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 - 范文中心

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赏析

09/13

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作品评析

2013年10月25日,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9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6件(含8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1件,三等奖159件。

中国新闻奖作为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它的评奖标准以及评选结果,集中体现了国家主流价值观、文化观,充分反映了广电新闻战线的精神风貌,也突出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广电新闻采写编的新观念、新选题、新角度、新技能,不仅对今后新闻作品的创作起到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也成为媒体和记者衡量新闻价值的指挥棒。

1、

首先,我们来看一则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由杭州文广集团刊播的《最美司机吴斌》,这是一则连续报道,由三篇报道组成。可以说这组连续报道是突发性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媒体主动引领社会舆论的责任与担当。报道准确、迅速的判断和把握了新闻事件潜在的价值,并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发挥电视的特性,用画面、声音,用真实、真诚、真情来吸引人、感动人,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三篇作品。

这一组连续报道中,第一篇作品《76秒 8个动作司机吴斌临危保护24名乘客》播出于2012年6月1日18点。5月29日吴斌驾驶大巴在无锡返回杭州的途中被对向车道飞来的铁块击中腹部。事发后,他立即被送往无锡解放军101医院救治。期间,杭州长运集团考虑到吴斌还在抢救,暂时未向媒体通报消息。直到6月1日凌晨,吴斌去世,杭州长运才将他的事迹以及76秒视频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第二篇是把镜头对准了普通民众的《全城挥泪送别“平民英雄”吴斌》,全城送别,这是一座城市“向善”的特殊表达。报道使用极少的解说词,用声音和画面这些鲜活的、极具感染力的形式,展现了全城送别英雄的场景。它突破了传统英雄片的说教形式。这篇报道不是报纸的、广播的,它只属于电视这种独特的传播形式。第三篇《全城“送别” 爱心背后的价值观》是一则评论。平民吴斌成英雄,全城自发送英雄,这是事物的两个侧面。它印证了杭州人的爱心,也印证了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精神文明也在同步成长。

我们说,这组连续报道获奖的最大特质其实就在于他①主题的重大以及立意的深远。(ppt中没有,交流:“最美司机”吴斌是2012年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也是继“最美妈妈”吴菊萍之后,大家再次把焦点聚集到浙江杭州,甚至给予她“道德高地”的评价。连续一周左右高强度的“最美司机”系列报道,让吴斌成为了全城百姓争相讨论、赞美、学习的人物。其中的多篇报道被全国电视媒体采用,数百家网络媒体转载,单条稿件的点击率高达10万次。对“最美”的传播效果不仅体现在收视率、点击率上。全城数万人自发夹道为英雄送别,这就是普通民众对报道中蕴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认同。吴斌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公交车司机,当铁片穿透身体的时候,他忍受着剧痛,却坚持完成了紧急刹车的动作,保证了全车24名乘客的安全。这个事实所蕴含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报道的价值。他体现着一种社会的正能量、一种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十八大中我们的核心主义价值观浓缩成了24字,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看到,吴斌恰恰就体现了诚信这种价值观念。而全城百姓自发的送别英雄,也能深深的反映出杭城的百姓对这种典型人物的认可和尊重,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另一个体现。

透过这篇作品,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它背后的故事, 11月9号我参加了浙江省的双优研讨会,作品的作者袁跟我们分享了她关于这篇报道的采写体会,我们才知道,其实一条好片子的创作并不是偶然的,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②做同行记者,写有温度的新闻”。

什么叫同行记者: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验式采访”,记者深入生活,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源泉;深入生活就是要贯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其次,同行还是指记者在做这类典型人物报道时,应该要慢下来,投入时间、投入情感,真正走到被采访者的心里,才能做出有感情、有温度的新闻。

(袁也在谈采访体会时讲到这么一个故事:)6月5日上午,袁也来到了吴斌家。聊着聊着吴斌的妻子汪丽珍对吴斌的姐姐说:“吴斌平时最喜欢北山路,前几天,他还说,天气热了,要去西湖边走走。要是能让吴斌再看一眼西湖该多好!”吴冰心(吴斌的姐姐)马上开口说到:“你的心情姐姐懂的,但是吴斌这件事情现在不是由我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话说到这里,汪丽珍的眼泪夺眶

而出,喃喃自语着:“我懂的,我懂的。”

杭州人有个不成文的传统,也可以说是一个情结,但凡有亲人离去,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一定会带他往西湖边走一圈。但此时此刻,这户恪守本分、理智大度的杭州人家,却要隐藏自己很普通的一个愿望。

