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笔记2--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 范文中心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笔记2--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09/16

“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主讲:李幼穗

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二、心理和心理的发展

1.心理的种系发展

(1)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2)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的。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

(3)人类心理发展史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2.心理的个体发展

(1)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2)心理活动不断地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这就是说,随着儿童的成长,心理活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概括。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

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问题

3.关于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问题

4.关于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一、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认识论和辩证法是由很多科学构成的。他认为:各门科学史、儿童智力发展史、动物智力发展史、语言史、心理学、感官生理学是“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

二、发展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发展心理研究为儿童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研究为其它有关儿童生活的指导工作或科学研究等提供心理发展知识

三、我国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1.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2.学习外国经验,丰富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3.批判唯心主义儿童心理发展学说,转变错误培育儿童的旧观念。

4.深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实际问题,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1)用客观的标准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2)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研究发展心理学的灵魂。从对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设计、实验仪器的使用、结果的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结论的得出,都要实事求是。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不符合客观性原则。

(3)要注意下列问题:

A.科学研究绝不是为了去论证或说明某一决策,去附和某人预先的“结论”,而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起先行作用。

B.科学研究不允许从“期待”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那种符合自己“期待”的研究结果则采用,不符合自己“期待”的结果则舍去的做法,是和科学家职业道德不相符合的。

C.科学研究的评论要客观,无论是自己的研究还是别人的研究,都应持同等的评价原则。

2.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

(1)要以“发展参数”为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指标,主要就是发展的参数问题。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等人则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参数为:

A.心理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

B.发展的时间。

C.发展的速度。

D.发展的协调一致性。

E.身心发展的关系,生理成熟,可以作为心理发展的一个参考指标。 F.发展的差异性。

(2)心理的客观指标应具备以下特点:

A.客观的指标包括常模、计分或评分的根据等。

B.客观的指标应该为心理的各种外部表现,如行为、活动、言语和作品等,或者至少它能被研究者利用仪器设备可以测定、记录和分析。

C.客观指标以发展参数为依据。通过这种指标所获得的成绩、数据、等级、水平来表现心理发展的时间、速度、阶段性和稳定性等发展参数。

二、发展性原则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其内部矛盾的运动,儿童是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才得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等)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然而社会环境和教育还只是其发展的外部条件(外部矛盾),它们还必须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才能起作用,才能成为心理发展的动力。

三、教育性原则

发展心理学家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应该对儿童是道德的,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涵义:

1.研究的课题应是我国儿童教育、儿童卫生保健、儿童文学等实际工作中所提出的重大问题。

2.在研究设计和进行过程中,既要紧密联系儿童的实际,同时又要有理论指导。

五、伦理性原则

美国心理学会和儿童发展研究学会所制定的一些特别用于研究儿童的准则和原则:

1.不论儿童多么年幼,他有要求废弃研究者权利的权利。研究者应该按照儿童的权利来评定他所提出的每一个操作,并且在继续进行之前,应该得到同等地位的委员会的认可。

2.研究者应该尊重儿童是否愿意参加研究的自由以及在任何时候中断参加研究的自由。

3.同样,应该得到父母或类似父母的人(例如教师、机构的负责人)的同意,最好是书面形式的同意。它要求研究者把研究的全部特点告诉父母或其它负责的成人,这些特点可能会影响他们是否愿意让儿童参加研究……不仅应该尊重负责的成人拒绝同意的权利,而且应该让他们具有无妨碍地参加拒绝的机会。

4.研究者不可使用可能会伤害儿童身体或心理的研究操作。心理上的伤害确实是难以确定的,担对它的确定仍然是研究者的责任。如果研究者对研究操作是否有伤害性影响的可能性存在疑问,应该和他人商量。在可能对儿童产生伤害时,研究者必须找到资料的另外手段或者放弃研究。

以上为2010年7月7日笔记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一、横断研究设计

这种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1.横断研究设计的优点

(1)研究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研究任务,并可以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不同年龄人群的某种心理活动开展研究。

(2)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研究结果。因此,这种研究设计被发展心理学家所广泛采用。

(3)在同一时间对被试的心理进行测量和评价,可以避免研究结果受社会文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2.横断研究设计的缺点

研究者研究发现的是不同年龄的不同人群所表现出的年龄差异,而不是同一人群组个体因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年龄变化。因此,这些差异既包括年龄间差异(因为是几个不同年龄的人群),也包括由于各年龄人群组出生的年代不同,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而产生群体差异。这两者在横断研究设计中无法分开。

二、纵向研究设计

这种研究设计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1.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点

(1)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和质变的规律。

(2)可以揭示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中与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对于那些在短期内不能很好地看出儿童发展结果的问题,只有通过纵向研究设计,才能经过长期研究后,最后给出结论。这在发展心理学家研究的许多问题中经常遇到,例如,早期运动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发展的影响这个问题,只有通过纵向研究才能解答。

2.纵向研究设计的缺点

(1)由于研究持续时间比较长,研究的被试数量会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

(2)反复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与测量,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同时,对被试多次进行评价或测量,被试对评价或测量会产生熟悉效应,从而影响到所收集到数据的可靠性。

(3)长期对被试进行追踪研究,由于时间的延续,一些社会变迁、生活环境的变化等无关因素也可能对被试的心理产生影响。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1.定义

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语言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2.种类

(1)长期观察法与定期观察法

(2)全面观察法与重点观察法

3.观察法的实施要求

(1)对所要观察的问题先有一定的了解。

(2)每次观察的目的要明确。

(3)在观察时研究者要使被观察者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4)观察时要做精确和客观的记录。

(5)观察时注意凭借一些现代化的记录仪器,如录音机、录象机等。

(6)事先要指定好观察记录表。

二、实验法

1.自然实验法:指在儿童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自然情景下,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影响儿童的条件,以观察研究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的方法。

2.教育心理实验法: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变化的方法。

3.实验室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在特设的条件下,引起儿童心理、行为的变化,常借助于一定仪器、设备,来分析儿童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调查法

1.定义:调查法就是指利用问卷和测验来收集儿童心理发展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2.种类

