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 范文中心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10/12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杠杆及其平衡条件》,下面我分四部分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第12章分别各用一节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

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应用

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力臂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 力臂的引入,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部分 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主要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包括发现法、讲练法、探究、合作等。辅之其他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得以更好的实现。并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教师将素材放入学校FTP 服务器上,并建好文件夹,学生在FTP 上建立自己的实名文件夹,并下载相关素材到文件夹中。

第三部分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程序分四个环节

⑴ 创设情景 引入问题

教师以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为话题,提出疑问。展示最简单的是杆,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个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⑵ 研究发现 展示新知

通过两张图片来认识杠杆。第一张是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第二张是古埃及人在修建金字塔的时候,他们就利用杠杆来搬动巨大的石块。两张图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物理问题:杠杆是什么?你会用杠杆吗?杠杆会省力吗?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集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通过FTP 服务器下载跷跷板、船浆、抽水机、撬棒等文件,直接告诉同学:他们都

是杠杆,让同学们观察并讨论它们在工作中的特点,教师借助洪恩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与学生交流,归纳出杠杆的概念。这种发现学习法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有助于保护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在同学掌握了杠杆的概念后,进入问题教学。

列举生活中你熟悉的杠杆?

学生将答案上传于服务器,教师点评。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

要进一步了解杠杆,提出要掌握杠杆的五要素。让学生将下载的撬棒撬石头的事例仔细观察。介绍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力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让学生拔钉子,知道当支点O 到动力作用点A 的距离相等时,动力F1和F2的作用效果不同,引出力臂的概念。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这个例子很简单,但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我觉得应该充分运用这个例子,教会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借此让学生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接下来进入练习。教师监控屏幕,予于指导。

通过练习1让学生知道: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练习2让学生明白动力的作用效果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之外,还与力臂有关。。带着力的大小与力臂有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进入第三个环节。

⑶ 课堂实验 增强体验

本环节是教学的难点,会用到本节课一半的时间。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学生通过尝试,可以得到很多种方法:只用一种工具或几种工具的组合。让学生明白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用不同的方式使用杠杆可以省不同的力。

探究活动二:我准备好一个书包、一根1.5长的杆,请两位同学做体验撬书包的方式和感觉,预测:书包和肩很近,学生感觉轻松;书包和肩很远,学生感到吃力。让学生明白杠杆在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以省力,还可以费力。不同的方式达到都把书包撬起的相同效果,引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学生再观察刚才同学的表演并猜想,学生的回答的结果可能会很多,这时要正确引导,让学生猜想到可能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接下来让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

探究活动三:杠杆的平衡条件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将教师到不同的小组了解学生的设计方案,不管用哪种方法,教师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新意识,其次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通过尝试,,参与并指导实验,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杠杆没调平衡?始终让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力臂与刻度尺并不完全重合?不管学生出现了哪些问题,教师应该合理引导、指导,对于没有设计完成实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接下来教师监控部分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 F1与L1的乘积与F2与L2的乘积相等、相差很小、相差教大。教师要对不同的结果分析。

最后得到结论:F1×L1=F2×L2

运用结论解决前面设置的问题。

(4): 变式训练 发散思维

采用电子举手与学生互动,检验学校效果。而第四题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蜡烛在铁丝上的运动情况。现象:蜡烛在铁丝上左右晃动。让学生分析原因?让学生明白杠杆的平衡是由四个物理量共同确定的。

第四部分 反思与小结

在学生谈体验和收获的基础上,教师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总结如下1:概念建立2:转化思想3:(反思)学习方法4:(反思)学习表现

布置作业 必做题和选做题,课外题是学生观看本节的课程辅导。

教学设计

接下来我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为了尽快走进新课改,走进新课程,我在教学设计时,在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1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放手学生实践,由概念的得出到课堂实验,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全过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咨询者与合作者。只有完成这种转换,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物理教学是物理思维活动的教学,本节课,力求做到在教学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

说明与建议

杠杆

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也是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引言,引起学习杠杆的兴趣。然后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撬棒、跷跷板、抽水机等。抽象出杠杆的特征,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