(袁也在发言的时候就讲到,她当时不觉得自己是一名记者,只想着怎么样能够帮助吴斌这家人完成这个心愿。于是,在吴斌出殡路线已经规划好的情况下,袁也四处托人帮忙,甚至在赵洪祝书记来吴斌家吊唁离开后,站在大马路上高喊想要更换线路,为了能引起前来吊唁领导人的注意,就是因为袁也这么的执着,最终更换路线得到了同行领导的同意,完成了吴斌这家人的心愿。正是因为她这种举动,赢得了吴斌家人的对她的信任,以至于在吴斌出殡的日子里,在灵车里腾出唯一一个位置,安排他们频道的摄像坐进去,全程记录。)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我们应该有个职业的自我追问,就是新闻本体和新闻本源的问题,也是我们新闻界老生常谈的理念:“脚底板下出新闻”,我们就是要忠实地践行“③深入、深入、再深入”,“贴近、贴近、再贴近”,舍此没有别的途径。虽然这么讲,但我们常常是“身入而心未入”,空间贴上了,但情感未贴近,所以有个“用心”、“用情”的问题。我想这篇作品的记者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在报道的时候,我们是记者,但是同时我们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会流泪的人,在遇到这种人物典型的时候,采访其实没有什么技巧,就是一种人情的往来,心灵的契合,要把主人公当成自己的朋友,做出的作品才能真正挖掘出典型的故事,打动人心。

这篇作品还有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是它对于细节的后期处理。我们看在第一篇报道中,车载视频显示吴斌8个动作的时候,后期用红圈标注出来;铁片飞来放慢的镜头以及将76秒这个时间段定格放大等等小细节,都能让受众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到吴斌临危救人的敬业精神。这些都是记者在后期制作上可以借鉴的地方,比方说1、让细节定格,以突出细节。2、用慢镜头、特殊符号等突出细节;3、用特技手段表现细节;4、用镜头回放的办法突出细节等等。再比如另一个细节是在第二篇作品开头的时候,记者采用一段老大妈现场聊天作为导语开头,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而且是一种很好的尝试,通过这种朴实的、自然的、群众自发的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更能打动观众的心,也顿时拉近了吴斌与观众之间

的距离,淡化他的英雄化、反而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成为英雄的瞬间。

2、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篇由浙江卫视刊播的大型直播节目《千岛湖水下探秘》。

浙江的朋友知道,50多年前新中国建起首座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一座1800年历史的古城遂安随之尘封水底。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埋沉水底的城墙、街道、牌坊是否风采依旧?记忆中的家园在水下如何定格?带着这样的追问,浙江卫视联合央视策划推出了浙江电视史上首次进行的水下电视直播《探秘千岛湖水下古城》。作为五一假期奉献给全国观众的一道电视大餐,在2012年4月27日至5月1日期间,连续5天6大时段以水下探秘的直播形式,大规模、近距离地揭示了千岛湖水下古城的独特风貌及其遗存状况。我想这么一档大型的直播,如果没有具有前瞻性的策划,在没有办法做到这么成功的。

首先,我觉得好的策划一定是要有一个好创意的,而好创意来自对大量信息的捕捉、采纳、串联,打破常规重新组合。就是在广泛搜集、了解观众收视节目情况的基础上,梳理揣摩出观众当前或将来的社会收视心理需求,有的放矢地通过有关专家学者、同行、集体创造出的对作品整体战略的运筹与规划。

近些年来,浙江卫视一直在贯穿“大片战略”的理念,寻求一种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所谓叫好就是要传递一种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探秘千岛湖》这篇作品将家园作为内在的主题,展现千岛湖库区5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从而将感人的家园情怀、浓烈的故乡情结和厚重的人间真情体现出来。同时,节目的播出,还为水下古城的规划保护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可以说这个创意成功挖掘了历史、文化、考古、商业开发等多维度的价值。、

那么什么叫“叫座”呢?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篇大制作、大投入、重装备、高技术的作品。专门在千岛湖的一艘客轮上搭建起“湖上演播室”,引入演播室三维在线包装、虚拟前景等新手段,立体呈现水下古城风貌,主持人可以在虚拟三维图上“看图说话”,解说更具对象感和针对性,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探访水下古城,使探秘直播显得生动、神奇而又直观。在直播中,我们还看到以双视窗的形式,巧妙运用当地居民手绘地图、博物馆模型、老照片、同类建筑影像等资料,由专家及时进行对比解读说明,丰富水下建筑物的直观感受,再加上

