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 - 范文中心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

09/25

第24卷 网络预印版(小五宋体)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 24

2008年 网络预印版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08 1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

王丹阳1,2 ,沈瑾2 ,孙洁2 ,刘清2 ,刘丽3 ,赵靓4 ,程勤阳2※

(1.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沈阳110866; 2.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125; 3.中国农业科学

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 100193;4.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为了建立农产品加工与储藏技术领域完备的学科体系与标准化体系,进而全面有序地促进其领域技术进步,促进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发展战略制定、技术集成与应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直至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应用技术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立足当代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的广义范畴,在遵循现实性、层次性、稳定性、开放性等系统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内涵和技术分类方法的分析研究,应用可以反映工程技术专业序列、技术功能、技术实现手段、技术表现形式等属性的4层次线分类方法,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进行了整体分类。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整体内涵,揭示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及学科发展均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技术;分类;系统;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

中图分类号:S371;S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王丹阳,沈瑾,孙洁,等.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J].农业工程学报,2013,24():-

Wang Danyang, Shen Jin, Sun Jie, et 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of th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ing Are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3,2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

0 引 言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是农业生产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是保障农产品品质及丰产丰收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关键性发展转型期,需要农业各生产要素的协调发展与技术支持。现代农业生产的核心目的是获取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中国对“三农”带动最大的支柱产业[1-2]。而同时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滞后所带来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长期以来中国是农产品生产的超级大国而远不是生产强国,中国农产品多以初级原料或半成品原料形态进入市场,大量产地农产品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处理、储藏和流通,造成了严重污染和浪费,大幅度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价值,导致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值[3-8]。因而,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不仅是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作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战略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与其他农业生产领域技术体系发展规律相似,其必将形成一个融合多学科多门类科学知识的庞大且相对独立的技术体系。该体系具有突出的动态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等复杂系统特征[7,9-11]。科学实践证明,正确认识研究对象并按其自身属性特点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类,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与运动规律,是获得问

题整体突破和科学成果的有效途径[12]。因而,本文拟在系统分析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及4层次线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进行全面科学分类,以揭示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体系结构框架、组织关系,有序指导各技术构成创新、发展与储备,促进技术集成与推广,促进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生产,促进相关学科发展与产业提升等基础工作,以便在把握不同技术构成特殊矛盾和运动规律基础上更科学地指导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16]。

1 技术分类范畴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广义技术是指把科学知识、技能和物质手段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能够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其表现形式包括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的物质技术,即硬件技术,也包括方法、工艺、程序、信息、经验、技巧和管理能力的非物质技术即软技术。本技术分类的研究对象为广义技术。

从农业产业链作业内容和要求角度,广义的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包含农产品收获后从产地初加工开始直至储藏环节所有应用的软技术及硬件技术。该工程技术需满足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泛指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很少涉及农产品产地储藏相关技术研究。而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的作业环节关系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将农产品产地加工与产地储藏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相对独立的技术领域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17-18]。该技术体系涉及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和人文技术,不仅针对生产对象和生产工具,还针对生产环境和生产者。该体系中各技术要收稿日期:2013-06-13修订日期:2013-09-15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09) 作者简介:王丹阳(1977-)女,讲师,博士,从事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沈阳 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110161,Email:danyang7864@sina.com。 ※通信作者:程勤阳(1971-)男,博士,从事农产品物流工程研究。北京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100125,Email: qinyangch@

机整体。该体系结构具有动态变化特点;该体系整体功能是获取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初级、半成品原料或成品[12,19]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是在农产品产地综合应用相关科学知识或科技成果,改善传统作业条件并提高生产效率与作业质量,促进该技术领域的技术装备工程化、模式标准化与管理现代化,全面提高该领域技术水平的同时,重点解决束缚现代农业的瓶颈问题[20-22]。因此,在明确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范畴时,需将在不同层次上具有完整功能的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作业环节作为技术依附的主体,以服务于整个生产过程作为主要技术职能,以直接或间接通过农产品产地装备发挥效用作为主要技术表现形式,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共赢为时代特征,以此来进行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广义工程技术的分类研究。

2 技术分类原则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知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为体现复杂系统适应性、涌现性、预决性、演化性、开放性及不确定性特征,其技术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12,23-26]。 2.1 现实性

技术分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发展的技术实践去改造客观世界。因此,在技术选择上,应以现实的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应用环境和发展趋势为依据,以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的成熟度进行综合衡量,优先选择那些研究成熟并通过广泛实践验证的引领技术,特别是那些经过了规范的技术集成,满足制度及政策发展要求的技术。同时,保护那些还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科学研究成果即后备型技术,全力支持科学研究还没有解决的但对生产实践有重大影响的技术。 2.2 层次性