根据调查儿童心理发展时所使用调查工具的水平,可以分为问卷法和测验法。

(1)问卷法

A.问卷法是指儿童心理研究人员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发

展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B.使用问卷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a.问卷中的题目不应过多。

b.问卷中题目的叙述要简明易理解。

c.问卷内容应该是儿童所熟悉的。

d.对于低年龄的儿童,问卷主要采用封闭式形式,对于大年龄的儿童,问卷既可采用封闭式,也可采用开放式。

e.对问卷结果的进行统计分析前,要先判断问卷的回答是否有效。

(2)测验法

A.测验法是指儿童心理研究人员用测验量变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B.使用测验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a.在使用测验量变之前,研究人员一定要熟悉测验手册。

b.研究人员应该能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测验指导语。

c.测验的环境应保持安静。

d.整个测验的实施要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进行。

e.研究人员在测验过程中要控制好测验的纪律。

第四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的一般过程

1.选择研究问题

2.形成假设

3.标记出假设的变量

4.变量的控制

5.实验结果的记录

6.实验结果的整理

7.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8.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以上为2010年7月12日笔记

第三章 国外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及主要观点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及新的儿童观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新兴资产阶级从经济上、政治上以及意识形态上进行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开始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口号。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必然影响到近代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近代教育的要求

近代西方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

二、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儿童心理》是一部完整的儿童心理学,它包括三个部分:儿童感觉的发展 儿童意志的发展 儿童理智的发展

三、西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1.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者,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高尔登(F.Galton)。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者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个学派最早的代表是美国的行为主义者华生(J.B.Watson)。

3.二因素论

由于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都比较明显,在争论中就发展出了另一种观点,这就是二因素论。它企图克服前两种理论的片面性,主张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定的,二因素论的代表有德国的斯特恩。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A.Gesell)也是二因素论代表,他提出心理发展的成熟势力说。

第二节 现代西方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J·Piaget与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学说

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1岁半、2岁)

前运算阶段(1岁半、2岁—6、7岁)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二、H.Wallon与巴黎学派

瓦龙(H.Wallon,1879~1962)法国共产党员,是西方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家,他这一研究集体一般被称为巴黎学派。瓦龙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和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存在着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就是外在环境和儿童自身,儿童所以与动物不同,就是因为儿童一方面生活在社会环境里,另一方面自有人类长期生存以来极端分化了的能力设备(即指人所特有的遗传素质),所以儿童身上既有社会起源的因素,又有生物起源的因素。

三、J.B.Watson与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

他们主张的刺激→反应(S→R)公式否认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并且只研究一些低级的心理过程,片面强调环境的作用,所以也受到了批评;于是新行为主义学派就发展起来。 新行为主义者和老行为主义者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在于他们承认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着机体的内部过程作为中介,即S→O→R。 新行为主义者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他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并根据自己的理论积极发展了程序教学。

斯金纳还是把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归之为行为,而行为是直接受环境制约的。因此,

他的学说仍有着行为主义的机械性,忽视人的主动性、把人和动物相等看待等缺点。

四、S.Freud与精神分析学派

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S.Freud),他强调本能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儿童生下来存在的唯一结构是“本我”(id);在“它”活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另一结构——“自我”(ego) ; 当儿童开始掌握社会行为标准时,又发展出“超我”(super-ego)这个结构。弗洛伊德认为,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里必多投放集中于身体不同的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对维持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快乐的来源。

2.按照里必多主要投放的身体部位,儿童发展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口唇期 肛门期 生殖器期(4—5岁)

潜伏期(六岁到青春期前)

生殖期(青春期)

3.埃里克森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以下阶段:

信任对怀疑(一岁半前)

自主对羞怯(1.5—3岁)

主动创造对内疚(3一5岁)

勤奋对自卑(六岁到青春期前)

一致性对角色分离(青少年期)

埃里克森强调对儿童的社会影响,有些方面看起来较弗洛伊德的观点符合社会现实,但他并没有改变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观点。

以上为2010年7月15日笔记

第三节 前苏联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在苏联心理学史上,最先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活动的概念引入心理学并提出了活动和意识的统一原理的是鲁宾斯坦。

一、“活动和意识统一”的原理的基本观点

1.人的活动和他的心理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心理不仅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获得表现,而且反过来又实现着对活动的调节作用;活动与心理既是互相制约的,又是对立统一的。在活动中,作为活动对象的外部世界(客体)和活动中的意识、心理(主观东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客体通过活动能转化为主观映象,心理能在活动的产物中物质化而显示其客观性。

2.鲁宾斯坦的活动理论

(1)在苏联心理学的活动学说中起了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

(2)阐明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另一位苏联心理学家是列昂节夫。

二、艾利康宁与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

1.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从以需要、动机发展为主的时期有规律地代以智力、认识发展为主的时期。

2.“关键年龄”问题

第四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一节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一、遗传的作用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是指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即那些与生俱来的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等解剖生理特点。

3.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二、环境的作用

1.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2.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环境和教育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前提,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潜在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条件起着主导作用。

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儿童心理发展的矛盾

1.在儿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2.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4.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包括两方面:新的需要与原有的心理水平。

5.需要是一种反映形式。它是一种追求和倾向于某种事物的关系的体验。

6.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代表着新的一面、比较活跃的一面。

7.原有心理水平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

8.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经常代表着人的心理活动中旧的一面,比较稳定的一面。

9.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之间的对立统一,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10.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是相互依存的。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又是相互否定的。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正是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否定的基础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又是相互转化的。

以上为2010年7月19日笔记

第三节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发展的概念

发展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主要包括心理方面、机能方面的成长。不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二、发展的特点

1.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

2.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

3.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

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三、教育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起作用

1.教育要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新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是发展的根据。

2.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决定的。这就是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外因与内因的相互关系。

四、从教育到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领会是教育和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2.量变过程: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一些渐进性的细微的质的变化。

3.质变过程: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

第四节 心理发展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以思维的发展为例,儿童从出生到成熟的六个时期中,每个时期的思维都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1)婴儿期为直观行动思维阶段

