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 - 范文中心

重庆市江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

09/13

重庆市江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

“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实现“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构建“和谐江北”重要历史时期。人口发展是制约我区能否顺利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为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作出努力。结合我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际,特编制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

一、“十五”期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 “十五”期间,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体计划生育干部的共同努力,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为“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现了低生育水平的平稳过渡

“十五”期间,由于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人口处于增长趋势,到“十五”期末,全区户籍人口为49.57万人、常住人口为65.07万人,比“九五”末期分别增长4.47万人和4.11万人;人口出生为15536人;人口出生率由2000年的9.17‰下降到2005年的6‰。 — 1 —

“十五”期间出生人口进入低增长阶段,实现了低生育水平;符合政策生育率年均为97.88%,保持较高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年均值为106.68,低于正常值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得到控制。

(二)“十五”期间的主要工作情况

“十五”期间,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三大主要任务开展以下工作:

1、机构更名、职能拓展,实现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 2001年,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职能上由过去的单纯控制人口数量拓展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等三大任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在管理方式上由过去的靠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初步实现了“惩罚多生”为主向“奖励少生”为主的“惩罚并举”的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孤立地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科学管理、综合服务相统一的机制转变),形成了“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提升服务、促进转变”的工作思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2、深化改革,建立了以居住地为主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制。

通过“城市社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示范项目”的开展、— 2 —

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物管小区计生工作的融入、以及开展楼宇计生试点等工作,有效推动了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在全区建立完善了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社区为主、单位负责、居民自治、资源共享、服务群众”的管理机制和“党组织领导、社区主办、居民广泛参与、计生协会员和志愿者具体实施,驻社区单位积极支持,计生行政部门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健全和规范了由社区计生领导小组—社区计生工作者—居民小组长—楼院长—群众志愿者组成的五级计生管理网络、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阵地、基层工作制度,创新落实了流动人口属地分块、单位负责、人员分群的“三分法”管理,将外来人口视为“新江北人”,创新了流动人口“市民管理与服务”的工作新机制。

3、依法行政得以强化,积极探索人口问题综合治理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人口计划生育“一法四规”和《行政许可法》,完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开展依法行政的专项教育,规范行政执法的程序文书及制度,建立行政执法信息档案库,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能力;开展依法行政专项治理,处理行政执法案件不断上升。五年来共行政执法结案了359件,社会抚养费的欠征额大幅度降低;各部门联合依法行政,加强了医疗单位B超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流产妊娠的监查,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并查处医疗单位违规施行计划生育手术行为,专项治理措施实、效果好。

4、加强生育文化建设,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人口素质不 — 3 —

断改善。

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启动“关爱女孩行动”,制定落实有利于“关爱女孩”的优惠政策,围绕群众对人口计生的需求自行设计印制了17种60余万份宣传品、宣传画;开展了婚前医学检查、生殖健康、出生缺陷干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关爱女孩、生育政策和奖扶政策等宣传活动;培植了社区生育文化、楼道生育文化、公共场所生育文化亮点,积极实施“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项目,群众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群众的新型婚育观念不断增强。

以开展“育龄群众优质服务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以“三大工程”(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健康、出生缺陷干预)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制定落实了“五免一低”、“五上门”、“五随访”制度;坚持资源共享,开展大服务,人口计生、卫生联手,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开展了免费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和生殖健康普查服务,为31178人(次)育龄群众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普查及治疗,提高了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关注男性生殖健康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5、推进人口与计生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统计质量。

“十五”期间,我区把信息网络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逐步建立完善了政务信息系统、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管理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计生信息,集办公自动化和育龄妇女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网络交换平台,— 4 —

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初步进入信息化管理轨道,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人口计生基层网络和信息系统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末,全区所有街(镇)、村(社区)居委会全部配备了电脑,建立了村(社区)居委会—街(镇)—区三级人口计生系统网,建立了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基本实现了人口计生内部资源共享。

6、落实奖扶政策,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初步建立。 “十五”期间,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建立并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有134人享受奖励扶助金;为120户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实施了“少生快富”的“帮扶工程”;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对计生家庭生产、生活、生育和生殖健康等方面给予积极扶助;落实法定奖励优待政策,对城乡独生子女父母、放弃再生育人员发放奖励金;整合部门资源,制定并落实“关爱女孩”优惠政策等,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好事、做实事,效果明显。

