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书写的速度 - 范文中心

谈谈书写的速度

07/23

谈谈书写的速度

这个问题好象很少被谈起,因为在书法被作为实用中的艺术时,书写速度是不在话下的,因为实用需要速度。这就是为何由篆到隶到楷,又有行有草的原因,也是书法进化的动力。 但是一进入到“纯艺术”速度就变成可调了,所谓可调是在不计较时间因素下完成作品。但孰不知这个时间概念不只是表现在书写的效率上,还同时体现在书写的效果上,更体现在是否有精神,是否通畅上。当然也表现在做作与荒率上。当代的书作因速度不同更表现出作者在功力上(自我运化上)的巨大不同。换句话说没有速度的书写根本就是在做,也就是匠气。慢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描,在描心目中的形。有些象演唱界在对口形。速度又很难有一个约定,就像握笔的力度。所谓速度,就是一定能使笔走动起来,而这种走动可以带动笔毫靠顿来弹跳而翻转,进而形成一畅合的笔迹,而不是初学者的一按、一顿、一行、一停。也只有把这些顿和行的笔迹运行起来才能贯通一气,才能体会到行气、才能体会到动态的控笔、才能体会到不可知的自然变化、才能自然的随字出形、才能使通篇挟气生风、才能使笔画自然,才有精神!

先从初学者说起

几乎任何一本教材在教笔画的用笔时都是同样的图。那是一个分解的、平面的没有任何提按的简图。相信只靠那个图没有人能完成完整的笔画。有些人为了完成就只有靠描。实际上古人在完成这些笔划时是按照这个路线走的,但是加了立体的提按,加上了速度的行笔才使得墨痕更畅达更尽于于完美,更吻合古人的笔迹。开始写根本不可能有速度,所以主要要靠学生掌握顿的习惯,不能百分之一百要求完全吻合标准的笔画形状(只有趋向标准)主要要形成下笔和行笔以及收笔的笔意,这种笔意到后来有了速度时才会受用。

所以说真正常握笔不是在初学时,也不可能在那个时候。一定是写到一定娴熟时,把分解动作用速度连接起来,抬笔就合标准。有时候自己写得很好,想要给学生示范却往往出丑,想要让学生看清楚运笔的过程,但是因为速度太慢反而写出的笔画不够标准,尴尬之极!(聪明者再快写一遍,顺便也让学生领会一下速度的作用)。

正因为这样我也反对过分地临习行书,尤其是草书。临的多了反而是在描,太求像了忽略了真正要掌握的部分是用笔和结构,(最重要的是笔意),而读帖却可以毫不顾念像与不像,一味地去体会用笔和结构行气。

古人的书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自己去写也就是我们讲的创作,所不同的是他们都没有想着要写出什么精神,什么风格,怎么讨好,怎么惊人,所以能在自然的书写中产生出自己的

风格。这一过程十分漫长,我们今天不可能有这么长的时间去磨合,但是也不会少去很多!

这个磨合是由临、学转成自己使用的过程,如果都用于临就变成脱了帖不知何云,如果临一点就自以为是就会变的笔笔己出,但是表现力极其浅薄,不知表现是何。但不管如何要拿出一篇作品参展,给别人看都要是自己的手笔。要表现自己就要写,要写就要有速度。

速度不能快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的临习掌握了太多的技巧和字中的信息又没经过长时间的书写形成自己的习惯(不可能都吸收,但又舍不得放弃任何一点,因为那任何多的一点儿都是强于他人的地方,这就是临的多写的少的人的顾忌)写快了就无法表现出来了。所以必然写慢,还有的人要随想随写,或随着笔的走动再加进很多“变化”和“趣味”,写快了就来不及加了。

舍不得丢的人笔下的东西很多,但都是垒上的,像个仓库,随意写的则东一萝卜西一白菜,像个菜篮子。

在这两者中速度都使不上力,也就是说速度必须要放慢下来,否则一心不能多用。 投过篮球打过比赛的人很清楚,定位投篮是基本功,但是真正比赛时是在运动中、运行中投篮。运动中的掌握才见真工夫,那时的操控,那时的准确才是真正的准确,否则没用。

所以临写、读帖、用笔、结构,不是要重复某个古人而是要了解、掌握他们之所以那样的原因,到了自己使用时就可以自出机杼了,而不是满脑子都是某某人的字型了,想着别人的时候是没有自己的!

