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写事的记叙文 - 范文中心

怎样写好写事的记叙文

11/28

怎样写好写事的记叙文

一、写事记叙文和写人记叙文的区别 在记叙文中,写人、写事是最主要的,一般地讲,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思想品德不是架空的,一定 要通过写出主人公的具体事情来表现;写事也离不开写人,因为事情的发生、发展和人的活动是紧密联系 的,事情是人做的,写事就不能不写到有关的人物。但就一篇文章来说,它是属于写事的记叙文,还是属 于写人的记叙文,若从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的角度来衡量,还是可以区别开来的。 写事文章:是以事件为主要记叙描写的对象的记叙文,以揭示事件的实质及其对人、对社会所具有的 意义为目的的;这类文章,事是重点,虽然少不了写到人和环境景物,但人物和环境景物的描写只能围绕 着事,服从于事或依附于事。它的明显特点是:注重把事件、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文章的着眼点 在事情的过程上;不着力去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 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写人文章:则以人为写作对象,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为目的的。记人的记叙文离不开事件,但写 事的记叙文和记人的记叙文写事着眼点和思路不完全一样。记人的记叙文着眼在人,以人为主,文中写的 一件事或几件事都是为表现人的思想性格服务的,写事情并不要求完整、细致,只拣有助于表现人物有关 的事写。 简单地说,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可以说它是以写事为主的作品。如果文 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则可以说它是以写人为主的作品。 二、写事记叙文的总体要求。 一篇叙事的记叙文无论写一件事或几件事, 都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 也就是说要写的几件事不一 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事情也不一定都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些人做的,但这些事应该有内联系,共 同说明一个道理,为一个中心服务。

一篇叙事的记叙文要想写得好,能抓住读者,还要在中心明确的基础上,把事情写得完整、具 体、生动,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具体、生动是使中心思想明确的重要条件。如果每一件事情都概括地写, 整篇文章的中心就谈不到明确了。因为记叙文是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说话的。当然,除此之外,还 得注意详略得当,处理详略也是由中心思想的要求来决定,对层次的安排也是如此。 三、写事记叙文的具体指要。 1、记叙一件完整的事,从一件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选取的事,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1)通过自己学习绘画,刻苦自励,认识到绘画犹如爬山,一步步必须付出特别的代价

。可以采 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不太感兴趣,之后受到启迪,画泰山看到了挑山工,认识到学习犹如挑山工,要 经过十八盘,才会成功。 (2)可以选取自己学习游泳、书法、钢琴等刻苦努力、思想变化的事实,来反映—件事情必须持 之以恒才会成功的道理。 (3)可选取生活中自己喜爱的事,如炒菜、看书、爬山、郊游、垂钓等方面,通过爱好的缘由, 爱好的动摇,爱好的进取,来反映自己努力追求的精神。 (4)可以选取自己对体育项目的酷爱,来反映自己认识、思想的真谛。如写自己是个守门员,就 要认识到足球的团体配合;如写自己是乒乓球队员,可写眼睛跟球的速度,眼睛里都是小小亮亮的球,来 说明专心致志;如写练习长跑,可重点写每一步就是 55 公分,训练不管是在刺骨的寒冬,还是在酷热的暑 夏-----要写好一件事,重点不是在成功,不是在鲜花,而是在鲜花与成功的背后,那艰辛,那痛苦,那矛 盾,那困惑,那分歧,那牺牲,那失去的欢乐,那不屈的挣扎,那才有意义,那才真实。 (5)要选取那些不平坦、不寻常的事,往往挫折才会吸引人,惨苦才会感染人。曲折是对人的意 志的磨炼,痛苦是对人生的洗练,困惑是对人生的考验。挫折、惨苦、曲折、痛苦、困惑,写得真切,写 得具体,才会升华主题、思想的层次。所以选材时多选这些内容。