(2)学前期为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3)学龄初期思维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方向过渡

(4)少年期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

(5)青年初期是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

3.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4.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稳定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心理机能不断经过量变质变而实现的改造和提高的过程。 稳定性的原因

(1)儿童生理的发展是形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物质基础。

(2)儿童心理发展受他们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制约。

(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需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也是一个要不断经过量变质变的过程。

(4)社会和教育条件相对稳定。

2.可变性是由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的。 可变性的原因

(1)社会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

(2)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这种现象最初是由奥地利的劳伦兹(K.Z.Lorenz)发现的。

2.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imprinting)。印刻发生的时期叫做关键期。

四、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 柏曼

2.以种系演化作为划分标准 施太伦

3.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作为划分标准 皮亚杰

4.以个性特征作为划分标准 埃里克森

5.以活动特点作为划分标准 艾利康宁、达维多夫

五、辩证唯物主义儿童心理发展观

1.乳儿期(出生—1岁)

2.婴儿期(1岁—3岁)

3.学龄前期(3岁—6、7岁)

4.学龄初期(6、7岁—11、12岁)

5.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岁—14、15岁)

6.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14、15岁—17、18岁)

以上为2010年7月22日笔记

第五章 婴儿动作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一、动作的发展

1.动作与心理发展

2.动作发展的顺序与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

1.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

2.手的抓握动作能力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婴儿粗动作的发展

一、粗动作的发展

1.行走动作的发展

2.行走动作发展的意义

二、儿童动作发展的训练

第六章 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1.视觉

2.听觉

3.皮肤觉

4.嗅觉和味觉

二、知觉的发展

1.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

3.颜色知觉

第二节 婴儿注意能力的发展

一、注意的发生与发展

二、注意发展的特点

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有意注意开始萌芽。

第三节 婴儿记忆能力的发展

一、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二、记忆发展的特点

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刚刚萌芽。

第四节 婴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思维的发生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2.儿童刚出生时是没有思维的。

3.思维是和第二信号系统,即言语相联系的。

4.儿童的思维是从婴儿时期开始产生的。

二、思维发展的特点

1.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总是跟物体的感知、跟儿童自身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

2.婴儿时期直觉行动思维的产生,是直接和儿童以词为中介的概括能力的形成相联系的。

三、人的意识的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虽然仍是第一信号系统和外部行动占优势,但这已是人的词的思维的开端。

2.人的意识是跟人的言语分不开的。由于儿童初步掌握了词的思维,因而也就有可能初步地意识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本身的存在,从而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意识和自我意识。

以上为2010年7月30日笔记

第五节 婴儿想象能力的发展

一、想象的发生

二、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的内容总是非常简单贫乏的;

2.想象经常缺乏自觉的、确定的目的,因而总是零散片段的。

第六节 婴儿言语能力的发展

一、言语的发生

整个乳儿期是言语准备期,即言语前期。

1.语音的发生

2.语义和最初词汇的获得

从7-8个月起,由于儿童多次的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他的头脑中,就和这个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建立起暂时联系,以后只要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由此可见,词的声音已开始成为物体或动作的信号。从10-11个月起,在词的声音和物体或动作联系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即词开始成为言语信号(第二信号)。

二、言语发展的特点

1.概括作用

在直观的即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词的联系即第二信号系统以后,人就能凭借对外界刺激物进行不同水平的抽象概括,从而使人有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

2.调节作用

通过词、言语调节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成为有意的、自觉的行为。但是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词、言语的作用 并不是立刻实现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逐步实现的。

3.婴儿言语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1.5 岁):理解言语的阶段

(2)第二阶段( 1.5-3 岁):言语活动发展阶段

4.儿童言语发展的新特点

(1)1.5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阶段

(2)1.5岁以后词汇数量增加,词类范围扩大,出现了多词句。

(3)1.5-3岁已经能够使用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子。

(4)1.5-3岁言语的概括作用和对行为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发展。

第七章 婴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二、情绪发展的特点

儿童的情绪、情感很不稳定,经常破涕为笑。

第二节 婴儿情感的发展

一、婴儿情感发展的特点

1.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感

2.高级情感开始萌芽

3.情感的易变性

以上为2010年8月2日笔记

第八章 婴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一、个性倾向性的概念

1.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并能使人的行为表现出积极性。

2.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往往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表现出来。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即关于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关于人我关系的意识。

当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即儿童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

三、初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

第二节 婴儿气质的发展

一、气质定义

奥尔波特(1937)最早对气质进行了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定义。

他指出:“气质是个体情绪本性的特有现象,它包括对情绪刺激的感受性、反应的一般强度和速度、个体主导心境的品质及心境波动和强度方面的所有特性。而这些现象都依赖于个体内在的体质结构,因而大部分是与生俱来的。”

二、婴儿气质的内容及其生理基础

三、婴儿气质的类型与特点

1.四重类型说

2.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3.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4.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5.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6.卡根的抑制──非抑制型说

四、婴儿气质的发展

第三节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儿童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作儿童的社会化。它是每个孩子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

二、婴儿的社会关系

1.亲子交往

(1)早期亲子交往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刺激,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认知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2)父母对儿童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对儿童社会性行为和交往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2.同伴交往

三、婴儿依恋的发展

依恋是指乳儿和照看者(主要是母亲)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依恋是儿童社会化反应的开端,起始于生命的最初几个月。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微笑、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依恋行为是有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的,它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要。

1.依恋形成发展的阶段

(1)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

(2)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 7—12个月)

(3)依恋关系明确期(7—12个月至24个月)

(4)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

2.依恋的类型: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

四、意志行动的发生

以上为2010年8月6日笔记

第九章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1.视觉

(1)颜色视觉的发展

(2)视觉感受性的发展

2.听觉

(1)听觉感受性的发展

(2)儿童的听力缺陷

3.触摸觉

二、知觉的发展

1.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

埃尔金德(D.Elkind)和凯格勒(R.R.Koegler,1964)研究了儿童部分知觉与整体知觉的问题,给195名5—9岁的儿童看一些图片。

2.颜色知觉

3.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方位知觉

4.时间知觉

5.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为稳定的、经常的个性品质——观察力。

学前期是观察力初步形成的时期,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持续性、观察的细致性和观察的概括性上。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能力的发展

