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发展史 - 范文中心

世界农业发展史

06/22

世界农业发展史

作者:沈志忠 编辑:

原始农业

农业生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世界各地经历了不同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由几个农业起源中心,通过引种和农耕方法的传播,沿不同的路线向世界各地扩散,并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面貌和农业类型。世界农业发展大体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农业的特点不同,生产力水平互异,其内部结构与外部联系以及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别。纵览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探求其形成演变的线索,对于深入认识世界农业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农业的起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农业的出现和发展大致不超过一万年。人类经过长期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熟悉了植物和动物的生活习性,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即约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驯养繁殖动物和种植谷物,人类进入了原始农业阶段。新石器时代后期,陶器的应用和青铜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文化史上蒙昧时代的结束和野蛮时代的开始。

旧石器时代,火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原始人类以粗制的、没有磨削的石器为工具,学会了使用棍棒、长矛从事狩猎业,并利用篝火烤熟猎物,以维持生存。由于那时地广人稀,猎物丰富,凭借简便的获猎手段,加上从大自然采集极为丰富的果实,以及块根、块茎等植物资源,原如人类足可维持自己简单的生活。他们以血缘族群为单位,游荡于无边无际的森林、草原之中和大河、大湖沿岸,随处猎取生活资料。这种极其原始的生活方式,至今在东南亚、非洲及拉美一些国家仍可以见到。

随着冰后期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某些动物的绝灭,加之世界人口的逐渐增加,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数量相对减少,人类依靠原始的工具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取香港维持其生存所需要的最低数量的食物,于是出现了谋生方法的革命性变革,开始了种植谷物和驯养动物的新时期,原始人类延续了大约200万年之久的采集渔猎生活逐步过渡到原始农业阶段。这种最原始的农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并经历了一个极其缓慢的漫长发展过程。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使用工具的进步,如发明了弓箭、磨削的石器、木制工具、骨器,并将磨削石器缚于棍棒上作为武器等。由于原始种植为的出现,形成了农田的雏形。

在原始农业阶段的初期,采集及渔猎活动仍占较大比重,但随着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采集及渔猎业所占比重日趋下降,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但所提供的食物仅能满足人类全年所需食物的一半左右,因此,人类仍需进行季节性的迁徙,他们一般有两个住所:一个是山洞,另一个是临时居住地。

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世界原始农业起源于北纬40º~南纬10º之间在地理和气候上大体相似的几个地区,它们不多属于半干旱的高地或丘陵地区。如西亚从伊朗的德黑兰平原以西的山前地带,经伊拉克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到叙利亚以及约旦的北部和西部呈“新月形”地区。这里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 000米。早在公元前8000~60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农业,人们在这里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在中美洲墨西哥的坦马利帕斯地区,以及瓦哈卡河谷和特瓦坎谷地(海拔900~1 900米)的印第安人早在公元前7000年已开始种植玉米,并驯养羊驼。公元前7500~5000年,中国的黄河及长江流域已开始种植小麦、谷子和水稻,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原始农业缓慢地向前发展。据粗略估计,新石器时代的人口大致已达5 000万。为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求,以及由于家畜驯养导致饲料的不足,原始农业的地域上不断拓展,生产技术也有所进步。如西亚地区在公元前6000~5000年出现了简陋的灌溉农业。公元前5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产生了灌溉农业。公元前2500年,印度已普遍种植稻麦。

原始农业的最主要特征是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因而只能靠自然力去恢复地力。表现在耕作制度上,有轮垦制、烧垦制。前者是开掘一块土地后,撒播种子,不进行田间管理,在连续种植几年后弃耕,待地力恢复后再种,有几块土地轮换种植。后者即为“刀耕火种”,先用刀斧砍倒树木,晒干焚烧后

做肥料,然后开穴下种,种2~3年农作物,需休闲10~20年才能恢复地力。这类轮歇丢荒的耕作制度是极其粗放地利用土地,不仅生产力很低下而且破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少地多的情况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主要农作物的起源 俄国著名的植物地理学家N.I.瓦维洛夫认为,世界植物驯化和早期传播的中心是那些发现驯化植物栽培种类最多的地区。根据有关农作物的考古资料,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种主要农作物的起源地区:

小麦最早起源于西亚和中国。不少学者认为,西亚的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伊朗等同是野生小麦的原产地,并在公元前7000年开始种植。中国学者李潘认为,普通小麦的原产地是在中国的黄河流域。中国是普通小麦的重要原产地和最大的变异中心之一。它在辽阔中国土地上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经过人工选择和培育,形成不同的生态变异型。包括具有抗旱和长日照性特点的黄土高原冬小麦型,蒙古高原耐冷凉、干旱的小麦型,华东、华南的喜温、春性和短日照性小麦型,西南云贵高原耐温暖多湿的小麦型,西北耐碱、耐旱的小麦型,青藏高原长日照性、特殊光温小麦型。因此,中国与西亚的两河流域是普通小麦的两个不同起源。至今在云南、西藏一带仍可常见中国特有的野生小麦。

玉米种植起源于中美洲。早在哥伦布把玉米传入欧洲的3 000年,墨西哥人和印加人就以玉米为主食。当公元前2000~前1 500年玉米开始被驯化种植时,家种的玉米棒才4.3厘米长。现保存在墨西哥全国农牧林业研究所的墨西哥本地玉米品种有8 200种。玉米从墨西哥传入美国俄亥俄河口附近的匹兹堡(距离约2 000英里),大约用了2 250年(公元前1500~公元前750年)。

谷子最早是在中国驯化种植的,其野生型是狗尾草,又称莠绿、毛莠、狐尾草等。从磁山、裴李岗等出土遗址可以确认,谷子又称粟,其果实去皮后称为小米。谷子最晚在8 000年前就已在中国的河北、河南等地普遍种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最早从种植粟开始发展起来的农业国。然后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

水稻起源于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东迄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椭圆形丘陵地带。早在一万年以前人类便在这一地区的丘陵及河谷从事稻谷驯化和栽培。水稻在亚洲大陆上共有三条传播路线:一是沿布拉马普特拉河及恒河一线;二是沿湄公河向南延伸至东南亚;三是沿长江向东延伸至滨海。

