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特色 - 范文中心

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特色

04/01

论 中国《近文代发学史》的特色展

 捷骆文华南师 范学大学院文

摘 要 : 管和林 贤培 主编 的 钟 《中国近 文代发展 史学 是一本》富 有特色 , 点优突 出 书的。即便 是与其 版本 他的代  文近学 科教书相 比, 优其越 性也 显是而易见 的 该。书 体制 创 ,将近新 文 代发展 史学与作家作 有品 机 融合 在 地起 ,一真将  正“史  和 “ 文  结合到一体 ;同 时书中 间文民学的叙 尤为述出 色, 值得细 细品 味  。关键 词 《: 国近 代中 文学发展史 ;特色》;体制 创 新; 民文 间 

学由管林

、钟 贤培两 教 授位编主 的 

中国《代近 学文展史发》于 2 00 9年 在  科 学版 社 出版 出。 该 书一经 出 版 发

  ,行受 便 到了多 的方注 。在这关个 古   文代 以及现学当 代文学教 材兴盛 时  代 的, 《国中近 代文 发 学 史展 的 出版》 不得 说不 学术是界的 件喜一 。事笔者  幸 有读拜 这了本 著作,认为 这是一本  富 有色 ,特优点明显 的作著  

。1

. 制体创新   虽然2 00 年9科 学 出 版 出 版社 的 《 中国近代 文发学 史展 是在》 199 1 年

  国文中联 出版 公 司出 的版《 中 国 近代 文 学 展发 史》 基 础的上修 订 而  成 的,但 与是之前 的一 重要些的 中国   代 文近学史著 相 比作其,体 制 有创新仍  之处 。大 多 数的近 代文 学史 作是 著以 作  家 作品为 主 ,通过线 绍作介 品 的  内容 、主 题 、 特色 等引 出该 流派 的  特点 , 者或 文是 学著作史成为 了 鉴作赏 家 作  的品集子 作 者,大 把部 分篇的 幅都 放 在重要 作了 家及以 品作 上,从  而视 忽了代文 学近史 的变化 如。 郭礼延 先 的 《 生中近国代文学发 展 》 以史  及子陈 展先生的 《 国近中代文 之变迁学  近三最 十年中 国 学文史》   。管 、林钟贤 培教授编写 的 《国  中近 代 文发学展史 》则 是克 服了这 个偏  差 ,者作 意有地 把近代 文识 学展史发 以  及 作家作 品有机 结 起 来 合从,纵 向 面 写方出了文 发展学的框 架以轨及   迹, 又从 向方横 面写 出文体 以及作  品了 作的变品化和 特 点,   大加 了文 对 学史 的 述论 笔墨, 从而扩大 了作 品的  量容  。

化以及民 间 文学诸 文体的 概述。 我  们道知 , 中国的近代社 不会是由 古代社  会 然自 化而 来进 的,而是 由 方西列   打 出强 来的中。 国近代文 学是近 中国 代社会 急剧变 动 产的物 , 中外 是化 文撞 击 与 合 融产物的 ,因此 文学史应 该 研 究 近代

中国社 会中 、近国代文 化 思想   流 以变 中外文及 思艺潮 和翻 译学 方 等 。面  代 文学近与这 些 紧事密联 系在  起 的作者 只,有 从宏 上对 观其进行  述 ,描者读才能 对时当 的社 会更 有 深入 了解 ,的 从而明 近代白 文学 的 作  背写 景以 及想思主题 形 的成 因原 等而。 且 ,郑 铎振 生 在先《 插图本 中文国学 史・  自 序》说中道: “ 一部 较比完 善的 中 文国 史,学足以 示指 者读们 中国  以学 文的整 发展 的过个 和程整 的个真实 的 面目 。的 ” 也 就 是说,中 近代 文国  发展学史 的编 撰,也 要能 揭够 示 中国 近代 文学的 整 个发 过展 程和 真面 目。   最后 ,于对近代 社 会 的况 ,学生 情 大都是从 历 史 上书了解 得 来近 , 的文 代学 家以 及学 文品都不作甚道知,因此, 从 宏观上 加强对近 代社 会 的概 述便   显尤为 得重要 而管 。林钟和贤培 教授 的 《  中国近文代 发学 展》上编 史的 综论 部 能分 很够好 地揭 中国近代社示 会发的 展和 来带近的代文学的变 化。   如果 说 上编 是 代 近文 发学展   “的 史 ”部分 那,下 编 便是 文“学”  部分 了管林 。和钟 贤教培授 从微观 的角  度细 详地 绍介了 诗歌 散、文 小、 、说  戏剧 作创 发的和 展变演 及 以民文 学 间诸 体 文的 况 ,概使得读 者阅读 可时 以

