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年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 范文中心

惠州市20**年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12/17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17.1)

24.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诸侯国数量的增加 B.郡县制的逐渐推行

C.各国对统一的渴望 D.科技发展武器改进

25. 汉初,地方官吏秩过百石者皆由皇帝任命,故有所谓“命卿”之称。后来,除了皇帝外,汉代上自丞相,下至九卿,皆有拜除(拜授官职)之权。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A.中央集权弱化 B.君主专制弱化 C.官吏越来越多 D.权臣越来越多

26. 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

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

A.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 B.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

C.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D.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

27. 据记载,清代棉花的价格从康熙年间每斤五十至八十文上涨至道光年间的每斤二百至三百文。据此推测,当时

A.棉花产量大幅下降 B.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的迅猛发展

28. 下表为:1914-1936年中国机器缫丝工业的发展

由此可以推知当时中国缫丝工业

A.区域发展比较均衡 B.对外出口占有优势

C.受世界市场的影响 D.一战之后迅速萧条

29.1916年3月,袁世凯宣布退位,放弃帝制。4月21日,袁世凯下令恢复责任内阁制,“委任

国务卿总理国务,组织政府。”这从某种程度说明当时

A.革命派掌控了全国局势 B.新文化运动成效较显著

C.民主共和思想成为潮流 D.《临时约法》得到恢复

30.1938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调整中央行政机构令》,暂行撤离海军部,其经管事务,并归

海军总司令部管理;实业部改为经济部,军事委员会下属的第三部(国防工业),第四部(国防经济)并入经济部;铁道部及全部经济委员会公路部分并入交通部。这一调整反映国民政府

A.竭力塑造战时政府形象 B.适应了抗战新形势需要

C.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1.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

从此,中国经济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粮票。粮票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B.大规模工业化导致粮食短缺

C.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发展 D.“左”倾错误导致经济衰退

32. 始于12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主要是私法研究的勃兴,在“复兴的罗马法”的结构中,它的

法律制度不是基于形式法律的原则,就是基于物质的原则,这主要理解为经济方面和功利主义的考虑。 罗马法复兴是因为罗马法

A.符合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D.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33. 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

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国王权力不受限制 B. 议会权力遭到削弱

C. 内阁首相没有实权 D.君主立宪有待完善

34. 罗斯福总统的幕僚塞缪尔·罗森曼多年后回忆,当时国会满是总统的政敌,企图阻扰其振兴经济方案通过,但每当利用“炉边谈话”通过收音机向民众进行广播后,这些国会议员都收到潮水一般的选民信件,催促他们支持总统的方案,这成了总统的秘密武器。这说明:

A.总统魅力决定新政成败 B.舆论导向有较大盲目性

C.国会决议受到传媒左右 D.政府公关借力大众传媒

35. 亨廷顿认为,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

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A.文明的多样性维护世界的稳定 B.文明的融合是和平的最好保障

C.多极化趋势避免文明间的冲突 D.单极世界构建易触发世界大战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宫殿建筑,不同于先前院落组成为主的建筑物,规模更加宏伟。秦始皇兴建的阿房宫,“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华北地区,住宅封闭紧锢,江南一带,敞开外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由于佛教的传入,此时的建筑风格变得更为成熟和圆淳。宋代坊和市的区别逐渐消失,许多店铺、作坊和住宅都临街建造。明清紫禁城是遵循传统礼法制度仿照中都和南京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全面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构建筑的杰出成就,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开始了新发展。旧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类型,如银行、海关、百货公司等。一些沿江沿海的旧城镇,被辟为商埠及划分租界,形成新的商业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出现了近代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公共建筑。当时的房屋,早期以殖民地式和折衷式居多,逐步又传来了古典式、罗曼式、哥特式、欧洲村舍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商纷纷投资住宅建筑,使住宅商品化。新型里弄最先在上海出现,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高层公寓。开埠之初,这些建筑物多是砖木结构,外墙以青砖砌筑。到二十世纪初时,外观已有应用面砖、石块等做法,内外装饰也相应增加,房屋的机械设备也比较现代化,高层建筑已应用了电梯。