在黑板上画出撬棒撬石头的图,结合图讲述什么是杠杆的支点;找出作用在撬棒上的动力(人的作用力)和动力作用点,阻力(石头的压力)和阻力作用点;再讲述什么是力臂和怎样确定力臂。然后引导学生共同寻找课本图12.4-4乙和丙中的动力、动力作用点、阻力、阻力作用点和支点,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点到线的距离,学生在数学课中已学过,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数学课中的知识,而后讲力臂概念,但很多学生尽管能正确说出定义而遇到实际问题时仍把支点到动力或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对于上述学生易犯的错误,需要在后续的学习和练习中多次强调和纠正,才能解决。在本节课开始介绍这些概念时,强调一下就可以了。

在利用课本图13-2的三个例子抽象杠杆特征时,最好是对图中每个例子画出杠杆示意图,即用一条直线、折线或曲线代表杠杆实物,用一个点(或一个小三角形的顶点)代表转动轴,这样的示意图,有利于抽象出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有适当的挂图、投影片的学校应充分发挥它们的效能。

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通常杠杆是在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况下使用的。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通过推门比赛(图12-3,一个大力士在离门轴很近的地方推门,而一个力气较小的人在门把附近往相反方向推门,让学生判断谁将获胜。)或其他一些活动,也可以通过课本图12.4-4的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力士会推不过力气较小的人呢?怎样才能用更小的力撬起大石头呢?等等。也就是说,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然后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猜想,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完成探究过程。应向学生介绍清楚,实验中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是人为规定的,可按课本图12.4-5规定的进行。 实验结束后,在课堂上讨论各自的实验结果,教师在最后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探究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一结论,解释“为什么大力士会推不过力气较小的人”;解决“怎样才能用更小的力撬起大石头”的问题。

为了加深对力臂的理解,可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如图12-4所示,沿a 、b 两个不同方向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观察两次的拉力是否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科学世界 杠杆的应用

这一段主要介绍杠杆的应用。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一下杠杆的分类,明确三种杠杆的特点,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各种用途。

日常生活中应用杠杆的例子很多,可在课后让学生找出一两件实物(如垃圾桶、指甲钳、筷子等),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科学世界 小小弹簧称出大象重

这段材料的目的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是有用的,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利用测力计和细杆称西瓜”之类的活动。 动手动脑学物理

1.自行车的脚踏板在水平位置时,动力臂最大,这时用力效果最好。

2.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剪开硬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大。要用课本图12.4-9中间的这种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的剪刀。

用较小的力就能剪开纸或布之类较软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小,同时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较长。可使用图12.4-9左边的这两种动力臂较短、阻力臂较长的剪刀。

修剪树枝时,一方面树枝较硬,这就要求剪刀的动力臂要长、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齐,要求剪刀刀口要长。这就要用图124-9右边这种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同时刀口较长的剪刀。

3.略。

4.指甲剪上有三个杠杆。手把部分是一个省力杠杆,刀口部分是两个费力杠杆


相关内容

  • (修改)第八篇 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八篇杠杆的平衡条件 [新课导航]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杠杆的五要素有哪些2.会区分实际生活中杠杠类别3.掌握常考考点力臂和最小力画法4.能利用杠杠平衡条件解决相关计算二.重点难点1.力臂和力的画法 2.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及其计算[考点分 ...
  • 初中三年级物理学科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初中三年级物理学科第一单元(简单机械)知识点梳理 江苏省物理学科特级教师 熊仁娣 一.知识网络 什么叫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 杠杆的五要素 阻力:作用在杠杆上 ...
  •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提出问题]当杠杆平衡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之间存在怎么的关系? [实验器材]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 ,使杠杆不挂 ...
  • 力学((二)力与平衡
    力学(二):力与平衡 [知识网络与学法指导] 1.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F (压力)的大小跟它的伸长量(压缩量)成正比.表达式为F=k"x 或△F=k"Δx ,其中k 是常数,由弹性物体的材料及结构等因 ...
  •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1)
    杠杆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倍. 2.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动力臂是40 cm,阻力臂是10 cm,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 ...
  • 中学物理实验教具制作的实践与探索
    2008年10月第27卷 第5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 rts and Sciences (Natural Science Editi on ) Oct 1 ...
  • 2.怎样移动重物
    2.怎 样 移 动 重 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单器材做杠杆平衡等观察实验,做实验记录,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 ...
  • 物理经典实验整理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用公式v 二.实验原理 v 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 四.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
  • 初中物理阶段九年级检测题(三)
    - --济南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 -阶段检测题(三) ---(第九章--第十章)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给 姓 名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
  •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2(附答案)
    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力是物体对_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或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