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州]闸口  杭州人老少皆知的地方 - 范文中心

[老杭州]闸口  杭州人老少皆知的地方

09/13

闸口对杭州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它位于复兴路东南端,指的是白塔岭以东原来江边的小桥外街至化仙桥一带的区域。旧时在白塔岭有龙山闸,闸口的地名也是由此而来的;闸口刚好是在老复兴街的一个大转弯处。这里百年前就是杭州城里交通、工业的发源地。清光绪年间,这里有了浙江省最早的营运铁路江墅线,闸口至拱宸桥;铁路1907年通车,沿当时杭州的老城墙外,由南而北设闸口、南星、清泰、艮山和拱宸五个站;闸口当时是起始点,后来还曾作为浙赣铁路车站。钱塘江大桥没有通车时,运往浙东、浙南、浙西的大量货物都是在此通过水路转运的。清末铁路闸口机厂也建在这里,建于1929年的闸口电厂是当时杭州最大电厂,民国时这里有煤、油专用码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白塔公园。

白塔老照片

1930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携妻林徽因来到杭城,对白塔做测绘、调查,兴奋地发现了五代吴越国建筑的遗传密码。

公园的核心是白塔,与六和塔遥遥相望,是现存五代吴越末期仿木构塔建筑中最精美、最真实、最典型的一座。“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这是古人描绘的白塔,这里是古杭州货运的主要河道,也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龙山闸所在;早在南北朝始,这里就成为外地人由钱塘江进入杭州的港埠,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他们从这里下船登岸,那时白塔在这里起到了航标的作用。

闸口电厂正在铺设江底电缆

闸口发电厂

闸口机务段

喧闹的闸口火车站

闸口老照片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闸口火车站是最喧闹的地方,杭州知青上山下乡都要从这里出发,开始遥远而艰辛的征程;如今闸口站早已不用,但扳道房、道岔、信号灯上,依稀能让当年的老杭州们回想起这里送别的情景。

如今铁路已是公园的一景

白塔公园全景

如今这里还可以看见保留下来的闸口火车站堆场,标志建筑龙门吊,其中一座龙门吊还改造成了登高望景的好地方;台阶最高处,西面能远眺雄伟的钱塘江一桥、六和塔;东面可以眺望白塔;风景分外的好。


相关内容

  • 茅以升曾"炸"钱塘江大桥 建成89天为何要炸毁?
    茅以升曾"炸"钱塘江大桥 建成89天为何要炸毁? 2011年08月23日 08:01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康志保 字号:T|T 1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 登上杭州六和塔后极目眺望,会看到一座雄伟的现代化两层铁路.公路大 ...
  • 乌镇自助游全攻略
    乌镇自助游全攻略 "<似水年华>里,乌镇的青石板路彷佛永远是潮湿的,在两侧斑驳的墙壁掩映下,显得内敛而安静,透着淡淡的隐忍和儒雅„„" 乌镇,临河而建的老房子有一半是在水上面.她是江南真正意义上的枕水人家.我 ...
  • [美食天下]舌尖上的 杭帮菜品
    杭帮菜品 市场上经常供应的杭帮菜有500多种.古往今来杭州名厨辈出,对祖国烹调理论和技艺作出过重要贡献.宋孝宗时,钱塘门外的宋五嫂就是一位烹制鱼羹的高手,她的"宋嫂鱼羹"至今让人津津乐道.选料时鲜,制做精细,色彩鲜艳,品 ...
  • 英语课本翻译
    第1单元 我们如果从另一角度来思考死亡, 就会发觉有绝大理由相信死亡是件好事. 死亡可能是以下两 种情形其中之一:或者完全没有知觉的虚无状态,或是人们常说的一套,灵魂经历变化,由这个世 界移居到另一个世界. 倘若你认为死后并无知觉,死亡犹如 ...
  • 西溪湿地简介
    目录 第1章 西溪湿地简介 .................................................................................... 1 第2章 西溪看点 .......... ...
  • 诗词赏析过分水岭,饮湖上初晴后雨
    过分水岭 注释译文[注释] ⑴分水岭:汉水与嘉陵江之分水岭. ⑵潺湲:指水流声.[2] [译文] 溪水本是无情的,但入山这三天里,得到了它的同行,便有了情感.前边就是分头之处了,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 3作品鉴赏化无情之物为有情 ...
  • 中山陵竣工之际发生的巫术摄魂恐怖事件
    文章摘自<看历史2010年8月刊> 作者:<看历史>杂志社   出版社:看历史杂志社 本书简介:1891年,一则谣言传遍了长江流域--西方洋教士在中国挖眼以炼取白银.在中西对峙,相互猜忌的心理环境下,这条看似荒诞不经 ...
  •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 建筑师 马少军\刘丰\郑慧娜\齐星\蔡晓南\王晓萍\崔秋荣\ 翁巧莉\王金献\周苏波\徐新阳\沈萱旖地点/ 浙江杭州 设计/ 2006-2008年 / 竣工/2009年业主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委会基 ...
  • 杭州的小吃
    综述 中国人餐桌上的变化 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国人餐桌的"内容"正悄然发生变化,由原来饱餐型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 80年代,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结束了粮食 ...
  • 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
    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作品评析 2013年10月25日,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9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6件(含8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1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