速度在中等水准的书者中体现的是功力:

速度不快精、气、神都没有。但快了,原来的用笔结构就一定要由心里出,心理没有者就只有随笔跑了。如果没有速度,写的再完整也是死气沉沉,不知道在写什么,很多人被评为放不开,多数都是写不出速度,舍不得出错,怕出弱点,都“完美”,都不美。还不如宁可出小错也要拉出整幅的气势。有错再纠正就是了。很多拉开来以后的出错出现在笔法上,笔顺上,还有结构上。

笔法上要去找楷书部分,笔顺上还是楷书,结构同样要回归到楷书,这就是很多人一回炉就回到楷的原因了!没写过楷书或楷字功力弱者就更明显了。

字没精神就不是在写,写而无笔,功夫不到,写,但结构不准,楷书功力弱也! 功力没话讲就要多写!

高水准者加上速度才能完成通神的笔触,随势的走向,绵亘的行气,以及果决的随机调控,瞬间不测的自然变化,心手合一的境界,与内容相通的达意。

①速度让每一笔触都不存在思考,都更自然,更准确,也更达意。只要得法,就见 精

神,既可暗合古法,又可凌越古人,这需要准确、凝练、自信、豪迈、随意。

②速度带出走势,走势不是做出来的,摆出来的,是十足走出来的!走要有速度,有人在羡慕《兰亭》中多少个“之”字的变化,如果细究的话不妨也列出其前后的字,就不难看出所有的不同不是故意,是随“意”,是随上下字的意。随意是一种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是养成的,是在长期有速度的书写中养成的。

写出速度才能根据字的自然结构,上下衔接笔顺、畜力、张力、拉力自然的拉出走势,没有速度就拉不动更拉不活,(当然各种笔的变通,形的变通都要了然于胸,或都处于可以随意调动的状态)与之相对的是机械的形、构成、角度的拉动。这种拉动象搭板子,不象速度,速度是指挥棒,愈指愈快。主笔所向,副笔铺陈,随从实笔所向,虚笔再承接。一势接一势,势势相连。

③速度形成气脉。呼吸的停顿,加墨的停顿,词句的停顿,换行的停顿都在加减速中完成,笔软要提气,墨多要加快,墨少要放慢。一句接一句要有不同的感受,换行、拉纸都要继续,把所有在字中的连续要由不同的空中停顿来组合就象是穿针引线,没有一定的速度就没有穿的原动力。涩出要推,润处要拉。所谓真气鼓宕,都是自速度的转换中产生出来的。

④有速度才看出调控的功力,这种调控只能靠心。如果靠眼比量以后,再用手去调整的话就根本写不快。所谓意在笔先,即是笃定地书写,写着一个字已想着下几个字了,而想的也根本不是形(形与字的合一),形只是流露罢了。这种调控之随机,没有人能教的了,完全靠自己的修养,这就是自己的风格所在。这种能力在鉴定作品时也十分重要。因为临者学的到用笔、学的到结构甚至也成了篇,但是就是学不到这种运化的能力。就象名鉴定家一开卷就可以感到气息对与不对,这种能力不是一般人都可以运化来的。能者即在一定水准之上了,很多人机械地去学这些随机的变通(虽是很让人喜欢的变通),但是不是每个字都在变,是为了整体而适度的几个调整。每个字都在调就没整体了,而调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几年前见到毛泽东的字由手卷仿成了立轴,一切都象,但是除了豪气天壤之别以外,哪有小手卷的每一个字都照原样放成了立轴都丝毫不改的?

⑤速度产生了瞬间的变化,这种变化之美,本人写时意想不到,后人再也写不出来,但偏偏被人喜爱。

这种瞬间的变化不是求来的,但条件够了加上速度就产生得出来。有些精彩也是速度的某种失控。要读懂前人的失常,但不要去学。要体味如何失常,了解如何失常。我们也会失常,不要失态。这就是纯真。自然的纯真是学不来的。白谦慎写的“娟娟发屋”最主要的就是讲现代人的临习已经走入了重复、复制的死路。没有了天真,反而向天真的路人学天真,

其结果只有东施效颦!

天真来源于哪里?一是无知,脑子里什么都没有,这样的天真列位不想做(都怕骂白痴)要么就是要学的通透,通透了加上速度就自然而然了,这时候的不测的变化更加微妙动人!