一、注意发展的特点

无意注意高度发展,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广度

2.注意稳定性

3.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

第三节 学前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一、不同性质记忆的发展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和意义逻辑识记

3.识记的持久性和精确性

二、不同记忆通道的发展

1.视感觉道记忆

2.听感觉道记忆

3.嗅感觉道记忆

4.动觉和动作记忆

第四节 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思维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

二、最初概念的掌握

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

2.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是用词来标志的。

3.学前儿童概括的特点是: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括的内涵往往不精确。

三、最初数概念的掌握

掌握数概念,在学前阶段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数的实际意义(如“3”是指三个物体)

2.数的顺序(如2在3之前,3在2之后,2比3小,3比2大)

3.数的组成(如“3”是1+1+1,1+2,2+1组成的)

4.有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数概念的掌握表现为四级水平:

(1)第I级是“口头数数”;

(2)第II级是“给物说数”;

(3)第III级是“按数取物”;

(4)第IV级是掌握数概念的水平。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形成,依次经历此四阶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四、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联系的过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表现在儿童对事物性质、内容或关系的理解上,也表现在儿童的判断、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上。

理解是认识或揭示事物中的本质的东西。它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

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智力活动。维果斯基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在学前初期儿童面前摆出四张图画:马、马车、人、狮子,让他抽掉多余的一张。这时,他毫不迟疑地将狮子抽掉,他认为:“叔叔把马套在马车上坐着就走了,他要狮子有什么用?狮子还能把他和马吃掉,应该把狮子送到动物园里去。”但是,大班儿童就常常不这样了,他开始有可能将马车抽掉,把其余的图片留着,因为除了马车以外,其余的三张都是生物。由此可见,学前儿童的思维是有逻辑的,只是由于经验不足,判断推理往往不正确。在教育影响下,这种思维的独特性就可逐渐改变过来。到学前晚期,在儿童所能理解的事物范围内,一般都能很好地进行合乎事物本身逻辑的判断和推理。虽然在进行这些判断和推理时,还缺乏自觉地分析综合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这种能力。

以上为2010年8月25日笔记

第五节 学前儿童想象能力的发展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正在发展

二、想象容易和现实混淆

三、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正在发展

第六节 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

2.词类范围

3.词汇内容

4.积极词汇增长

三、语法的掌握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语法的掌握

2.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3.从情境性言语发展到连贯性言语

4.从对话言语发展到独白言语

四、内部言语的发展

1.内部言语是一种无声的言语(默语);

2.内部言语是一种简略的、压缩的言语;

3.内部言语是在对话言语,即外部言语或有声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五、书面言语的掌握

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易冲动

学前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他们的情绪往往由于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容易冲动,这种现象在学前初期尤为突出。

二、情绪不稳定

学前初期儿童的情绪还跟婴儿的情绪差不多,仍然是经常迅速变化和不稳定,甚至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时间内互相转换。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情感稳定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情感与三岁前比较起来稳定性虽有所发展,但发展极其有限,一般说来还是很不稳定的。

二、对情感控制调节能力的发展

学前初期儿童和婴儿相比,情感的易变性和冲动性虽稍有进步,但仍不容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

三、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在学前期有明显发展。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婴儿只有意志的最初表现,即能初步的通过自己的词的调节来按自己的目的去引起或抑制某些行动。但是自觉性还是很差的。学前儿童在教育的影响下,意志行动有了进一步发展。

1.自觉性的发展

2.坚持性的发展

3.自制力的发展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一、个性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它主要包括:

1.个性倾向性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表明人对周围环境的态度,是个性结构中的最活跃成分,影响心理活动进行的方向。

2.个性心理特征

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明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

3.自我意识

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是个性结构中的控制系统

4.心理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成分。

5.心理状态

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人进行心理活动的背景,表明心理活动进行时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其直接影响个性积极性水平。

二、学前儿童个性倾向初步表现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四、道德意识的发展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

移情在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促使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和抑制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动因。具有较强移情能力的儿童,亲社会行为更多;并且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显著地提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以上为2010年8月31日笔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

一、儿童性格的萌芽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

二、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

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三、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1.性格的形成

2.性格的结构

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待周围人们态度的性格特征。

(2)对劳动和劳动成果态度的性格特征。

(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

各种性格特征是相互联系的,考察某一种特征时必须看到它和其它特征的联系。

性格的发展学前时期是性格开始稳定和形成的时期。虽然还没有定型,但它却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

儿童性格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良好性格的培养。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

1.亲子交往的意义

(1)早期亲子交往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刺激,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认知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2)父母对儿童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2.父母的教养模式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

3.影响亲子交往的因素

(1)父母的性格、爱好、价值观及社会化目标。

(2)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及父母之间的关系。

(3)儿童自身的气质特征。

二、学前儿童的同伴交往

1.同伴交往的意义

(1)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积极方向发展。

(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2.同伴交往的类型

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

3.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2)学前儿童自身的个性、行为特征。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第十三章 学龄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一节 学龄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

一、学龄儿童感觉的发展

1.视觉的发展

(1)颜色视觉的发展

(2)视觉感受性的发展

2.听觉的发展

3.运动觉的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发展儿童的感觉

各种感觉的感受性都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特别是在专门训练的条件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以至可以达到高度的精确和灵活的程度。

各种感觉主要是在各种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特别重要的是在发展儿童感觉的各种活动中,只有这种活动的内容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意义,才能对儿童感觉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三、学龄儿童知觉的发展

1.学龄儿童知觉发展的特点

2.有意性、目的性的发展

(1)表现在知觉的选择性上

(2)表现在知觉的持续性上

3.分析与综合统一水平的发展

(1)在初入学儿童的知觉中,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的特点。

(2)在初入学儿童的知觉中,也常常表现出不能看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或特征,以及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4.空间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