画面字幕、循环底部游走字幕等应用,有效地拓展了直播节目的信息量,不仅让观众能够了解千岛湖水下古城的来历及其历史文化价值,还对水下电视拍摄、今日直播看点等内容有所了解,增强了直播节目的贴近性、趣味性。

最后,《探秘千岛湖水下古城》巧妙地利用了观众的心理需求,营造期待、制造悬念,充分调动受众的好奇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未知的事情其实都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好奇的心理。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利用观众的好奇心和对事件发展、人物命运的期待心情,在作品上设置悬而未解的矛盾现象,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以便吸引和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与观赏兴趣。比方说,作品刚开头就抛出,这座水下千年古城,是否与人们50多年前的记忆吻合、水下古城布局和徽派建筑是否依然安好,随后,一明一暗的两条主线相互交织,每天探索新的发现、新的意外种种种种都为观众营造了很高的期待,随着直播的继续,这些悬念将会一一揭晓。

《千岛湖》在制造悬念,吸引收看上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地方,可以再突破一点,就是水下记者刘雪松下水进行拍摄时,除了像我们介绍水下景观,还有一种元素也是能够引起观众兴趣的,那就是探秘者本人,潜水员水下的感受。我们看在央视直播《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中,纪录片除了记录动物,还适时的穿插记录者的动态,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到最后,很多观众甚至转移了聚焦点,着重关注这些记录者了,这样也许会使直播更加活泛,减少观众的视觉疲劳。

3、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由诸暨电视台刊播的,长为1分30秒的《干部环湖走,百姓无路走》,这是一篇舆论监督报道,可以说这种题材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我们先来看一下。

这篇报道获奖的首要因素就是它的反映的社会背景,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指出,领导下基层“不铺设迎宾地毯、不封道”。但是这篇报道所反映的,诸暨东白湖镇附近四个镇乡的机关干部举行“环湖徒步走”活动,为防止过往车辆的打扰,就将10多个山村村民外出的唯一一条23公里长的环湖公路进行了封路,百姓怨声载道。这路一封,使这项意在提倡快乐健身的活动变了味,同时也是和中央规定

背道而驰。记者很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现象,这条新闻放在了当天民生新闻的头条,社会反响十分强烈,活动的相关组织人员也受到了处分,才让这则报道有了结果、落了地,发挥了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揭露社会不良现象的作用。

为什么有的记者在看到一件小事时,就能迅速嗅到事件背后的本质,这就跟他们的政治素养有关。记者一定要做个杂家:要有政治家的眼光、理论家的头脑、社会活动家的本领、杂家广博的知识、作家的写作技巧。而政治家的眼光尤其的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活动长期开展的背景下, 就是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来谋划选题和题材,对于那些趋势性、苗头性的问题,增强敏锐性、判断力,适应舆论形势和多媒体、传统媒体、自媒体发展变化的要求,提高对形势的驾驭能力,有所作为,有效作为。

但是从现在的传媒环境来看,部分地方的领导还是对舆论监督报道极为反感的,即使有一点不同声音也会大动肝火,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向你发难,这就要求报道这类批评性报道的记者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让事实来说话,不要给人抓住把柄。

比方说:首先就是报道要真实、客观,有什么报道什么、不可想当然,不可断章取义,不可以偏概全,要反复调查、证实报道中出现的各种细节、数据、材料等。

第二,这类报道要掌握报道的技巧,讲究分寸。不要一味的批评,也不要将话说的太满,只要将事实纯客观的记录下来,剩下的观众看了自会明白。像这篇报道,他就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边式拥堵的车辆排成了长队,百姓都在道路上焦急的等待;但是另一边,道路上空空荡荡,干部们悠闲的行走;一边是百姓无奈的踱着步、抽着烟,甚至打算徒步走回家,而另一边,干部们却在谈笑风生。这一个个现场感极强的镜头,在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即便是不用过多的解说,也能让观众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第三,舆论监督报道要给报道双方都以公平的话语权,不能主观倾向于弱者,记者应该向观众传递出多方面的声音,使整篇报道显得立体而有深度,更客观,

更能完整而深入地把握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像这篇报道中,如果能够采访到环湖走的组织者,给他一个解释、说明的机会,可能这篇报道将会更加完整,客观。

第四,要学会借用第三方人的直接引语。客观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要避免记者的主观倾向,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报道事实。所以在批评报道时,最好借用专家、律师、权威人士的口来展示报道的倾向,这样力度大并且更有说服力。

最后,做监督性报道的新闻时,要始终明确一点:揭露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监督批评是为了促成问题的有效解决,不能为了报道而报道。凡是做这类报道的记者,一定要有股子韧劲,在问题披露以后,应该始终关注着后续的发展动态,并且积极配合相关的部门,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舆论监督报道的真正目的。