大豆起源于中国,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后经中国华北引至朝鲜、日本。豌豆由原产于西亚一带的野豌豆驯化而成。蚕豆由原产于西亚、北非的野蚕豆驯化而成,在公元前3000年已在近东被栽培。从公元前4000年在巴勒斯坦沉积层内发现现在南欧、西亚和中亚种植较多的鹰嘴豆判断,它原产于中东地区。

棉花原产于印度的印度河河谷。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印度河谷及巴基斯坦的古墓中,就发现棉织品及棉线的遗迹,在公元前3500年前印度的《佛陀经典圣诗》和公元前2800年前印度的佛经中,就有关于织布和棉花的文字记载。公元前1500年棉花才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引种。

主要畜禽的起源 现在畜禽的野生祖先主要分布于西亚、中亚、印度和中国等地。早在原始农业时期,人类在狩猎过程中逐渐对几种重要的畜禽进行驯化,经过长期的改良和培育,成为现今畜牧业的主要饲养对象。

据有关资料,伊朗在11000多年前,就对狗进行驯化,美洲约在14000~9000年,英国约克夏在7500年前,丹麦在6800年前,中国在6000年前进行狗的驯化。

家猪是由生活在山林草莽和沼泽地带的野猪驯化而来的。猪的驯化以中国最早,其次是西亚地区(距今年6 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养猪已传播到整个西亚及印度和东南亚各国。

羊包括山羊和绵羊两种。羊的驯化以西亚地区最早,巴勒斯坦的杰里科地区,早在公元前8500年就已驯养山羊;伊朗北部的里海没岸地区,在公元前6000年也已开始驯养羊。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羊已遍及西亚地区。其中绵羊的驯化可能较山羊稍晚,最早亦出现在西亚地区。

牛是由野生的乌鲁斯牛驯化而成的。大约在距今5 000~6 000年,在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开始驯养。而水牛则是在印度或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南部被驯化的。

在家畜中,一般认为马的驯化在时间上要较其它畜稍晚。据考证,公元前3000年在中亚草原地区已驯养

马并用作运输工具。公元前2000年经土耳其和伊朗传入中东地区。希腊在公元前2000年就用马挽车,埃及在公元前1600年就有有关马的最早驯养记录。

驴来源于非洲野驴。其分布区较任何一种非洲的马科分布都要偏北,大体从索马里的经努比亚和撒哈拉高地延伸到阿特拉斯山地。最先被驯化的驴是努比亚变种,后来其它野生驴也相继被驯化。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末期,驴经埃及被引进整个近东地区。

家鸡是由野生的原鸡驯化而来的。鸡的驯化以亚洲最早。中国早在公元前1400年就将野鸡驯化为家鸡,印度在公元前1200年也已驯养家鸡。

家鹅是在公元前2300年由埃及人将栖息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雁驯化而成。接着,到公元前2000年末期,灰鹅和中国鹅也相继被驯化。

火鸡学名吐绶鸡,是公元前5000年在墨西哥的瓦哈卡谷地首先被驯化成家禽的。

家鸽最早可能是在阿拉伯地区驯化的。早在公元前3100年,在近东地区就出现了鸽子的雕像。埃及大约是在公元前2600年开始养鸽的。

世界农业的传播路线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世界农业是由少数几个独立的中心向各地传播的。这些中心主要分布在西亚、中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国。此外,尚有亚洲东南部、非洲西部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但由于各地条件不同,原始农业出现的早晚很不一致,有的地区根本没有经过这一阶段(如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欧洲的中部和西部,当时由于被茂密的森林所阻挡,直到铁器时代才得以开发。

由于资料缺乏,农业的传播路线目前知道得较少。其中从西亚到欧洲的传播路线有三条:一是往北,穿过土耳其到达乌克兰平原,然后再横过东欧,经波罗的海到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二是向西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到达巴尔干半岛,再向北经多瑙河流域到达欧洲中部,并由此传播到大西洋西岸地区;三是向西穿过爱琴海到达希腊,经意大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另一支往北到达英国和爱尔兰。由西亚往东的传播路线有两条:一是经伊朗高原,到达印度河流域;二是向东北,沿里海沿岸到达中亚地区。中美洲以墨西哥和安第斯山区为主体的原始农业中心,分别向南、北扩展到南美洲和北美洲。中国原始农业从华北、华南、西南的山区向周围平原地区扩散,特别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国最早的农业区域之一。

原始农业在地域上传播的结果,最后形成了三大谷物产区,即:水稻产区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玉米分布于美洲;小麦分布在欧洲、中东、北非、中亚、南亚印度河及东亚黄河流域。

农业传播不仅是多种作物的传播,而且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栽培技术以及生活方式的传播。随着动植物驯化的发展,在不同地区逐步形成了两个相应的农业类型,即:森林地区的“刀耕火种”农业和半干旱草原区的游牧业。

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应用,原始农业进入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是伴随着奴隶制和封建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传统农业同原始农业相比,主要进步在于:一方面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在炼铁技术和畜力使用基础上出现的犁耕,与锄耕相比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为扩大耕地面积、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产量创造了前提。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界利用能力的进步,改变了原始农业只靠长期休闲、自然恢复地力的状况,创造了利用人工施有机肥的办法来提高土壤肥力;采用选择农作物和牲畜良种的办法来改善农作物和牲畜的性状;还创立了间作、套种等复种耕作制度。尽管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十分缓慢,但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农业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些技术甚至一直沿袭至今。

传统农业的形成 随着炼铁技术及铁制工具制作技术的成熟,并且随着铁制农具使用的普及,世界农业发展就进入了传统农业阶段。

考古资料表明,公元前2世纪左右,巴比伦人发明了炼铁方法,而中国的冶铁技术更早,至迟是在春秋中期发明的。生产工具的每一阶段变革都与材料、工艺、控制在技术上的重大发展密切相关。冶铁技术的发明,必然导致铁制农具的出现,这一跃进产生于希腊的荷马时代和中国的春秋时代。

还在希腊城邦国家建立的早期,木犁就已经装上了铁制的犁铧。由于各地的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存在着差异,所用农具也有所不同。罗马使用较轻便的弯辕犁,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方,则使用有轮的较为笨重但适合于深耕的反转犁。据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已经有大麦、小麦的集穗装置,谷物加工机械也已出现。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也表明,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有了功能较为完善的铁制耕犁;汉代初期,铁犁向形式多样化发展,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等,并且还发明了犁壁装置和能够调节耕地深浅的犁箭装置。

