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七下 - 范文中心

第五单元七下

08/31

黄河化险

教学目标

一、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二、学习通过外部描写体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外部描写体现人物心理的写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题

从容应对紧急情况是一种优秀品质。你是否有过化险为夷的经历?你

在危急关头能否镇定自如?对一个人来说,恶劣的环境、坎坷的经历也许

并不都是多么糟糕的事,只要有信心和毅力,它也许会成为一笔永恒的财

富。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权延赤的纪实文学作品——《黄河化

险》,看看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是如何在凶险的环境中,镇定自如,沉

着勇敢,使革命队伍转危为安。

二、作者简介:

权延赤,1945年出生于河北完县。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

小说《多欲之年》、长篇纪实文学《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走下圣坛的周恩

来》等。

三、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化险为夷的英雄故事。

2、听写生字、生词。

喧嚣 骤然 严峻 鸦雀无声 蠕动 紧蹙 孱弱 沤

烂 簇拥 惊愕

四、初读感知

简述课文内容

注意:概述队伍面临着什么样的险情?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

教学札记:

第二课时

一、精彩赏读

1、找出神态描写,揣摩人物心理。

示例:

情境;听到有人以为可能要渡黄河

“东边是黄河,万不得已时„„也不会是死地。”

神态:

77

心理:

2、关键时刻的思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文中将毛泽东的思考变成生动可

感的的精彩片段,这个

精彩片段就是(吸烟)

二、拓展运用

学习本文的写法,你能否把自己的一份心情(欢乐、喜悦、悲伤、愤怒„„)

用生动可感的精彩片段描述出来。

三、布置作业.

1、阅读课后“词句品味 积累”,仔细体会。

2、课外阅读权延赤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教学札记:

毛泽东诗词两首

卜算子•咏梅

教学目的:

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 学习衬托的手法

3、背诵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重点 教学目的1、3

难点 教学目的1

课 时:一课时

教 法:诵读、点播、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

三、自读疏通词语

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题目 咏:用诗词叙述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

寂寞(jimo):孤单冷清 苦:竭力,尽力

任凭:一任 零落:凋谢

四、诵读、点播、赏析

1、 请学生试读,略评

2、 点播分析 (1)、 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

明它生活的环境?

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 百丈

冰:寒;

78

(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

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

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

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

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

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

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

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

讨论点播:衬托

风雪、悬崖、百丈冰(俏)——衬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难的形象。

山 花 烂 漫 (笑) ——衬托乐观向上,高风亮节。

(5)该词的境界美在哪里?

讨论、点播、赏析: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小节: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梅花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

心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6)理解诵读

(7)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疏通全词大意: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

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 从不在

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

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同学们比较看看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

的境界如何?

讨论、点播、赏析: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 低沉孤傲 。消沉无奈 。

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

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

象。毛泽东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3、 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

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8)、理解背诵该词。

板书

79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陆游

形 象 傲雪俊俏,积极乐观 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 乐观向上,充满自信 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 界 气势恢弘,博大高远 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9)、作业:探究学习 (10)、欣赏《红梅赞》歌曲

教学札记: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介绍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

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2、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能准确指出诗中的修辞手法;

4、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情感态度方面

1、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

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

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能力方面

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

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

的表现力;

2、领会上下阕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

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分析

1、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2、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

感体验。

(可进行课堂讨论并个别发言)

3、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

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毛泽东。

1、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毛泽东的著名词作《沁园春•雪》。

2、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

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

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80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3、介绍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

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

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

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

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

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二、教学新课

(一)整体感知

放录音,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一生朗读;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

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重读的字词以及应该停顿的地方。

如:分( )外妖娆( )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

人物 今朝( )

惟余莽莽 风流人物 折腰 风骚 红装素裹

4、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

(二)学习上阕

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明确: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

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

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

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明确:“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由下而上,一

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4、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5、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

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

续写地域的辽阔。

6、讨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

“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

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

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

81

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

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

精神。

7、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

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

朗、娇艳、多姿多彩。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

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

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8、提问: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

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

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札记:

第二课时

(三)学习下阕

1、提问: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了哪些内容?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

流人物,还看今朝。

2、提问:上下阕是如何过度连贯起来的?

明确:“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

浑然一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折

腰”本来是鞠躬、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而它比“赞美”

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倾倒

之情。

3、提问:“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

共性?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

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

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4、提问: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

请找出这个词。

明确:“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

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

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

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5、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82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

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

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7、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

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8、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明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

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四)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

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

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三 布置作业

背诵全词 完成《配套练习》

教学札记:

闲话章太炎

教学目标:

1、 了解章太炎其人

2、 学习文章精心选材、组材的特点

3、 学习文章书面语、口语、文言词语交融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章太炎的个性特点

2、 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光绪皇帝、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这些人大家都知道吧?