(6)要通过记叙事情来升华主题。下象棋粗心大意,从而认识到骄兵必败的道理;给茉莉花浇水 过量,从而认识到事物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道理;拿着菜谱炒糊了,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 躬行”的道理。学骑自行车摔倒无数次,认识到成功来自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因小矛盾同学不说 话,之后和好,认识到友谊是建筑在真诚基础上的道理。 (7)还可以选一次失误,一次误解,一次分歧,一次争吵,一次忍耐,一次觉悟,一次自责,一 次不理解,一次好心未得好报,一次热心对冷漠,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 2、记叙多件事,围绕一个中心去写。倘若是记叙文,必须写自己的事;倘若根据材料写记叙文, 那就根据材料去写。 (1)写习惯,可以写爱闲事的习惯,通过爱管闲事的几件事,别人虽有不同看法,自己却自得其 乐,来展现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 (2)写责任,可以选取生活中展现自己责任心的事例,如拾到了同学的钢笔主动交到了传达室,并不 留名;大同学欺负小同学,自己主动上前劝解,还落了个没趣;看到缺斤少两的商贩与顾客争吵,自己也 上前左右一番;母亲生病,爸不在家,自己也能端一碗热

汤面送到妈妈身边;医院找错了零钱,竟能挤上 去退给人家,却落下了“加塞”的名声,等等,来展现自己作为当代中学生对社会对人生应抱有的正确责任, 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会把它付诸实践。 (3)写觉悟,可以选取生活中提高觉悟的两三件事,来展现自己觉悟的提高。 从同学日益相互封闭的现象中,认识到自己应去做点什么(相互帮助); 从家长的日益操劳中,觉得自己应去做点什么(报得三春晖); 从教师的苦口婆心中,觉得自己该去做点什么(奉献); 从同学不幸的遭遇中,觉得自己该为同学做点什么(同情): 从平凡无奇的交往中,觉得自己应该珍惜什么? (珍惜友情,平平淡淡才是真) 从同学的矛盾中,觉得自己应消除什么? (消除误解)

从原来初中同学的成绩中,觉得自己还缺少什么? (恒心、忍劲) 看到社会的不良现象,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什么? (责任) (4)写珍惜,可以选择一件事去写,也可选择几件事,围绕“珍惜”去写。 可以是抽象的,如幸福、生命、时间、人格,也可以是具体的粮食、环境等等。 从一个人短暂的生命中,体会怎样去珍惜生命。 从时间的短暂中,认识怎样去珍惜时间; 从人与人的交往中,体会怎样珍惜生活; 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体会怎样珍惜环境; 从植被的破坏中,认识到怎样珍惜自然生态平衡; 从父母对自己的关怀中,认识到怎样去珍惜情感; 从经历假冒伪劣的一次切身感受中,认识到怎样去珍惜人格; 从一次不爱惜粮食的现象中,觉得应当怎样珍惜劳动成果; 从同学的矛盾变化中,觉得应当怎样珍惜友谊。 (5)写考验, 可以选取的材料: 军训对人格的考验; 生存夏令营对生命与抗争的考验; 父母不在家, 自己怎样烧水做饭,面对生活的考验;班主任老师生病,学校要举行大型课间操比赛,自己是班长,面临 特殊的考验;遇到一位老人晚上迷失了方向,自己面临心灵的考验:一只雏鸟不幸从树上掉下来,老鸟在 树上急急地叫着、跳着,自己面临着要小鸟还是放小鸟的考验…… 四、写事记叙文的更高要求——写出事件的波澜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安排文章结构,最忌平铺直叙。文章若一味地平铺直叙,没有一点 起伏变化,象流水帐,容易使人感到单调、乏味,那是很难获得读者喜欢的。因此文章在情节的展开和场 面的刻画上有些变化,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才更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而这种一波三折、曲 折多姿、引人人胜的写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波澜”。我国古代的章回小说,在回与回之间巧妙利用情节