如果缺少了新的动力,先进的铁制农具也是无法充分利用的。在欧洲,罗马帝国末期由于奴隶缺乏,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动力,但成效甚微,直至公元1000年前后,西欧才广泛使用畜力。在中国,公元前350年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牛耕了。

铁犁和牛耕使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原始农业,从而促使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发生变革,开始了人类文化史上所谓的野蛮时期向文明时期的过渡。

综上所述,欧洲的传统农业生产于希腊的奴隶社会时期,而中国的传统农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传统农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的时间跨度大体上从公元前500年左右至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是促使传统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据有关资料,在原始农业阶段的公元前5000左右,世界人口估计为2000万人,到公元元年增至2.3亿,公元1000年为2.75亿,公元1500年为4.46亿,公元1800年为9.02亿。

为解决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在亚洲、欧洲、非洲和中美洲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垦。例如,中国从战国中期起,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兴建水利工程,开垦荒地,发展灌溉。秦及西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中国农耕以关中、中原地区为中心,一方面向西北方向扩展(如开垦河西走廊地区),另一方面在长江中下游广大沼泽地带,通过修建大小排水工程,扩大土地垦殖。

此外,东南亚从公元3~5世纪起,西欧自公元12~13世纪开始,耕地面积每隔100年都成倍地增长。特别是人口增长最快的中国和印度,除大规模开发平原地区土地外,还对不同地形条件的土地进行开垦,出现了梯田、圩田、湖田、渚田、葑田和畲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

传统农业时期,由于战争和商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世界农作物与畜禽传播和引种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也明显地扩大。例如,水稻在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传入近东地区后,经巴尔干半岛传入匈牙利,并由阿拉伯人传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公元5世纪从阿拉伯地区传入非洲,而后又从印度传入非洲东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公元前1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

西半球,水稻于16世纪后传入美国,19世纪后由美国传至哥伦比亚和巴西。小麦于公元4~5世纪由中国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在西方,小麦于15世纪末由西班牙传入西印度群岛,17世纪传入美国,18世纪由英国移民传入澳大利亚。高粱从非洲热带起源地(埃塞俄比亚)于公元前4世纪传入印度和波斯,公元前1世纪传入欧洲,公元4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并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玉米由哥伦布于1492年从古巴引入西班牙,稍后又传播至法国、意大利、土耳期、印度和北非等国,16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中国、日本。甘薯于15世纪末由南美传入西班牙,16世纪由美洲传入非洲、印度、菲律宾及马来西亚,16世纪末由吕宋岛传入中国、日本。大豆于18世纪由中国和日本传入欧洲,19世纪传入美洲。棉花因品种不同情况较复杂,其中原产于印度的中棉(又称亚洲棉),于公元前4世纪传入希腊、罗马,公元6世纪传入中国,公元9世纪传入南欧。

原产于非洲的草棉于公元6世纪从中亚传入中国;原产于中美洲的陆地棉(又称美棉)先传入美国,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欧洲及非洲,中国19世纪才开始从美国引种。原产于新几内亚附近的甘蔗(公元前15000~前8000年),公元1世纪由印度传到中国,8世纪由印度传入日本冲绳岛,公元10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东非、地中海沿岸地区及非洲西海岸各国。

畜禽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如羊、牛、猪、马在公元前2000~前1500年已遍及包括中东、西亚、印度、中国、中亚、中美洲及北非等地区,公元元年~公元4世纪遍及欧洲各国。

随着农作物和畜禽的广为传播与引种,农业由单纯种植谷物发展到包括畜牧业及经济作物。如中世纪法国,农业原以种植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和种植牧草为主体,继15世纪从美洲引进玉米后,又引进了烟草、黑麦,19世纪引进甜菜、油菜等,不仅大大拓宽了种植业的领域,而且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废止休耕制,改为轮作制)和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

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差异

(1)东方传统农业。东方传统农业系指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各国的传统农业。总的来看,当时在耕作制度和集约化水平方面都比西方进步。其中中国可作为东方传统农业的典型。

中国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2年)起,实行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阶段后,结束了撂荒制,代之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土地的精耕细作制。春秋晚期,大多是锄、镰这类的小型农具,战国中期后,铁制农具的种类增加,分布地区扩大。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为大规模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出现于华北平原、关中地区和成都平原,如联系济、濮、汴等河流的鸿沟,沟通淮河与长江的邗沟,继之又出现了以灌溉农田、发展生产为目的的芍坡,改良利用盐碱土的漳河渠和郑国渠,以及灌溉整个成都平原农田的都江堰,等等。秦汉以后到隋统一,北方旱作区农业形成耕—耙—耱(耢)的抗旱保墒耕作制。经过六朝时代的开发,唐宋时在江南水田区形成了耕—耙—耖的耕作制。

为了便于农田耕翻起垄,农具也不断改进,汉代发明了铁制犁具。在耕作制度方面,秦汉时期,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连作制(即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农作物),汉代出现了冬小麦与其它作物轮作倒茬。魏晋南北朝时,在采用绿肥养地,绿肥、豆科作物和其它作物轮作、间作、套种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养地与用地相结合的轮作体系,使农作物的单产和土地利用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隋、唐、宋、元时期,江南形成了以稻麦(绿肥或油菜)轮作为主体的耕作制度,并出现了双季稻和三季稻。明清时代,轮作、间套作、多熟种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世界农业起源地的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气候干燥炎热,为战胜干旱对农业的危害,发展了各种形式的灌溉农业,如引河水进行自流灌溉,引地下水灌溉,修建水井或坎儿井等发展井灌。特别是在3 000年前的埃及,引尼罗河水进行淤灌,以此提高耕作土壤肥力。古埃及人也发明了耕犁,创立了作物轮作制。由于施肥较少,休闲和轮作是当时保持地力的主要方法。

在东方,由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分散的个体经济,它们同外界交往很少,因而变革和进步十分缓慢,致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较西方保持的时间要长得多。