(2)方位知觉

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等,重复了皮亚杰的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对左右关系的认识,经过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儿童比较固定化的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5-7岁)。第二阶段──儿童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7-9岁)。第三阶段──儿童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9-11岁)。

5.时间知觉的发展

四、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是一种有意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虽然在时间上也有间歇)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1.学龄初期儿童观察的特点

(1)精确性方面

(2)目的性方面

(3)顺序性方面

2.判断力方面学龄初期儿童的观察力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认识“个别对象”阶段

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认识“因果联系”阶段

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3.学龄初期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首要条件是向小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具体的方法。

观察时要尽可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

观察时要尽可能运用言语。

在教学中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

第二节 学龄儿童注意能力的发展

一、学龄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1.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

2.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

3.对抽象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

4.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二、注意特性的发展

1.注意集中性的发展

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3.注意范围的发展

4.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

5.注意转移能力的发展

三、学龄初期儿童注意的培养

1.激发儿童学习的责任感

2.养成经常集中注意的习惯

3.及时明确具体的学习目的任务

4.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力求丰富多彩

5.发展儿童学习兴趣

四、针对儿童个别差异实验

以上为2010年9月5日笔记

第三节 学龄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一、学龄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逐渐占主导地位

2.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3.词的、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

二、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三、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发展

机械识记是以对材料的单纯复习为基础的识记,是逐字逐句的识记。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的、外部的联系。意义识记是以对材料的理解为基础的识记,是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的识记。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的、内部的联系。

四、具体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

按记忆内容的发展来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连续的记忆阶段,即:运动记忆,这种记忆出现最早,它表现为儿童最原始的运动性的条件反射;其次是情绪记忆,它表现为儿童最初的情绪性的条件反应;再次是具体形象记忆,它表现为儿童最初的关于具体事物的再认和重现活动;最后是词的抽象记忆,它表现为对词的材料的记忆,它是和儿童的言语一起发生的。

五、通过儿童掌握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的过程考察记忆发展的特点

1.复述

复述是儿童常用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的掌握有一个过程。

2.中介

利用语言作为中介物来识记学习材料这是一种有效的记忆策略。

3.系统化

所谓记忆的系统化就是指把需要记住的各种材料加以综合整理,或是把整个学习材料概括后,特别记住可作为回忆线索的一部分。

六、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发展

1.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信息储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保持的时间很短;而且有一个

相当的容量。如果这些感觉信息进一步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一般认为,成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划分只是相对的,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七、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

1.识记材料

2.识记方法

3.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

4.复习

5.干扰

6.情绪状态

7.系列位置效应

8.识记材料呈现方式和感觉道

八、学龄初期儿童记忆的培养

1.培养儿童有意识记的能力

(1)加强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2)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长远的识记任务。

(3)教会学生独立地、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

(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

2.培养儿童意义识记的能力

(1)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教材。

(2)对高年级学生要教会他们良好的记忆方法。

(3)考虑延缓重现的作用。

(4)适当训练机械识记能力 。

3.正确组织复习

(1)要让学生“试图回忆”。

(2)分散时间学习比集中时间学习效果更好。

(3)尽可能动员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活动。

以上为2010年9月8日笔记

第四节 学龄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学龄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1.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借助言语来实现的,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认识的高级阶段。

2.学前儿童的思维已具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它的主要特点是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二、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1.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度过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2.在教学的影响下,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随着智力水平的发展,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逐步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在开始发展,但是仍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

“关键年龄”

1.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

2.在这个过渡中,存在着一个关键转变点,这个质变发生的时期,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

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1.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2.概括能力的发展

(1)小学儿童数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指标

A.对直观的依赖性;

B.对数的实际意义(数表象范围)的理解;

C.对数的顺序和大小的认识;

D.数的组成(分解组合);

E.对数概念扩充及定义的展开。

(2)数概括能力的五个等级

A.第I级为直观概括水平。

显著指标是依靠实物、教具或配合掰手指头来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离开直观,运算就发生困难或中断。

B.第Ⅱ级为具体形象概括的运算水平。

这一级水平的儿童可以进行“整数命题运算”。达到的指标有三个,即掌握一定整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这一级又可细分若干不同的小阶段,如,“20”以 内的数概念,“百”以内的数概念,“万”以内的数概念,整数四则运算概念等。而这一阶段由于儿童经验的局限,尽管有的运算的数的范围可以超过他们的生活范围,但由于缺乏数表象而不能真正理解所有运算的数的实际意义。

C.第Ⅲ级为形象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处于从形象概括向抽象概括发展的过程中。

这阶段儿童数概括的新特点:不仅掌握了整数,而且掌握了小数和分数的实际意义、大小、顺序和组成;能掌握整数和分数概念的定义;空间表象得到发展,掌握简单的几何图形、定义和计算公式。因此,这一级水平又可称为“初级几何命题运算”。

D.第Ⅳ级为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即初步的代数概括运算水平。 其特点有:能用字母的抽象代替数字的抽象,例如能初步列方程解应用题;开始掌握算术范围内的“交集”与“并集”思想,例如通过求公倍数与公约数的运算掌握“交”与“并”的思想;能够完整地解答各种类型的“典型应用题”,出现组合分析的运算。

E.第Ⅴ级为代数命题概括运算。

这一级水平的儿童根据假设进行概括,他们完全抛开算术框图进行运算。但这一级概括水平的小学儿童是极少数。通过上述结果的分析,可以反映小学儿童的数概括水平发展的趋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内化”的思维过程,以智力

活动的“量”来分析,是一个逐步“简化”的概括过程;各级水平不能互相代替,而是高一级水平必然具备低一级水平的运算能力。

(3)学龄儿童概括水平的三个阶段

A.直观形象水平

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还和学前儿童的概括差不多,主要属于直观形象的概括水平。他们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属性,常常是事物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

B.形象抽象水平

中年级儿童的概括主要属于形象抽象的概括水平。中年级儿童的概括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在他们的概括中,直观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减少,形象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增多。