其次,这篇作品的同期声比较有力度,很抓人,起到了强调主题的作用。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忽视了同期声的重要性,认为电视新闻只要画面和解说好,就可以了,同期声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同期声是新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增强报道的真实性、感性力、交流感,同时,它也可以展示人物个性,另报道的整体效果添彩。比方说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问交警还有多长时间结束,交警躲躲闪闪的说了句“不知道”就走开了;在问到村民陈大爷时,陈大爷十分无奈的说: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午饭都要错过了。这些同期所传递的人物的态度、语音、语调,是解说没有办法代替的,通过这些观众可以清清楚楚的了解到百姓对封路的怨言,准确的把握现场的实况。

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到,很多同期声的选用其实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说:为用而用,涂有形式;人为导演,矫揉造作;游离主题,画蛇添足;冗长啰嗦,拖泥带水,尽管被采访对象所表达的内容不是我们可以掌握的,但是却是我们可以引导的、可以选择的。不能为了加入同期声就不加筛选的人采访。好的同期声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第一是富有有效地信息量和价值量;第二要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第三要准确生动和形象。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要有股子韧劲,采访不到好的同期声绝不妥协,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同时,在同期声的运用上,也要注意,同期声与解说词、电视画面要相互配合,相互衬托,相互补充,绝不能“两张皮”,“各顾各”。

虽然这是一篇获奖作品,但是我想他还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方说作品的导语部分是开门见山的说明情况:“为了方便干部游走,交警队环湖公路实施了

封道。”我想这个导语其实还可以更加吸引人。公路是属于大家的,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对它进行封道?这跟机关干部的徒步走有什么关系呢?封路造成了什么后果呢?其实这些疑问都是很能引起大家兴趣的,如果作品导语部分先巧设一个悬念,然后选取素材中有冲突或有矛盾的画面或细节、截取反常的现象或反常行为、运用倒置、伏笔等手段,就像戏剧当中的“抖包袱”,在节骨眼上把这个包袱先抖出去,最后再将他收回来,这样可能会在一开始就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起到更大的传播效果。

当然,也不是任何新闻可以设置悬念的,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准确把握事实,弄清楚事件发展中的矛盾是什么?主次关系在哪里?其次,要揣摩观众心理,要估计观众最喜欢什么?最讨厌什么?最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这些都要了如指掌,才能合理利用和设置悬念,才能不露痕迹。

4、

接下来,是一则由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刊播的,长度为3分54秒的消息:记者目击:兰州桃树坪隧道五名被困工人获救瞬间。这是近年来第一次用电视的方式现场记录并见证大型隧道塌方救援成功的获救瞬间,可以说这是一条面对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的一个全新的角度。我们先来看一下。

我们看,这篇报道现场感强、信息量大,这条片子在没有一句解说词的情况下,全程用画面、声音、同期、字幕等电视元素生动地突出了新闻最重要的现场,让观众最直观、真实的感受到了5名获救工人的生命状态、救援队伍的科学组织、医疗队伍的精心准备和照顾,体现了负责任的政府和对同胞生命的尊重。电视消息播出当天,就被英国、美国等国的电视台、通讯社等20多家外媒使用75次,在国际上展现了中国的正面形象。

要想做好现场记录,科学判断、提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获救出来的时间非常有限,更不存在补拍的可能。为此,遇到此类突发性事件时,报道团队应该提前了解现场的状况、被困人员的情况、摸清救援的进度等等相关的问题;安排控场能力好、擅长现场提问和把控情绪的主力记者采访;与此同时,拍摄团队也要相互配合、互相补台,这些都需要提前的策划准备。

除了新闻理念的创新外,从报道本身来看,作品整体基调的把握、分寸的拿捏还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作品的开场并不是我们常规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救援现

场,而是直接将镜头对准获救的五名被困人员,记录下他们获救时的身体状况、了解到他们被困时的心理感受、展现了现场工友们高亢的氛围。在新闻界有句玩笑话:“灾难是人民的不幸,却是新闻记者盛大的节日。”虽然说,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决定了新闻报道的主题,但是记者在报道中角度的选择、基调的把握却影响着报道的整体水平。被困五名工人获救后,他们的身体状况怎么样?在隧道里他们是如何度过的?和外界怎么取得的联系?这些才是观众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我们看到,在这篇获奖作品中,记者始终紧扣 “生命至上、大爱无疆”这一主题,将人文关怀、尊重生命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其次,记者巧问过程,让报道更加的立体丰满:现场是一个状态符号,也是一个引子,优秀的记者可以通过巧妙的采访和资料的运用,让大家在现场的气氛中,共同回味救援的艰难过程和救援的科学性、有效性。除去记者很有关怀的采访提问外,这篇报道还有个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在报道的最后,记者跟随被困人员上了救护车,通过记者的引导,由被困人员自己说出在隧道的情形,如何跟外界取得联系等等,而画面这时就回溯到现场救援的资料图像,呈现给观众了两个现场,一个是获救之后的现场,一个是通过记者采访再现获救前的现场。我们看这两条线相互交融,毫无违和感,在尊重对象、展现人文关怀的同时,将救援的背景信息传递出来,我想这一点是大家在今后的报道当中可以借鉴的。