张驰起伏的变化,从而紧扣读者和观众的心弦,

使之欲罢不能。确实,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都很讲究文章 的波澜。 世界最短的微型小说就是这样写的: “伊丽薇娜的弟弟佛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到弟弟的电报:巴布 猎狮身死——佛莱特。” 伊丽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三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个狮尸。 她又赶发了一个电报:“狮收到。弟误,请寄回巴布尸。” 很快,收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佛莱特。”(148 字) 这是世界上最短的一篇小小说,全文 148 字,情节中却包含着三次曲折:巴布远猎非洲,不幸 身亡;伊丽要求运回丈夫尸,不料运回的是狮尸;她又去电,回电后才知巴布在狮腹内。小说虽短,却一 波三折,具有艺术魅力。 的确,一篇主题深刻、巧设波澜的文章能收到极佳的效果,赢得读者的心,那么,如何才能使文 章有波澜、有起伏呢? (1)悬念法。在写复杂记叙文时恰当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能够造成读者某种期待和热烈关切的 心理状态,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强烈冲动,增强文章内容的感染力,从而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如《祝 福》就把祥林嫂之死放在开头,引起读者对祥林嫂一生强烈的关注。 (2)对比法。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通过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表现,造成故事的曲折变化,把一 个粗野、势利自私、虚伪的丑恶灵魂暴露得淋漓尽致。 (3)巧合法。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一家梦寐以求的于勒,竟在船上不期而遇,吓 得菲利普夫妇惊慌失措,这就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4)误会法。如《潘虎》,潘虎对我的误会造成情节的不断展开,最后误会解除。 (5)抑扬法。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荔枝蜜》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6)倒叙法。如《同志的信任》,开头描写了一个紧张神秘的片断,紧扣读者心弦,然后再回过 头来,依照事件发生、发展顺序写,一张一驰,曲折动人。 文章腾挪跌宕、波澜起伏,可以激发阅读兴味,但一定要适度、自然,不可脱离生活,故弄玄虚, 或者节外生枝,故作惊人之笔。 半命题作文:令人 [例文欣赏] 令人深思的事 ——牛奶瓶碎了以后 B 老师继续说道:“明天早上, 每位同学交一篇感想, 就这件事写感想。 我希望大家好好想一想。” 第二天早上, B 老师正坐在办公室里改着作业, 课代表走了进来, 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高度眼镜, 说道:“老师,这是你昨天布置的作业。”B 老师颇有些自得地接过一叠本子。他现在还为昨天的事感到自豪 呢!就是,S 中学除我之外,还有谁能想出。这么妙的教

学方法。况且 S 中学又是重点中学,学生素质好, 这还不一点就通?我刚刚到 S 中学不久就干出这么大的成绩,一定会得到全校师生的敬佩。 但结果却使 B 老师大失所望,哭笑不得。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在本上写的是:牛奶与高考无关; 牛奶与分数无关:牛奶与前途无关。字里行间似有指责 B 老师教学无方之意。 读罢这些感想,B 老师已不觉汗流浃背。他没料到他的创新教学竟被学生呼为误人子弟。正当 B 老师有些不知所措时,门外冲进两位家长,见到 B 老师就问道:“B 老师,我孩子反映您上课不讲课,却浪 费时间去打碎牛奶瓶子。您一定是新来的老师吧!您可要注意多抓学生成绩呀!高考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竞争激烈着呢!打碎个什么牛奶瓶子,孩子们的分数又不能提高!” 家长们正兴师问罪,校长又进来了:“B 老师,听说您上课……”B 老师脑袋“嗡”的一声,下面的 话便再也听不进去了。 的事

家长们的兴师问罪,校长的亲自指责,使 B 老师不得不好好想一想了:对 S 中学升学率之高, S 中学学生戴眼镜度数之高,人数之多早有耳闻,但人才就等于分数吗?B 老师的脑筋还转不过弯来。尽管 他教导学生后悔和抱怨无用,但自己却就是不能忘记它。 不过 B 老师上课再也没讲“废话”倒是真的。 [简评]不得不惊奇于作者的魄力。他对寻常思想所进行的大幅度调度使他的文章跌宕起伏,文章 短小,却大起大伏,寻常思维难以把握得好。 作者出其不意地把全社会各个方位的指责,集中到了这第一个有趣的有启示意义的插曲上。指 责得过分,指责得荒谬,以至于感到近乎失真。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这位侃侃而谈、踌躇满志、富于创意 的老师在指责面前本该进行申辩,进行抗争,起码也会不服气,但他却相反,“再也没讲„废话‟”。在世俗面 前,他驯服了。 深恶痛绝拼命追求升学率的这位考生,用一个寓言般的故事抒写了内心的不平与悲凉。小小年纪, 这样富于创造力,这么大胆,思想具有如此的穿透力,着实令人吃惊。 令人感动的事 新学期又开始了,绿莹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迈着沉重的步子又踏上了开往学校的列车,她的手里攥 着仅有的 200 元学费,紧紧地攥着……车窗外,绿油油的庄稼形成了绿色的海洋,好美!然而,绿莹却无心 欣赏这窗外的景致,她的内心正在做着一次痛苦的选择……此刻,她感到很无助,很失落…… 终于到了教室,看见同学们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的假期见闻。绿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默默 地回到那个永远属于自己的安静角落里坐下了。 “喂!”这周的周日是农历七月二十六,我的生日,你一