他们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可是,有一个人,他批驳过康有为;

大骂过光绪帝;痛斥过日本政府;戏谑过袁世凯;反对过孙中山;谴责过

蒋介石。他就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狱”,张之洞驱逐他,清政府传讯他,

袁世凯软禁他,众军阀排挤他,却被鲁迅赞为“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

并世亦无第二人”的章太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人物。

二、 出示目标

1、 了解章太炎的性格特点

2、 学习文章“闲话”的写法

83

三、 检测预习

1、《闲话章太炎》一文的作者是

2、章太炎,中国

三、授新课

1、题目是“闲话章太炎”,也就是说章太炎这个人的,老师读课文,

你注意听,并在文中找出最能概括章太炎的特点的一个词。

明确:名士气

2、 写了哪些事来表现他的名士气(什么是名士气)

明确:为陪朋友聊天吃饭而结束了绝食

纵酒骂袁以致误车

打算身穿麻衣,痛哭国门

扇柄坠大勋章见袁世凯

逢酒则醉,醉了则怒骂袁世凯

写无数诅咒袁的纸条予以焚烧

挥杖驱逐宪兵,大骂“袁奴滚走”

自认为医学第一

章是大人物,是革命家,是学者,但作者所写的都是些小节,其意义

自然不及写大事,作者之所以要写,原因就在于,从这些小事中可以见出

大人物的个性和精神风貌。

评价:革命家、学者、真名士

3、赏析语言

书面语的运用:大诟、包藏祸心、并世、楷范、是非曲折、谈资、称

帝、故事、轶事、雄风犹在、礼遇、囚徒、太炎殁、草檄一文、安得、谗

言、倒戈、纵饮、大嚼,等等

口语词汇有:正经八百、眼红、大话、这是一场很好看的戏、不过瘾、

伺候、送了命、书呆子兮兮的、酒喝多了,骂袁也骂痛快了,上车的时间

也误了、干脆,等等。

好处是:

(1)、这两种词汇是正常的现代书面文章中较少用的。如某篇中用多了,

就很自然造成文字表达的新异现象,因而带来趣味。

(2)、使用这些词汇时,作者往往会故意造成使用不当,或大词小用,或

褒词贬用,而实际意思大家心照不宣,因而发生趣味。

(3)、两种词汇同时使用,就构成亦雅亦俗的趣味。三种词汇同时出现,

更给人语言丰富,自如转换的趣味。

3、 小结

4、练习

《闲话×××》

要求; 100字作右,写出人物特点个性1 比较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不

同含义

(1) 闲话

A 注意一点,面得让人说闲话 ________

B 闲话少说,讨论具体问题吧 ________

C 《闲话章太炎》 _______

(1) 胡乱

84

A 快上班了,她胡乱吃几口就走了 ________

B 他话还没听完,就胡乱批评一气 ___________

C 我平时喜欢胡乱看书,„„忍不住就想说给别人听_________

2

(1)人们敬佩章太炎,主要原因是什么?作者在本文中写的是章太炎的那些

事?

(2)本文题为《闲话章太炎》。主要写了章太炎的哪些事

(3)本文写的都是关于章太炎的一些小节,作者不谈大师而写这些小节,

为什么?

(4)本文的语言雅俗交融,从本文中找书面语和通俗的现代口语

教学札记:

海燕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二、理解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学习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象征,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比喻、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写的、讴歌俄国无产阶级

革命先驱者大无畏的革命斗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的一首散文诗——《海

燕》(板书)。

散文诗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它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是一种容

量较大、运用自由、散文化了的诗。它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的舒放、

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形式上,散文诗不分行排列,但它具有诗的

意境和严格的音节、韵律。读起来铿锵悦耳,非常动人,现在先请同学们

各自朗读一次。

二、检查预习

1.正音。

85

窜(cuàn)呻 吟(shen yín) 蠢(chǔn)

企(qǐ)胆 怯(qiâ) 掠(lüâ) 甩(shuǎi)

摔(shuāi) 号(háo) 吼(hǒu)翡(fei)翠 蜿蜒(wan yan)

2.词语解释。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骄傲,这里是极其自豪的意思。

蜿蜒:蚯蚓类爬行的样子,比喻弯弯曲曲地延伸。

掠起:轻轻擦过而举起。

预言家:善于预先知道,说出将要发生的事情的人。

三、介绍作者、时代背景

作者: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小说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①高尔基在俄语里的意思是“痛苦的”。高尔基要用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的痛苦,为人民的苦难而大声疾呼,所以用了这个笔名。