这篇作品还有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就是在有特定采访对象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突出重点、突出个性的选取典型人物:因为被困点空间有限、可拍摄的时间不到10分钟,而且又要记录5名工人出来的整个过程。因此,报道团队深入思考,突出重点,选取身体条件允许接受采访,并且是有特点的比如年龄最大、最后一个出来的人重点采访,这也是我们将来在选择采访对象时应该反复推敲的,采访对象选择的有特点,可能会使报道更加出彩,同时无形中增强新闻的信息量。同时在提问的时候要针对每个人的个性来提问,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张冠李戴。

5、

接下来,我们来一则由我们江西广电刊播的《峡江水利枢纽:“抬田”破解国内水利建设头号难题》,也是获得了我们第23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三等奖。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条长度为3分40秒的报道。

我想这篇报道获奖的最主要原因仍然在于他所凸显的主题的价值。峡江水利

枢纽工程的兴建,重点是移民,难点也是移民。既要保证工程建得成,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移民、妥善处理好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证库区社会稳定,是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立脚点和出发点。为使工程又好又快建成,我们的省水利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立的“三减少一保障”(减少移民数量、减少外迁安置、减少耕地淹没、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指导思想,在全力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同时,创新性地开展抬田试验,并在抬田试验成功后在库区全面推广实施,将库区3.75万亩耕地抬高,使其免于被淹没,创造了全国最大面积“抬田”工程,减少移民外迁约3万人。可以说,这是江西在大型水利建设中探索出的一项创举,为其他地区水利兴建提供了样板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这篇报道,我们还看到了记者很强的新闻敏感性,在作品的推荐理由中写道,在2012年,峡江水利枢纽进入工程冲刺的阶段,记者在采访工程施工时发现,尽管工程主体庞大,但当地耕地面积却没有明显减少,施工单位用什么手段保住了农民世代耕种的土地?记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新闻点,在对峡江水利枢纽主体工程所在地进行走访后了解到,正是建设部门创造性地使用了“抬田”的办法,使得大量耕地得以保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记者马上就抓住了这一信息,准确的判断出事实所蕴含的较高高的新闻价值和借鉴推广的价值,并进行了进行调查采访,最终完成了这篇报道。抬田工程大范围的举行,为什么有的记者从中发现了问题,并成就了报道,而有的记者却对此熟视无睹呢?这跟记者的新闻敏感是直接相关的,这是一个记者重要的素质。但是这并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积累而成的。

首先,我们说记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新闻敏感的灵魂。记者要多关注国计民生,多体恤民情、对事关人民利益的事情要体察入围,反应敏锐。

第二,记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这是新闻敏感的眼睛。知识就是力量。有了丰富的知识,对客观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才能心明眼亮,知之厉害,晓之后果。反之,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一些事情尤其是比较复杂的事情就看不清、摸不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眼前一片迷茫,这就肯定敏锐不起来。

第三,记者要有辩证的思维方式,这是新闻敏感的源泉。敏感是属于一种很强的认知能力,就是能够在复杂的现象中,透过表现发现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找出问题的关键。所以新闻记者要经常培养自己遇事多思考,多分析的习惯。

这篇报道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制作精良、手法生动。在对“抬田”工程进行报道时,本片采取了动画制作的方式,对“抬田”的具体步骤做了形象地再现,使观众一目了然,充分发挥了电视的优势。在视觉时代、数字化普及的今天,传统的现实画面已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于越来越高的视觉追求以及越来越“挑剔”的审美眼光。新闻现场图像缺失或者用语言描绘抽象的事实,常常会造成观众的视觉游移和心理倦怠,信息的到达率必然降低。运用动画演绎、三维模拟等其他图形叙事素材来证实与增强新闻信息的现场感,就可以使电视新闻在消除各种信息的不确定性过程中有着“百闻不如一见”的优势。