(2)西方传统农业。中世纪欧洲地区由于地多人少,森林茂密,典型的传统农业是休闲、轮作并兼有效放牧地的二圃或三圃耕作制,它将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在一起。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最早在希腊形成了二圃制(亦称两年轮作制),即将土地分为两个区,一个区种植麦类作物,一个区休闲,次年调换,以恢复地力。到了公元前5世纪,由于农村人口增加和发明了有轮重犁,在新开垦的土地上采用三圃制(又称“三年轮作”或“三田”制),将土地分为三个区,两个区分别种越冬作物(小麦等)和春播作物,一个区休闲,三年轮换一圈。这种轮作方式很快就推广到整个西欧和东欧。例如,13世纪时法国的北部和东北部实行三年轮作制,即第一年种秋播的冬小麦,第二年种春播的大麦或燕麦,第三年实行休闲;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实行两年轮作制,即一年种植谷物,一年休耕(在贫瘠地区也有休耕几年的),休耕的土地上可放牧牲畜,以补充天然草地的不足。二圃制和三圃制耕地利用率均较低,由于耕作粗放(一般为撒播,几乎不进行田间管理),适合于当时地广人稀、耕地垦殖指数较低的欧洲地区(如13世纪西欧地区在土地总面积中耕地所占比重不到20%)。这一耕作制度一直延续了2 000多年,直到19世纪产业革命后才逐渐废止。

传统农业的主要成就

传统农业对农业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1)农业生物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广泛交流。传统农业阶段,

由各大农业起源中心驯化并经原始农业传播的各种生物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各地农业生物资源,为各地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提供了适应的作物,从而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2)形成了完备的耕作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选种育种技术、施肥技术、土壤耕作技术、农田灌溉技术和轮作制等。(3)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无论是东亚还是西欧的传统农业,都是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在欧洲是以牧为主,在中国是以农为主。人们对于无法充分利用的农副产品和农业不能利用的土地,可以通过发展畜牧业而加以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肉、蛋、奶及其他畜产品,同时还可为农业提供优质的肥料,促进农业系统的协调发展。(4)形成了农业管理思想和体系。我国在传统农业阶段的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一整套农业管理思想和农业经营思想,如“天、地、人”三才理论、“时宜、地宜、物宜”三宜原则、集约经营、多种经营、量力而行等等。

传统农业的主要不足

传统农业的主要不足表现在:从能量循环的角度分析,是一种低水平循环状态。

可以把农业看作是一座能量循环转换的工厂,我们投入农业多少能量,那么农业就会相应地提供给我们多少产品(农产品也是能量的一种形态)。而在传统农业中,能量的循环转换是封闭的,投入农业的能量仅仅是农业当中的人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数量十分有限,所以,农业能够提供给社会的产品数量也相对有限,于是产生了效益低、进步慢等缺陷。更严重的是,随着社会人口不断增加,为了维持生存,人们只有依靠扩大土地种植面积的办法,于是,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毁林开荒、毁牧垦荒的情形,这就又引起了自然环境遭破坏的尖锐矛盾。所以,传统农业对环境的维护、维持也必然是低水平的,只要社会对农业生产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农业就无法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近代农业

近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这是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踏进工业社会的一个阶段,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领域)都发生了激烈的变革,既有突出的成就,也出现了尖锐的矛盾。

近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公元16~18世纪,是欧洲各国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大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就是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地理大发现后,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刺激了欧洲大陆和英国毛纺织工业的发展,使养羊业成为非常赢利的部门,由于欧洲各国都从英国进口羊毛,推动了英国养羊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养羊业的高额利润,引发了18世纪的“圈地运动”。

1798~1820年期间,英国被圈的土地面积达331万英亩,18世纪中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已有一半左右的农用地变成了“圈地”。其后,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又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一次规模更大的圈地高潮,再次扩大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大租佃农场主要经营面积,使资本主义在农业领域中确立了统治地位。随着大范围的圈地以及国内外的农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促进了轮作制的变革。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推行一种叫诺福克四田轮作制(“四圃制”),以代替原先的三田或两田轮作,即实行小麦→块根作物(主要是芜菁)→大麦燕麦→牧草(三叶草及其它豆科牧草)→小麦轮作制,不仅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得到较大提高,而且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和恢复地力。

接着,法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美国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德国于19世纪30年代、俄国于1861年相继取消了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农业开始得到发展。但是,在德国及俄国等东欧国家,由于资产阶段革命不彻底,因此,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依然存在,广大破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剥削。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产业革命在各国相继开展,世界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变革。

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近100年间,由于经历了1873年以及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

代初的几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加上受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西欧各国农业出现停滞、萎缩和衰退。

但是,从世界范围看,由于资本主义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推动了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初、中叶以来,由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新开发地区农业的崛起,世界农业仍保持缓慢增长的势头。

殖民地半殖民地农业 殖地民地半殖民地经济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少数宗主国对世界广大地区和国家人民进行压迫和奴役的产物。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采用武装和经济侵略方式,从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扩展,使得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始瓦解,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印度、印尼、东南亚各国。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的100多年间,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农业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的主导部门,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又称“二元农业”)。即是在一国之内,一方面有殖民主义者控制的种植园和现代化农场,它们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和生活设施,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法,并生产该国出口农产品的绝大部分;但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占绝大多数农业人口的个体农民,仍然处在传统农业,甚至原始农业阶段,从事自给自足或小商品性农业生产,一般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如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加纳、象牙海岸,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其中东南亚及南亚各国,以生产橡胶、茶叶、油棕、甘蔗、胡椒及香料作物为主的种植园及农场(以中小型种植园为主,大型较少)经济,与广大小农、移民垦殖农场、甚至游耕农业同时并存;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国,由外资控制的、以从事谷物、咖啡、甘蔗、可可等商品性生产为主的少数大农场和大庄园与小农生产同时并存;在非洲,即有以经营咖啡、可可、油棕、橡胶、丁香、剑麻为主的规模较大的种植园(在撒哈拉以南各国),也有外国人经营的、以生产粮、棉、烟草等为主的小规模集约化农场,以及规模较大的粗放型牧场等现代化的商品性农牧业,但更多的是以小农为主体的粗放型自给、半自给农牧业和小商品性农业,局部地区还保留有原始采集、渔猎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巨大反差。

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地域分工的发展 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地域分工是资本主义农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具备运用大机器装备农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取得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它有利于充分利用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大力挖掘生产潜力,从而以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因而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向。

19世纪初以来,随着对北美、南美及澳大利亚的大规模移民和垦殖,世界农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海运的发展和自己贸易政策,西欧各国农产品难以同来自美洲、澳洲的农产品相竞争,中小农场大量破产,农业出现衰退,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谷物生产。例如,英国小麦播种面积从1870年的140万公顷缩减至1930年的56万公顷,缩减了60%。从1840~1910年,法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54.8万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减少92万公顷。

