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反思 - 范文中心

[9.1.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反思

10/20

《9.1.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反思

宜潭中心学校---刘书华

“合作探究,实验论证”生动地诠释了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本课新知识传授很好的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法,掌握要领。上课开始,我通过提问三角板中每个角的度数以及每块三角板的内角的和是多少?初步让学生感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然后质疑:,这仅仅是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和,而且也是直角三角形,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的都是180°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去就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接着就让学生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提出度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方法。 二是动手操作验证猜想。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有选择的用度量的方法或者用折一折的方法或者拼一拼的方法等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印证猜想,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是进行总结强化了学生对结论的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科学验证了结果,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边、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一些活动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理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总结。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其实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一知识,所以很轻松地就可以答出。但是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特别重视问题的提出,再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方法。 本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第二环节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为此,我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等,我没有限定了具体的操作环节,但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分组活动,感觉更利于我的目标落实。但在分组活动中,我更注意解决学生活动中遇到了问题的解决,比如说画,老师走入学生中指导要领,因此学生交上来画的作品也非常的漂亮。学生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再比如说折,有的学生就是折不好,因为那第一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要顶点和边的重合,其实还要折痕和边的平行,这个认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的。教师也要走上前去点拨一下。再比如撕,如果事先没有标好具体的角,撕后就找不到要拼的角了„„所以在限定的操作活动中,既体现了老师的“扶”又体现了老师的“放”。做到了“扶”而不死,“伴”而有度,“放”而不乱。我还制作了动画课件,更直观的展示了活动过程,生动又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每种活动的特点,这对他认识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在此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培养。 在归纳总结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习题 巩固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为了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我除了设计了一些基本的已知三角形二个内角求第三个角的练习题外,还设计了几道习题,第一道是已知一个三角形有二个锐角,你能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使学生明白,任意三

角形都有二个锐角,因此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而锐角三角形则必须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的道理。这道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三角形按角分的定义的理解。第二道题是一个三角形最大角是60°,它是什么三角形?通过对此题的研究,使学生发现判断是什么三角形主要 看最大角的大小,如果最大角是锐角,也可以判断是锐角三角形。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第三题我拓展延伸到三角形外角,第四题我设计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探究。


相关内容

  • 三角形外角说课稿
    三角形外角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实验版)七年级数学(下) 第七章第二节.其教学内容为三角形外角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即: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 ...
  • 初二数学三角形教案
    三角形学习教案 学生: 教师: 日期: 201 年 月 日 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重要线段的概念: 2.掌握三角形的三边间的关系: 3.会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公式计算角度. 难点重点1.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条重 ...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关注三角形的外角
    [基础知识精讲] 1.三角形按角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 ...
  • 三角形定义
    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顶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的内角: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 ...
  • 初二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总结及练习
    知识要点: 1.判断三条已知线段a .b .c 能否组成三角形. 充要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当a 最长, 且有b+c>a时, 就可构成三角形. 证明: 2.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________________ ...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几何知识点及类型题复习
    三角形全章复习 知识点一: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_________上的三条线段___________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_____ ...
  • 初二下数学第01课时 等腰三角形角的计算
    教学过程: 等腰三角形的角的计算 [知识要点] 1.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 2.正三角形的每个角均为60︒. 3.在Rt △中,30︒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4.注意三角形外角定理及方程思想的应用. 5.分类思想. [典型例题] 例1. ...
  • 关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几个结论
    关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几个结论 若△ABC 的内角的平分线与一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试猜想∠D 与∠A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若△ABC 的内角的平分线CE 与一个外角的平分线AE 相交于点E 求证:∠B =2∠E 1 三角形任意两个内角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 ...
  • 齐齐哈尔市20XX年数学学科考试说明(定稿)
    齐齐哈尔市2017年数学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初中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有利于引导课程改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