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浮梁牌做强茶产业 - 范文中心

打响浮梁牌做强茶产业

06/24

打响浮梁牌 做强茶产业

——浮梁县发展茶叶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浮梁县委书记 吴龙强

浮梁县地处黄山及怀玉山余脉向鄱阳湖过渡的山区丘陵地带,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9.2%,是江西省首批十佳生态县,为赣、皖、浙优质茶产区“金三角”核心地带,现有茶园10万亩,其中可采茶园8.5万亩,涉及15个乡镇4.7万茶农,2008年完成茶叶产量2248吨,实现产值1.32亿元。2007年以来,浮梁县紧紧抓住被国家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列为整合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的有利时机,依托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条件,以“生产发展、品牌统一、资源共享、市场有序、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强化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金扶持重点环节、因势利导整合品牌等举措,狠抓茶叶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了茶园面积、茶叶良种率、茶叶产量、茶业产值、茶农收入“五个同步增加”,与2006年相比,2008年茶园面积增加1.69万亩,茶叶良种率增加15个百分点,茶叶产量增加526.7吨,茶业产值增加0.529亿元,茶农收入人均增加945元。浮梁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规划,狠抓落实,不断健全茶产业加快发展机制

1、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茶产业发展,浮梁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对2007年—2011年茶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提出了浮梁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任务以及主要措施,目标是到2011年全县可采茶园面积发展到11万亩,良种率达到50%,茶叶产值突破3亿元。

为使产业布局更合理、分工更明确,浮梁县按照茶园性质,将县内茶产业划分为两类(高山茶园、丘陵茶园)九个产业小区,并实行分类指导。要求高山茶园生产名优茶为主、大宗茶为辅,丘陵茶园生产实行大宗茶和名优茶并重。产业小区的建设则按照“以茶园基地为依托,产地交易市场为纽带,初精制加工为核心的产业中心”的方向发展。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统一全县上下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思想认识,浮梁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把茶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乡(镇)、村三级书记必须亲自抓,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属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乡镇、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在项目开发中,乡镇作为第一责任单位,主要负责茶园开发与实施;县茶业部门负责项目实施的指导与调度;县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与调度;县林业部门负责茶园面积的勘测。各相关责任单位都按照职责要求开展工作,全县上下形成了“三级书记抓茶业,各级机构抓实施,县级领导抓督办”的项目推进机制。同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县委、县政府将茶业发展列入年终目标考核,强化各部门、各单位发展茶业的意识,努力形成共做茶文章、振兴茶产业的浓厚氛围。

3、整合资金,政策推动。2007年,浮梁县被列为整合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项目建设资金主要用于茶叶生产发展。两年来,该县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整合各部门资金,县财政安排一定资金,采取直接补贴、以奖代补等形式,投入1863.8万元重点用于扶持茶园开发、茶企技改、品牌整合等方面。为建立茶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浮梁县将按照发展规划,继续每年整合资金1000万元用于茶产业发展。

二、抓住重点,加大投入,着力提升茶叶产业化水平

1、以建大建优茶园为着力点,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是抓好规模化茶园建设。为进一步扩大茶园面积,形成规模效益,浮梁县积极鼓励茶农发展新茶园,改造低产茶园。县财政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对连片开发5亩以上50亩以下的,每亩补助850元,对连片开发

茶园5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950元,极大地调动了茶农、茶企规模种植茶园的积极性,两年来全县新发展50亩以上茶园的农户达48户,经营茶园面积500亩以上的达10多户。二是抓好良种化茶园建设。针对现有茶园老化、良种率低的情况,将发展新茶园、改造低产茶园与提高良种率结合起来,实施茶树良种工程,大力选育无性系新品种,免费为茶园开发户提供良种茶苗,着力提高茶叶良种率,使得茶叶良种率由2006年的15%提高到2008年的30%。三是抓好标准化茶园建设。在茶园开发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广“茶、林、草”的种植模式和茶园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减少茶树病虫害,实施“三改一禁”工程(老改壮、瘦改肥、稀改密,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使用生物肥、生物农药,推广无公害标准化茶叶生产技术,广泛开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与有机茶产地认证与质量认证,着力提升茶叶质量标准。目前全县10万亩茶园全部通过了无公害示范基地认证,其中有机茶园0.8万亩,绿色食品认证0.88万亩。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全国茶叶标准示范县建设单位、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

2、以加工机制为着力点,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降低茶叶生产成本,稳定茶叶生产质量,扩大茶叶生产规模,浮梁县在茶叶发展中,坚持把加工机制作为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是专门研发适合浮梁茶形的加工设备。浮梁茶为针形茶,具有“紧、细、圆、直”特点。为使茶叶制作由手工转向机械制作,经过多年摸索,浮梁县与浙江一家企业共同研发了适合专门的加工设备。二是大力扶持茶企增强加工能力。本着“扶优不扶劣、扶强不扶弱”的原则,对一批有优势、后劲足、力量强的茶企,实行购买名优茶和大宗茶加工设备给予60%的补贴,激发了企业投资加工机制的热情。两年来,31家茶企购置优名茶机制设备274台,茶园管理机械136台,全县新增名优茶加工能力380吨,24家茶企进行大宗茶加工技改,新增加工能力1300吨。省级龙头企业浮梁仙芝有限公司在技改过程中,引进了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名优茶加工流水线,对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重大作用。同时,还积极鼓励扶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并促其达产达标。通过努力,全县茶企加工能力大幅提升,综合实力大幅增强,茶叶企业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2家,市级龙头企业达到6家,其他省、市级龙头企业中增加茶叶生产经营项目的有6家。江西赣森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荣获“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称号。两年来新增通过QS认证企业8家,ISO9001体系认证企业3家。