一 

门开了 章一“ 民间 学诸文文 体 ”  ,更 面地 全述 论了 民间文学的 发展 在。 第 章 “ 民十间文学诸 文体 中,”者作 概 述 近 了反代 反帝 封建 歌的谣和 近 代民 间故事传说 , 下对编的诗 、歌 散文  等的发 展和演变 所有 补充 这, 让能 读者 对代 的近诗歌 故、事有 个系 统的认  识 “ 。间民文学文体 ”诸第四 中讲到节 了 “近代 少 数 民 族民 间文 学 ” , 天对 山南  北与 昆 仑山地 区的反 侵 略歌民 、 蒙 古 高 原反 的帝民歌、湘 西 区的山 反帝传 说 以及西 南 边 的反疆帝 谣和歌故 事  进行 了详,略得 当 的 绍介使得,  读者对 不 地区 的同间文 学民了解更 多。 总  结 《:中 国 近 代文 学发 展 》史  有 自 显 身 的著优 ,特 色点鲜 明 ,   编 写越 ,卓实 是一确优 秀本 中文 的系 本科 或研 究生程 教材 。课不 仅是在仅当  时 、 甚更 者是在 21 世 的今 天 纪,乃  至 是未 来该 ,书是都 代 近文 的经学  典材 教  。 注释:   [1 ]管林 贤钟培《 国近代中文 学  展发》 史, 学出科版 ,2 社 00 9版  年 【 J 赵2慎修 《体 例

一新 貌 面 变》大 ,  《 华师范大南学报》 学1 ,9 91年第 4 期 翻 振郑铎 《 插 图 本 国中 文 学》 ,史  上 人海民 版社出 ,2 00 5 年 版

参考文 献 :  

【1] 林 . 钟管培 . 中国贤代 文学发近   史展   .科学 出社版,2 0 0 9. [ 2 ] 管 林 .贤钟 .培中 国 近代文 发学 展 史  中国文.出联版公司 1 , 9 1 9   .[3 ] 郭礼延.中 近国 代 文 发学展 史  嗍 .高 教育等出版社,2 0 0 1  .陈 子展. 国近代中文学之迁最变 近 三 十年 中文国史 学. 上 古海 籍出版 社 , 20 0 0 .  [ 5 ] 郑振 . 铎 图本插中国文 史  学.  上 海人 出版民 ,社 2 005 .   [ 6 ] 赵 慎 修 体 . 一新例面貌 大 田 . 变 华 师范南学大学 ,1报9 9 1(4 .)  左鹏军. 探 索新体 例 拓 新展领  域 ——<中 近国代 学 发展 文 >史评介   Ⅱ ] 语文.月刊 ,1 99 (68 .) 

2. 宏观与微 观角度紧密的合结 

管 林 和 贤培 教钟 2授 0 09 年 版的  《中 国近代 文 学 发 史展》分 为上 两下 编 , 上 为综编 部 分论,论述了 代近中  国会 及 中社近国 代学 文中 、国 代文近  学的发 阶展段 其及特 、中 国点 近代文   学想思及其 流变 、外文 艺思中 潮的  汇 交融及 合翻 文 译、近代 学产阶资 级  文学 批及评其影响;下 编则是 各种文体,   如 诗 歌、 散 文、小 、戏剧 创说 的变作

 ・1 67・ 

将 代 近 文发学史 展与文 学的 演变 结合  起来 在宏 观,和微观 对上代 文 近学 都 一个有 更 深入的 解了 。 3 . 民 间学增文光辉 添 陈子展先生 的《 中国 代近文 学之   变最 近三 迁十年中 国文 学史 》 第 八中  章 是“敦 煌俗 文 学发见 的和民间 文艺 

的 研究 ,”而 郭延礼 先 生 的 《 中 国近  代文 学 发 展 》史第 九 章是 “ 、 蒙、壮  回 族四诗人 ” , 到管了林 和 贤钟培 先  生的 《 中近 代国文学 展发 史》 ,则中

北 文 方学杂 志迎欢稿 投 : bf x w i b @1b 36 .e o m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必修Ⅰ 政治专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 ...
  • 漫谈当代天津文学的地域性.kdh
    2009年第3期NO.3,2009 理论与现代化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2009-05 May ,2009 建国60年的天津文学笔谈 漫谈当代天津文学的地域性 王云芳 一般来讲,地域是从空间上划分的一个地理概念. ...
  •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长沙师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是为培训湖南导游人员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解决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导游人员的需要,规范加强全省的导游教育工作.使导游人员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 ...
  • 中级导游员考试试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 ...
  •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 ...
  • 我欲因之梦吴越--[瓯越文化史]浅谈
    我欲因之梦吴越 --<瓯越文化史>浅谈 高中时语文课上学李白的绝世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有"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 ...
  • 高中历史专题时间轴.大框架
    古代的政治 近代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 冷战 .世界格局多极化(政治) .苏联的兴衰(经济) 世界市场的形成 近代工业的发展(西方)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 中国近代经济 = 民族工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经济全 ...
  • 中华文明史 习题和答案
    第一讲 古代建筑 1.先秦时期的城市建筑的代表有哪些? (1)燕下都 (2)吴都阖闾 (3)赵都邯郸 (4)鲁城 (5)齐都临淄 2.秦汉时期住宅有哪些特点? 汉代人重视社会等级.贵族的宅第,外有正门,共有左.中.右三部分组成,屋顶中央高, ...
  •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美版)
    中 国 近 代 史 纲 要 1. 如何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解答: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 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
  • 自考外国文学史笔记
    1.古代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古代罗马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世俗与人本意识.神圣与理性意志,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两大源头) 2.人类童年时代:古希腊文学.特征:a.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c种类繁多具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