C.本质抽象水平

高年级儿童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概括为主。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活动的锻炼,他们已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属性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进行抽象概括。但是,这种抽象概括也只是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由于小学儿童知识经验的局限,对于那些与他们的生活领域距离太远的科学规律进行抽象概 括还是非常困难的。

3.比较能力的发展

4.分类能力的发展

四、概念的发展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深刻性、丰富性和系统性三个方面。

1.概念的逐步深化

2.概念的逐步丰富

3.概念的逐步系统化

五、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所谓抽象逻辑思维,就是正确地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的思维活动。

1.判断的发展

(1)一年级儿童的判断大多为实然判断,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事物的外部特征为依据的。例如:玫瑰花是红色的,笔是写字的,等等。

(2)二年级儿童,开始初步可以看到一些盖然判断。盖然判断表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原因、不同可能、不同 情况或不同解释。从中年级起,开始可以看到儿童能够比较独立的、有根据而又明确地论证一些比较复杂的盖然判断。这是儿童的自觉逻辑判断能力的初步表现。中高年级儿童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是和在教学影响下儿童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相联系的,是和儿童掌握语法中的复合句结构以及解答复杂的算术应用题相联系的。

为帮助儿童掌握概念系统,应当注意:第一,必须按照概念本身的逻辑顺序去掌握,必须循序渐进,因为知识本身是有顺序的。第二,必须帮助儿童学会对材料进行分类和系统化工作,也就是对许多有关的概念进行抽象概括。所谓抽象逻辑思维,就是正确地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的思维活动。

2.推理的发展

推理是由一个判断或由许多判断推出另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推理可以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而间接推理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1)小学儿童的直接推理

直接推理是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小学儿童首先掌握的是那些比较简单的直接推理。

(2)小学儿童的间接推理

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

六、学龄初期儿童思维的培养

1.从具体、从感性的实践引向抽象概括

2.提高思维过程中的各种基本能力

3.充分理解学习材料

4.帮助儿童正确地掌握概念

5.培养儿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培养儿童运用概念来恰当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的能力。

第五节 学龄儿童想象能力的发展

一、学龄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1.想象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语言的调节下,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显著特征。

3.儿童入学后,在教学的影响下,想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1.再造想象是根据某一事物的图样、图解或语言描述而在头脑中产生关于这一事物的新形象。

2.创造想象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特的创造某一事物的新形象。

三、幻想的发展

1.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2.小学儿童幻想发展的主要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幻想由直观性、虚构性向抽象性、现实性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幻想由笼统性、肤浅性向分化性、深刻性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幻想不断的由易变性向稳定性方向发展。

四、学龄初期儿童想象的培养

1.丰富儿童的表象

2.利用生动的言语描述

3.培养正确的、符合现实的想象

4.指导儿童阅读文艺作品

第六节 学龄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

一、口头言语的发展

1.口头言语的两种形式: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2.对儿童口头言语的要求:

(1)要求儿童的发音正确

(2)要求儿童掌握的口头词汇更丰富、更深刻、更精确

(3)要求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加完善书面言语的发展

3.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是指个体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思想的言语类型。

书面言语较口头言语在本质上不同特点:

(1)书面言语比口头言语出现得晚

(2)书面言语的表达随意性较强

(3)书面言语使用双方一般不直接交流

(4)书面言语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大大的扩展了言语交际的范围与功能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心理过程

二、识字

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前提,为阅读打下最初的基础。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正式开始在听到的言语和说出的言语,亦即在言语听觉分析器和言语动觉分析器所形成的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和看到的言语,亦即言语视觉分析器建立新的联系,这个过程也就是儿童的识字过程。

三、阅读

阅读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的或无声的)过渡。 阅读的两种基本方式是朗读和默读,朗读主要表现为口头言语;默读主要表现为内部言语。儿童掌握阅读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分析阶段、综合阶段和分析综合阶段。

四、写作

写作是从说出的词(大声的或无声的)向看到的词过渡。

1.写作就是让儿童把自己看到过、听到过、想到过、觉得有意义的生活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2.写作是衡量儿童书面言语能力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3.写作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过渡阶段和独立写作阶段。

五、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是一种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内部言语的重要特点是:先想后说或先想后做,对有关自己所要说的、所要做的思想活动本身进行分析综合,即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作为思考对象。

学龄初期儿童内部言语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声思维阶段、过渡阶段和无声思维阶段。

六、学龄初期儿童言语的培养

多给儿童言语活动的机会

树立榜样、指导儿童正确的掌握祖国语言。

丰富知识,发展思维。

以上为2010年9月13日笔记

第十四章 学龄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 学龄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发展理论

情绪发展的学习理论

情绪发展的认知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人类学理论

二、学龄儿童情绪发展特点

学龄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经常产生各种情绪体验,学习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将会带来满足感或挫折感;在集体活动中,儿童的集体观念得到增强,产生荣誉感、友谊感、责任感等。

三、学龄初期儿童情感的培养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优良学风

在情感教育上注意直观性

使情感和行动结合起来

使各种学习和活动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培养儿童调节和控制情感的能力

第二节 学龄儿童情感的发展

一、学龄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情感更富有稳定性

二、高级情感的发展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三、学龄初期儿童积极情绪培养

将儿童的各种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相结合

发展小学儿童的高级情绪

培养小学儿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第十五章 学龄儿童意志的发展

第一节 学龄儿童意志的发展

一、学龄儿童意志发展的特点

1.自觉性

行动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充分认识所采取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一定的要求方面的良好品质。

2.坚持性

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困难而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3.果断性

善于辨别是非、及时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能力。

4.自制性

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二、学龄初期儿童意志的培养

1.明确行动的目的性

2.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3.创设克服困难的情境

4.战胜挫折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第十六章 学龄儿童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学龄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发展

2.自我评价的原则性逐渐形成

3.自我评价的批判性逐渐加强

二、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儿童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度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儿童只注意行为的效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受外部情境的制约逐步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道德信念的制约。