另一方面,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新开垦区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较快,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棉花、油料及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地。到本世纪初,美国形成了九个专业化农业生产地带:

(1)东北部和滨湖区乳用畜牧业带,(2)中央低平原北部玉米带,(3)大平原中北部小麦带,(4)南部 棉花带,(5)墨西哥湾沿岸湿润亚热带作物带,(6)西部山地放牧和灌溉农区,(7)阿巴拉契亚混合农作带,(8)太平洋沿岸北部小麦、林牧区,(9)太平洋沿岸南部水果、蔬菜和灌溉农业区。澳大利亚由于东西间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很大,农业生产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工,自东向西依次为:集约化的种植业带,小麦—养羊带和放牧业带。西欧地区农业经过本世纪30年代以前长期的衰退和停滞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逐步形成三大农业区,即:西北部乳用养畜业区,中部谷物、养畜业区,南部水果、葡萄、橄榄等木本经济作物区。

与上述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专门化和地域分工不同的是,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则是另一种片面的农业专门化和地域分工。如东南亚各国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专业化;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以棉花、油料、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专门化等等。这类专业化部门产品几乎全部为殖民者所掠夺,与本国经济发展联

系很少。殖民者所经营的种植园和农场往往占用一些肥沃耕地,影响本国的粮食生产,加之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价相差悬殊,粮食作物由于得不到政府的必要扶持很难发展下去。因此,上述许多国家粮食长期不能自给,一遇旱年或其它灾害,缺粮情况就更加严重。

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 19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农业生产专门化和地域分工的发展,以及铁路和海运等运量大、运费较低的运输工具迅速发展,不仅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品种、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而且其贸易地区也不断扩大。在19世纪中叶,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绝对量估计为400~450万吨,其中谷物占80%以上,次为棉花、羊毛、畜产品和热带、南亚热带种植园生产的蔗粮、咖啡、可可、茶叶等,主要流向为欧洲各国。

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欧大部分国家农业衰退,粮食生产萎缩,加之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兴起(如191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0%)对谷物和肉、乳、毛等畜产品的需求量成倍增长。整个欧洲地区除法国和俄国等少数国家外,肉类和乳酪都不同程度地依赖国外进口。

以英国为例,从1861~1865年到1911~1913年期间,小麦进口量增长1.5倍,肉类进口量增长14倍,黄油和乳酪进口量分别增长4倍和3倍。其后虽有所发展,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9年,主要食品自给率为:小麦47%,肉类70%,鸡蛋71%,乳酪43%。春中年进口谷物和面粉达1000万吨,肉类152万吨。因此,谷物贸易量的逐年增长,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体。

据估计,到本世纪30年代末,世界谷物的贸易量约为3000~3500万吨,肉类及其制品约350~400万吨。除欧洲外,北非、中非和南亚一些国家也是谷物纯进口国。当时,谷物及饲用玉米的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肉类、乳制品及着毛则主要由阿根廷、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和丹麦等国供应。

在经济作物产品贸易中,除棉花继续占据首位外,甜菜由于19世纪初引入欧洲后,在法国、德国及俄国大量种植,因而蔗糖进口量有所减少。热带经济作物中,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口激增、橡胶、咖啡、茶叶、可可、油棕及水果的贸易量有了较大的增长,这些农产品流向主要是:由东南亚、南亚、热带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运往欧洲及北美。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农业的最新发展。战后40多年来,是世界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农业生产和布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现代农业所达到的水平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控农业难以比拟的。导致这种发展和重大变革的基本动力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1.农业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迅速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多数国家都很重视增加农业物质技术投入,因此,以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为主体的农业“四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对确保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作物单产和总产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战后,世界农业机械化取得巨大发展,除美国已于194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外,英、德、法、加、荷、苏等国相继于50年代初~50年代中期,意、日于60年代初~6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一般首先从田间作业耕翻、播种、收等环节开始,从谷物生产逐步发展到经济作物、果树、蔬菜、饲料作物及畜牧业等方面。但由于各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农业机械化的途径和重点也不相同。

农业机械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提高土地生产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也有重要作用。

战后农业化学化的范围随科技的发展而有所扩展,不仅包括使用化肥和农药,还包括运用饲料添加剂、土壤改良剂及推广农用塑料等。其中化肥和农药仍是其核心。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改进化肥的品

种和质量,如生产复合肥料、浓缩肥料、液体肥料和缓解肥料等。

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十多年来,农药重点发展高效、低毒、无公害和广谱性农药。

战后,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将发展农田灌溉工程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开源、节流和综合治理作为其主攻方向。在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流域开发与跨流域调水)的同时,大力发展喷灌、滴灌、间歇灌溉等节水措施。在排水方面世界各国亦取得长足发展。80年代中期,国外(不含中国)防水防洪面积占耕地的9%,其中荷兰全部耕地均有排水设施,美国有排水设施的耕地达5 980万公顷,居世界首次,排水标准达到了15年一遇。20世纪60年代,随着波纹塑料排水管和自动埋管机的出现,加速了农田排水事业的发展。

农业电气化是减轻农业的繁重体力劳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它主要包括向农村供电和农业用电两个方面,农业用电双可细分为大田作业用电、灌溉排水用电、畜牧生产用电、农产品加工用电、防治病虫害用电和生活用电等。

由于上述“四化”的发展以使用石油为特征,如农业机械的运转、农田排灌、化肥生产的原料、发电所需的燃料多离不开石油及其制品,因而又可称为“石油农业”,它有力地促进了农产品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2.当代高新技术成果开始在农业中得到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发达国家为了摆脱通货膨胀的压力和70年代初石油危机造成的经济停滞局面,大力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以便节约能源的原材料,确保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就引发出了高新技术及其相应产业的出现。第三世界一些新兴国家也努力引进新技术来加速本国经济局长。这样形成了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浪潮。

近年,在农业中得到较广泛应用的高新技术主要有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海洋技术、信息和空间技术等。它们不仅有可能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牲畜的产品率,从而将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各项农业消耗,而且将导致农业生产布局的重大变革。