3、以品牌整合为着力点,打好打响“浮梁茶”品牌。多年来,浮梁茶业存在着品牌过多过乱,茶企之间恶意竞争无序的现象,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针对这种情况,浮梁县树立大品牌意识,按照“政府主导,协会牵头,企业主体”的原则,以及“产地商标统一,证明商标凸显,产品商标各异,公共资源共享”的要求,通过“分层宣传、整体推介、全面打造”的方式,率先在全省进行茶叶品牌整合,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主品牌,以企业产品商标为特色,双轨运行的发展模式。由于“浮梁茶”在品牌整合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其独特的针形特点、企业的实际利益以及今后品牌快速升级的可能性,很快就得到茶农、茶商的认可。目前,全县经认证授权的“浮梁茶”生产企业达11家,“浮梁茶”已成为浮梁茶叶的形象品牌,并先后被评为“江西名牌农产品”和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年度金奖。企业产品商标获江西省著名商标达到8个。

三、紧扣市场,积极探索,努力拓宽茶产业发展新路

1、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坚持红绿并举。浮梁是传统的红茶产区、国家命名的中国红茶之乡,“功夫红茶”于191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浮红”为江西省十六个历史名茶之一。由于受国际市场影响,红茶市场严重萎缩。针对这种情况,浮梁县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在着力抓好红茶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以名优茶为主导的绿茶生产,充分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挖掘茶叶的综合效益,走出了单一依靠红茶生产、茶产业发展严重受困的局面。

2008年,全县茶叶产量2248吨,产值达1.32亿元,其中名优绿茶产量达648吨,产值达到1.06亿元,占据全县茶业产值的80.3%。

2、挖掘茶文化内涵,坚持茶叶发展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浮梁种茶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近年来,浮梁县一方面注意深入挖掘、整理茶文化,另一方面,又注意依托其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茶园景观,大力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在规划上,将茶文化生态旅游纳入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宣传推介上,着力打造“瓷都摇篮、名茶之乡、生态家园”的整体形象,并坚持每年举办一届茶文化旅游节;在景点景观的建设上,打造了一批具有观赏性的茶园,开发了一批茶文化旅游产品,比如茶歌、茶舞、茶道表演等,体现了茶文化的休闲、度假和娱乐功能,走出了一条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茶产业与旅游业融为一体的新路子。2008年,全县共接待旅客205.6万人次。

3、改善投资方式,坚持政府投入和社会参与齐头并进。浮梁县在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路子,不仅采取财政安排一定资金、争取上级资金、整合各部门资金的方式来保证资金投入,同时还通过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等方法,积极引导外资、企业投资、群众自筹资金参与茶叶产业发展。2007年以来,全县累计吸纳社会资金投入3218.5万元,引进4家县外企业投资茶叶生产。全县上下已形成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氛围和合力,浮梁茶呈现出扎实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关内容

  • 我县打响招商引资秋季百日会战(第7期)
    合力攻坚招大商 扬起风帆再起航 --我县吹响招商引资秋季百日会战集结号 8月23日,全县招商引资春季百日会战总结暨秋季百日会战动员大会在阳谷宾馆六楼大会议室召开,会议目的是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再加压力.再增动力.再添活力,全面动员.全员发动. ...
  • 中国冶金报
    去产能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之首,更是钢铁行业深化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实现转型脱困的主攻方向. 随着国务院发布<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
  • 宣威构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2010-02-12 15:00:42 来源:曲靖日报 宣威构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本报讯(特约记者沈良斌)2009年,宣威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8:47.1:30.1调整为22.4:45.1:32.5.今年宣威市提出,按照调优 ...
  • 琵琶行--白居易
    琵琶行白居易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1)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2)然有京都声(3)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4)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5),年长色衰,委身(6)为(7) 贾人(8) 妇. ...
  • 古井集团财务腐败窝案的内部控制失效分析
    一.案例回顾 2007年4月13日,古井集团原董事长王效金因"涉嫌违纪"被纪委部门带走,随后,古井集团有20余名高管及中层人员接受调查,并有10人确定涉案. 经调查,判处王效金无期徒刑.古井集团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古 ...
  • 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心得体会
    在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研讨活动中,通过学习.剖析,使我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开展"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学习研讨活动,必须认识到解放思想是手段 ...
  • 梧桐河畔春意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总局重点工作推进会议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皱了梧桐河水,为农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栋栋大棚蓄势待发,一座座新楼昂首矗立,一声声礼炮喜事连连,一张张笑脸灿烂如花--梧桐河农场春意盎然,处处呈現蓬勃.发展.和谐的场面. 百 ...
  • "大中小学美育教育创意课程包征集活动"策划方案意见征求稿(改2)
    "大中小学美育教育创意课程包征集活动"项目策划方案 意见征求稿 项目合作单位 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及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 项目内容 主题:大中小学美育教育创 ...
  • 四川文化体制改革:从"试验田"到"丰收田"
    在历时10年的改革中,伴随文化体制改革响亮的号角,四川文化在创新中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体制改革不只是给政策.给资金,体制.机制不顺,终究难以出现良性循环的局面. 改活体制.创新机制,是四川10年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法宝. �"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