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差电池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 范文中心

浓差电池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04/04

第23卷 第2期大学化学2008年4月

浓差电池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刘均玉 周发青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福州350007)

摘要 概括浓差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和有液接电势存在时浓差电池电动势的求法, 分析了

液接电势的存在对浓差电池电动势大小的影响。

物理化学是大学化学中的一门难度较大的基础学科。要想学好该课程, 不仅需要记忆大量的公式, 而且还需要理解其中的原理, 并总结规律。浓差电池便是其中的难点之一。许多学生修过该课程后, 对于怎样判断浓差电池的正负极, 存在液接电势时如何计算浓差电池的电动势, 以及液接电势的存在对电池电动势大小的影响仍不是很清楚。

1 浓差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很多学生只是在把各个电极反应和整个电池反应都写下来, 才能确立浓差电池的正负极。例如以下电池:

Ag (s), AgC l(s) H C l(a 1) H C l(a 2) AgC l(s), Ag (s) (a 1>a 2)

阳极反应:Ag(s) +C l (a 1, C l –) -e 阴极反应:AgC l(s) +e 电池反应:C l (a 1, Cl -) ------AgC l(s) (s) +C l (a 2, C l –) C l (a 2, Cl -)

由于阴离子流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所以电池左端为负极, 右端为正极。如果对多个电池的正负极情况进行分析, 就可以得出如下的规律:

(1) 无液接电势的单液浓差电池, 即电极浓差电池。

O 2或C l 2压力大的一端为正极。例如:

(-) P, t C l 2(p 1) HC l(a ) C l 2(p 2), Pt (+) (p 2>p 1)

! H 2压力小或汞齐中金属活度小的一端为正极。例如:

(-) P, t H 2(p 2) HC l(a ) H 2(p 1), Pt (+) (p 2>p 1)

(-) Zn(Hg) (a 2) ZnSO 4(a ) Zn(Hg ) (a 1) (+) (a 2>a 1)

(2) 有液接的双液浓差电池。

若电极对阳离子可逆, 则电解质活度大的一端为正极。例如:

(-)Ag(s) Ag NO 3(a 1) AgNO 3(a 2) Ag(s) (+) (a 2>a 1)

! 若电极对阴离子可逆, 则电解质活度小的一端为正极。例如:

(-)Ag(s), AgC l(s) HC l(a 2) H C l(a 1) AgC l(s), Ag(s) (+) (a 2>a 1)

综上, 参加反应的单质或可逆的离子为得电子物质时, 活度大的一端为正极; 参加反应的单质或可逆的离子为失电子物质时, 则活度小的一端为正极。

2 有液接电势时浓差电池电动势的求法

在求存在液接电势浓差电池电动势的时候, 首先把液接电池反应和消除了液接电势的浓差电池反应分别写出来, 再用加和的形式写出总电动势公式。例如对阳离子可逆时的浓差电池:

P, t H 2(p ) H C l(a 1) H C l(a 2) H 2(p ), Pt (a 2>a 1) 浓差电池反应:H

(a 2, H +)

液接电池反应

:t +H

(a 2, H +) t -C l (a 1, C l -)

所以, G =-z EF =RT l n

E =--++H (a 1, H +) t +H (a

1, H +) t -

C l (a 2,

C l -) -++a 1, H +a 1, H +a 2, H ++t +RT ln +t -RT l n a 2, H +a 2, H +a 1, H +a 1, H +a 1, H +a 2, H +ln +(t +-t -) ln =2t -l n F a 2, H +a 2, H +F a 1, H +

同理, 可求出浓差电池中阴离子可逆时电池的电动势。

综上, 有液接未加盐桥的浓差电池, 当浓差电池反应为:

对阳离子可逆, M ! 对阴离子可逆, M -+(a 1), 电池的电动势E (总) =(a 1), 电池的电动势E (总) =3 液接电势的存在对电池电动势大小的影响

对于同一种有液接的浓差电池, 在消除液接电势前后, 哪种情况下电动势的数值大呢? 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 未消除液接电势的情况。

P, t H 2(p ) H C l(0. 001m o l ∀kg

电池反应:H (0. 01m o l ∀kg ) +-1-1) H C l(0. 01m o l ∀kg ) H 2(p ), Pt . 001m o l ∀kg ) (0+-1-1

根据前面的总结, 有液接的浓差电池对阳离子可逆时, 电池电动势为:

E (总) =2t -ln =2t -(0. 059) V F 0. 001

查表得, 25#时0. 01m o l ∀kg 与0. 001m o l ∀kg HC l 溶液中C l 的平均t -值约为0. 18, 代入上式得:

E (总) =0. 021V

(2) 消除了液接电势的情况。

P, t H 2(p ) H C l(0. 001m o l ∀kg -1---) H C l(0. 01m o l ∀kg ) H 2(p ), Pt -1

由上题的计算可知, 其电动势为0. 059V 。上面的分析说明, 液接电势的存在减小了电池的总电动势。接着再看下面的两种情况:

