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公开课教学设计 - 范文中心

武术公开课教学设计

05/10

武术《健身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主动性和与同伴、团队的合作能力,端正和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体验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积极指导,创造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为目的,

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的观念,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对教材和学生的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状况,采用循序导入教材内容教学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广播操的基础上运用武术健身操逐渐进入武术《健身拳》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思考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我,大胆的表现自己,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练习方式,体验成功和快乐。整节课气氛活跃,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情感、思想、个性交流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教学组织方法灵活

多样,评价及时、公平公正,评价以积极鼓励为主,善于观察课堂情况和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应积极相互交流,客观的自评和互评,不断的改进和进步。

三, 教材分析

健身拳是《体育与健康》(水平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武术的一项内容。他属于长拳类型有12个动作组成,动作套路简练、舒展大方,其中包括拳、掌、肘、爪、勾的打法和脚踢、顶膝、头撞、按摔等技法,内容丰富,攻防特点明显。由于健身拳结构比较复杂、动作幅度大,有一定的运动量,因此对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和循环系统都有较高的要求,锻炼的价值高,能有效促进人体全面发展。 本次课重在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进行武德教育,培养尚武崇德,尊师尊教,讲理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和运用所学动作套路进行身体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完整直观的示范。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多以正面的表扬为主。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向正确积极的方向思考、发展。

五, 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让所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武术运动,初步 明确武术健身拳4-6动的动作方法。

2.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80%的学生初步学会技术动作,理解动作技击方法,提高协调灵敏性,20%的学生能够 非常流畅连贯的完成动作组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强学生的武德修养,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尊重和爱护同伴,体会成功和愉悦。

六,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正确、协调、规范的做出所学动作和积极展示学习的

动作。

难点:能够连贯、流畅、有激情的展现动作和武术的精气神。 七, 组织教法

教法: 讲解与示范、启发诱导、集体指导、个别纠正、分组自练

与集中展示。。

学法:模仿学练、课堂复习、集体练习、自学自练、合作学习

互帮互学。

手段: 音乐伴奏、小组合作学练、比赛激发兴趣。

八, 教学过程及构想

(一) 开始部分---导入激发兴趣阶段

教师鸣哨集合,课堂常规,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

(二) 准备部分---热身愉悦身心阶段

1. 在音乐的伴奏下成一个同心圆错身跑,并在跑得过程中完成各种手臂和腿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乐感、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激发学生的激情。

2. 音乐伴奏做武术健身操,使学生逐渐进入武术内容的学习。 3. 在口令的指导下进行武术基本功的练习,为下面的武术健身拳套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基本部分---尝试练习与合作学习、展示与体验成功阶段

1. 学生跟随老师复习1-3动得动作一遍,然后在老师口令的指导下集体复习练习两遍,巩固动作组合,达到孰能生巧。 2. 教师示范讲解5-8动动作,示范规范,讲解重在动作方法、路线、攻防技击特点和健身价值,与学生配合演练,更要着重强调尚武崇德的品德教育,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将学生分成4组,推荐小组长组织练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可参与其中并及时纠正不规范和错误的动作。 4. 各组进行展示,教师给出及时公平公正的评价,推荐优秀学生表演,可自荐自演,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武术的热爱。

(四) 结束部分---身心放松阶段

1. 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瑜伽放松,师生共同放松身

心、平静情绪。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课堂表现,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最后总结和布置课后任务。 3. 师生抱拳礼再见。

九, 场地器材

足球场一块,音乐播放器一台,标志帽8个

武术《健身拳》第三课时教案

预计课的密度: 40%—45% 预计平均心率: 110—120次∕分 运动量预计曲线: 次∕分

14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时间

场地器材:足球场、音乐播放器、标志帽8个

课后反思:


相关内容

  • 武术裁判员管理办法
    武术裁判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武术裁判员(以下简称裁判员) 队伍的建设,保证武术竞赛公正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并结合武术项目的实际情况,制 ...
  •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1
    武术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武术课程为体育教育(师范)专业必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开设,主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武术及其在体育健身中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其学习武术的需要与兴趣:掌握 ...
  • 从跆拳道的普及看中国武术的发展
    第21卷第2期2007年2月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EducationalSciencesEdition)Vol.21No.2Feb.2007 从跆拳道的普及看中国武术的发展 潘晓波 ...
  •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Abstract In today's school physical teaching, Wushu is mostly taught in series form. The teachers should ado ...
  • 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
    · 第18卷第2期 2011年3月 体 育 学 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8 No.2M a r . 2011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的当代发展与历史使命 邱丕相1,马文友2 (1. 上海体育学 ...
  • 水平四武术单元教学计划 五队实验学校 吴磊
    民族.民间体育类教材<少林八段锦> 一.教材的价值和意义 民族民间体育类教材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教材内容,武术是其中之一,是人体的重要的基本健身活动方式,也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的实用技能,少林八段锦首先它是一个健身的功法,适合社会各阶 ...
  • 桃红中医聚友会之--4月25日易筋经功法养生课程简介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健身方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武术具有攻防技击.艺术展现和养生保健功能. 武术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而不被种种的现代意识形态所淹没,除去本身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外,主要依靠 ...
  • 柔韧性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体育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提高大学生柔韧性素质,同时让他们体会到柔韧性的改善不仅能提高动作幅度.技术水平.促进运动后恢复,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更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的兴趣,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体育心理保证.这就需要体育教师 ...
  • 巴西柔术与一个家族的使命
    中国传统武术的推广面临着复杂的处境,而巴西柔术仅凭一个家族的力量,使其成为巴西仅次于足球的第二大运动,并被扩展到了全世界 5月,卡利•格雷西来到中国.卡利来自格斗界最传奇的格雷西家族,他身材魁梧,对中国传统武术充满好奇.他的父亲卡洛斯•格雷 ...
  • 中国竞技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发展史比较研究
    作者:林官仁李在凤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术论文集) 2003年01期 武技源于人类的本能.随着人类的进步,武技不断发展演化,而在这一进程中,其名称也有过许多改变.武术.武艺.武道的名称各异,但其本质属性并没有偏离技击对抗这一原理. 东方各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