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贸易理论--第二组 - 范文中心

产业内贸易理论--第二组

07/24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 产生背景

传统的贸易理论(从李嘉图到赫克歇尔——俄林)距离国际贸易的现实越来越远,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传统的贸易理论有一套严格的假设前提,使理论偏离了实际。这些前提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及不变的技术水平,不存在规模经济。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现实是不存在的,规模经济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无处不在。

其二,战后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产品的贸易越来越多,甚至占据了它们之间贸易的绝大部分的比重,这是传统的贸易理论绝对不能解释。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并指出产业内贸易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规模经济、差异性、需求偏好。

二、 主要内容及分析

这种理论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假设前提的,它认为,贸易不一定是比较优势的结果,可能是规模经济或收益递增的结果,在不完全的竞争市场上,国家之间即使不存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的差异或者差异很小,也完全可以因为需求偏好或者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促使各国追求生产的专业化和从事国际贸易。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过去的贸易理论的前提大多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

1、产品差异论

(1)含义: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又叫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

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而生产上又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还有同质和异质的区分。

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水果、砖等。 这些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一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克歇尔-俄林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2)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产品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这体现在第一,产品的水平差异(指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第二,技术差异(指新产品出现带来的

差异,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同类产品在不同类型国家进行生产,继而进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第三,垂直差异(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等三方面。

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异质产品是那些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里,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出口产品要真正能跻身于世界市场,已不再是依赖其生产要素禀赋的优势,而在于凭借它的某些特色来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因此同一类商品也会有异质性。

例如,美国轿车豪华舒适,日本轿车轻便省油,两国都有一部分人需求对方轿车的特色,于是两国就同时进口和出口轿车。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同样可以进行贸易活动。这样,产业内贸易理论就解释了赫克歇尔——俄林学说所无法说明的战后国际贸易的重要特点。

2、规模经济论

规模经济也是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之一。规模经济通常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因此它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决定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1)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要理解规模经济必须先搞清楚一个概念,这就是规模报酬。规模报酬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时,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总产量的变化情况。

根据产量的变化程度,规模报酬可以分为三种情形:(1)规模报酬不变,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同比例的增加。(2)规模报酬递减,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较小比例的增加。(3)规模报酬递增,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更大比例的增加。

我们知道,新古典经济学常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往往是以要素边际收益递减为前提条件的,也是以边际成本递增为前提条件的,这种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转换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但若考虑到规模经济因素,则要素的边际收益应当是递增的,而边际收益递增也意味着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递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应当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模式及利益,可以借助一个简单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式予以表述

Y

B如果甲乙两国各方面的条件相同,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就完全相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曲线凸向原点。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两国都在A点生产和消费,国内相对价格都是PA. 如果两国进行分工和贸易,假设甲国生产X,乙国生产Y,甲国的生产就会从A点沿着生产可能线向右移动,同时X商品的相对价格会不断下降,直到B点实现完全分工,此时甲国出口BC单位的X,按照国际价格PW换取CE单位的Y,在E点消费。

同样,乙国的生产会从A点沿着生产可能曲线向左移动,同时Y商品的相对价格会不断下降,直到B’完全分工,此时乙国出口B’C’的Y商品,按照国际价格P换取C’E的Y,也在E点消费。这里BC=C’E,CE=B’C’.

可见通过分工和贸易两国都达到了更高的福利水平。

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完全分工,只能在Ⅰ和Ⅱ之间。

(2)动态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W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同样会带来该产业成本的降低。在外部规模经济下,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或许出口产业的建立是偶然性的,但一国一旦建立起大于别国的生产规模,该国就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这样,即使其他国家更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该国已先行将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其他国家就不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形下,贸易模式并不能根据比较优势而加以确定,强烈的外部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可能导致一国被“锁定”在某种以无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

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士的钟表业:

P

瑞士

Q

Q1

D世界是世界市场对钟表的需求曲线,AC瑞士,AC中国表示两国的钟表生产的平均成本。

不过,由于企业在贸易后面对更富有弹性的需求,使得其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从而获得了比较优势,形成贸易发生的基础。可见规模经济既是贸易形成的基础,同时贸易也推动规模经济的实现。

(3)内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参与国际贸易的结果都是产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长期来看,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市场价格下降,消费者剩余增加,福利改善。从长期来看,规模经济(无论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使产品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而且在差异产品和规模经济的推动下发生的国际贸易还为各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得到满足。所以,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尽管不再是要素禀赋的差异,但贸易的结果仍然是使贸易国获益。

图中,阴影部分为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

从图中可知,短期内厂商存在超额利润,但从长期来看,垄断竞争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一般情况下,经济规模的实现依赖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一个国家享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它的成本就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从而得到了生产的优势。这样它的产品在贸易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占据贸易优势,取得贸易利益。具体来说,我们假设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只是国内的需求,需求量有限。参与国际贸易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相应扩张。在短期内,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形成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会吸引更多的国内企业进入该行业。新进入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原有企业的产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使得市场对原有企业的需求下降,所以长期内超额利润消失。

产业内贸易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即使两国有相同的要素比例,两国也可以发生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即产业内贸易。可见规模经济既是贸易形成的基础,同时贸易也推动规模经济的实现。