(3) 未消除液接电势的情况。

下面的电池与(1) 中的电池相比, 电解质溶液未发生变化, 电极材料由H 2替换为C l 2, 电池电动势发生明显的改变。

-1-1 P, t C l 2(p ) HC l(0. 01m o l ∀kg ) H C l(0. 001m o l ∀kg ) C l 2(p ), Pt

电池反应:C l (0. 01m ol ∀kg )

E (总) =2t +--1C l (0. 001m o l ∀kg ) --1根据前面的总结, 有液接的浓差电池对阴离子可逆时, 电池电动势ln =2∃0. 82∃0. 059=0. 097V F 0. 001

(4) 消除了液接电势的情况。

同样, 下面的电池与(2) 中的电池相比, 电解质未变, 但电极材料改变, 电动势也相应地改变。

P, t C l 2(p ) HC l(0. 01m o l ∀kg ) H C l(0. 001m o l ∀kg ) C l 2(p ), Pt

显然, 电池电动势E (总) =0. 059V 。与(3) 中的电池相比, 电动势减小。即, 液接电势的存在增大了电池电动势。

综上,

液接电势的存在, 对阳离子可逆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起减小作用, 对阴离子可逆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起增大作用。

-1-1(上接第56页)

从中可以看出苄基氢不是简单的仲碳问题, 因为苄基碳与苯环之间存在p 共轭:

而普通的仲碳自由基中只存在相对较弱的 p 之间的超共轭效应。一般来讲, 共轭效应是大于超共轭效应的。

参 考 文 献

1 Streit w i eser A Jr , H eat hcock C H. Introducti on to Organ icC he m istry . 3rd ed . N e w York :M ac m illan Pub lis h i ng Co m pany , 19852 Nor m an R O C. Pri nci p les ofOrgan ic Synthes is . 2nd ed . London:John W il ey &Sons , 1978

3 曾昭琼. 有机化学. 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4 M arch J . Advan ced Organ ic Che m istry . 3rd ed. N e w York:John W il ey &Sons , 1985

5 王积涛, 张宝申, 王永梅, 等. 有机化学. 第2版.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6 B oek el hei de , J Am Che m S oc , 1967, 89:1695

7 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等. 基础有机化学. 第3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8 韦德L G Jr . 有机化学. 万有志, 李明磊, 李顺来, 等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9 蒋硕健, 丁有骏, 李明谦. 有机化学. 第2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10 穆光照. 自由基反应.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11 Sol o m on s T W G , Fryh l e C B. O rgan i c C he m istry . 8t h ed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12 M orris on R T , Boyd R N . Organ i c Che m i stry . 4th ed . Boston :A ll yn and Bacon , 1983


相关内容

  • 有效教学案例
    以质疑为原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刘志军 乌市九中 随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有效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在不停的感受着课程变化,教师的观念发生转变,新课程理念得到认同,"重视学生的直接体验" ...
  •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工作原理 电动汽车总是出现在各类新闻中.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兴趣不减,有以下几个原因: 电动汽车产生的污染比动力车要少,因此从环保方面考虑,电动汽车是汽油动力车的一种合适的替代方案(特别是在城市中). 任何有关的新闻报导通常也会谈论到电 ...
  • 电流电路教学设计
    滨泉中学教学设计 课题 学科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课时 9 年 3.4 课 1 型 设计教师 备课组长 陈海平 张升涛 物理 授课班级 新授课 审核领导 三 维 目 标 教 重 教 难 教 方 教 资 教 流 引 入 新 课 学 点 学 点 ...
  • 新建综合实践教案七年级下册
    篮球场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探究学习活动,初步了解关于篮球场的问题. 2.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3.学生根据小组探究结果进行汇报的形式. 4.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团结精神. 二.重点难点:学会 ...
  • 珍爱生命,保护环境
    <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3.课时:1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人类的贪婪消费及盲目性所带来的各种破坏行为,使得地球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环境污染 ...
  • 五年级科学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1)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设计 课题:<电磁铁> 景谷县第二小学 年11月28 李明光 2016 一.教材分析 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让每个学生掌握.理解电磁铁很重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电磁铁 ...
  •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水溶液1
    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高二化学集体教案第2号 形成时间: 9.22 使用时间:9.2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3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体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2.使学生进一步 ...
  • 垃圾的分类处理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以自己 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卫生的校园环境出一份力.  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乐于参与, 善于交流.  知识目标:知道如何进行废物 ...
  • [电路探秘]教学设计1
    <电路探秘>教学设计 宁波市惠贞书院 汤楚楚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亦属于电学基础知识,从教材地位上讲,是初中学生学习电学的入门,电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是学习的难 ...
  •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
    实验七: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 在只有重力作用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机械能守恒. 方法(1):若某一时刻物体下落的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应有:,借助打点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