7、抓行风抓培训,人口计生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深入开展宗旨教育及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百万群众评计生”的民主评议行风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树立了良好的行业新风,健全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机制,使人口计生干部队伍工作能力和水平普遍加强,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普遍提高。落实了区药具管理站的独立建站和1名工作人员以及协会的1名工作人员,加强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 — 5 —

一体”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基层协会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在村(居)民自治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十一五”面临的问题及形势

“十五”期间,实现了低生育水平,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发展,但“十一五”时期,人口计生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解决人口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仍然艰巨

江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核心区之一,由于常住人口基数较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我区人口数量仍有10—15年以上的增长期,而在“十一五”期间,又是我区的人口增长较为明显期。一是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追赶跨越”阶段,实施“三大战略”、完成“六件大事”、加快中央商务区、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建设,以及主城城区规模建设和东部新城的建设,将会有大量人口进入我区居住,因此,总人口将处于上升趋势。二是受生育周期的影响,“十一五”时期,我区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加上总人口的增长和人口迁移,育龄人群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另外“双独”生育政策、再生育的上升以及违法生育的增多,都造成出生人口数将逐年上升。三是其他因素,如群众的生育意愿、社会舆论、人口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都会影响出生人口的增加,客观上造成每年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升高。因此,总人口的上升对稳定低生育水平带来风险,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将日益突出,使GDP的人均值下降。

(二)人口结构的矛盾比较突出

— 6 —

由于总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的结构矛盾以及人口安全尤为突出。一是稳定出生人口性别的任务艰巨。二是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十五”期间,我区老年人口达8万余人,占总人口的12.4%,“十一五”期间,群众的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提高,我区的老年人口呈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这给政府解决社会养老保障带来严峻挑战。三是劳动年龄人口峰值居高不下。随着总人口的增加,劳动力年龄人口也相应增加,“十一五”期间,处于“人口红利期”,一方面少儿与老年抚养比负担相对较轻,劳动力资源丰富;另一方面,劳动力过剩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也给政府安置就业带来沉重的压力。四是流动人口增加。江北区的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了外来人口将是不断增加的趋势,外来人口增多,一方面对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给政府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不利因素,特别是区域位置造成人口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大,流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人户分离状况加重,加上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增多,又没有专门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队伍,给人口管理与服务加大难度。

(三)管理手段弱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们的工作一直依赖于“党政领导亲自抓”、“一票否决”、“齐抓共管”等行政手段,随着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步伐加快,建设法制政府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些手段的作用越来越不入时,工作力度越来越小。加上近几年过于乐观地看待低生育水平的形势,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不够完善,过去我 — 7 —

们依赖婚姻登记、卫生接生、公安入户等管理方式的“把关”作用,现已基本废弃,常规的管理已不适应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要求;行政执法难、执法手段欠缺又造成对违法生育的处罚无力度,使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难度加大,容易造成低生育水平的反弹,给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带来影响。

(四)基础工作不到位,管理服务能力亟待增强

一是区镇两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所担负的任务不相适应,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实现“2010年育龄群众免费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的目标相差较大。二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还仅仅在初级阶段,监测网络不全、干预的措施单一、手段落后,要把出生人口缺陷控制在1%的任务艰巨。三是人口计生部门没有健全的人口资源信息库,缺乏人口的综合信息,无法掌握和分析人口发展动态,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人口信息有影响。四是人口计生干部队伍数量和素质与目前所承担繁重任务不相匹配,特别是流动人口增多、人户分离现象严重,违法生育呈上升趋势,而我区缺乏专职的人口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队伍,难以组织有效的、经常性的行政执法工作,使一些违法生育人员不能得到处罚,造成很不好影响,也制约了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提升。

三、“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 8 —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为主要任务,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加速职能改变,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提高群众婚育文化素养和生殖健康水平,为我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追赶”、“跨越”目标、构建和谐江北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人口变动的活跃期和人口控制的关键时期,经过预测设定以下目标/指标。

