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事实上人类是因为"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 - 范文中心

2.事实上人类是因为"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

06/23

2、事实上人类是因为“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

【原文】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1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陶人埏2埴3而为器,然则器生于陶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工人斫木而成器,然则器生于工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4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也,谓之生于伪。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且顺情性,好利而欲得,若是,则兄弟相拂5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生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生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译文】有人问:“人的本性恶,那么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是怎样产生的呢?”我回答说:凡是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是产生于圣人的有意作为,并不是产生于人们的本性。所以,制陶工匠揉捏粘土制成陶器,那么陶器就是产生于工人的有意作为,并不是产生于工人的本性。所以工人砍削木材制成木器,那么木器就是产生于工人的有意作为,并不是产生于工人的本性。圣人积累各种思虑,调节有意作为的原因,以产生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而兴起法度,那么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以及法度,就是产生于圣人的有意作为,并非产生于人的本性。

至于眼睛喜好美色,耳朵喜好美声,嘴口喜好美味,心里喜好利益,身体各部分喜好舒适安逸,都是产生于人的情感本性,这是一有感觉就自自然然而行为,不等待事情发生后才产生的。至于有感觉而不是自自然然,必须要等待事情发生后才如此的,就称之为有意作为,这就是本性有意作为所产生的原因,这就是它们不同的特征。所以,圣人教化本性而兴起了有意作为,有意作为兴起于本性就产生了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产生了就制定了法度。因此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以及法度,就是圣人所产生的。所以,圣人之所以相同于众人而不区别于众人的,是本性;之所以不同于众人而超过众人的,是有意作为。

至于喜好利益而想要得到财利,这是人的情感和本性。假如弟兄之间有资财分割,如果顺着人的情感和本性,都喜好财利而想要得到,如果是这样,那么兄弟之间也会相互违背来争夺;如果教化于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的文明道理,象这样,那么就会谦让给其他人。所以顺着情感和本性那么兄弟之间就会争夺,教化于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那么就会谦让给其他人了。

凡是人们之所以想要为善,是因为人的本性恶。至于资财贫薄想要丰厚,外貌丑恶想要美貌,居室狭窄想要宽广,贫穷想要富裕,低贱想要高贵,如果本身不具备,必然要在外追求。所以富裕的不再想要财利,高贵的不再想要权势,如果本身就具备了,必然就不会向外追求。用这种方法来观察,人们之所以想要为善,是因为本性是恶的。

如今人们的本性,本来就没有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所以要强迫学习而求得有;本性不知道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所以要思考而求得知道。然而,人生下来就是如此,则是没有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不知道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人们没有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就会混乱,不知道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就会违背事理,然而生下来就是如此,那么违背事理之混乱就在于自己。用这种方法来观察,人的本性是恶的就明白了,所谓的善,是有意作为。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荀子的主要论点是圣人制定了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但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到底是不是圣人制定的呢?显然不是!荀子在这一点上就犯了错误。不要说人类,就是现在看动物社会,也存在着行为规范。《孟子·告子》:“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个意思是说,至于人本来的性情,则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至于有的人行为不善,不是人本质的过错。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就是表现为相互亲爱;羞耻之心,就是表现为行为方式;恭敬之心,就是表现为社会行为规范;是非曲直之心,就是表现为人的智慧。仁义礼智,不是由外面渗入到我内心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思考罢了。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是人类本来就有的,而不是“圣王兴,则民好善”。因为,没有圣王以前,人民也是好善的。这个“善”,是人们的约定俗成。这个话题可以追溯到很远,如原始社会、古人猿社会。按照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人是由猩猩、猿猴进化而来的,那么,在猩猩、猿猴的社会里,有没有善恶观念呢?回答是有!它们善其同类而恶异类,善异性而恶同性。那么在猩猩、猿猴以前的动物,又有没有善恶观念呢?回答亦是有!这就说明,在人类进化为人之前,善恶观念就存在于动物之中。人类进化为人之后,善恶观念更得到加强,随着人类识别能力的提高,是非曲直观念、羞耻观念、恭敬观念、恻隐观念都一步步产生,尔后圣王兴,则人民更趋向于为善!至私有制产生,并且畸形发展,人性才逐渐趋向恶的方面。虽然,私有制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但在这其中,如果多提倡恻隐、羞耻、恭敬、是非之心,使人们趋善避恶,那么人类社会就会稳定发展。正因为人类本性当中有善的因素,人们才会彼此相互亲爱,人们才会有团结的思想,人类才会组成社会。如果没有,人类也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而依然还和其它动物一样,是猩猩猿猴。告子说:“食色,性也。”其实告子也已经知道了饮食和爱人是人的本性,求得饮食是为了继续生存,因此可以说饮食是人所能生存下去的能量;而“爱”“人”却是人之所以生存下去的动力。这就是人类与其它动物不同的关键。其它动物可以没有“爱”而孑然一身,独自浪迹天涯;如果人没有“爱”,那就痛苦万分了,也就活不下去了。换句话说,人类为了求得饮食而必须劳动,因此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但事实上人类却是因为“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因为人类离不开“爱”。所以,孟子提出的“性本善”是很有道理的。而荀子的性本恶却忽略了这些基本问题。