现实中两个国家直接按往往同时存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他们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如果差异大,那么两国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反之,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3、重叠需求(即需求偏好)与产业内贸易

1941年,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重叠需求是指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这种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之间的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则两国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而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会较少。

Y

O

YA Y B

横轴表示人均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要各种商品的品质等级q,

比如A国对应的品质等级范围是CF,B国对应的品质等级范围是EH,丙国对应的品质等级范围是EF。

A、B两国收入接近,所以需求的商品品质等级规范存在重叠部分EF,相互间贸易关系越密切。

随着各国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新的重叠需求的商品会不断涌现。根据重叠需求理论,国际贸易的规模也会相应地不断扩大,不断会有新的贸易商品出现。正因为如此,二战后,随着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各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也同时得以迅速发展。

综述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

1.不同国家:

第一,异质产品的生产能力。第二,消费水平的层次和差距。第三,影响国际贸易的其他因素。比如,两国问贸易限制越少。

2.不同产业:

第一,产品的差异程度。第二,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高低及其差异性。第三,依赖规模经济发展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比重比其他产业高。第四,需求弹性较高的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比重比其他产业高。第五,最终产品和零部件生产的场所相距远的产业,其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其他产业高。

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部门内差异产品的生产规模也就越大,产业部门内部分工就越发达,从而形成差异产品的供给市场。

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收入水平也就越高,较高人均收入层上的消费者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呈现除对差异产品的强烈需求,从而形成差异产品的消费市场。当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趋于相等的过程中,两个国家之间的需求结构也趋于接近,最终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林德在其提出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中就指出,贸易国之间收入水平和国内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贸易的倾向就越强。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评述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积极意义

理论意义:

1、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其假定更符合实际。

2、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论述论。 3、这一理论还认为,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它是各国都在追求的利益,而且将规模经济的利益作为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这样的分析较为符合实际。

4、这一理论还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心理收益,揭示了产业的国际分工和产业间国际分工的问题。

现实意义:

1、贸易结构从产业间贸易为主向向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国际贸易环境下, 发展产业内贸易是发展中国家利用贸易推进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发展中贸易政策的必然选择。 3、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国内基础是有选择地开放某些产业市场,培养国内市场的产业内贸易竞争。我国可以选择一方面坚持自由贸易政策,尽可能享受贸易的好处,另一方面有可以利用非贸易保护的政策促进比较利益向竞争优势转化,改变目前参与国际竞争的弱势格局,加速实现工业化目标。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

1.虽然在政策建议上,该理论赞同动态化,但它使用的仍然是静态分析的方法,它没有能够看到需求偏好以及产品差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长、价格变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2.似乎只能解释现实中的部分贸易现象而不能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 3.对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还应该从其他的角度予以说明。如有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规律,对于这些产业的国际贸易问题,产业内贸易理论先人无法解释。

第二组员:高娟、高能、宫大伟、郝和平、侯成鼎、胡涛、金行、

雷纶源、黎文、李慧影、李洁、李开燕、李雪晴、梁奥林、刘培妹


相关内容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新贸易理论.
    关于新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 经济与管理系 国际贸易0803 蒋丽2008012211 摘要: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相异产品等概念及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 ...
  •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内贸易决定变量
    作者:赵志刚 世界经济文汇 2003年10期 一.导言 行业内贸易是指在同一产业内同一产品不同类型及品种之间的贸易.该贸易同时也包括同一产品不同零部件之间的交换.长期以来被认定为发达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中要形式(Balassa,1966;Gr ...
  • 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与规模经济关系的协整分析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总第122期) [学子论坛] 文章编号:1003-6636(2006)03-0103-05;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 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贸易与规模 经济关系的协整分析 赵文军,严永明,冯(贵州 ...
  • 中印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
    第29卷第1期2010年2月 文章编号:1674-0076(2010) 01-0055-05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V ol. 29N o. 1Feb. ...
  • 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
    作者:朱华友丁四保高斌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K90-06:F1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3)06-0001 -05 1 新经济地理学的提出 新经济地理学不是一门完整的学科,其研究 ...
  •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素禀赋理论视角分析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要素禀赋理论视角分析 朱凯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江苏南京(211189) E-mail: 摘 要: 要素禀赋理论是解释商品贸易的传统分工理论,本文通过尝试将该理论应用与国际服务贸易,结合已有的国际服 ...
  • 知识禀赋对国际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8-000-01 摘 要 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禀赋对国际贸易在不断地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效应是渗透在国际贸易的各方面,特别是国际贸易的结构方面其不仅促进国际贸易 ...
  •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及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课后习题90%完成版和部分重点强调 [更新记录] Jan.5th 00:57 更新国际直接投资五个动因理论的详细定义(是重点,但建议选择性记忆„) Jan.4th 22:00 更新经济全球化定义 22:22 国际货币定义调整为书 ...
  • 中国崛起的经济意义
    中国崛起的经济意义 内 容 摘 要 作为拥有世界1/5以上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崛起有利于缓解世界贫困问题.优化世界经济格局和稳定世界经济增长,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同时,中国的经济崛起还通过提供市场贡献.利润贡献.结构转 ...
  • 浅谈国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际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浪潮不断扩展和深入,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两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