②“海燕”在俄语里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

时代背景:19世纪末叶,西欧经济危机蔓延到俄国,大批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贫苦。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那时,正是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工人中传播,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阶级矛盾空前激化。高尔基亲自参加了反对沙皇的火热的革命斗争。他目睹反动军警殴打、屠杀学生的罪行,于是满腔义愤地写下“幻想曲”《春天的旋律》。这篇小说描写了一群鸟儿的谈话和争论,用鸟儿的形象来表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由于革命观点鲜明,沙皇书报审查机关不准出版,只有结尾部分才得以发表,这就是《海燕》。为什么这部分能发表呢?那是由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才躲过了愚蠢的检查人员的眼睛在这一时期,

四、朗读《海燕》;试拟副标题。

方法:齐读,或自己放声读。目的是熟悉课文。

△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

(学生或独立完成,或三两人讨论完成。)

下列几个副标题均可适用:

勇敢的斗士 反抗上天的精灵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 无畏的革命者

革命的先驱者 划破乌云的利剑

五、理清结构

(一)分段。

86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的,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描写的。

2、划分层次: (讨论后归纳)

第一段(第1—6段)写海燕对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渴望;

第二段(第7—11段)写海燕为暴风雨逼近而欢乐,而号叫;

第三段,(第12—16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即将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

(二)分析海燕的象征意义:

1、课文三次描写海燕的英姿,海燕的叫喊,请找出有关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海燕是怎样的形象?那些词语最能体现出海燕的这种精神?(学生讨论后交流)

交流后总结:勇敢无畏,乐观战斗,不但不畏惧暴风雨,而且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第一段:(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 表现了海燕勇敢无畏的矫健姿态。

(2)“高傲”:这里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说的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褒义词,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有压倒一切邪恶势力的英勇气概。

(3)“碰”勇敢低飞,触及海浪。 “冲”迅猛高翔,锐不可当。

第二段:(1)“叫喊”, “ 大笑”, “ 号叫” 体现了海燕的勇敢、乐观

(2)“飞翔” 到 “飞舞”更能体现了海燕全身心投入到战斗中

(3)“直冲” “穿过” “碰到” “掠起”体现了海燕敏捷、勇敢、有战斗力。

(4)“精灵”体现了智慧 “深信”体现了乐观、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第三段:“勇敢”、 “高傲”都能体现它的勇敢无畏。

2、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仅仅是写海燕吗?

不,借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本文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即所谓的托义于物。)除了海燕

其他具体的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象征意义

3、总结,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海燕的?

比喻、夸张(箭一般的)、拟人、反复,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

六:总结,

布置作业:熟读、背诵1—6节。

教学札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 检查作业。

87

指定2—3名学生背诵1—6节。

二、分析其他事物的象征意义。

1、 海燕最为渴望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

暴风雨的到来。

2、 联系课文的内容思考暴风雨象征了什么?

暴风雨——推翻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斗争

3、 文中还写到了哪些事物?

大海、风、云、雷、电、海鸥、海鸭、企鹅

4、 分组讨论:结合课文的内容,它们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海——俄国广大的人民群众,

海浪—革命高潮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风、云、雷、电——反动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5、指定学生朗读4—6节。要求学生把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词语划出来。

(板书: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

6、这些词语表现了这三种海鸟怎样的共性?学生回答。

明确:海鸥、海鸭、企鹅的共性是害怕革命、逃避革命。象征了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7、 文中既是写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等水鸟?

对比手法。文中分别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刻画了海鸥、海鸭和企鹅、呻吟、飞窜、恐惧、躲藏,活现了它们在暴风雨到来之时,惊慌失措的丑态。以此与海燕对照,从而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形象。

8、这样描写海面景象——风云雷电,以及大海、暴风雨有什么作用? 这样描写展现出俄国革命前夕,阶级搏斗急速趋向白热化的壮丽景象,为海燕提供特定活动的典型环境,对刻画海燕的形象起着烘托作用。

9、分别举出运用比喻、拟人、反复修辞的例句,并体会其作用。 讨论归纳:

比喻:“海燕„„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去”,海燕“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突出了海燕的敏捷、矫健。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分别写出乌云的浓厚、猖獗和闪电的垂死挣扎。

拟人:如“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写出了大海的强大力量。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表现了风的猖狂嚣张。

至于处处赋予海燕人的性格特征,那就不用多说了。

反复:如“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突出了海燕必胜的信念,光明必将到来的胜利信心。

在描写其他海鸟时,三次重复“呻吟着”这个短语,强调了他们恐惧、痛苦。

三、请一位同学有表情地朗读全诗。

88

四、教师小结和课堂练习。

1、提问:读了《海燕》思想上受到了哪些启发?学生回答。明确:教育我们对革命事业要永远充满信心,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在前进的道路上,要不畏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2、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的写作方法。请大家再举一些常见的事物,如青松、红旗、鲜花,鸽子说说它们象征了些什么?