复杂系统通常由多个子系统耦合构成。技术分类时应从不同子系统层次上揭示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体系整体结构与功能,以获得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稳定的体系分类结果。其中,层次划分应遵循层次性属性原则,使得分类层次由内到外系统结构自稳定性逐步增强,而开放性和动态性逐步减弱。 2.3 稳定性

在技术分类层次内容上,应根据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领域发展与创新的历史与发展规律及趋势,从众多技术中提炼出各技术层面应包含的具有相对基础性、独立性、结构性和稳定性的技术组成要素,使分类后的各技术分支具有较鲜明的个体功能,并可以融合现有的及前瞻性的共性技术来强化和提高自身功能。同时,各层次上的技术构成应在整体上形成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稳定的技术子体系,使得子系统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2.4 开放性

开放性是动态复杂系统稳定及发展的必要条件,也

是各层面技术要素发展与创新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融合多学科领域科学技术的应用型技术领域,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体系需要在开放性中持续发展,以满足技术体系知识积累、技术增长与实践应用的动态循环要求。因此,技术分类应保证不同技术层面上技术内涵和外延的开放性,使各技术子系统在开放、发展的环境中,提高自组织学习和进步的水平与效率。分类层次不宜过多,为层次的延伸提供空间;分类内容也应具有一定前瞻性,有利于对新兴技术的关注与吸纳;同时,分类不宜过细,注意避免技术内容消长而带来的系统不稳定性[12]

3 技术分类方法

由于技术体系本身内涵的丰富和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综合技术领域的复杂性,在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体系结构与内容也将不断变化以适应技术应用环境的变化。因此,对该技术领域的技术类别、技术阶段和技术特性的认识是正确进行技术分类的必要条件。特别要明确相关前沿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共性技术与本工程技术的逻辑关系。从一般技术体系发展的规律来看,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最核心和基础性的支撑是常规技术的科学实践、已有技术的独立或综合应用。常规技术可以融合动态的产业共性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其作用下,构成技术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属性和运动规律;高新技术是指建立在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新兴、高层次

基础上的技术群[12]

。高新技术在前沿技术的引领下对工程技术体系的发展产生阶段性影响,促进其优化、进化乃至跨越式突变,进而呈现特殊的运动规律。

技术分类有多种方法。如考虑技术供给中客观物质在生产中的流向,工程技术可分为资源(材料、能量、信息)、采集加工(探测、采集、运输、加工)与制造(建造、生产)三方面;如考虑技术创新的影响,工程技术可分为技术发明、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3个层次;如考虑技术及其创新原理,工程技术又可分为技术成因、技

术研制目标、技术发展进程和生产要素等几个方面[27]

。这些方法在分类界定原理上可以借鉴,但是,在分类后系统相对稳定性和技术应用指导性方面还存在不足,应结合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领域特点选择性借鉴。

由于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领域中很多工程技术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所以,为了避免分类技术交叉,并较好的体现各技术层面的功能属性,该技术体系分类应以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链条生产内容为主体,按照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范畴定义和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体系发展的目标和特点,将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体系的完整功能作为技术分类的基本依据,在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的原则要求下确定分类方法及结果。 3.1 横向技术分类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产业链条完整功能是在获得高效高产优质农产品初级、半成品原材料或成品的同时,达到资源的最优化综合利用。该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该段产业链条各生产环节技术应用与有效运转。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链条整体上可分为产地加工、产地输运、储藏及综合等四大专业技术门类,各专业技术门类功能之和即构成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体系所要求的完整功能。按照专业序列再进一步划分,每一个专业技术门类都包含综合技术、产品处理、管理、服务、装备、资源利用等6个专业序列。虽然每一个专业技术门类所包含的6个专业序列具体内容并不相同,但为了简明表达该技术体系的分类结果,特将各专业技术门类中的每一项专业序列内容进行合并,从整体上说明该段产业链条的整体功能。故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横向技术分类由技术专业序列展开。 3.2 纵向技术分类

为了清晰、简明地揭示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体系的结构与层次功能,将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按照所选定的若干技术功能属性逐次分成相应的类别,形成一个内容相对完整、结构相对稳定的子技术体系。在层级上采用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4个层次。分别反映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专业序列、技术功能、技术实现手段、技术表现形式。