(1)生物工程与基本工程。运用遗传育种等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作物高产品种,是现代农业中的一项重大革命。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就已育成玉米杂交种,但直到40年代才推广。60年代中期在亚、非、拉美各国兴起的“绿色革命”,就是以利用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的作物品种为中心,并同完善水肥设施条件、耕作制度改变,以及推广科学的经营管理相结合,形成一整套先进的农业技术系统。如在墨西哥育成了耐旱三星期的玉米杂交种,中国育成了杂交稻,可增产30~50%。一向被认为低产的作物如大豆、谷子等,由于育成并推广新的高产、耐旱品种,也正出现高产势头。此外,生物固氮方法的试验成功,在解决肥料问题方面是一个重大突破。当前,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应用DNA重组和序列基因法,有可能挖掘最大的遗传产量潜力,提高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培育更理想的株系、品系和品种。近年中国育成的大穗型超高产水稻GER—Ⅰ品系,将外缘玉米基因导入水稻,使其具有玉米的某些特性,分蘖力强,穗大粒我,结实率高,获得中稻、晚稻平均亩产5444.74公斤和546.63公斤的高产。

当前,生物工程与基因工程在农业上较成熟并推广应用的有三项:一是植物组织培养,使一些需多年培养的珍贵观赏植物和经济植物如兰花、荔枝、人参等在一年内即可培育成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还可选取无病毒植物的茎尖组织进行无病毒植株的培养。二是兽医药品,如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口蹄疫苗,牛的生长激素等单克隆抗体兽药等。三是家畜胚胎移植和冷冻技术。有的国家还建立了胚胎冷冻保存库,开展国际胚胎贸易。

(2)新材料技术。包括功能材料、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及特种陶瓷等,其中以矣合物材料与农产品原料生产关系最密切。如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聚合物材料的使用,可减轻对农产品原料需求的压力。塑料广泛用于建筑材料(今后可能占1/4以上),将会大大减少对原木的需求,免除对森林的过量采伐。此外,具有特殊光、电、磁、热性能的功能材料今后在农业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生物能源技术。系农业部门开发的生物能源。如70年代后期出现的种植能源林,选择速生的能

源树种,甚至开发能源林场,生产的薪材林主要用作民用燃料。此外,还可种植能撮能源原料的农作物。如当今从甘蔗、玉米中提炼取得的酒精已用于工业生产,可部分地取代汽油。如巴甘蔗产量的一半用于生产酒精,每吨甘蔗干物质可制造酒精8.2吨。又如,利用植物秸秆、牲畜粪便、海藻及污水产生的沼气,已成为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一些农村的重要民用能源。

(4)海洋开发技术。在海洋开发方面已崭露头角的高新技术有:开采海底石油、海水养殖、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法取钾、镁等元素,海洋发电、潜水和水下作业技术等。其中与农业关系最密切的是海水养殖业,它使农业为人类提供食物的任务从陆地扩燕尾服到海域,并从根本上改造了海洋渔业的原始捕捞方式,而用人工方法使海洋水生生物增殖,因而维护了渔业资源的再生力。海水养殖技术有两种:一是人工放流鱼苗,待其增殖后回收一部分;二是在沿海滩涂养殖海生生物。海水养殖前景广阔,据估算,如果充分利用世界沿海滩涂,可生产相当于现在海洋渔获量15倍的水产品。海水养殖业有可能将海洋变为人类未来食物的重要生产场所。

此外,海水发电将使农业有充足的电力,海水淡化不仅可用于工业,也可用于农灌溉。

(5)信息技术。其中微电子技术已经成熟。微型电子计算机可以应用于农业中的许多方面,包括会计和财务分析,农牧业生产管理与自动化生产,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建立农业数据库系统、专家系统,进行系统模拟、适时处理与控制和数字图像处理等。如在作物生产管理方面,美国于80年代初开发出大型棉花和虫害管理模型(CIM)。后来又通过嵌入专家系统进一步加以完善,于1986年推出了棉花综合管理系统(COMAX)。在开发计算机网络服务方面,法国农业部植保总局建立了一个全国范围的病虫害测报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适时提供病虫害实况、病虫害预报、农药残毒预报和农药评价信息等。

(6)空间技术。空间技术与农业关系密切,如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可提高气象观测水平,更好地为农业服务。遥感可用于土壤调查与土地资源清查及其制图、作物估产、植物识别、自然灾害调查、土壤湿度与农业环境污染等方面。遥测可对农作物、森林和渔场进行观察监视,预报产量,预报鱼群洄游路线以及森林防火等。预计在未来还将出现在航天飞行器里栽培植物的“宇宙农业”。

3.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逐步向区域化和集团化迈进

随着19世纪末世界农业专业化和区域分工格局的确立和发展,第二交世界大战后,世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空前活跃,1992年世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0 034亿美元,比1971年增长了6.25倍,其中出口额4 677亿美元,进口额5 537亿美元,分别比1971年增长5.46倍和7.78倍。农产品出口值同50年代初期的380多亿美元相比,则增长了11.3倍。近40多年来,世界农产品的贸易经历了40年代末至60年代的稳步发展阶段、0年代的大发展阶段、80年代前半期(1981~1985年)的衰退阶段和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的回升发展四个阶段。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有如下一些特点:

(1)农产品的贸易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世界范围看,1960~1989年的30年中,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分别增长了5.91倍和4.82倍,而发展中国家则分别增长了4.52倍和8.5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其农产品贸易额由1985年的1 138.3亿美元猛增到1992年的2 150.1亿美元,增长了88.9%。

(2)农产品进口种类的变化。传统的大宗农产品(如谷物、食糖、棉花、烟草、原木等)贸易相对稳定,但随着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肉类、奶类、鸡蛋类)、水产品、各类水果、油脂、饮料、森工产品等则有明显的增长。

(3)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加剧,市场结构向发达国家倾斜。80年代前半期,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与衰退,导致进口需求下降和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放慢。主要表现在民办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农产品库存量增加,致使各国争夺世界农产品市场份额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为此,发达国家政府直接干预,并加强贸易保护政策,养活国外市场对国内生产的不利影响,对外实行出口补贴,刺激出口;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外汇不足,不得不缩减必需的农产品进口。因此,目前世界农产品贸易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其中欧洲(不含前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市场,1994年约占世界农产品进出口额的将近一半。亚洲地区8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中国及中东石油输出国谷物、食糖、棉花、奶

类等农产品的进口量逐年增长,在世界农产品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已超过1/4,但农产品的出口额仅略有增长。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为主要农产品出口国,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元升值、广大发展中国家缺乏支付手段,以及农产品出口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出口额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同时,美国又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拉丁美洲各国一向为世界谷物、肉类及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净出口国。非洲80年代以来农产品进出口受气候条件影响波动较大,其中进口以谷物为大宗,出口则以热带经济作物、林产品为主。