1、人口数量目标:全区户籍人口在54.81万左右;常住人口在68-70万范围内。总出生人口控制在1.70万范围内、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4‰左右;全区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全区流动人口总量在20万左右。“十一五”期间各项人口数量目标将呈上升趋势,随着港城工业园、江北城开发、滨江路内侧开发、鱼嘴新城及工业园的建设,以及重庆库区对口移民的政策,因此,我区人口数量目标峰值可能提前。

2、人口素质目标:生殖健康服务率达90%以上;出生婴儿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死亡率年平均在5.5‰左右;人口身体素质及教育文化素质达到卫生及教育专项规划要求。

3、人口结构指标/目标:出生婴儿性别比年均达正常水平;人 — 9 —

口老龄化率13.58%左右、少年儿童率9.58%左右。我区将成为人口老龄化城区之一。

4、人口分布指标:全区平均人口密度为3300人/Km左右,人口城市化率在85%以上。滨江路内侧、海尔路沿线和鱼嘴将成为新的人口增长带。石马河街道、观音桥街道、寸滩街道、鱼嘴沿线地区人口密度将有进一步增长。

5、计划生育专项目标:政策生育率年均达96%以上;综合节育率达90%以上;群众计划生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实现育龄群众免费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

“十一五”期间,政府将加大人口发展状况的监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以确保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8年前,率先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完善和创新人口计生目标管理体制,建立和规范“五个体系”,即人口计生利益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江北特色的新型生育文化体系、人口计生行政执法体系、技术服务保障体系、人口综合信息化建设体系,完成“惠民十万计划”,创建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2020年远景目标:全区户籍总人口控制在62万左右,常住人口在75-80万。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出生性别比在正常范围之内,群众享有优质的生殖保健服务,建立起惠及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十一五”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 10 — 2

(一)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根据我市有关专家的研究和建议,我市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必须坚持适度偏严的计划生育政策,鉴于我区的总人口和出生人口仍呈上升趋势,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尤为重要,坚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十一五”人口宣传、计生、文广新等部门和各街镇将继续加大落实现行生育政策的宣传,确保现行生育政策的稳定。

“优质服务、奖惩齐抓,利益引导”,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在深化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坚决查处违法生育,征收社会护养费的同时,加强人口计生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广大的育龄群众自觉节制生育,追求生殖健康。

(二)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确保人口政策的落实 坚持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正确方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长效机制的建设,增强各级人口计生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为每个计划生育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继续探索和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形成以政府为核心的人口计生、卫生、公安、劳动保障、民政、工商、农业、教育、房管、统计、文广新闻、人事编制、财政等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工作运行模式,完善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协调机制,提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水平。力争2008年左右在我区建立有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 11 —

一是以完善和规范依法行政为出发点,人口计生、人事编制等部门共同努力,以借聘结合等方式组建人口计生专职执法队伍,率先突破人口计划生育执法瓶颈;

二是以维护群众主人翁地位为出发点,人口计生、民政、人口计生协会等部门组织和各街镇合力推进“诚信计生”工程,全区所有村(居)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程,全面提高基层人口计生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深入开展人口计生优质服务工作。人口计生、卫生等部门整合全区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技术服务资源,联手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和计生技术服务,努力满足育龄群众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使群众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生殖保健服务。

四是以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好事实事为出发点,继续落实法定的计划生育奖励及优待制度,整合全区各部门各类惠民资源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立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位符合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条件的对象,按时足额领取奖励金;对因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等造成的困难家庭,进一步做好独生子女困难家庭救助和帮扶工作;认真做好符合再生育条件放弃再生育的奖励工作; 做好0-14岁农村独生女和城市低保独生女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工作;巩固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事业,让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

— 12 —

五是实施人口计生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建立人口计生、公安、民政、统计、劳动等部门互通出生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人口、死亡人口、生育保险人员等信息,落实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与服务体制,建立和完善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相关部门综合治理责任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属地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格局。