——————————————————

【注释】1.恶:(wù务)《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恶识宗?”《左传·桓公十六年》:“弃父之命,恶用子矣!”《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恶乎定?”《孟子·离娄上》:“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荀子·儒效》:“刳比干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有不可焉?”《广韵》:“恶,安也。”这里用为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之意。

2.埏:(shan山)《老子·十一章》:“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凡柔和之物,引之使长,抟之使短,可折可合,可方可圆,谓之埏。”用水和土:埏埴(“埴”,土;和泥制作陶器,引申为陶冶、培育的意思)。埏揉(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黏土,引申为反复修改、锤炼诗文)。埏稾(培育)。

3.埴:《书·禹贡》;“厥土赤埴坟。”《管子·君臣上》:“如治之于金,陶之于埴,制在工也。”《庄子·马蹄》;“我善治埴。”《考工记》;“博埴之工二。”《淮南子·齐俗》;“若玺之抑埴。”《说文》;“埴,黏土也。从土,直声。”这里用为细腻的黄粘土之意。

4.习:《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书·大禹谟》:“龟筮协从,卜不习吉。”《易·兑·象》:“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荀子·劝学》:“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荀子·儒效》:“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韩非子·主道》:“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后民特从命也。”卢辩注:“生,谓性也;习。调节也。”这里用为调节之意。

5.拂:《诗·大雅·皇矣》:“是绝是忽,四方无以拂。”《管子·法禁》:“拂世以为行,非上以为名。”《国语·吴语》:“而无拂吾虑。”《礼记·大学》:“是谓拂人之性。”《孟子·告子下》:“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汉书·东方朔传》:“拂于耳。”这里用为违背之意。


相关内容

  • 浅谈对油画艺术的审美认识
    浅谈对油画艺术的审美认识 摘要: 审美,这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复杂而高级的精神活动.它的复杂是因为它包含着感觉.心里.思维.情感等一系列多样化统一的精神活动.它的高级是因为除了人类以为,再没有任何其他生物也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了.而油画是人类历 ...
  • 演化经济学面临思维转向:从生物演化到社会演化
    [摘要] 目前演化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物演化思维,它使用生物学隐喻和还原论方法,将自然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入到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中.但实际上,人类世界与自然界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表现在行动主体.演化特性.演化动力.演化进程以及演化结果 ...
  • 大学生创新
    工程-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初探 吴建坤 双 虎 ---------------------------------------------------------------------------- 摘 要 我国高教创新体系的讨论 ...
  • 从马克思的商品价值透析价值本质
    从马克思的商品价值透析价值本质 王瑞青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很多人认为在马克思的哲学中.没有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系统地论述价值的本质.但 是马克思的关于商品价值的论述就是一个现实的价值 ...
  • [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个犹太人]序
    作者:黎鸣 博览群书 2003年04期 人类的命运与其说是取决于大自然的主宰,不如说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的行为,而 人类的行为是受其思想的支配的,因此,关心人类思想史的走向,将有助于观察人类的 命运. 当代人类的思想前沿基本上是由西方人占据 ...
  •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理论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理论是什么? 对现有相关成果的统计研究表明, 对于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回答, 当前学术界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答案是"人的全面发展",占90%以上比重; 此外还有一部分是"人的自由发展".主 ...
  • 符号的交际功能
    符号的交际功能 胡霞罗昕 (浙江大学.杭州:310028) 摘要:交际是符号的基本功能之一,符号的交际功能赋予了符号世界强大的生命力.从符号学的意义上说.人类的交际行为是指人们运用符号传情迭意,进行人际间的讯息交流和讯息共享的行为协调过程. ...
  •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第一节 哲学的起源及作用 哲学是对于自然界的全部的研究,是希望对于事物作为一种普遍的解释.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又是具体科学的完成.它既是一般的科学, ...
  •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是什么让历史进入了现代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使现代社会得以突破过去一万年来都无法突破的发展瓶颈? 一.科技进步的积累 1.火器的出现 虽然可考的最早使用枪支的记录是1288年中国东北的牧区,但成建制的枪支火炮的使用让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占据了绝对上风,最终,草原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