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登记监测报告与分析 - 范文中心

肿瘤登记监测报告与分析

11/15

2013年肿瘤登记监测报告与分析

基于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数据显示, 居我镇居民死亡原因前三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疾病,管公镇现有人口总数20380人,根据2013年恶性肿瘤登记监测结果,2013年肿瘤新发病40人,其中因肿瘤死亡39人,2013年死亡人口数177人,因肿瘤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22.0%,足以体现肿瘤在本地区得高死亡率。我镇恶性肿瘤死亡占死亡人口比例为22.0%,据所有死因首位,其中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食管癌、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在现阶段仍然是我镇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各级部门对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根据既往监测资料,我镇的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不大,但是也有部分值得关注,如肺癌在近年的监测中逐渐呈快速增长态势,已连续三年居我镇恶性肿瘤发病第三位,死亡第二位;女性发病中乳房癌继续增长,成为女性肿瘤发病第二位,全人群发病第五位,具体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恶性肿瘤给我

镇居民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危害,给广大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因癌致贫、因癌返贫现象屡见不鲜。为此,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将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纳入疾病防控重点工作之一,借助癌早诊早治项目、恶性肿瘤登记报告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进癌症综合防治工作,市疾控中心也及时将恶性肿瘤年度分析报告报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制定卫生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12月31


相关内容

  • 科药事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药事管理制度 为保障科室药品安全,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临床用药原则,促进合理用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 ...
  • 肿瘤.脑卒中.冠心病报告管理制度doc
    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脑卒中.冠心病报告工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XXX XXX XXX XXX XXX 作管理领导小组 疾控中心主任 疾控中心副主任 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 疾控中心慢病所科员 疾控中心慢病所科员 肿瘤.脑卒中. ...
  • 辅助用药再遭严打:抗肿瘤辅助用药专项点评成硬性指标
    来源:赛柏蓝整理  作者:司徒阳明 中国目前最大药品市场之一正面临规范,这或许将给原有的药品市场带来变化. 昨日(3月22日),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据统计,据国内22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国内肿 ...
  • 20**年-2022年中国民营医院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6-2022年中国民营医院市场 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 ...
  • 20**年慢病筛查和主动发现工作实施方案
    2013年慢病筛查和主动发现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等部委印发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积极做好我院慢性病管理工作,遏制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保护和增进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院慢性病流行和防治 ...
  • 洛阳市2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洛卫疾控[2013]2号 洛阳市卫生局 关于印发2013年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高新区.伊滨区.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社会事业(务)局,市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局,城市区二级以上医院: 为全面安排全市2 ...
  • 荧光定量PCR中探针法与染料法的区别
    荧光定量PCR 中探针法与染料法的区别: 一.荧光定量PCR 中探针法与染料法的描述: 1. 荧光定量PCR 探针法:探针法即除了引物外另外设置一个探针,在探针的两端分别带上发光集团和淬灭集团,这个时候,两个平衡不发光,但是当DNA 通过引 ...
  • 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应用进展
    ·776·,,,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综 述· 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应用进展 肖艳虹,伊 晟,李 曼综述,陈兴国审校 ()天津市泰达医院检验科/天津医科大学泰达临床学院,天津300457 肺癌: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
  • 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安全.保证方案.目标及实施细则
    喜德人民医院 XDYY/GL-FS-2014 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安全.保证方案.目 标及实施细则 2014版 2014年1月26日发布 2014年2月1日实施 目录 质量与安全鱼骨图„„„„„„„„„„„„„„„„3 喜德县医院质量管理制 ...
  •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三).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