1)大类(专业技术序列)

该纵向层次是反映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生产应用特点的基础层次,是保证该段产业链条有效运转的主要工程技术,是实现该段产业链整体功能的重要环节。包括与该段产业链直接对应的专项技术体系和相关管理体系。具体包括综合、产品处理、管理、服务、装备、资源利用6个大类。相应内容相对完整,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受相关领域应用技术变化的影响不大。

2)中类(技术功能层次)

该层次是体现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生产特点的主要技术集合,可以揭示技术服务的主体与主要行为特征。其中,包括相互关联的中观技术环节。如产地加工包含预清、剥皮等17个环节;产地输运包括修整、包装、内部输运、外部承运等4个环节;产地储藏包括消毒、修整、包装、储藏等4个环节。该类别具体内容将随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

3)小类(技术实现手段层次)

该层次可以实现各技术环节特定功能。可以揭示各环节技术功能特点和实现该功能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素构成。如产品处理(大类)的脱果(中类)包括人工脱果和机械脱果;同一大类中的储藏(中类)包括常温储藏、低温储藏、气调储藏、辐射保藏、电磁处理储藏、干燥储藏及药物处理储藏等7小类。

4)子类(技术表现形式层次)

该层次是微观技术功能实现的具体技术手段,包括

构成各种技术行为和方式的技术措施和方法[12]

,进一步揭示了该项技术功能实现的特点和核心技术要素。如物

理消毒(小类)包括紫外线照射、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电子消毒等。低温储藏(小类)包括常规机械冷藏、湿冷储藏、冰温储藏、冰冻储藏等。

4 技术分类结果与应用

4.1技术分类结果

在明确广义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范畴和技术分类原则基础上,以技术专业序列展开该技术体系横向分类,以技术专业序列、技术功能、技术实现手段、技术表现形式4层次线分类方法展开纵向分类。技术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4.2技术分类应用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的目的是揭示该技术体系整体功能、内部结构及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有序指导技术体系各要素的创新发展与集成应用,实效性地推进行业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以下方面得以应用。

1)构建工程技术仓库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可以明晰该生产环节的技术构成与组织关系,梳理各技术发展的现状,有序指导该体系技术创新、发展、储备及不同条件下适宜技术模式的形成与推广,并为相关数据库、信息平台等系统的开发建设提供必要参考。

2)指导体系技术发展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是农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由多个技术体系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该系统与其他动态复杂系统一样具有变化的体系结构和主题功能,受主要技术构成的影响,又同时影响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在该体系技术分类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发展做客观合理的评价,不但有助于找出该系统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系统健康有序发展,而且可以促进系统在农业生产中更好的发挥其产中产后重要的连接作用,促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的大发展。目前,在该广义技术分类的基础上已初步建立了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为相应领域专业技术标准化的推进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

3)实施技术战略

产业技术战略是产业总体战略的一部分,是指技术积累、开发、利用技术资源和技术能力,保持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技术战略的目的是通过技术提高产业资源-能力的利用价值,其核心是技术选择与组织实施。明确体系技术分类、实施技术战略是影响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业发展,以及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技术能力的重要过程。保证技术分类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完整性是科学实现技术集成和完整实施技术战略的基础和前提[12,28-29]。

4)完善学科发展,促进人才培养

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作为大农业生产产中与产后的链接,其工程技术体系为多学科多专业分支的融合,鉴于中国长期对农业生产中生产技术的偏重,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环节有所忽视,其学科体系的发展、人才的

表1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and storage technology

培养和相关研究储备等方面起步较晚。而在中国农业生产大跨步转型的关键时期,其面临着技术体系及支撑学科全面快速发展的挑战和任务。简明科学的技术分类,为支撑学科的研究方向、专业设置及科研人才队伍的培养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对相关边缘学科的布局和发展也提供方向性指导[30]。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工程技术分类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体系中各内部结构关系的揭示,对明确解决支撑技术学科间的交叉难题、促成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综合学科的结构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5 结论

本研究在明确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广义技术范畴和现有各技术分类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工程技术分类的原则,确定了以技术专业序列、技术功能、技术实现手段、技术表现形式等属性的4层次线分类方法。采取该方法对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体系进行了具体分类。分类结果的实践应用将对促进建设相应技术范畴内的标准体系、建设工程技术智库、指导应用技术有层次有步骤发展、实施技术科学集成战略、促进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奠定了科学基础。作为动态复杂系统,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技术体系的结构和内涵也会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其分类层次和内容也需要不断的调整。因此,在该分类结果也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其动态平衡性,以更好的发挥其在更多方面应用的效能。

[参 考 文 献]

[1]崔明,沈瑾,李延云,等. 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现状及其推广体

系的建设[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274-278.

