疗。

①内治

1、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枸橘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2、气滞痰凝证: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橘核丸加减。

②外治

急性子痈:未成脓者可用金黄散或玉露散水调匀,冷敷。病灶有波动感,穿刺有脓者,应及时切开引流。脓稠、腐肉较多时,可选用九一丹或八二丹药线引流,脓液已净时外用生肌**膏。

慢性子痈:葱归溻肿汤坐浴,或冲和膏外敷。

二、尿结石

结石横径小于1cm,且表面光滑,无肾功能损害者,可采用中药排石;对于较大结石可先行体外震波碎石,再配合中药治疗。初起宜宣通清利,日久则配合补肾活血、行气导滞之剂。 ①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三金排石汤加减。

②气血瘀滞证:理气活血,通淋排石。金铃子散合石韦散加减。

③肾气不足证:补肾益气,通淋排石。济生肾气丸加减。

三、男性不育

精液常规分析WH0规定标准为:2ml≤精液量50%,正常形态精子≥50%,白细胞

③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温肾益精。柴胡疏肝散合五子衍宗丸加减。

④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⑤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十全大补汤加减。

四、慢性前列腺炎[主张综合治疗,注意调护。临床以辨证论治为主,抓住肾虚(本)、湿热(标)、瘀滞(变)三个基本病理环节。] ①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气滞血瘀证: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前列腺汤加减。

③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

④肾阳虚损证:补肾助阳。济生肾气丸加减。 五、前列腺增生症

①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消癃通闭。八正散加减。

②脾肾气虚证:补脾益气,温肾利尿。补中益气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窍利尿。沉香散加减。 ④肾阴亏虚证:滋补肾阴,通窍利尿。知柏地黄丸加减。

⑤肾阳不足证:温补肾阳,通窍利尿。济生肾气丸加减。

⑥前列腺增生症的其他疗法

1)手术疗法:当残余尿在60ml以上,或因梗阻诱发膀胱憩室、结石、肾及输尿管积水者,或由于梗阻引起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者,或因急性尿潴留或反复出现尿潴留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导尿失败者,可采用手术疗法。但当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时则手术效果不理想。

2)西药治疗:常用的有α-受体阻滞剂,如高特灵等;5α-还原酶抑制剂,如保列治;生长因子抑制剂,如通尿灵等。

3)物理疗法:如微波、射频、激光等。

第八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

一、股肿

①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加味。

②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活血通脉汤加减。

③气虚湿阻证:益气健脾,祛湿通络。参苓白术散加味。

二、血栓性浅静脉炎

①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清利通络汤加减。

②脉络瘀阻证:活血化瘀,行气散结。活血通脉汤加鸡血藤、桃仁、忍冬藤。 ③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活血解毒。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

三、臁疮(臁疮是本虚标实证,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益气活血以消除下肢瘀血是治疗的关键)

①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和营解毒。二妙丸合五神汤加减。

②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祛瘀生新。补阳还五汤合四妙汤加减。

四、脱疽

①寒湿阻络证:温阳散寒,活血通络。阳和汤加减。

②血脉瘀阻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减。

③湿热毒盛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四妙勇安汤加减。

④热毒伤阴证:清热解毒,养阴活血。顾步汤加减。

⑤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黄芪鳖甲煎加减。

第九单元、

外科其他疾病

一、烧伤

①手掌法:伤员本人五指并拢时一只手掌的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此法常用于小面积

②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11个9等份。头、面、颈部为9%;双上肢为2×9%;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3×9%;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

二、毒蛇咬伤

①风毒证:活血通络,驱风解毒。活血驱风解毒汤。

②火毒证:泻火解毒,凉血活血。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③风火毒证:清热解毒,凉血熄风。黄连解毒汤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④蛇毒内陷证:清营、凉血、解毒。清营汤加减。神昏谵语、痉厥抽搐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若正气耗散,正不胜邪,导致心阳衰微,出现面色苍白、淡漠神昏、汗出肢冷,则宜用参附汤以益气回阳。

抗蛇毒血清治疗:又名蛇毒抗毒素,有单价和多价两种。抗蛇毒血清特异性较高,效果确切,应用越早疗效越好。但对脑、心、肾等实质性器官已发生器质性改变者则难以奏效。

三、 肠痈(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

①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泻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②湿热证:通腑泻热,解毒利湿透脓。复方大柴胡汤加减。或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③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相关内容

  • 中医师带徒跟师笔记
    跟师笔记 时间2016-1-8指导老师 钱林珍,女,63岁,纳呆,右胁不适,全身乏力,下肢发软,夜寐不安,大便1-2WBC:2.9*109/L,HB :105g/L,PLT:41*109/L. 绵茵陈15g 连翘10g 炒白芍15g 仙鹤草 ...
  • 漫谈气功养生(上)
    海牙按:近日整理故纸堆,翻出一篇愚1986年初在航天部礼堂讲课时,刘承远君根据愚讲课内容所做的笔记及提出的有关问题.观其中内容及所问诸节,对今日喜好修养之士亦颇为重要,故将此稿部分原文间以愚当时未能尽言者,重新整理一过,公开发表,供读者参考 ...
  • 护理绩效考核细则
    五大病区护理部考核细则 一.工作质量40分 (一) 病房管理4分 1.病区环境整洁.安静.做到四轻(走路.关门.操作.说话轻)不符合要求酌情扣相应分:0.8分 2.各工作间(护理站.治疗室.换药室)物品放置有序,整洁,无私人物品,能规范化管 ...
  • 循证医学基本概念
    名词解释 循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以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 系统评价:是一种综合文献的研究方法,即按照特定的问题 ...
  •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证(修订)
    ·标准与规范·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疳证(修订) 赵 1 赵霞, 21 琼,张晓华,周 涛 1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四川 南京成都 210029:610075) 2轮专家问卷调查,摘要:完 ...
  • 20**年_20**年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粤教版选修传记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 ...
  • 老中医告诉我们:对媳妇儿好的,都是聪明男人
    原创 2016-04-12 田原 田原对话原创国医 ↑点击关注"田原对话原创国医"共享生命的田园时光 小二导读Abstract 春天,是从女人开始的,从春风里摇曳的柔软腰枝,和缀满花朵的裙摆:从被春阳温暖的,脸颊上好看的 ...
  • 启动一种力量让青春前行
    启动一种力量让青春前行 --我校2010年度大学生"感恩.自强.责任"报告团事迹巡礼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宣传在思源感恩.自立自强.勇于担当.争做学习标兵等方面涌现的 ...
  • 全国医学各具体学科最好的大学
    全国医学最好的大学: 基础医学: 复旦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口腔医学: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 中医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复旦大学 药学: 北京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中国药科大学 第二军医 ...
  • 中医外科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 年 三月 二十 日 中医外科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