——摘编自王绍周《中国近代建筑概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因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的崛起进程始于15世纪,这一进程大大地加快在18世纪末期;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目前世界正经历着第三次权力大转移,这次转移可以称之为“他者的崛起”。一个真

正的全球秩序诞生了。

——据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玄宗即位后社会弊病遍野,决心改革。开元二年(714)六、七月间,玄宗解除了诸王的兵权。玄宗规定出为刺史的诸王,“令到官但领大纲,自余州务,皆委上佐主之。”还规定“宗王以下每季二人入朝,周而复始”,使诸王不能同时留居京城。开元三年(715),玄宗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经过一番整顿,“大革其滥,十去其九”,并重用了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为宰弼,协助治理国事。开元二年(714),在文水东北开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引文谷水溉田数千顷。开元四年(716) 河修渠河塘、孤山陂,溉田三千顷。开元中,彭山开通济大堰一,小堰十,溉田一千六百顷。为了把人力更好地集中到农业生产中去,开元二年下诏:“天下毋得更采珠玉、织锦等物。”对于违令者处以杖罚。为了禁止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他还把乘舆服御、金银器物销毁,并把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规定后妃以下不得服用珠玉锦绣。唐人郑棨说:“开元初,上励精理道,铲革讹弊,不六七年,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白寿彝《中国

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改革的意义。(6分)

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美国不能说没有尽力,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还是失败了。战争过程中,美国所支持的南越政府贪污腐化内斗不已、军心涣散兵无斗志;而美国国内激烈的反战运动使美国全国意志无法集中、思想无法统一,以致社会陷于混乱,政府陷于瘫痪,无法有效运作;美国严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义精神力量,过度高估了自己现代化武器对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

耗时十多年的越战的失败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 摘编自戴维·凯泽《美国悲剧: 肯尼迪. 约翰逊导演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越战争失败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的影响。(9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盛宣怀涉足“洋务”,毕生的追求是“办大事”,“做高官”。李鸿章对其野心看的很清楚。他对亲信说:“盛杏荪机智敏达,而乏毅力,其条陈固欲办大事、兼作高官。” “挟官以凌商,挟商已蒙官”,上下其手,左右开弓,是盛宣怀大做“无本生涯”,最终成为清末首富的不二法门。当时清政府财力不济,开办“求富”企业颇多困难,可又不得不办,故采用“招商集资”、“官督商办”的权宜方式。盛宣怀明确提出,举办“求富”企业,“唯有援照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之一法,商集其资,民鸠其工,官总其成”。但企业大权,有官方督办掌管,不能完全由股权说了算。在盛氏的“督办”之下,经营顺手则分享巨利,甚至巧夺豪取,企业亏损则推卸,巧语趋避。但是,纵观盛宣怀一生,他只能操办事关国民经济命脉的垄断性产业,如轮运、电报、铁路、银行、钢轨专卖。他对市场化程度深、竞争激烈的产业则屡战屡败,无一成功,如矿务、棉纺织业等。

——摘编自卢伯炜《盛宣怀与轮船招商局的改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督办洋务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盛宣怀。(9分)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2017.1)

40. 答案要点(25分)

(1)国家统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的突破;君主专制度下皇权至上的理念;儒家传统礼法制度;外来思想(佛教文化的传播)的传入;自然环境和地方民俗的差异; (每点2分,任答5点给10分)

(2)变化:中西方式交融;出现新型建筑和建筑布局;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住宅开始走向商品化;应用新材料和现代技术。(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运动的推动;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技术的进步。(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答出4点给7分)

41. 答案要点(15分)

本题的给分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1. 选题(2分)。论题须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展开,才可得2分,如果跑题,不得分。

