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人类的老师-苏教版 - 范文中心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人类的老师-苏教版

03/25

人类的老师

解读一

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仿生学的文章。学生对它会有很多疑问,如:科学家是如何制造潜水艇?苍蝇、蚊子、蜜蜂的飞行有什么特点?„„上课时有的问题可以少说或不说,免得上着上着偏离语文的轨道。主要还是要把精力多放在体味语言文字上。下面谈一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粗浅认识。纯粹是就课文说课文而已。

一、课题

课题的关键词“老师”,加上引号,显示它的特别之处。读后才明白,课题的“老师”指的是生物,与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相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生物为人类解开哪些惑呢?是这篇课文的重点说明所在。

二、结构

本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按“总——分——总”方式可把七个自然段分成三大段。第一、二自然段写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的故事导入,很多生物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有详有略地说明人们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发,进而发明创造。第七自然段总结并发出感慨。

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它们是并列关系。三大自然段内在结构大同小异,按“现象——原理——创造”而写。

第三自然段 发生现象: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

生物原理:蜻蜓的翅膀末端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是防止颤抖的关键。 启发创造:造出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第四自然段 发生现象:圆圆的大头的鲸能轻而易举地超过尖尖头的轮船。 生物原理:鲸的外形是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在水中的阻力是最小的。

启发创造:模仿鲸的形体,改进设计,提高航行速度。

第五自然段 发生现象: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 生物原理:因为鸡蛋能够反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启发创造: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三、插图

课文共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着蝙蝠、小鸟、蜻蜓、袋鼠、鲸,第二幅画着人民大会堂。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但课文中却没有提到关于蝙蝠给人类启示的内容,编者在这儿画上两只蝙蝠的用意何在?我想应该与课后的第五题相联系“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想到人教版有篇课文《蝙蝠与雷达》可作为补充教材让学生阅读。

四、课后问题

课后第四题: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对较好的学生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概括,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以降低难度。如:人们从_________中得到启示, 造出了(改进了、设计了)______________.

解读二

《人类的“老师”》这一课,应该说是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总结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列举的创造都是学生随处可见的,而这一课,不像前两篇就一个问题来谈,这一课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特别强的文章,如果我们还是按照前两篇的课文方法来学,其编写意图肯定难以体现。所以,笔者认为这一课,应该教成综合,教学之后应该能引导学生更理性地去阅读大量的发明故事。

这一课如何教?首先这一课的课题非常有意思,即出现了每个同学都熟知的词——老师,这个“老师”是有双引号的,这个引号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读完课文,他们就能够明白。但我个人认为,这只是对这篇文章“老师”的理解,我们最好别忘记“老师”的本意,因为本意也是重要的。“老师”的职能就是教育启发学生努力学习,人类的“老师”给予我们的同样是启发,但这种启发不是告诉,而是人类在遇到问题之后的进一步研究,这位“老师”把好东西早就放在那里,但因为人们没有重视它,所以发现不到,当遇到困难后,才想起来,这是教训给予人的再创造。当然这也是人类一步步走向科学、文明的必走的路。我们这样认识,就可以在教学之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切。所以“老师”一词应该让学生明白。

这一课难以理解的东西非常多,甚至好多东西我们老师也讲不透,甚至说不知道。我个人认为,这非常正常,我们千万不要用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资料让学生知道,那些资料太少了,那些资料只是帮助我们,并非帮助学生,因为孩子需要的是启发,是自己阅读后的启发。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是需要他们自己努力学习才能够明白的。我们只是小学语文老师,我们不可能知道那么多的东西,我们没有多少实践,也是读来的。如果我们在这时能给学生提供一些书引导他们阅读,他们会感受到世界原来如此奇妙,我知道的东西太少。

笔者曾在一篇拙作谈过,不要给予学生太多的优秀,在一些测试中应该给予学生一些良。事实上,这篇文章就是让学生不能获得优秀的文章。学生读这篇文章,就会知道自己的优秀其实是暂时的,前面要学的东西太多。这好像是这篇文章的题外话。但我们思考到这里,其实就明确了这篇文章引领作用是多么的明显。

世界万物的存在都有着他们存在的理由,我们学会利用他们的优势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人类的伟大发明其实好多学是运用了万物的优势。科学家利用了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利用了鸟儿能飞、蜻蜓非常稳的飞行、鲸的流线体、鸡蛋的薄壳结构、袋鼠的跳跃、贝壳的外壳坚固„„许多人不是讨论这个动物,就是讨厌那个鸟类,就是杀害生灵,我们应该改变,应该热爱万物,人类应该允许他们存在,因为他们一旦从这个世界离开,我们在创造美好世界上一定会留下缺陷。

万物都是人类的“老师”,这是一种和谐。人类在地球上只所以有着这么多的创造,其实是因为这些“老师”给予的,我们应该感受到这种快乐,应该感谢这些“老师”。

人类的“老师”很多,引导大家行动起来,这种感谢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认识。


相关内容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研说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我说教材的流程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教材解读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三. 教学建议 一.教材解读 我们所 ...
  • 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
    作为语文教师,教好一篇篇课文是基本要求,但仅仅能教好那一篇篇课文,却又远远不够.我们应该从教语文课文转变到教语文课程上来.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者.教材编写者和市级教研员,笔者近来对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作了一些田野实践.草根探索,得 ...
  • 水磨小学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萌水镇水磨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笔试试题 教学理论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 3.是语文课程标准设定识字写字学习目标的一 ...
  • 与文本对话 走进心灵
    与文本对话 走进心灵 青浦区逸夫小学 于淼 教育家说,所有的教学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是那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一种本质性的标志. 对话中,得知概要:对话中,得知内容.然,何以体味作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月亮 我眼中(心中)的月亮 教材解读: 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月亮是不同的.可以写自己对月亮的观察或中秋赏月的情境,也可以自由发挥,写一写未来的月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还可以写在月球上的生活.写作范围 ...
  • [凡卡]教材解读
    走进凡卡生活 感受悲惨童年-<凡卡>教材解读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是以描写童年生活的为主题的一单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描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童年.学习本组课文,要用心感悟,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从课文的内容引起对往日生活 ...
  • 中山大学语言文学类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浅议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 学 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X X X 学 号: XXXXXXX 指导教师: X X X 教授 二〇一四 年 四 月 表一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 ...
  • 20**年九年级下计划
    2013-2014年度九年级(2) 班 语 文 下 册 教 学 计 划 海二中 高中佳 2014.03.02 2013-2014年度九年级(2)班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海二中 高中佳 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具有时代特 ...
  • 三年级上册长说课稿
    安排两课时: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 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下面我将 ...
  •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个学期在忙碌与快乐中有过去了.在这一学期中.二年级语文教研组这个充满活力.热爱学习.积极探索.团结合作的集体中,9位语文教师勤恳工作.积极参与教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现将一学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