Cui Ming, Shen Jing, Li Yanyun, et al. Statu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of its promotion system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CSAE), 2008,24(10): 274-27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朱明,沈瑾,孙洁,等. 中国农产品产地加工产业布局分析及发展

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1-6.

Zhu Ming, Shen Jin, Sun Jie, et al. Industrial layout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 producing areas of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CSAE),2012,28(1): 1-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3]李里特.中国产地农产品初加工的现状及建议[J].农业工程学

报, 2012,28(1):7-10.

Li Lit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on preliminary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CSAE),2012, 28(1): 7-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 邓会超,董梅. 玉米产后流通中减损降耗应关注的主要环节[J].

粮食流通技术,2009(1):7-8,27.

Deng Huichao, Dong Mei. Major Links of Loss Reduction and Energy Saving in Corn Post-harvest Circulation [J]. Grain Distribution Technology,2009(1):7-8,2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5] 高树成,董殿文. 辽宁农户玉米产后损失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J]. 粮食加工,2008,33(5):69-70.

[6] 亢霞,张雪. 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的影响因素探讨[J]. 粮食储

藏,2008(4):53-54.

Kang Xia, Zhang Xue, et al.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inese grain storage loss[J]. Grain Storage,2008 (4): 53-5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7] 周其文,师荣光. 关于推进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的思考[J].质量

安全监管,2010(3):911.

[8] 冯双庆. 水果和蔬菜采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食品工业科

技,2001(4):105-106.

Feng Shuangqing. Post-harvest fruits and vegetables problems and counter measures[J]. Food Industry Technology, 2001(4): 105 -1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9] 葛毅强,陈颖,张振华,等. 国内外果蔬加工业发展趋势[J]. 保鲜

与加工,2005,27(2):1-3.

Ge Yiqiang, Chen Ying, Zhang Zhenhua. Development of fruit, vegetable and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processing industry of China[J]. Storage and Process, 2005, 27(2): 1-3.

[10]周一萍,谢式安. 我国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

考[J]. 农业经济, 2008 (12): 3436.

[11]邵日晴. 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发展[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

济,2008 (7):62-63.

[12] 齐 飞,周新群,丁小明,等.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方法探讨

[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0):1-7.

Qi Fei, Zhou Xinqun, Ding Xiaoming, et al. Discussion on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protecte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2,28(10):1-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3]朱明. 关于我国农产品初加工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

6(11):12-13,15.

[14]李民,陈清祥.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与对策探析[J]. 中国农

学通报,2011,27(23):91-95.

Li Min,Chen Qingxiang.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trend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industry[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1,27(23): 91-95.

[15]蒋勇. 我国农产品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食品科学,2012,

(10):347.

[16]张英,徐建华,朴红梅,等.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存在问题

及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10):62-64.

[17]刘北辰.如何减少粮食产后损失[J]. 中国粮食经济.2009(3):61. [18]唐柏飞. 我国粮食储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粮食经济,

2007 (1):35-39.

Tang Bofei. Chinese grain storage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J]. China Grain Economy.2007 (1):35-3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9]沈丰菊,张克强,张鹏,等. 农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分类方法初

探(一)[J].农业工程技术,2012(6):23-26.

[20]聂凤英.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研究第1版[M]. 北京:中国农业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1]杨晓楼. 我国果蔬冷藏供应链现状及发展研究[D]. 重庆:重庆

交通大学,2006.

Yang Xiaolou. The Cold Chain of Chinese Fruit and Vegetable and Development[D]. Chongqing: Chongqing Traffic University, 200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2]张天佐. 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J].农产品加工

学刊,2011(12):4-6.

[23]丁凡,万桂林,魏益民.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状况

及“十二五”发展趋势浅析[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6):71-74. [24]沈丰菊,张克强,张鹏,等. 农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分类方法初探(二)[J].农业工程技术,2012(8):21-27.

[25]陆迁. 论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建设[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

理,2003(9):20-22.

[26]陶鼎来.中国农业工程[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7]黄志坚.工程技术思维与创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12.

[28]朱明,郭红宇,周新群.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方案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5.

Zhu Ming, Guo Hongyu, Zhou Xinqun. Implementing scheme for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ystem[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0, 26(1): 1-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9]金萍,王广军. 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5):86-88.