六是建立健全居住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完善人口计划生育的法人管理机制和法定代表人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遵循“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的地盘谁管理”的原则,以属地定责任,以用工单位、雇主、出租屋主为管理载体,公安、工商、房管、卫生、劳动、税务、人口计生等部门和各街镇要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属管理的各项制度,同时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综合执法力度,实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政策、同宣传、同教育、同管理、同服务。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倡导,推进关爱流动人口女孩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上报制度,开展监测评估工作试点;以计生服务机构为依托,为流入人口提供免费避孕节育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三)推进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强化人口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法制化

宣传部、区党校、文广新局、人口计生委等要将人口计生法制宣传纳入“五五”普法教育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人口意识和人口理论水平,增强人口计生干部执法为民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提 — 13 —

高群众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法等,完善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开展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立法调研、户籍制度改革后生育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调研;研究制订江北区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有关文件,规范征收程序,努力解决恶意规避和能力不足等问题;统一制作法律文书电子文本,构建行政执法新平台;全面实施人口计生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严格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做到规范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探索实践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新形式。实施聘请法律顾问方式,建立人口计生部门与法院联合执法新机制;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计划生育工作者依法行政的权益,使人口计生工作全面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四)实施计生“惠民十万计划”工程,确保我区人口发展利益导向基本平台的构筑

我区计生“惠民十万计划”工程是市计生“惠民三百万计划”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区党委政府为计生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体现,即从2006年起,每年惠民2万人,即:奖励、扶助、扶持3000计划生育者;免费为14000名育龄群众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咨询干预、检查治疗3000出生缺陷、不孕不育和乳腺、生殖健康疾病等患者。计生、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和各街镇要加强协作和配合,确保此项工程的完成。

— 14 —

整合国家、市、区、各部门和街镇人口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建立和形成我区的奖励优惠利益导向工作机制网络平台,并不断吸纳、扩充和完善,放大利益导向效应,发挥“奖、优、扶、免、补”的政策推动和感召作用。区级各部门和区“惠民计划实施方案”的各牵头和协作单位应通力合作,积极推动我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平台建立和完善。

(五)深化人口计生宣教改革,推进我区生育文明建设

开展好“婚育新风进万家”第三阶段(2006-2010年)活动,着力三个“创新”(创新宣传工作思路、创新生育文化内容、创新生育文化宣传载体),宣传部、文广新、新闻中心、党校、人口计生等单位部门按各年度部门目标责任要求,共同配合,开展大联合、大宣传,大力开展新型生育文化、政策法规、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惠民计划等宣传,加强生育文明建设。

建立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网站,扩大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宣传的渠道和覆盖面,让更多的人,尤其是知识受众理解和支持现行生育政策,自觉参与生殖健康服务,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以流动人口服务和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打造一批人口计生宣传精品和靓点,加大人口计生门户宣传力度,同时探索推行人口计生宣传效果综合评估工作,实现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的务实化、亲民化、长期化。

(六)狠抓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确保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的创建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 15 —

计生服务机构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技术支撑,以抓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为基础,以强化技术人员和计生干部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为核心,以群众需求选择优质服务为重点,创新计划生育的服务理念、服务机制、服务体系,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真正成为满足民需、民想、民愿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不断提高群众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满意度,力争在2007年前完成重庆市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工作。

一是按照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8号令)第二十条规定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人口发[2006]5号)要求,力争在2007年完成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标准化建设任务,改扩建达800M,设置9个医疗技术科和6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室,多种形式充实区、镇两级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人员,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区计委、财政、国资办、人事、计生等部门各施其责,保证项目的按期完成。

二是卫生、计生部门整合技术服务资源,健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中心、镇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居)生殖健康服务室三级计生技术服务体系,开展联合大服务和优质服务。

三是区人口计生委和各街镇加强对计生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计生干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技术服— 16 — 2

务人员专业技能。

四是认真推行需求选择优质服务,重点推进计划生育“三大工程”。广泛开展生殖健康普查服务,实施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知情选择权,认真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努力提高综合避孕率,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奠定坚实基础;以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和二级干预为核心,全面组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促进计划生育和谐幸福家庭建设。

五是创新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工作。针对不同人群对计划生育药具的需求意愿、需求方式不同,拓宽药具服务领域和渠道,延伸药具服务,积极推行计生药具服务家庭化、生活化,积极参与艾滋病、性病防治等工作。

