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札记:英雄本色,七星聚义 - 范文中心

金瓶梅札记:英雄本色,七星聚义

02/24

“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当中脍炙人口的名段,其情节的戏剧性和人物性格的饱满度都算得上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代表,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表面的精彩实在太吸引眼球,“智取生辰纲”的真正内涵反而一直被掩盖了,其真正的重要性其实远远地超过了书中所有的其他段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智取生辰纲”就是整部《水浒传》的总纲

“智取生辰纲”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并不是晁盖等人如何巧设诡计打劫了梁中书的十万贯寿礼,而是“七星聚义”,也就是晁盖这七个人是怎么聚到一起的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面,“七星聚义”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模式,甚至是一种思想和文化上的深深烙印,这种烙印甚至同样深深的印在了深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文化当中,香港影评会票选香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占据榜单第一名的,是吴宇森的《英雄本色》,日本传媒艺术部评选日本漫画史上最伟大的漫画,占据榜单第一名的,是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这两部作品形式上或许并不突出,但却都从心灵的最深处给予了我们最深的震撼,因为这两部作品在内涵上都是体现了中日文化里面最核心的一块儿,我们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七星聚义”。

为什么要聚义?

《英雄本色》讲得是落魄的英雄如何找回尊严的故事,而在影片之外又何尝不是如此,拍摄《英雄本色》之前:

吴宇森,正在自己事业的低谷,在新艺城公司满身抱负不得施展,被外放到台湾拍些不着四六的滥俗肥皂片,票房屡屡惨败,满心失意更向谁人说;

周润发,还一直局限于《上海滩》中的帅气小生形象而难以脱身,类型单一,看不到转型希望,影片拍一部砸一部,被称为香港电影界头号票房毒药;

狄龙,曾经的香江头号美男子风华不再,并接到了邵氏公司的辞退信:“谢谢你多年来为公司作出的成绩”,世态炎凉,只见新人笑哪见旧人哭;

李子雄,无线演员的培训班结束后一直默默无闻,在海关做着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偶尔拍拍广告,做做业余模特,童年的梦想似乎越行越远;

叶锦添,从香港理工拿到摄影文凭后一直做着小小的摄影指导,一年里也没一部戏可拍,穷得连午餐都吃不上,前途在哪里?艺术在哪里?

一群心中怀抱着志气怀揣着理想但却在现实中无比失意无比落寞的人,他们聚到了一起,走到了一起,为了同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拿回自己的尊严!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已经无比熟悉了:吴宇森一飞冲天,成为了香港电影界的旗帜人物;

周润发扬眉吐气,一举甩掉票房毒药的帽子,成为真正的国际巨星;狄龙又焕发了演艺事业的第二春;

李子雄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长期合约,走上了实力派影星的道路;

叶锦添一举成名,脱胎换骨,逐步成为华语电影的首席美术指导。

多年以后吴宇森在文章中写道:

“在我最失意失落,曾经一度被人认为已经落伍,也在我最要肯定自己,最需要朋友的时候,徐克大力支持我拍摄《英雄本色》,而在拍摄期间,我都能从周润发、狄龙、张国荣和徐克之间,看到我自己,同时也更加了解别人,也终于我能够在影片中找回了我的尊严”。

《水浒传》是一部以元代民间说书艺术为范本而创作的小说,说到底,这是一部以下层人民的价值观为主体的作品,而《水浒传》出现的这个时间点是非常有意思的,作为传统中国意识形态基石的儒学在经过宋代一朝的重新洗牌整合为新儒学之后,加上宋以后整个元代一朝都相对宽松的政治舆论环境这个大好的宏观条件,新儒学中新加入的关于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这两个价值观念在整个中国社会中得到极大的推广,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在底层民众当中觉醒,而这些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了元代蓬勃发展的民间戏剧曲艺说书艺术当中,并且也相应的完整的保留到了《水浒传》当中,晁盖等七人在现实中都是失意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落魄和一份不如意,所以为什么要“七星聚义”啊,劫生辰纲只是一种形式,劫什么都无所谓,因为最核心的意义在于,“聚义”是关于尊严的,找回自我,找回尊严。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水浒传》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她的社会学意义是空前的,她从一种最暴力最血腥的形式当中传达给了我们最核心最可贵的东西,那就是如何找回自我的尊严,所以作为真正继承了《水浒传》精髓的《金瓶梅》其实也是在讲同样的故事传达同样的信息表达同样的道理,甚至把这个这些都更加的深化了,她从更广阔的天地以及更广阔的视角里面通过各种层面去给我们展现找回自我尊严的过程,尽管这些形式这些层面比起《水浒传》里的更加的阴暗,更加的淫秽,更加的露骨。

---


相关内容

  • [水浒传]中所蕴含的武德文化现象研究
    <水浒传>中所蕴含的武德文化现象研究 作者:郄玉石 谢志程 孟祥生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1期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水浒传>中所蕴含的中华武德文化进行了系统研 ...
  • 初中名著阅读水浒习题及人物形象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阅读感受: 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 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③语言 ...
  • 水浒传故事梗概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ráng)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来朝禳疫. 洪太尉上山求见天师不成.回至方丈,不顾众道士劝阻,打开"伏魔之殿",放出妖魔, ...
  • 古典小说评论
    大师叙写的民族心灵史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问系列"丛书总序 宁宗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学,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而且历千年而血脉不断,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蔚为奇观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准确地说:"中国是特别东 ...
  •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考试小结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虚与实的结合2.非凡的叙事才能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5.历史演义体语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2.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4. ...
  • 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 -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11期 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 李真瑜 摘 要:本文所谈的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有关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塑等问题.文章认为: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古代文学的现代阐释是必然和必须的,一方面,我们应 ...
  • 第五单元七下
    黄河化险 教学目标 一.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二.学习通过外部描写体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外部描写体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
  • 水浒传中考相关知识
    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 松(行 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 ...
  •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
    作者:潘建国 <复旦学报>:社科版 2001年06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89(2001)01-0118-007 关于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问题,由于资料匮乏,国内研究者基本 ...
  • 元明清文学
    六.元明清文学 1﹑元代文学(1234 -1368) 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比汉.唐时代更为广阔,这种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为元代文学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但另一方面元代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非常突出,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