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突破!初中物理"浮力"难题,5个例题全给你解决!还怕啥! - 范文中心

重点突破!初中物理"浮力"难题,5个例题全给你解决!还怕啥!

06/28

对于物理的学习来说,力学部分可以说是整个初中阶段最难的一部分,而“浮力”又是力学部分中最综合和最难的部分,它综合了压强和力,所以不少同学感觉浮力很难学,就算记住了基础的概念和公式,但一遇到题目还是照样不会写。而在考试中,浮力主要考得题型有填空、选择、作图、实验探究、计算所有类型题,这也可以看出浮力这一部分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根据这些年的从教经历,和孩子们课下聊天中了解到,很多孩子都在浮力题上丢分,觉得很难,可是在初中阶段浮力主要考察的就两种内容,主要围绕“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与“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两个规律,不管这一部分难不难,其实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才是关键。

最近和家长聊到孩子的物理学习问题,也有家长透露孩子在浮力这一部分学的很差,每次到考试,只要有这类题型就是错,想咨询一些这部分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所以根据我从教这些年的经验,给大家总结出五个浮力知识的典型例题,只要孩子将这5个例题都搞懂,浮力再不会成为孩子的难题,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此外,如果孩子在学习与记忆上还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在文末微信上与我交流,我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正确的学习方法,安排合适的学习计划,免费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答案在下方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压强和浮力的综合应用

今天的内容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我专注于记忆力提升、学习方法的研究,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有什么问题随时在微信上向我咨询,我都将免费为您解答。


相关内容

  •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
    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浮力计算方法 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 ...
  • 20XX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一.教学规划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月3日-4月11日 第一册 4月14日-5月9日 第二册 5月12日-5月23日 1.    声.光.热 2.    力 3.    电 4.    实验探究 5.    作图 6.    综合专题 ...
  • 学习初中物理必须知道的几个小故事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苹果与牛顿,不但有故事,而且还异常丰富,其中脍炙人口的"苹果落地"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故事就有若干个版本:(来源:科学网蒋高明博客) 版本一:少年时代的牛顿发现苹果落地.牛顿,1642年12月25日生于 ...
  • 六年级如何学习奥数
    六年级学生如何将奥数融会贯通? 学生学习奥数分四个阶段: 1.入门期. 2.上升期. 3.平台期. 4.贯通期. 一.入门期 人与人的爱好和兴趣是不一样的,就像五指长短不一,最胖的是拇指,但最短的也是拇指.所以,学生刚刚开始学奥数的时候表现 ...
  • 20XX年科学中考考试说明文字版
    2016年科学中考考试说明 吴志东(化学地理): 一:根据省考纲进行了考试说明修改,杭州市不能违背浙江省考试说明 二:教材做了修订,考试细则根据教材进行了修订. 考试细则修订原则:1. 加强对实验的考核2. 根据教材3. 命题以能力为主,知 ...
  • 探究生活中的物理(选修课)
    探究生活中的物理(选修课) 课题一: 涡旋形成 表面张力的应用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现象使学生了解涡旋的形成. 3.加深学生对浮力形成原因的了解,培养学生受力分 ...
  • 初二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初二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尉郭中学 初二物理组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 知识点分布较合理, 有个别知识点重复考的现象,共五道大题, 二十八道小题,对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 试题中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少, 突出了能力的要求 ...
  • 科学思想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初探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 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教学实例 我们使用新课标教材,当学过物态变化这一章后,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物理在社会发展中的认识,我们布置了这样的一道课外作业:结合影响蒸发 的几个 ...
  • 个人发展小档案
    姓名 学校 赵县 内容索引 个人小档案-------------------- 我的奋斗目标(三年生涯规划)------ 我的教育成果一览---------------- 我的教育行动(读书随笔)---------- 我的教育行动(优秀教学 ...
  • 长度的测量导教案
    第二章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导教案 课型:新授课 课 时:第1课时 设计者:刘宇 一.设计思想 1.本节内容是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初中物理量测量的起始,在整个初中物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学好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可以为以后学习物理量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