⑥速度让心手合一,内容与字合一。

速度的快慢很难标准,想在实用的时候当然是以又快又好为准,但现在我想要快到来不及想那么多,只够想内容就好了。

快不能保证一定心手合一,但只有达到一定速度,才能忘我,才能心手合一。

不同书体是有速度差别的。

现在有很多人写行草慢的不行,楷字更是象甲虫爬,楷书的速度也是不慢的,否则连不成气。是这种气可从集字帖中的不相称得到反面的佐证。

经生抄经,每天要写几千个字(有一说3千一天,按十小时计,去除吃、休息与抄前的温习颂念,每分钟要在六个字以上<森卿水著《写经入门》三丰出版社,94页>).如颜字和柳字以及欧字的钩,最后能看出今人与前人之不同,除了笔略有差以外,今人写竖钩时先顿下如竖,再抬锋挑出,而古人的竖和挑一起进行,一步完成。其边缘是润合的,我们现在是因为用了生宣,迟一下就把两部分溶到一起了(生宣的临写误会了很多前人的笔法),但速度也因之减慢了。

行书更是如此晋、唐、宋存世的很多都是以书札的形式,都很有速度。

草书的势更非慢作可得,只是今人不谙草者太多了,名为草实为草草。

速度很难定义,因前人多已习惯故书论中似乎很少提及,到了今天改实用艺术为专业艺术(纯)时自然不能不提了。

上网看了很多书者包括很多已很有名的当代“书家”很用功在字内,很会积累,也很会临摹,但放手写来要么都是古人、要么积沙成塔;要么不临摹就不会写字了;要么抓住很多模式去套用,写到熟时就是僵死之时 “风格”出时就是字模产生之时;要么通篇都是“新意”,变到眼花缭乱;要么一味诠释古人、演绎古人。确实存在了临(学)与创(用)的脱节。而急功近利又蔚然成风,故写此文,虽多是自己的感受,未及前人某某之名贯耳,不及考证之严谨,只想引起大家的重视,了解古今的不同,阐述一条写字必经之路而已。

其实古人和我们一样在用一样的工具写字,碰到难写的地方就慢些,顺手的地方就快些。用我们在书写中感受的快慢去读字帖中的“速度”。再指导我们去实践。由还原古人逐步走向还原自我。最后的自我就是将来的古人!


相关内容

  • 我伴雏鹰展翅飞
    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 写字能力 坐姿 握笔 笔画 笔顺 结构 示范 从教以来,我一直重视 ...
  • 20**年秋季小学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学习资料
    2015年秋季小学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学习资料 浅谈课堂教学技能.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技能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包含多个方面,比如英文书写技能.英文歌曲教唱技能.备课技能.命题技能„„,基于夷陵区高效课堂建设巩固年工作的要求和夷陵区小学英语课 ...
  • 20**年浙江公务员面试真题
    2014年4月19日上午(综合类) 材料:关于纸质阅读量减少.300字左右. 1.近年来我国纸质阅读量越来越少,请分析这一情况. 2.针对我国纸质阅读越来越少这个现象,请提出合理的对策. 3.请谈谈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2014年4月19 ...
  • [横的写法]书法教案孙玉娟 (1)
    <横的写法>教案设计 库尔勒市第一小学 孙玉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横的写法.要学好书法必须从基本笔画开始. 2.运用读帖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三""二"字.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 3.学 ...
  •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绿线中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训练,理解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游峰扫路人 ...
  • 计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嫩江一小王淑华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主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但是,当前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往对 ...
  • 谈谈小学生习作批改--中国期刊网
    谈谈小学生习作批改 --中国期刊网 中国期刊协会媒体商城 文摘资讯 期刊杂志 封面文章 期刊封面秀 期刊列表 期刊合作 刊社新闻及通告 人文读本 今日推荐 文集.文论 热点探究 专题.专栏 读者来信 期刊导航 E报刊亭 副刊园地 期刊图书馆 ...
  • 写字课教学设计
    1. <横的书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学生坐姿图,反复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并在观察.比较.临摹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qu ...
  • 初中语文目录(语文)
    七年级上册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6.小巷深处(林莉) ...
  • 第三周班会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教案
    175班第三周班会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认识到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活动地点:175班教室 活动时间:2016.9.11晚 参加人员:全体同学及班主任 活动设计: 1.班主任谈谈推广普通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