(4)国际农产品贸易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日甚一日,农产品自由贸易受到严重阻碍,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要素配置机制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许多国家为了寻求较大范围内的贸易保护措施。例如,欧共体在内部实行统一的农产品价格保证制度和自由流通,对外实行共同的农产品贸易壁垒政策。近10多年来,尽管国际社会为制止和扭转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建立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做了大量工作,并制定了一些措施与方案,但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从未停止过。又如欧共体为加速“欧洲统一大市场”建设,于1994年1月1日成立了全球最大的经济圈——欧洲经济区,它是由欧洲共同体12国和除瑞士及列支敦士登以外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5国组成的共同市场。另外,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也于1994年1月1日生效。这两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今后世界经济和农产品贸易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5)跨国农业公司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跨国农业公司兴起于19世纪后期,当时着重进行土地开发和经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末期,跨国农业公司把重点放在经营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上,并以“合同收购”方式牢牢控制货源,形成强有力的“生产、加工、供销”一体化的公司体制。同时,还利用其在资本和加工技术方面的优势和对世界农情、商情的掌握和判断能力以及利用各国经济法规的某些差异的漏洞,大力向国外推进。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80年代初的统计,世界85%的粮食贸易由卡吉尔、大陆等6家跨国农业公司控制,75%的茶叶贸易控制在5家跨国公司手中,7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90%的烟草贸易,11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70%以上的农机生产和销售量,年销售收入3亿美元以上的189家跨国公司所经营的食品加工业,年产值达1 861亿美元,占世界食品加工业的27%。

70年代以来,许多跨国农业公司以直接投资经营、合资经营等方式,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业。其中控制发展中国家出口额85%以上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烟草、棉花、黄麻、咖啡、可可和热带水果,控制出口额70~85%的农产品有:稻米、茶叶和天然纤维。跨国农业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销售额和加工产值也逐年上升。

现代世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上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增加。但是,随着世界范围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膨胀,耕地、淡水及生物等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上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当代世界农业发展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业发展速度下降

战后,世界农业经历了50年代的快速增长和70年代的持续增长后,80年代至90年代初,农业生产增长速度下降,农业生产指数(含种植、畜牧业和农产品初步加工业)降到60年代的水平。据专家预测,这种停滞不前的低速增长局面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直至下世纪初。导致世界范围农业发展速度下降的原因,一是自然灾害频繁,包括大范围的旱、涝及虫灾。例如1978~1993年中国平均每年的受灾面积为4 519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 196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7%),成灾面积中,水灾约占44.8%,旱灾占55.2%。又如非洲中北部广大地区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末以来的持续干旱,是导致这一地区农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粮食自给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二是农业投资不足。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暴跌等原因,经济困难,财政状况恶化,债台高筑,无力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致使水利设施老化,年久失修,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近年,联合国开发署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虽对发展中国家一些农业项目给予贷款扶持。但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农业价格政策不合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尽管从原始农业形成以来,世界农业发展就是不平衡的,一部分地区已进入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另一部分地区却停留在前一发展阶段上。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种不平衡性在逐步加剧,主要表现在:占世界总人口32.2%、总耕地面积47.85的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它们的农产品出现了过剩;而占世界总人口76.8%、总耕地面积52.2%的发展中国家则不但没有实现现代化,而且在一定的区域内(如非洲)还存在着农产品的严重短缺,难以满足这些国家人口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即使是多数已达到粮食自给或基本自给的国家,也仅仅是温饱型,其食物的营养结构水平较低,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的平均日摄入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今后,由于现行的不合理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体制和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保护主义仍将继续有利于发达国家,加之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太快,以及高新技术率先在发达国家农业中推广应用等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不平衡状况将延续到下世纪,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3.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压力日益增加

1992年,世界总人口达54.8亿,比1950年增长了29.6亿,其中发达国家在此期间人口增长4.37亿,占世界人口增长量的14.8%;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25.274亿,占世界人口增长量的85.2%。其中人口增长最多的是亚洲,增加19.84亿,其次是非洲,增加3.31亿。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高速增长,给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带来巨大的压力。1992年,亚洲及非洲人均谷物产量分别为273.5公斤和122.8公斤,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56.3公斤。中国自1949~199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03倍,平均增长3.38%;但同时,全国总人口却增长了1.19倍,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8.82%,因而人均生产粮食仅从1949年的208.9公斤提高到1993年的387.3公斤,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非洲的粮食生产则大大落后于其人口的增长,人均生产粮食由1962年的186公斤,降至1970公斤的170公斤和1980年的151公斤,1992年更降至122.8公斤。

据联合国及世界银行预测,到2000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62.5亿,2025年将达到84.7亿,2055年达93.2亿。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1世纪前半期,世界农产品需求量将比1992年增长1.6倍,其中发达国家增长约60%,发展中国家增长12.4倍左右。

4.农业资源缺乏,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土地和淡水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世界土地总面积为130.4万公顷,其中耕地及多年生作物用地占11.05%(耕地点10.33%),长期牧场占25.74%,森林和林地占29.61%,其它用地(包括居民点、道路等非农业用地,以及荒山和沙漠)占33.60%。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耕地长期停滞在13~13。5亿公顷水平上,其原因有二:一是现有耕地被非农业用地占用而减少,二是新开垦的耕地面积增加不多。两者相抵,使世界耕地地面积大体保持稳定。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世界人均耕地已由1950年的2.76公顷减至1971年的0.4公顷和1990年的0.27公顷;人均牧地则由2.95公顷减至0.81公顷和0.64公顷;人均林地亦相应地从1.82公顷减至1.1公顷和0.76公顷。今后耕地面积的扩大既受到后备资源的限制,又受到资金、劳动力、居住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大部分宜农荒地现在已经是牧地和林地,大规模开垦往往伴随着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出现。

全球年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约40 673立方公里,由于其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估计世界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口面临缺水的威胁,特别是占世界人口30~40%、耕地1/5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尤为短缺。此外,山地丘陵区的水土流失,干旱区的沙漠化,森林减少,草原退化以及日益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等等,都是困扰当前世界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世界农业发展的潜力与前景分析 针对上述制约世界农业发展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70年代以来,与国际社会提出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接轨,持续农业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持续农业的核心是要协调好农业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使其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亦即是在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