2. 论点(2分)。论点(结论)须围绕“权力转移与国际秩序”二者的关系展开,才可得2分。 注:(1)有的考生的论题其实也包含了论点。若此,可得4分。

(2)有的考生的论题并没有观点。若此,只可得2分。

(3)由于答题习惯,如考生的观点放在行文末尾亦可。

3. 结合史料,史实依据(4分)。具体分成两个给分点,每个给分点各2分。

第一个给分点:要求:“结合史料”(2分)。

第二个给分点:要求: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举例展开论述(2分)。

4. 具体论证(4分)要求:要紧扣论题,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参考示例一:

论题:权力转移推动国际秩序的变迁

论点:15世纪至19世纪,西方的崛起推动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论证:15世纪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西方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纷纷确立;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大大加速了西方的崛起。随着西方的崛起,欧美列强在全球范围内倾销商品,拓展世界市场,20世纪初确立起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参考示例二:

论题:权力转移推动国际秩序的变迁

论点:20世纪后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欧的衰落和美苏的崛起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论证: 从19世纪末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制度渐趋完善,至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控制联合国,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而传统的力量中心西欧衰落;苏联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快速实现工业化,二战中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迅速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大国。在这种局面下,二战后世界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参考示例三:

论题:权力转移推动国际秩序的变迁

论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以及经济实力的多极化推动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论证: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的发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第三世界等力量的崛起,国际权力发生转移,推动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4. 答案要点(15分)

(1)限制诸王权力,严禁朝臣交结诸王;整饬吏治,选贤任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禁绝奢靡之风;(任答3点给9分)

(2)消除了动乱隐患,有利于巩固和稳定政权;使朝廷官吏清明,加强了统治;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强了国力,开创了开元盛世。(任答3点给6分)

45. 答案要点(15分)

(1)南越政府腐败,军心焕散;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使其政府不能有效运作;美国低估了越南人

的民族主义力量,过度高估了现代化武器的力量。(每点2分,共6分)

(2)使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客观促使中美关系的缓和;加剧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每点3分,共9分)

46. 答案要点(15分)

(1)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内部腐化,摇摇欲坠;买办的支持(每点2分,共6分)

(2)主张的官督商办模式开创了近代股份公司的雏形;推动了洋务民用企业的开办和发展;增强了清政府抵御外敌的力量;过分强调国家垄断,忽视市场规律,导致洋务企业后期发展艰难,甚至破产。(每点3分,共9分)


相关内容

  • 浅议高中政治时事评论题的写作
    摘要:文章从2014年江苏政治高考以及各市模拟测试的时事评论题出发,探究时事评论题的一般写作技巧与方法,如:紧扣主题.构建框架.精选知识.理实结合.书写规范等.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评论题:写作 2014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坚持能力立意为 ...
  •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
    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4.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 ...
  • 20XX年滨州中考
    滨州市二○一一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思想品德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5-8页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姓名.考号.考 ...
  • 南充市高20**年届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
    南充市高2011 届高考适应性考试(零诊)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44分) 二.非选择题(56分) 36.(1)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6分) (2)用水.用电紧张:农业减产.工厂停产.工厂设备由于温度过高被 ...
  •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年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单项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上交. 注意事项: 1.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
  •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20**年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6年3月24日 201 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 ...
  • [高中语文]病句专题汇编(二)
    病句汇编(四) ("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只有深入排查安全风险,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并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才能杜绝食品安全事件不再发生. ...
  •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三备课组工作计划一:高三下学期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高考英语科备考,我们将以<黑龙江省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外研新课标版的高中英语课本为基础,制订详细周密的复习计划,切实抓好高三英语复 ...
  • 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高三英语备课组 2011年9月至今,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本组对"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现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将近 ...
  • [潍坊期中]潍坊市20**年届高三11月期中考试(数学理)
    高三数学试题(理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4页,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 3.第Ⅰ卷每小题 ...