(七)大力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区人口综合监测体系的形成

在人口计划生育基础信息平台和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着力构筑我区人口综合监测体系,为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人口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

公安、人口计生等部门要协作推进搞好人口计划生育基础信息平台运行建设,通过全区总人口录入,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人口资源综合信息系统(PIS系统)。加强和推进PIS信息系统正规化建设,建成以育龄妇女信息和宏观人口信息为主体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抓好街镇、村(居)人口基础信息的完善,提高准确性;推 — 17 —

进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和利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基本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网络化、电子化,提高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政府效能。

卫生、计生充分发挥医疗保健机构在网络和技术上的优势,并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归口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覆盖率、生殖缺陷干预率偏低和服务质量问题。

(八)优化队伍结构,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

根据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任务和工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口计生行政管理队伍、行政执法队伍、技术服务队伍、村(居)信息员队伍、群众志愿者队伍。

按我市确定的居住地人口数的一定比例配备区、街镇人口计生专职人员,采取区聘、街(镇)管、居(村)用的方式,建立一支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人口计生工作队伍。建立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机制,同时完善各级计生人员的待遇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提高计生干部管理、服务能力的业务培训力度,增强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的水平。

探索建立一支人口计生专职队伍,在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处罚收支管理的基础上,以收定支,以借、聘结合方式组建人口计生专门执法队伍,建立由法院、区专业计生执法人员、街镇计生专干、社区(村)计生专干共同参与的融调查取证、文书制作、行政执法、社会抚养费征收、行政处罚为一体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体系,提升— 18 —

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九)积极关注我区人口结构和分布变化,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

根据现行生育政策预测,“十一五”我区人口结构矛盾突出,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少儿与老年抚养比进一步拉大,人口部门应加大人口发展趋势监测和预警,区级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和劳动力就业培训,加强老龄化问题的调研,探索我区劳动力转移和老龄化社会服务的新途径。

“十一五”期间,我区将出现新的人口增长带和人口明显增长地区,加之流动人口的扩大,全区在基础设施规划和投入、公共服务机构、人员和设施的配备等方面应给予积极关注和适当倾斜,落实流动人口管理职责,规范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

(十)进一步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建设,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自治体系的建立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协会工作,推进社会自治体系的建立。“十一五”全区计生协会建设要达到“四个发展”:一是社区(村)协会建设要有新发展;二是民营企业协会要有新发展;三是项目管理要有新发展;四是示范性协会建设要有新发展。以村民自治小组、社区商业街、企事业单位、农贸市场、独立楼宇、物管小区等为单位深化村(居)民自治,建立健全街镇、社区(村)计划生育社会监督员和志愿者制度,强化计划生育社会信息网络。

五、“十一五”人口计生事业的保障措施

— 19 —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十一五”时期我区处于人口加快增长期、人口计生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的实际,各级党委政府在统筹规划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中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关心和更有力的支持。

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每年人口计生工作专题汇报,切实加强对人口计生事业的领导,做到认识、责任、措施、投入“四个到位”、继续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内容和形式,改进人口计生考核评估体系,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和重点指标量化考评,坚持“一票否决”。

充分发挥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的部门协调机制和责任领导负责制,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解决需要协调的人口问题。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自觉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及时进行工作部署、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进一步形成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人口计生部门要主动发挥人口计生管理职能,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推动各部门落实人口计生目标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加大人口综合信息建设协调力度,提升人口信息的监测预警能力。整合公安、人口计生、民政、卫生、劳动保障、教育等人口信息资源,在人口计划生育基础信息平台(PIS 系统)和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着力构筑我区人口综合监测体系,为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人口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真正发挥人口的国策作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功— 20 —

能。

(三)继续深化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创新管理服务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和执法程序规范,健全依法行政制度,无违法行为发生;积极推进居住地管理、诚信计生、优质服务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理解率和满意率。

(四)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的建设。按一定的人口比例配备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创新机制组建人口加划生育专职执法队伍,计生干部的调整应征求人口计生委的意见,各级要加强对人口计生干部的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提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变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建立完善财政保障、优先拨付、专户管理、绩效审计的人口计生经费管理制度。实现“三个确保、一个增长”。确保计划生育基本免费服务项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拨付到位,确保法定的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经费的落实,确保街(镇)、社区(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工资报酬、福利待遇落实到位;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与财政投入相应增长,并达到国家、市规定的投入标准。

