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反思 - 范文中心

捞铁牛教学反思

05/12

反思一:捞铁牛教学反思

这一课,应该说从理解的角度是一篇难度比较大的文章,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我分别从课题和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引导孩子去感受了捞铁牛很难,为下一节课理解捞铁牛的方法之妙以及感受怀丙的出色做好了铺垫。

应 该说,今天放手让孩子们独立的去一二自然段找能让自己感受到捞铁牛难的词语这个要求,我在备课时心里都在打鼓,孩子们到底能不能找到?他们能分析到什么程 度?我心里自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如我所料,当我这个要求一提出,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思索着,教室里出奇的静,2分钟、3分钟……5分钟以后,有孩子开 始举手了。孩子们找到了八只、大铁牛、笨重、议论纷纷、拴住浮桥这些词语,他们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合情合理,虽然他们寻找的过程看起来可能慢了一点,胆怯 了一点,可是,他们最终找得很好,完全抓住了重点的词语,阐述的理由也充分。我把这些词语集中的两个句子板书在了黑板上,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然 后再把这两句放回一、二自然段中朗读,朗读的效果应该说非常的好。

这几天连着几节课,我都在强调自己,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方法。应该说,我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孩子的朗读变了,不再需要我告诉他们怎么读了,也不需要我一遍又一遍的读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牵强的来模仿了。

看来,朗读的基础的确是阅读理解是否到位,而这个阅读理解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与孩子对话与交流的过程,理解到位,朗读自然而然的就会呈现效果。

反思二:捞铁牛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所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具体捞铁牛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从而懂得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为了使以后的教学能扬长避短,特对本节课教学反思如下:

一、取得优点

1、在突出重点部分,也就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部分,通过课件动画展演,学生理解和掌握较好,学会了抓住关键词概括小标题。准备工作的第三步,并船搭架,学生不易理解,我有效地利用课件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并船搭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准备工作。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2、做到对学生适时地鼓励,在课上几名基础较差的同学胆子小,不敢回答问题,在我的鼓励下,也能勇敢的回答问题,我想经过这节课的锻炼,对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二、存在不足

1、还不能准确的把握课堂时间,在难点的突破上不够到位,没有达到水到渠成。由于学生年龄小,不懂得浮力的知识,这段时间用的少,有些操之过急,过于牵强,因此学生感悟说得少。尤其是运用“先-再-然后-又-”句式说话时,如果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然后教师在适时地帮学生一把,就会很好的突破难点。

2、我对教学课件虽然知道适时出现,但演示还不够熟练,还需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学会自己制作课件,才会得心应手。

3、同学们课堂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的调动,这与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课文比较抽象、枯燥,不能很好的投入到文本中分不开的。

三、改进措施

1、我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

2、平时抽时间学习课件制作,争取早日能自己制作课件。

3、以后多研究说理性文章的教学方法.使自己今后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课文的知识点.

以上是我教学这一课的粗浅感受。

反思三: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是一篇经典的叙事记叙文。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段落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这也是叙事记叙文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语言表述形式。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讲到怀丙所做的准备工作时,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首先我让学生先把捞铁牛的整个过程全部观看一遍,在头脑中有个大概的了解。接着再一步一步放映准备工作,让学生把对课文的了解和对画面的猜测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让人们一步一步的干什么。然后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对照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怀丙的准备工作。最后想一想,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都有什么用处?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甚至争执起来。此时,我再让学生听第四自然段的录音,看看打捞铁牛时,这些准备工作派上了什么用场。再让学生谈谈怀丙的四项准备工作有什么用处,学生受到启发,思路逐渐清晰起来,相互补充,学生的理解就很到位了。联系前文介绍怀丙是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人,学生很佩服怀丙,对遇事要认真分析,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这一课文的中心就能自己总结出来了。

反思四:捞铁牛教学反思

《捞铁牛》是本册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重点是要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以及感悟并学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就研究性阅读来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我有一点体会。