第二节 学龄儿童性格的发展

一、学龄初期儿童性格发展的总趋势

二、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三、学龄初期儿童性格的培养

1.培养儿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2.建立良好的儿童集体

3.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

4.加强自我教育

5.注意因材施教

第三节 学龄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龄儿童的亲子交往

二、学龄儿童的同伴交往同伴团体特点

1.在一定规则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

2.限制其成员的归属感

3.具有明确或暗含的行为标准

4.发展了使成员朝向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

三、学龄儿童的师生交往

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

四、学龄儿童的社会性行为

1.影响社会行为的因素

2.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以上为2010年9月18日笔记

第十七章 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一节 青少年感知能力的发展

一、青少年感觉能力发展的特点

1.青少年的视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区别各种颜色和色度的精确性明显提高。

2.青少年的听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区别音高的能力明显增长,与小学生相比。

3.青少年的运动觉和平衡觉也在不断的发展。

二、青少年知觉能力发展的特点

1.青少年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

2.青少年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

3.青少年知觉的逻辑性增强。

第二节 青少年注意能力的发展

1.注意的目的性增强

2.注意的稳定性迅速发展

3.注意的选择性提高

4.注意的转移能力增强

5.注意能够进行灵活的分配

第三节 青少年记忆能力的发展

青少年记忆能力发展的特点

1.意义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

2.有意记忆在记忆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

3.记忆能力进入鼎盛期

4.青少年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发展

第四节 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青少年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在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的得到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

二、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徘瑞(Perry)提出青少年思维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才能逐渐成熟,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1.二元论阶段

2.多元论阶段

3.相对论阶段

4.约定论阶段

三、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

1.青少年概念的发展

(1)青少年理解字词概念的发展趋势

(2)青少年概念分类能力的发展

2.青少年推理的发展

3.青少年逻辑法则运用能力的发展

4.青少年辩证思维的发展

5.青少年辩证思维水平的发展

6.青少年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青少年发散思维中三个维度的发展速度不一样;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影响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有:智力水平、动机和兴趣。

第五节 青少年想象能力的发展

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2.创造想象日益占有优势地位

3.想象更加现实化

以上为2010年9月23日笔记

第十八章 青少年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第一节 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一、青少年需要的发展

1.友谊的需要

2.独立的需要

3.理解尊重的需要

4.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青少年动机的发展

三、青少年兴趣的发展

1.中心兴趣逐渐形成

2.兴趣明显分化

3.兴趣从广到窄,又从窄到广

四、青少年理想的发展

五、青少年世界观的发展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性的发展

一、青少年品德的发展

皮亚杰对偶故事法是指同时给被试呈现成对的故事,要求被试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作出判断。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即要求被试对故事中人物面临的两难处境作出决择,以此来了解个体道德判断的水平。

二、青少年朋友关系的发展

三、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1.将理想中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同一

2.将社会的自我与个体的自我同一

3.将自我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一

4.将自我性别的认识与自我性别的角色同一

第十九章 成年初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成年初期的基本问题

一、成年初期的年龄规定

生理成熟大体从11、12岁到18、19岁,即20岁以前,生理达到完全成熟。由此,个体开始进入青年后期,即成年初期。

经过整个青年期的各种心理体验之后,到24、25岁前后,青年在心理上基本已处于安定状态,情绪上也已趋于老练和稳健,心理达到了成熟。由此,青年期宣告结束,青年开始步入成人社会。心理上的成熟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成熟。社会性的成熟,是在青年步入社会,经过诸种社会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最终实现。在社会生活达到成熟以后,青年才能够作为社会一员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由此,也必须承担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责任和义务。

二、成年初期的一般特征

1.成年初期在人生中的意义

(1)第二次诞生

(2)由“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

(3) “边缘人”地位

(4)人格的再构成

(5)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6)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2.成年初期自我的形成

(1)自我意识的形成

(2)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及同一性危机

3.成年初期的人际关系

(1)友情与孤独

(2)性意识的发展及恋爱结婚

(3)对双亲和子女的正反两面矛盾情感

4.成年初期心理的两极性

(1)意志与行动的两极性

(2)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3)在日记中表现的两极性

(4)闭锁性和开放性

三、成年初期的发展课题

以上为2010年9月28日笔记

第二节 成年初期的认知特点

一、成年初期思维发展的外在条件和任务

二、成年初期智力表现的一般特点

对成年期个体来说,在获取知识的有效性方面相对于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没有更大的发展,但成年人的智力特点主要是体现在对知识的应用上,这个特点从成年初期便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正由于知识的获得及应用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了良好的有机结合,才使得成年初期个体智力结构中的主要素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仍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三、成年初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

n William Perry 对大学生思维特点进行研究,发现转变 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二元论阶段

(2)相对性阶段

(3)约定性阶段结果表明,成年初期的个体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逻辑为主过渡的思维形式。

2.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表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

(1)创造性思维成果具有首创性、发现性和突破性。

(2)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创造性思维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时期,处于一生中创造性思维表现的最佳年龄区。

第三节 成年初期自我的形成

1.成年初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2.成年初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地确立,决定着个体自我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影响着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

第四节 成年初期人生观的形成及稳固

一、人生观、价值观的概论

1.成年初期的青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稳固时期。

2.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的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

3.价值观是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二、成年初期价值观的发展及稳定

1.价值观并不是与生俱有的。它的形成是通过社会化过程得以实现的。

2.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在父母、教师的指导与影响下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朋友关系的扩大,到了青年晚期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越来越强,主要依赖于青年的同一化过程。

第五节 成年初期的恋爱与婚姻

一、异性观的发展过程

1.由第二性征的出现开始的青春期,到过渡到成年期的转换过程的最终完成,青年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

2.第二性征的发现促使了性的觉醒,引起了个体对性、对异性的关心和兴趣,促使性意识和异性观的发展。

二、由恋爱到结婚

三、婚后适应

在进入成年期后,事业的成功与挫折,家庭的幸福与不幸,生活的充实与空虚等都反映了一个人作为社会人的应有价值。

以上为2010年10月2日笔记

第二十章 成年中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成年中期的生理变化

※影响中年人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

2.社会、心理因素

3.生活习惯

Belloc&Breslow 指出,七种习惯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包括抽烟、过度饮酒、每晚睡眠过多(9小时以上)或过少(7小时以下)、不吃早饭、体重过轻或过重、不能有规律地锻炼身体、两餐之间吃东西。