附件1:江北区“十一五”人口主要指标规划 附件2:江北区“十一五”及远期总人口预测

附件3:江北区“十一五”期间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 21 —

预测

附件4:江北区2000-2020年老龄化率及少年儿童化率预测 附件5:江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附件6:江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十一五”重点工作一览表 附件7:部门“十一五”重点工作内容指标一览表

— 22 —

附件1:

江北区“十一五”人口主要指标规划

资料来源:户籍总人口数据采用2005年区统计局年末数据(49.57万人);常住人口数据采用2005年区统计

局年末数据(65.07万人);

— 23 —

附件2:

江北区“十一五”及2015、2020年总人口预测

— 24 —

附件3:

江北区“十一五”期间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预测

— 25 —

附件4:

江北区“十五”人口老龄化率 和少年儿童化率及“十一五”预测

— 26 —

附件5:

江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十一五”

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

— 27 —

附件6:

江北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十一五”

— 28 —

附件7:

部门“十一五”重点考核内容指标一览表

— 29 —

— 30 —

主题词:人口计划生育 “十一五” 专项规划 通知 抄送:市计生委,区委、区人大、区政协。

区委各部门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12月7日印发 — 31 —


相关内容

  • 重庆商圈整体考察
    重庆市商圈整体考察 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主城区逐步发展形成五大商圈,即解放碑商圈.南坪商圈.沙坪坝商圈.观音桥商圈及江北观音桥商圈.以解放碑商圈为主中心.其他四个商圈为区域中心,共同构成重庆市商业轴心网. 重庆市商圈鸟瞰图 一.解放碑商圈 ...
  • 重庆各区县实力大比拼,人口过百万的就有11个,有你的家乡吗
    重庆,简称巴或渝,别名山城.巴渝.渝州.雾都.桥都,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市总面积为8.24万平方千米,2015年末,共辖38个区县(自治县),户籍人口3371.84万,常住人口3067.83万人,是 ...
  • 重庆哪个区最大哪个最小?结果万万没想到,最小的竟然是-
    虽然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中, 但你真的了解重庆吗? 在重庆, 哪个区最大,哪个区最小? 你知道吗? 图片by@二-两-小-面 不管你是住在江北.渝北, 还是住在綦江.合川- 下面这些你有必要了解哦~ 重庆各区面积大小排名来啦~ 第一名:开州区 ...
  • 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http://www.cqjyj.gov.cn 2009年9月2日 摘要:本文将从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角度思考如何在山城建设符合山城文化的宜居城市.本文将主要从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融合的历史必然性. ...
  • 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
    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2005年 目 总则 2 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3 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条文说明 15 重 庆 录 第一章 总 则 1.0.1 为确保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 ...
  • 武进区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管理办法
    关于武进区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管理的热点问答 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改革创新战役实施方案的通知>(武办发[2014]29号)精神,自2014年起,武进区实行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管理.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管理,指 ...
  • 酒店员工满意度调查模板
    7天酒店员工满意度调查 第一部分:本部分是对个人背景信息的描述,请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相应选项. 1. 性别: A 男 B女 2.婚否: A已婚 B未婚 3. 年龄: A18~25岁 B26~31岁 C32~37岁 D38~43岁 E43岁以 ...
  • 重庆律师收费
    重庆律师注意事项 律师费与诉讼费的区别 诉讼费是指当事人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应当缴纳的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 (一) 案件受理费; (二) 申请费; (三) 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 ...
  • 重庆首套房退税政策
    重庆首套房退税政策--办理购房退税需要哪些条件? 一.在申报办理程序中,产权人向其个人所得税缴纳地的区财政局申报办理,并提供如下的资料: 1.产权人的书面申请.产权人应本着诚信守法的原则提出申报,说明相关情况并明确声明是否在重庆市主城区范围 ...
  • 1-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适合供养多少人口是由哪个指标来反映的( ) A.环境承载力 C.人口合理容量 [答案] C [解析] 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均是揭示地球可持续供养人口的最大数量的:科技水平只是其中一个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