一、从课题入手抓住主要内容。

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捞铁牛》是单元首篇,需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这种方法。在备课时,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过程” 和“感悟抓住主要内容的学习方法”。我意识到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是有一个过程的,两者之间要彼此沟通,就必须搭建起一座连通的桥梁,这座桥梁正是在教学 中根据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教学策略,即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实现教学目标,铺一条路让学生走过去。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上下功 夫。

在开课时,我注意到了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去了解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出示课题后让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词(捞),围绕“捞”字交流,课 文应当说明哪些问题?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下列问题:“1、捞什么;2、谁捞;3、什么时候捞;4、什么地点捞;5、为什么捞;6、怎样捞;7、捞的怎 样?”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并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几句话。学生兴趣很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然后变换答案的顺序尝试其他的说法。学生 的思维被打开了,不仅感受了祖国的语言的伟大,而且很容易的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突破了本单元的练习重点。

二、提出研读专题,突破教学的难点

本 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三年级的学生对水的浮力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于打捞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学 生在小组内通过读课文,找出到捞的步骤,并对每一步进行分析,找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从而很容易的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比教师的一味说教学生更能接受。


相关内容

  • 山西永济:黄河出土的四尊大铁牛千年不毁,为我国最重文物
    山西永济市在蒲津渡遗址上发掘出土唐代铁牛四尊.铁人四个.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土石夯堆. 黄河铁牛的出土,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发现黄河古渡口遗址,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每尊45t-72t).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 ...
  • 民俗动物造型艺术的特征
    摘要:从古至今,人与动物一直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原始社会中,原始人就认为与动物有着血缘关系,图腾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甚至对动物的崇拜胜过了对人本身.人类对动物形象地描绘与刻画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其艺术造型成为中国传统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 ...
  • 雄关漫道真如"铁"
    铁牛关遗址 位于浙闽交界的分水关隧道 向莆铁路平成关隧道 鹰厦铁路铁牛关隧道 福建古称八闽,雄山高峙,水网交织,素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山高路险,据<福建通志>记载,全省境内共设89关.376隘.山重水复 ...
  • 春联集锦(精选版)4
    1.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2.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横批;红梅报春 3.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 4.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5.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 6.山清水秀风光好, 人寿年丰喜事多. 7 ...
  • 临沂芝麻墩洪湖孙氏族谱研讨会在联谊会办公室举行
    芝麻墩洪湖孙氏族谱研讨会在联谊会办公室举行 5月13日,芝麻墩洪湖村孙氏族谱研讨会在联谊会办公室举行,副会长孙以欣主持召开.参加研讨会的宗亲有联谊会常务理事孙宝存.洪湖家谱主修人孙兴国.孙兴奎.孙兴家.孙兴岭.孙善修.孙兴华.孙成伦. 研讨 ...
  • 武术名称大全2
    剑 法 奕剑术:棋路纵横守天元.抢占天元第一着.连环棋子千目杀.玄之又玄一色棋.十二玉楼空更空.一寸相思一寸灰 剑皇诀:万众伏诛.锋芒傲世.逆我者死.名动山河.剑霸天下.唯我称皇 圣剑四诀:波澜壮阔淹九泉.狂风杀煞诛九难.轰雷破殛震九洲.浴 ...
  • 李逵性格特征
    浅析<水浒传>中李逵的性格特征 摘要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尽管如此,但他的天真烂漫.鲁莽叛逆.仁孝忠诚.疾邪憎假,扶危济困等性格特点一直被人们所 ...
  • 抛光直角坐标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 Machinery Design&Manufacture 第9期 2013年9月 抛光直角坐标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金鹏,刘建新,史素敏 (西华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摘要:抛光加工是 ...
  • 关于"教学反思"的再反思
    [关键词] 教学反思:再反思:落脚 点:系统化:实践性:发展 性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48-01 教学反思不是课堂内容的重复,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升华.叶澜 ...
  • (获奖论文)借助教学反思 力推教师成长
    借助教学反思 力推教师成长 ----漫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 [内容摘要]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和行为进行分析.批判和认证的过程,也是教师积累和升华的成长过程.它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