定要来参加我的生日 Party……”绿莹的前桌回 过头来对绿莹的同桌说。 “七月二十六?好熟悉呀!”绿莹自言自语。自从绿莹的爸爸生病后,她早已忘记了这个日子。

绿莹不喜欢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别人,她拿出了那本粉红色的日记本,记下了她此时的矛盾、痛苦和 那无助的心情。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周日到了。吃完午饭,绿莹又像平常一样回到班里学习。教室里静悄悄的, 一个人也没有,绿莹的嘴角拂过一丝微笑,能在如此安静的环境中度过最后一个星期天,对绿莹来说,实 在是一件最幸福、最奢侈的事了。 绿莹静静地走到自己的座位旁,忽然发现桌子上放着一个很美丽而且诱人的大蛋糕。 “哦,今天是 张帆(绿莹的前桌)的生日,是谁这么粗心,把蛋糕放错了位置……”绿莹把蛋糕放在了她前桌的桌子上。咦, 蛋糕下还有一张纸,她刚要把纸也拿走,却看到纸的上方赫然写着 “绿莹”两个大字,她的心一颤,把目光 集中到了那张纸上…… 绿莹: 对不起,无意中我们看见了你的日记,看到了沉默寡言的你原来有那么多的心事,你家里所发生 的一切我们都知道了。因为你爸爸的病,使得家里无力再供你读书,你很矛盾,你很痛苦,最后你选择了 放弃学业,对吗?通过你的日记得知,今天是你在学校度过的最后一个周日,这也是你几乎快忘记了生日的 一天吧,对吗?我们大家经过商量,决定不让你走,我们要携起手来,一起帮助你渡过难关。关上门,我们 是一家人,我们决不允许你离“家”出走,决不允许……这些钱无论如何你先收下,千万别多想,这不是同 情,这是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班级全体爱你的同学 看着这些情动人心的文字,绿莹早已哭成了泪人,这时全班同学都涌进了教室,一同唱着生日快乐 歌,“Happy birthday”的祝福在教室里回荡…… 从那以后,总能看见绿莹的脸上带着甜甜的笑…… 亮点剖析

文章有以下亮点:1.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章以“绿莹,笑了”为题,叙述了绿莹的求学情况,在 叙述过程中,有许多细致的心理描写,如“她感到很无助,很失落”,“七月二十六?好熟悉呀!”等语言不仅充 实了内容,而且使得绿莹的形象更鲜明。丈中穿插同学的信,是感情真挚最集中的表现。2.构思新巧,有 个性色彩。考生以一个学生求学的经历为切入点,在不露声色的叙述中,表现了“帮助”的主题,构思新巧, 在叙述中,语言也很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具有个性色彩。 令人后悔的事 开心的经历很多,伤心痛苦也在所难免,记忆的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群星,疯狂过,呐喊过,冲 刺过,哭过,笑

过,唯有它——成了一生的悔,一辈子忘不掉,两行泪!——题记 在那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黄昏,狂风夹杂着暴雨,漆黑漆黑的夜晚,狂风呼啸过,轰隆隆的一 声霹雳雷伴着一道刺眼的闪,用一把利剑把天空劈开,刹那间,可怜又卑微的 52 分诞生了.,同时也意味 着一个生命画上了句号。 事情发生很久了,却又好像就在昨天,永远删不掉的一幕,总是出现在眼前—— 由于那次考试后令人气愤得 52 分,就让我格外生气,再加上那个让人没有一点愉快心情的天气,我 的心情也就不言而喻了,对我来说那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了。我心里十分惆怅,低落着,看见那个 52 分就想 哭,觉得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同学,更对不起自己。伤心之余,一种怨气,怒气久久荣绕在 心头,挥之不去,而每每想起那个在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我就更加悲愤。 在阴霾的天空下,拖着那沉重的脚步漫无边际的走着,先回家又无颜面对劳累一天的父母。一路上, 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到家里,站在门,口内心极其复杂,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却不知如何形 容! 当我正要跨进家门,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噢!是它!——小狗狗虎儿,它朝我跑来,在 我身边蹭来蹭去,还不停地朝我摇摇尾巴,真讨厌!我抬抬脚,把它赶走了。可是它又过来了,冲我哼哼 的叫着。哎,今天是什么日子?连你这小畜生也欺负我,找死!我顺势将它踢了一脚,(让我终生遗憾的