产量获得稳定增长的同时,谋求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关于持续农业的概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4月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会议所发布的登博斯宣言(Den Bosch Declaration),持续农业的三个战略目标为:(1)积极增加粮食生产;(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3)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美国学者R.R.哈沃德认为,持续农业有五个要素:(1)增加产品与就业,不断增加食品,满足人口增长需要;(2)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资金、土地、生产、投入和资源利用率;(3)维持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养分循环;(4)持久地保持资源开发能力;(5)农业以及相应的工业的合理分布与规模。70年代开始出现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超石油农业等均为持续农业的有益尝试。

当前,对21世纪甚至未来世界农业的发展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悲观论者,另一种是盲目乐观派。前者认为,地球上的土地、淡水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现在已超负荷使用,因而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已经受到破坏;今后由于人口增加和人民改善生活的愿望,将使人均消费需求增长更快,以致地球上的资源将被耗尽,一些观点认为,随着科学进步,人类在利用现有资源和开发新资源能力上都将极大提高,因此,地球上可以养活的人口比现在的50多亿多几倍甚至10倍。显然,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不仅不符合当前世界农业现状,而且背离了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所提出的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实施《21世纪议程》的基础与优先领域,未来世界农业的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认为,21世纪和未来世界农业的持续发展应同其潜力的充分发挥紧密相联。这种潜力包括两方面:一是现有的增产潜力,只要通过增加投入和强化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就可释放出来的潜力。二是潜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海洋资源、新的生物物种的开发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逐步实现。因此,我们对未来世界农业的发展前景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世界农业发展中,无论是种植业,还是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均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以粮食生产为例,1992年世界谷物平均单产为2 791公斤/公顷,其中发达国家平均为3 235公斤/公顷,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 503公斤/公顷,两者相差达732公斤/公顷。按各大洲看,非洲最低,仅1 056公斤/公顷,北美洲最高,为4 369公斤/公顷;按国家,谷物单产最高的荷兰达7 454公斤/公顷,其它较高的还有法国(6 516公斤/公顷)、英国(6 365公斤/公顷)、日本(5 847公斤/公顷)和美国(5 360公斤/公顷)等,最低的非洲博茨瓦纳仅1252公斤/公顷。同为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和印度,粮食单产相差十分悬殊,前者为4 397公斤/公顷,后者仅1 969公斤/公顷。上述世界粮食生产的不平衡现象表明,世界粮食生产潜力十分巨大。例如,只要发展中国家粮食单产达到目前发达国家水平(这难度并不太大),世界谷物就可增产2.58亿吨,可供6.44亿人消费(按人均年消费400公斤计)。又如谷物单产最低的非洲,只要达到当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单产水平,谷物总产便可增加1.37倍。需要指出的是,世界谷物现状单产水平的巨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关,只要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增加相应的物质和科技投入,便有可能实现上述增产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一方面,人类对现有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能力不断加强,亦即是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对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新领域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例如,现在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海洋。而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达361亿公顷。海洋动物有18万种、海洋植物有2万种。现已查明,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有400多种,可食用的海藻70种,而且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由此可见,海洋动植物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仅世界公海海域中的中上层鱼类、头足类和南极磷虾的资源可捕获量就达2~3亿吨/年,相当于目前世界渔获量的2~3倍。此外,海水养殖业的潜力更大,目前利用率很低。因此,可以预料,海洋将成为未来人类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另外,将牧草通过反刍动物转化成肉食的畜牧业,是人类又一重要的食物来源。牧草的主要成分是草纤维素,据估计,全世界牧草年产量约1 000亿吨(干重)。未来增加肉食产量的途径:一是实行牧场草地集约化经营,改进草原管理,此举估计可将现有草原载畜是提高数倍;二是研究木质不通过生物转化成食物,将世界上草、木两类最丰富的有机物都利用起来,转化成为动物蛋白质。

此外,通过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和土壤肥力而实现农作物增产的潜力也十分可观。目前全球平均农

作物光能利用率仅为0.4%,国外高产地块可达9~10%。随着科技进步,完全有可能实现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比现在大约增加10倍,加之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农业增产潜力是现在无法预计的。因此,今后农业供养人口的潜力是很大的。

总之,人类在过去一万年来的农耕史,就是人类开拓自然资源和控制、改造、保护自然资源的历史。在漫长的农业实践中,人类陆续开拓了农、林、牧、渔各业,培育了近百种动植物,并积累了大量改造利用不利的自然条件以及一整套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经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农业不仅会保护和强化利用现有农业资源,而且会开拓并合理利用新的资源,逐渐建立起既能满足人类自身持续生存需要,又能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同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持续农业。


相关内容

  • 三农问题及农业科技
    "三农" 问题及农业科技 摘要: 迄今为止,人们提出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路与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两条路与两个方面,这已经困扰甚至阻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原因是"三农"中出现了空 ...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作者:江心英袁树人 <人文地理> 2001年08期 中国农业在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将面临新的问题和压力.加入WTO对中国农业意味着什么?在WTO框架下,中国农业如何在 ...
  •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案
    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准备] (2)重点与难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3)教学准备: 课件 学习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的生长和繁殖来 ...
  • 如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摘要: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业面临重要发展时期,党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意义重大而深远.随着时代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全面把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新 ...
  • 地理第二册印度
    地理第二册印度·教案示例 作者:中国教师 文章来源:中教育 点击数: 3772 更新时间: 2004-11-23 19:11:47 第二节 印 度 [教学目的] 一.知道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分布和主要城市.了解地形.气候同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工 ...
  • 美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对工业化的影响
    作者:张礼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年12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伴随人类经济生活历史最长的一个重要部门.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兴起,农业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一转变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有何影响?本文试图以19世纪美 ...
  •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 ...
  • 国际都市农业发展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迪
    国际都市农业发展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迪 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得分]:85分 1.都市农业与城市发展相伴而生,本质上是城市社会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部分. 正确 错误 2.都市农业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已经存在相当长的时 ...
  •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绿色生态农业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迫切要求, 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 随着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 农业生产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但同时也给农业生态 ...
  •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农业经济展望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张新民 (黄淮学院 摘 河南驻马店463000) 要:中国低碳农业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一定成绩,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尚有待重视.在气候变 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压力下,中国农业面临挑战和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