虽然我们说虚拟技术在电视新闻传播领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新闻工作者们也需要明确虚拟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多多益善,应该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基础上,遵循“有限使用”的原则,言简意赅的最大限度的展示新闻的原始性,不能喧宾夺主,新闻还是应该以记录为主要的手段;其次,要注意“度”的掌握,虚拟技术只是起到辅助叙事的作用,不能一味的炫技,不要过于刻意的渲染,要考虑事件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心理感受。

最后,对于这篇报道我还有个个人的小看法,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看到报道中,一共有三个采访对象,两个是村民,一个是抬田工程的常务副总指挥姚毅臣。我想啊,这么大型的一个经验式报道,最后由本工程的指挥来点题,说“与群众的生存、生计相比,我们牺牲一点库容、牺牲一点发电量还是值得的。”我想还是有些挖掘的空间没有达到的,比方说可以跳出这个工程,采访一个专门研究移民、研究水利方面的专家,借由他的口来对这个抬田工程进行一下评价,站在全国比较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下这个工程带来的福利,我想这样会对主题的升华发挥更大的作用。

6、

下面这条消息是由东莞广播电视台刊播,长为一分28秒的《东莞首创“四方联网” 3天业务20分钟搞掂》,我们来看一下。

这篇作品的优点其实跟上一篇《峡江水利枢纽:“抬田”破解国内水利建设头号难题》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首先也是他的选题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四方联网” 是指东莞、黄埔海关、广东检验检疫局、省外经贸厅联手建设加工贸易管理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进行加工贸易合同备案的管理、实现企业

联网申报、外经贸联网审批、海关联网备案、检验检疫联网数据共享。这是一件涉及到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体制改革的大事,是优化行政资源配置的崭新探索,是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的最新行动。尤其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还出席启动仪式并一言点明“四方联网”的意义:“四方联动走出一小步,代表我们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将会迈出一大步”,起到了画龙点睛、主题升华的作用。我们说新闻价值包括的五个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这条报道几乎占全了,这也奠定了作品获奖的基础。

其次,这篇报道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消息的特点在于它强烈的时效性,时效性就是新闻的“生命”, 从理论上来说,时效性指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事实发生之间的时间差,他是赢得收视率的关键,尤其是在媒介环境急剧变革的当下,网络新闻铺天盖地而来,如果传统媒体没有抓住时机,很有可能被淹没在信息的浪潮中,一条有时效的新闻,价值连城。一条过了时的新闻,就成了旧闻。我们看这条报道刊播的是“今天”的新闻,这样就一下子拉近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有继续了解情况的冲动。所以我们新闻媒体人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应该有“新闻提速”意识。

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打造高效的传播,我们的新闻采编队伍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前期记者不仅仅是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采访,还要对摄影、图片处理、文字播报以及最新网络媒体工具运用娴熟,具有多媒体应用能力,边采访的时候,脑海中就要边进行写稿、构图、编辑,回到台里一气呵成。

此外,建立畅通渠道,强化传播手段也是新闻提速的方式。电视新闻从表面上看是通过电视终端播发的新闻,但是其采编播工作过程和工作手段已经不限于电视技术手段,而是逐渐综合多种媒体报道手段。比如,电视新闻可以借鉴网络媒体的即时播发手段,针对短平快式的新闻,采用屏幕飞字的方式进行24小时滚动播报;可以借鉴广播媒体的“先发制人”优势,对于后期图像处理尚未完成的稿件,采用口头播报的方式先行播出等等。与此同时,要增加现场直播的数量,现场直播是电视新闻最强大的优势,即便在网络直播方兴未艾的情况下,也依然是吸引观众的有力武器。增加现场直播的数量,要区别对待,分类讨论:对于提前预知的重大事件要坚持使用现场直播,用大直播营造大声势,形成大效果;对于提

前预知的小事件,只要适合观众的需求,也应该采用现场直播,勿以事小而不为,但是可以简化流程,缩短直播时间。

最后,这则报道的语言表达精练明了、动画制作通俗易懂。我们说电视新闻是诉诸于画面的传播形式,声音语言稍纵即逝,尤其是这种涉及概念比较复杂的新闻报道,如果解说语言晦涩难懂,观众很可能在观看过后仍处在雨里雾里,不知所云,这也就失掉了报道的传播意义。所以记者在对这类素材进行梳理的时候,应该要懂得提炼主题、懂得用通俗、简练的话语表达深奥、难懂的意思。我们看这篇报道,不宣讲大道理,在题目中就提取了“3天业务20分钟搞掂”这一具体信息,企业一看便知“四方联网”释放出来的制度红利,此外,通过制作动画,使虚拟的“联网”变得具体,通俗易懂,画面剪接流畅、自然,让观众一看就明。