[30]葛毅强,陈颖.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发展前景与科技支

持[J]. 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1-5.

Ge Yiqiang, Chen Ying.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of the agro-product processing industry of Chin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CSAE), 2003,19(2):1-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of th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ing area

Wang Danyang1,2, Shen Jin2, Sun Jie2, Liu Qing2,Liu Li3 ,Zhao Liang4 , Chen Qinyang2

(1.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1, China;

2 . Institute of Agro-Products Processing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Beijing 100125, China; 3. Institute of Agro-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 Techn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Beijing 100193, China;

4.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ing area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hain of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hain and technical short-board. 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is a frame work to reveal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and 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engineering technical system of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ing area, to orderly guide the technology constitut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reserve, and to promot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promotion,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e, which is in urgent need of breakthrough in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and classification pragmatic to better guide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processing and storage for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a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base of a grasp on the law of motion and the different technologies constitute special contradiction.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broader category of contemporary agricultural produc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reality, hierarchy, stability and

opennes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content and techn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ing area, four level line classification method have been determined , which could reflect the Professional sequence, technical functions, technical means and technology form of th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ing area. According to the complete fun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a as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classification, the result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have been obtained respectively. The complete function of industrial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a is to obtain the optimal and comprehensive using for resources, while to obtain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agricultural product efficiently.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depends on th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every link in the industrial chain. So, horizontally the technology chain is classified into four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ategories: primary processing, transportation in producing area, storage in producing area and comprehensive category, while, each technology category includes six professional sequences: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product processing, management, service, equipment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Through 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each technology category are different, the contents of each technology categor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to express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simply and conveniently. And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the technology chain is classified into four levels: large class, middle class, small class and subclass, each level reflects professional sequence, technology infection, realization methods of theology and technology manifest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more accurately reflect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ing area, can reveal the technology systems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 has a high reference value to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 th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rea.

Key words:engineering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system;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storage in production area


相关内容

  •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情况通报
    编者按: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通报了近两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的主要成效,提出了推进2014年补助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强调了项目实施中应坚持的原则制度.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是一项新启动的.目前在部分省区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 ...
  • [亚太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
    附件二 亚太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 根据<亚太贸易协定>第八条享受优惠待遇的货物,其原产地应按以下标准确定: 第一条 原产产品 <亚太贸易协定>框架下优惠贸易中,一参加国从另一参加国按本协定第五条的规定直接运输进口的货物 ...
  • 十二五物流业振兴规划
    发改委官员: 十二五" 发改委官员:"十二五"期物流业将快速发展 来源: 作者: 点击: 来源:中国投资 作者: 点击: 15 时间:2010-11时间:2010-11-09 "十二五"期间 ...
  • 厨房管理手册
    第一章 厨房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 第一节 厨房组织结构 第二节 厨房各组岗位职责 (一) 调味组 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合理有效的利用每一个工作日. 2.根据定餐情况和常规规律,积级做好餐前准备,开餐时的锅底保证质量无泥沙.头发.虫 子. ...
  • 医药商品学
    医药商品学 1.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有效期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有效期4年.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重新注册, 连续停产2年以上的, 产品注册证书失效. 2. 什么药品可以在网上企业间流通(找不到.百度) 第一:如果你是药品出售方,需要取得 ...
  • 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的研究现状
    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的研究现状※ 为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规划水平,从物流网络概念.运输管理和共同配送三个方面分析了摘要: 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的定性研究成果,从物流设施选址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物流网络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方法和融入生鲜农产 ...
  • 农业产业化理论运用研究
    农业产业化理论运用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果业已经日益成为运城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 产业,但是运城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产业经 济学的视角,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探 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和组织模式, ...
  • 现在国家扶持农业的好项目?
    5 [ 标签:国家扶持,农业,项目 ] 蘖磐緟聲 回答:2 人气:14 解决时间:2011-01-26 04:23 满意答案 好评率:100% 关于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 http://www.sina. ...
  • 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
    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 复习思考题 1.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P8 答:①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困难多: a.语言不同 b.风俗习惯不同 c.商业法规不同 d.市场调查困难 e.贸易障碍多余国内贸易 ②交易的复 ...
  • 打响浮梁牌做强茶产业
    打响浮梁牌 做强茶产业 --浮梁县发展茶叶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浮梁县委书记 吴龙强 浮梁县地处黄山及怀玉山余脉向鄱阳湖过渡的山区丘陵地带,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9.2%,是江西省首批十佳生态县,为赣.皖.浙优质茶产区"金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