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范文中心

淄博市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03/14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淄博市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淄博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对策。一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二是创新产业支撑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提高对贫困人口的服务水平;三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四是实施“领头雁”培训工程;五是实行政府兜底式精准救助机制。   【关键词】 淄博市;农村;扶贫开发;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扶贫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和扶贫攻坚阶段。经过30多年不懈的艰苦奋斗,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解决了三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淄博市是老工业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城镇化率比较高,农村扶贫开发的规模相对有限,但是仍有部分比较贫困的农户需要政府扶持。自2013年起,淄博市启动实施“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力争十万贫困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到“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以上,实现脱贫奔康,确保在全省率先完成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8.12万户、20.39万贫困人口实现顺利脱贫。   一、淄博市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   一是突出产业开发。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比较优势,整合相关涉农资金,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思路,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为重点,支持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制定实施财政激励政策,引导和支持工商资本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优化扶贫资金投向,鼓励贫困农户以经营权、承包权折价入股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发展。   二是强化能力提升培训。加大财政涉农培训投入力度,采取“政府买单、农民受训”的方式,用三年时间,免费对具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轮训一遍,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实施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和“雨露计划”,每年培训1.5万人。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阳光工程,每年培训3万人。开展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每年培训0.5万人。加大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力度,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带动家庭致富。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自2013年起,市、区县两级每年投入不少于1.2亿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开展。实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户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设立“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专项贷款50亿元,为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捐资“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多元化拓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投入渠道。加大科技兴农扶持力度,将农业科技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强化科技对扶贫的支撑。   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农村特困户纳入低保范畴,实行应保尽保;对出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给予临时救助。继续实施孤儿和无生活来源重度残疾人生活费补助及“五保户”集中供养等制度,实现养老全覆盖。完善新农合制度,建立对口帮扶式个人缴费制,确保贫困人口全覆盖。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行大病救助制度,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   二、淄博市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资金未足额拨付到位。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每年的扶贫项目资金总未能被按时、足量拨至项目单位。以最近三年的扶贫开发和太河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生态经济项目资金为例,淄川区,2015年项目启动资金已按时拨付到镇,其中太河镇已将项目启动资金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西河镇项目启动资金尚未拨付;2014年项目扶持资金已拨付到位;2013年林果类追加奖补资金待9月份统一验收后视情况拨付。博山区,2015年启动资金已按时拨付到镇,但镇级尚未拨付项目启动资金;2014年项目扶持资金各镇的兑付进度仍不平衡;2013年林果追加奖补资金未到位。周村区、高青县,2015年项目启动资金未拨付至项目单位。沂源县,2015年项目资金未拨付至项目单位;2014年项目扶持资金拨付15%;2013年林果类追加奖补资金未拨付。   二是财政扶持资金扶贫不精准、脱贫见效慢。大部分项目未按要求带动60%以上贫困户的扶贫目标任务,未与贫困户签订扶贫带动协议。有的项目精准带动率平均为30%,有的项目未带动贫困户,失去了扶贫资金脱贫奔康的目的。2013年、2014年及本年度项目大部分为林果类项目,主要种植核桃、苹果、樱桃等经济林果,形成产业经济效益周期长,未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是存在重复申报项目、变更项目建设地点等违规现象。“淄川马陵大白菜专业合作社核桃栽植基地项目计划种植100亩核桃项目”与2013年度淄川区太河镇申报的“8000亩有机核桃、樱桃、连翘基地建设项目”重复;淄川区太河镇“万宝家庭农场有机核桃种植项目”建设地点由北牟村变更为西太河村,而西太河村既不在水源地保护区内,也不在省定贫困村范围内;博山区“石马镇蔬菜大棚及水果种植项目”在未请示的情况下变更了建设地点,等等。   四是部分项目管理不到位,重面积轻质量。部分以种植林果类的项目,假借合作社名义申报,但实际由村书记(主任)操作,利用扶持资金购买树苗,打着免费供村民种植的幌子,任由村民随意乱种,没有规范可言,缺乏统一管理,更谈不上技术指导,许多村民种上树苗就不再管了,长成啥样算啥样,活一棵赚一棵,反正没花自己的钱。其后果是上级各部门只知道种了多少面积却未必知道有多少成材,不利于将来政府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五是干旱影响了部分项目的开工建设。由于淄博市近两年持续干旱少雨,包括淄川区、博山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在内的4个项目尚未开工,而部分林果类、中草药项目也存在成活率低的现象。   三、加快淄博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对策   一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产业扶贫是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的主要来源。按照“积极引导、政策支持、规范运作”的要求,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选创建活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形成农副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二是创新产业支撑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提高对贫困人口的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扶贫工作一体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村覆盖。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文化大院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向贫困乡村延伸,推进贫困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   三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市及区县设立政府财政资金主导的为“三农”服务的专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扶贫资金与银行资金合作扶贫新机制,探索政府财政资金和农业龙头企业资金联合建立风险基金,与金融机构合作,向经济实体发放贷款,提高贷款额度,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优势,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政策优势,强化农业银行县事业部“一级经营”能力,拓展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挥农村信用社贫困地区主力军作用,鼓励其他商业银行创新信贷管理体制,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镇和社区延伸,改善贫困村支付环境。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办)建设,在区县逐步建立农村统一征信服务平台,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开展农户授信与银行卡授信相结合的信贷业务,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实施范围,开立存贷合一帐户,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四是实施“领头雁”培训工程。每年选择200名与贫困村联系密切的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贫困村两委负责人集中进行培训,提升带领村民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动力和能力。构建合作创业机制,鼓励农村能人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参股入社,扩大就近创业就业。   五是实行政府兜底式精准救助机制。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实现城乡常住人口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扶贫开发政策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对已甄别界定清楚的贫困户实行分类管理,对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常年生活困难的“五保户”、无劳动能力“低保户”,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并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使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合理衔接。同时在低保对象的教育保障、医疗救助、高龄补贴、取暖补贴、电费补贴、电费减免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对困难群众实行精准救助。   【作者简介】   商 薇(1982-)女,山东淄博人,中共淄博市委党校讲师.