这篇报道他的优点还是很直观的,如果说要更加完善的话,我想有一点,就是在叙事结构上还可以再细细的推敲。作品的开篇是在加工贸易管理服务平台启动仪式的现场视频,然后是对“四方联网”进行动画模拟展示,采访对象选择的是东莞海关的副关长和一个企业的办事人员,可是说是和这个“四方联网”有密切联系的两个对象,他们的直观感受能够引起观众的信服,但是,以这个同期声作为结尾,有可能会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试想下,如果让报道的结尾再一次回到启动仪式的现场,将汪洋的点评放在最后,重申“四方联网”的重大意义,我想这样不仅仅能够凸显整体新闻的核心事实,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厚度,又在结构上起到有始有终、首尾呼应的作用。

7、

下面我们来一条系列报道:《周玉阳的“另类支教”》,这也是由我们省台推送的,同时也是获得新闻奖的二等奖的作品,我们先来欣赏一下。

《周玉阳的“另类支教”》始终抓住主人公周玉阳“为了心中的教育公平”这个质朴的主题。采访报道真实记录、真诚表达,将周玉阳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另类支教者”志愿者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不但让观众感受到周玉阳追求公平教育的 “夸父追日”般的感人情怀,更让人深思当前中国老少边穷地区教育落后的现实,以及支教事业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的制约和问题,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山里孩子们的教育公平问题,可以说这篇报道带给大家思考的价值有很多,我就想站在我们媒体人的角度来跟大家着重分享一下,关于重大典

型人物报道应该探索的方向。

我认为,重大典型人物报道应该是要以事件为载体, 来丰富典型人物的形象。新闻界前辈徐铸成先生说过, 做记者好比作厨师, 做新闻也是一门讲究“烹饪”的艺术,只有拥有了好的原料,才能做出上等的烹饪。正如俗话说的,“涉浅水者得鱼虾,潜深水者得蛟龙”。电视新闻时间往往很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没有选择地堆砌罗列一堆素材, 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人物形象的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了, 所以, 电视记者尤其要学会在一大堆基本事实中再发现再挖掘, 选择最能体现时代精神、最能打动人心的故事。我们看这篇报道也是,如果单单提及周玉阳,他只是千千万万支教老师中的一个,但是他为了能让大山里的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水平,放弃了深圳优越的环境,不顾家人的反对,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念,而这三篇报道所选择的事例也都是围绕他支教而展开的,透过事件,我们看到了周玉阳对教育的坚守、看到了他对孩子深深的愧疚,让观众感同身受。

第二是要以平民化的视角, 拉近典型人物与群众的距离。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人们原有的观念受到激烈的冲击,令代表标准、趋同价值观的典型报道难以引起不同社会层面上受众的共鸣,个体意识的增强也给典型报道发挥引导舆论作用增加了难度。因此, 要使典型报道最广泛地影响社会主流人群、干预社会生活, 就必须要选择受众最感兴趣、最易接受的内容和形式来加以表现, 用平民化视角报道典型人物和事件。用平民视角报道社会生活的关键点在于“人”, 媒体要着力彰显社会富于人情味的一面, 把时代的典型人物人性化而不英雄化, 寻找到典型报道高起点与低落点的最佳契合点。周玉阳的所为是值得大家赞扬的,但是如果单单以这一条线索叙事,难免会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感觉人物离大家很近。但是我们看报道中,家人一开始对他的决定是反对的,是不理解的,周玉阳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存在困惑的,也是迷茫的,这些刚好就构成了与周玉阳高尚情怀的高低契合点,正是这种落差,在矛盾中突出了周玉阳的个性,加深了观众对他的认知,也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

同时在形式上要体现“平民化”风格。比方说,文字稿件要通俗化,后期制作要清晰化,同期声要鲜活化、播报方式要口语化等等。(结合作品点评:播报员的播音一定要更加的亲和,尽可能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叙事;同期声不生硬,

很自然)