有四种以上这些习惯的男性比没有这些习惯的男性死亡率高四倍,女性为两倍。危害最大的是抽烟与酗酒。

4.性格类型

美国心脏病学专家Friedman,Roseman首先提出了A型性格与多发性心脏病有关的观念。具有A型性格的人表现有较强的竞争性,时间紧迫感极强,行动迅速、语言坦率、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常常对自己不满足。这种人无论在心理上或行为上,总是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

5.消极情绪体验

中年人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消极生活事件,事件不同,引发的消极情绪体验强度也不同。但不管情绪体验强度如何,如果是长期处于一种消极情绪体验状态,那么就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机体的病变。也是导致中年人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节 成年中期的智力发展

一、智力发展模式

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

研究表明,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是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能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二、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

1.卡特尔依据智力发展与生理和文化教育的关系,把智力分为晶体智力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与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2.晶体智力是指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3.流体智力是指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

4.青少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青少年期以后,在成年阶段,流体智力缓慢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保持相对的稳定。

5.进一步研究发现流体智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晶体智力不但没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相反随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呈上升趋势。

三、智力技能与实用智力

卡特尔提出智力发展可以分为两种过程:

第一种过程与思维的基本形式密切相关,它的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所以称为智力技能;

第二种过程是智力技能和情境、知识相联系的应用,称为实用智力。

四、智力活动的性质

1.智力是一种心理机能,它具有适应意义。

2.皮亚杰指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

3.智力的主要成分

4.智力操作方式(认知加工方式)涉及到智力活 动的内在过程,即个体如何加工信息组织知识经验。

五、影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

1.社会历史因素

2.职业

3.身体健康水平

第三节 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理论

1.在人格理论中,特质理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主 要代表人物有 G.Allport 和 R.B.Cattell。

G.Allport 首先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他把个人特质区分为三种:基本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2.R.B.Cattell 主要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格特质,他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并提出了16种人格特质。

3.人格结构的稳定性

二、发展任务

1.艾里克森的观点

2.莱文森( Daniel Levinson )的观点

3.哈威格斯特( Robert Havighurst )的观点

三、自我意识

1.成年中期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日益关注

2.自我调节功能趋向整合水平

第四节 成年中期的生活

一、家庭

1.代际关系

(1)与孩子的关系

(2)与父母的关系

2.婚姻

(1)婚姻关系的变化

(2)离婚

二、职业

以上为2010年10月6日笔记

第二十一章 成年晚期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人口老龄化与老年心理研究

1.成年晚期,即老年期,一般是指 60 岁至死亡这一阶段。这是人生历程中最后的、颇具特色的时期。

2.成年晚期心理的一般特点是:认识活动发生了一系列退行性变化;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个性持续稳定而又有所变化。

3.世界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

4.现代老年心理学研究

5.两种不同的老年心理变化观研究表明,个体从出生到机体成熟,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发展”,而到成年期尤其是成年晚期,尽管某些心理机能没有衰退甚至还有所发展、增强,但心理变化的总趋势是“减速”或“下降”。

第二节 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

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1.视觉减退

2.听力下降

3.味觉、嗅觉和皮肤觉迟钝

二、记忆随增龄而减退

1.机械识记减退

2.记忆广度下降

3.规定时间内的速度记忆衰退

4.再认能力较差

5.回忆力显著下降

三、思维的年老变化

智力有所减退,但并非全部减退

第三节 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特点

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与情感

1.冷落感 2.孤独感 3.疑虑感 4.忧郁感 5.容易产生不满情绪 6.老朽感 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

各种 “ 丧失 ” 是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激发事件

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较高

第四节 成年晚期的个性心理特点

个性有所变化

个性持续稳定多于变化

第五节 成年晚期的心理卫生与长寿心理

1.成年晚期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

2.长寿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以上为2010年10月11日笔记


相关内容

  •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1) 学习内容: 一.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有意义,即扎实的课.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 ...
  • 教育心得感悟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与感悟 我于今年春天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在当今世纪,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它在我们生活的各 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我经过半年的培训学习,回想学习过程中的自己所付出的努 力及得到的收获,使我感触颇深.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知道 ...
  •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笔记"材料
    xx 学校学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笔记内容 第一次笔记:xxx 学习时间: 学习地点:xx 市礼堂 主 持 人:xxx.xxx 学习成员:xx 学校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 一.学习优秀教师罗刚等先进事迹. 2013 年 8 月 18 日, ...
  •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研 究 报 告 单 位: 肇源县民意乡中心校 撰写人: 程 淑 杰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 肇源县民意乡中心校 程淑杰 [摘要] 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造成 ...
  • 20**年新知识学习计划
    2015新知识学习计划 第1篇:新知识学习计划 时代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必须经常给自己补充新的知识,经常学习和借鉴他人之优点,从而达到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特拟定如下学习计划: 一.学 ...
  • 山海天实验小学课程文化建设
    山海天实验小学课程文化建设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学校开展的课程文化建设是在现代学校制度背景下,在课程改实践过程中,以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为基础的.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着眼点的.以学生的全面 ...
  •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
    桃花营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有关要求 (2015修订) 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进学校管 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为规范学校领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新课程和素质教育 ...
  • 333教育综合考研如何整理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如何整理笔记 本文系统介绍333教育综合考研难度,就业方向,学费介绍,333教育综合考研参考书,333教育综合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333教育综合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 ...
  • 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90house)
    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一.制定合理的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学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而后进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或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指向哪 ...
  • 一小宣传片解说词修改
    让每一个教师 走上校本教研的幸福之路 --荥阳市第一小学校本教研专题片 这里是学生的乐园,这里是教师的舞台,这里是文化的圣土,这里是文明的承续.(大门)荥阳市第一小学在各位领导和社会人士的关心呵护下,乘着教改的东风,迈着矫健的步伐,昂首阔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