一脚)小狗尖叫着,向后退去,或许这一脚积累了我连日来的不愉快,伤心与痛苦,或许是小狗经不起我 一脚的恩赐,它撞在墙上。变得有气无力,我依旧怒气不减,愤愤得走了过去,向它又猛踢了几下,一边 踢,一边还骂:叫你装死!你还装死! 突然,惊天地雷声伴着一道闪电,和着大雨倾盆而下,我终于清醒过来了!呆呆的,望着地上躺着 的虎儿,不知是什么,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眼睛模糊了,我总觉得对不起它。它是我的宠物,它更像我 的一个亲人,看来是有它和我一起享受,痛苦时,有它和我一起承担,往日,我们是朋友,是亲密的同伴。 可现在的事实不容我改变。一个活蹦乱跳的生灵结束在我脚下,我后悔,我伤心,我为自己感到羞耻。而 我却永远不能改变我的过错。这个一辈子难以抹掉的过错。 一生的悔,一生的泪,一生中永远抹不去的伤。这一辈子我拿什么改正?恐怕我只有在那小小的坟 前为他流干泪水,直到江河汇成一条河。 令人感动的事 世界上有许多感人的事, 人人都经历过,有一件事,我难以忘怀!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前的事,在那天早晨,

我独自一人去爷爷家,我迈着轻松而又愉快的脚步来到了 车站,阳光明媚,温暖的阳光洒在屋顶上,汽车上……金光闪闪。 “呀,今天的天气真好,我到了爷爷家后可以……”“嘟嘟”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考,我抬头一看,哦, 车来了,我上了车,车上十分的拥挤,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个站脚的的地方。 “嘟嘟”车开了,车在路上飞快 地行驶,一站,两站,三站……车门又开了,上来的是一位老人。只见那老人拄着一根拐杖,艰难地上了 车。司机一看说:“谁给老人让个座”。老人走到了一位青年小伙的跟前,站了下来,可小伙子视而不见, 车开了, 在上大桥时, 突然一个急刹车, 老人向后退了两步险些跌倒, 她脸色苍白, 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小伙子仍然一动不动,有几位乘客用不满的神情看了看他。突然,“老人家,你到这儿坐。”一个苍老的声 音说道。人们寻声望去,原来,说这句话的是另一位老人。我仔细地端详着他,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有着 几道深深的皱纹,“来吧!”老人顿了顿脚,说“好吧”,另一位老人站了起来,走到门口,一句话也不说,车

仍在行驶,车站到了,这位老人下了车…… 世界上竟会有这样的老人, 自己已经很苍老了, 却把座位让给了更需要 的人,多么高尚的行为呀!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老年人都能如此,而我们年轻人呢?我的眼眶湿 润了……


相关内容

  • 怎样写记人的记叙文(共29篇):6.写作文也要进入角色
    怎样写记人的记叙文(共29篇):6.写作文也要进入角色 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往往没有个性特征,变成千人一面,万口一腔.这里除了没有认真观察和积累素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同学没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变成作 ...
  •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含义: 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初中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一.记叙文的范围 从一 ...
  • 我的三个爸阅读答案
    篇一:我的三个爸阅读答案 篇二:我的三个爸阅读答案 篇三:我的三个爸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父亲>,回答问题.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 ...
  •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一.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四.记叙线索: ( ...
  • 初二记叙文阅读)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 ...
  • 记叙文:符合文体要求
    第W周:符合文体要求--记叙文 [主题精讲] 所谓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文章的体裁是由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内容来决定的.近年来,高考作文"文体自选"的说法比较流行,于是很多同学产生了误解,以为"文体自选" ...
  • 记叙文叙述方式
    记叙文的叙述方法 什么是叙述 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叙述,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划分方法,而最通常的是 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
  • 记叙文的阅读答题巧
    记叙文的阅读步骤 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 ...
  • 揣摩历年考题
    揣摩历年考题 研究高考考点 分析优秀答卷 注重练笔实践 高考语文记叙文写作复习四步法 黄云辉 记叙文写作是中学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叙述.描写能力的具体体现,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高三后期,应当如何进行记叙文写作复习呢?从&q ...
  • 我见过一个母亲阅读答案
    篇一:我见过一个母亲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 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 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