明确:红旗象征革命,

青松象征坚贞的气节和永垂不朽的精神,

鲜花象征许多美好的东西(如美丽、幸福、)

鸽子象征了和平

五、布置作业。

1、就对比、比喻、拟人、反复各举一例。

2、书面完成课后练习

3、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札记:

波浪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作者;背诵、默写这首诗;

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象征手法,体会文中“波浪”的象征意义;

领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崇高的人生观。 情感目标

积累具有哲理性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学习象征手法,体会文中“波浪”的象征意义;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崇高的人生观。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毛泽东面对“悬崖百丈冰”的“犹有花枝俏”革命乐观高尔基的那只《海燕》迎难而上、不屈战斗的英姿,让我们深受感染、激励;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个永不屈服的自由宣言——蔡其矫的《波浪》。

二、作者介绍

上世纪60年代,极左思潮当道,蔡其矫却在诗中“憎恨强权”。随后,他一再被“边缘化”,甚至被流放和投进监狱。1962年后,他从事自由诗、民歌体和古典诗词研究。这一时期,他的诗很少。打倒“四人帮”之后,他又重新焕发了创作的活力,成为新时期中国诗坛的先驱人物。诗集《祈求》是他写于上世纪70和80年代的作品。在这里依然可见其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现实的关注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89

他的诗歌题材和形式多样化。诗人对理想、自由、爱情和生命的追求,在心灵与时代的相撞击中,激溅出诗的火花,成为20世纪的一份见证。其诗歌精神影响了几代诗人。蔡其矫先生无疑是我国当代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诗人。

《波浪》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写的诗篇,在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由的追求。这期间的作品分别收集在《回声集》、《回声续集》《涛声集》三个诗集里。

三、探究拓展

(一)、整体感悟

1、波浪在诗中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它的态度是什么?

(明确:它是大自然有形的呼吸,它让世界生动,没有它,大海和天空将单调寂寞。它温柔却也凶猛。作者对他的态度是羡慕、赞美。)

(二)合作探究

1、“波浪”“对水藻是细语,对巨风是抗争”,谈谈你的理解。(可用原文回答)

(明确:波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的形象,他有温柔善良的一面,同时,有勇于为自由、正义而斗争。)

2、作者为什么称波浪为“我英勇的、自由的心”?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因为“波浪”厌恶灾难、憎恨强权、拥有英勇的、自由的心。)

3、诗中的人称由第一人称转为第二人称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明波浪就是作者的心,表达了诗人的追求。)

4、波浪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明确:把波浪作为一种自由的象征他爱憎分明、不屈服于“强权”的统治,不服从“邪道”的压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四、实践活动

主题思想

通过对波浪的描述、赞美,表达诗人对英勇无畏、反抗强权的志士的礼赞和对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写作借鉴

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波浪,形象生动,给人亲切的感受;象征手法,全诗说明一个哲理,却把它寄予于熟知的事物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谈谈你对本文主题思想的认识和写作借鉴

六、总结延伸

板 书 波 浪

蔡其矫

写作手法:象征、拟人

教学札记:

90


相关内容

  •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一字音字形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确凿(z áo ):确实.菜畦(q í):菜地.攅(cuán) :凑在一块儿. ... 人迹罕(hǎn) 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 . 秕(bǐ) 谷:长得不饱满的鼓励.倜(tì) 傥(tǎng) ...
  • 七下校本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第一框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知识梳理 1.自我尊重 2.举止的文雅 3.(1)紧紧连在一起(2)真正的自尊 4.(1)知耻(2)知耻 5.表面上荣耀.光彩(2)名利:内在动力 基础演练 一. ...
  • 冀教版七下英语(带翻译)unit2
    二单元(7-12) 7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你的课题是什么 Did you have a good rest after out trip ? 在我们的旅行之后你好好休息了吗? Are you ready fo ...
  • 政治七下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 ...
  • 20**年下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及寒假作业
    给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我校从2011年1月22日至2月17日放寒假.为使学生过一个平安.充实.愉快.有意义的寒假,学校建议和相关要求如下,望各位家长予以配合. 一.建议 1.指导孩子制定假期计划, ...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写思路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 ...
  • 湘教版数学七下5.4[三角形的内角和]word练习题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1.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课前诊断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 2 3.如图,已知∠1=35°, ...
  • 人教版英语七下unit12知识点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单词 1. camp (v.) 扎营,宿营 短语:go camping去野营: camp out野营,露营 (n.) 野营,营地 词组:summ ...
  • 七下语文提优训练(十)
    七下语文提优训练(十) 姓名: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宽恕(shù) 涟漪(yī) 献媚(m iè ) 根深蒂固(dì) .... B. 炽痛(chì) 朔方(sh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