第三就是用细节为着力点, 来感动观众。“细节决定成败”,典型细节特征的捕捉和抓取同样关乎电视人物报道的成败。注重细节的刻画和渲染, 才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 传达了人物的神韵, 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典型人物报道, 要有几个富有个性的细节作支撑, 才会使整篇报道活跃。我们看这组报道,很多细节都是很细腻的,都很能凸显人物的内心,比方说,在讲到石板村条件艰苦的时候,一个小孩趴在窗户上向远处望的画面、孩子们跟周玉阳玩开心的玩耍,孩子给父母写家书,大家围着观看贵州记者拍回的石板村的视频,孩子和周玉阳情不自禁的留下眼泪等等细节都对观众很有冲击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四是运用电视元素, 增强典型报道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我们在新闻报道中有五个简化法则,即“新闻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可视化”。刚才我讲的是细节是说在对素材挑选的层面,也就是故事情节话、情节细节化。那么这个运用电视元素,增加报道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就叫做细节的可视化,电视媒介在典型报道方面有着独特的媒介优势, 可以充分利用多种电视元素进行叙述和表现典型报道。这组报道在镜头语言上就运用的非常好,画面丰富而且景别语言变化多样,画面和解说交相呼应、相互映衬,既有石板村艰苦的条件的照片材料,也有孩子们在九江中学上学、生活等多场地、多画面的镜头语言,同时在镜头景别上,摄像充分的调度了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语言,镜头素材不仅内容多、而且形式多样,使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 保证信息得以清晰传播,给观众带来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我想上面四点是我们在把握典型人物报道中可以予以强化的要素,可以说,这组系列报道通过三天全天候的跟踪采访,全面了解周玉阳、他的家人,以及15个贵州孩子在江州的学习、生活,抓住他们最自然的日常状态,采访也力求自然、朴实,袒露心声,让观众看到一个鲜活的、既平凡又伟大的支教者形象,还是和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

8、

我们来一条由贵州广播电视台刊播的,长为2分51秒的《危急时刻踢倒歹徒 张槐乾好样的》这条消息反映的是当代大学生张槐乾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生死,勇斗歹徒的见义勇为之举。

显而易见,这条报道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画面感突出,现场感极强。画面刚开头,我们就能看到歹徒持刀情况紧急的画面,带给观众极大的视觉冲击力,随后,监控画面记录了保安和歹徒搏斗,不幸中刀的惊心镜头,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张槐乾临门一脚制服歹徒,可以说整个过程的镜头语言都十分具有冲击力,让观众有种身在现场的感觉。同时解说编排也十分紧凑,紧密的配合的镜头的节奏。

但是我们看到这篇报道的一些镜头明显是监控录像或者是路人街拍的画面,但是包括解说或者是画面上都没有标注上画面的来源,我想这点可能是报道瑕疵的地方。交代新闻来源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避免责任和麻烦,同时也是对事实提供者的尊重和制约。但是就目前的新闻作品来看,这方面的工作实在不能令人乐观。大量缺乏必要的消息来源的新闻见诸媒体,新闻事实成为“来路不明的闯入者”。我想这方面是我们记者需要主义的地方。在遇到这种资料素材的时候,我们应该在画面中所有标注,让观众清清楚楚的看明白。


相关内容

  • 中国美术赏析第三章(雕塑)教案
    学 校 教 案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复习前课所学--(展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 2.课前思考--展示本节课所赏析的作品,让学生思考分析其显示的精神生活世界以及体现的艺术审美特质. 3.总结学生所答,概述本节课 ...
  • 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学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活动一<中国民间美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共有三个活动,活动 ...
  • 对鲁迅的赏析
    对鲁迅的赏析 鲁迅是一个深刻的人,他的文章没有什么多余的语句和矫情的举动,语言生动而又精炼,文风爽朗而又质朴,情感真挚而又细腻.早期鲁迅接触的是中国传统书籍,青年时期后又接受了西方的科学理性思想,这使得他的文章既有中国古典文言文小说的底蕴, ...
  • 李有来水墨册页赏析--[胸中丘壑]
    我看李有来山水画--王俊 在我的心目中,一个优秀的书法家,同时还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画家:至少也要能弄几笔,这可以说是一个书法家的素质.因为,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本来就是与许多相关的传统艺术尤其与中国的绘画,相伴产生,相携发展,它植根于中国 ...
  •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并学会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
  •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一 ) 指导思想 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 ...
  • 如何赏析文章的美点和亮点
    作者:监利县大兴中学 李方模  时间:2007-1-31 18:04:4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571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对7-9年级的"阅读"中明确提到:"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 ...
  •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说明 1. 语言学概论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语言学概论>是南京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释,为学生学习其 ...
  • 文学作品赏析·和季羡林大师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那么, ...
  • 安藤忠雄建筑理念与作品赏析
    2安藤忠雄建筑理念的初步形成[1] 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是从旅行中一点一滴地 体验 而来 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东京.广岛等地,他所接触到的京都庙宇龙安寺中极 富禅意的枯山水,使他体验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空.间.寂的奥义,这种榻榻米模矩化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