相关内容

  • 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
    [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 做好调研工作,写好调研报告,无论是对领导还是文秘人员来说都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写调研报告怎样把握重点.写好调研报告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基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没 ...
  • 关于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边学习.边调研的工作要求和县委关于县级领导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我牵头组织农发办等部门对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贫困村基本情况及成因分析 我县总人口45.27万人,农业人口39.98 ...
  •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 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崔元磊(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 摘要:本文就昭通渔洞水库水资源环境现状和保护.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保护.治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环境保护 渔洞水库 昭通渔洞水库 ...
  •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宁夏社会科学院 李晓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生态和人类发展之间是一种竞争而非互补的关系,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之间有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因此在生态脆弱地区继续使用传统扶贫方式的 ...
  • 大厂乡扶贫重点与难点
    对大厂乡扶贫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 -扶贫开发工作交流材料 云南省农村干部学院第9期学员065号 李新尧 扶贫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逐步缩小东西差.城乡差,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以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治穷 ...
  • 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更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贵州省是一个欠发达以农业经济为主要成分的省份,农村人口贫困,基础设施薄弱.尽快提升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 ...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首次将"民生"写入党代会的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007年10月,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上,民生部分独立成章,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 ...
  • 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 与脱贫措施研究
    目 录 一.城市贫困人口现状 „„„„„„„„„„„„„„„„„ 1 二. 城市人口贫困的带来的社会问题 „„„„„„„„„„„„2 三.城市人口贫困的原因 „„„„„„„„„„„„„„„„ 3 (一)企业职工下岗 „„„„„„„„„„„„ ...
  • 上海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_尹占娥
    旅 游 学 刊 TOURISMTRIBUNE [5] 李现武.环境发展与扶贫有机结合 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中英合作 云南环境发展与扶贫项目 的启示[J].环境经济,2004,9:34-37. [6] (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对策研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对策研究 作者:赵帅 董继刚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4年第06期 摘 要:本文基于对山东省17地市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状况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的资金借贷现状及农村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